研究《易经》要从哪里开始学?

先把握阴阴数理意义,论证五行物理本质。若你被前人洗脑,以为阴阳是日月水火,则一辈子不可能破译易经八卦。

然后领悟八卦与五行关系(八卦为经,五行为纬。先天为天干,后天为地支。下卦为先天,上卦为后天)

至此,从04年破译阴阳到08年发布五行破泽结果于网络,再到前几年破译河洛,终厚积而薄发,写出来三言两语,却耗费了我十几年心血。。虽然以前基本没看过周易(唯一一本南师的白话易经,大约是二十年前接触过,仅看了乾卦就束之高阁了),今年大年三十晚上,突然想到,可以用洛书解易。结合我对阴阳八卦洛书的领悟,很快试着破解了需卦,原来需于沙是酝酿造势,需于泥是动员推行,需于血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故象曰衍在中(井),灾在外(蹇),顺以听(比)。

至此兴趣来了就解一卦,给出破译草图平均个把小时吧。半年断续解了三十多卦,发于网络知音廖廖(感谢知乎易友小春先生打赏了30元),心灰意冷,停了俩月。前些日子终于解完(给出草图)。

中国的周易解读存在乱象,谁都可以解释周易,谁都又解释不清。中国的易经研究者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没有理论,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一上来就解释易经,虽然解释的内容稍有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也都是建立在推测,想象与发挥的基础上,因此解释的内容没有根基,没有依据,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了。本人撰写了哲学专著《辩证唯物主义新论》,共45万字,建立了理论与规律的基础,形成理论的体系,然后将这些理论与规律应用到易经中,又撰写了《易经新论》一书,约65万字,从理论、规律、数学、哲学、周期等角度全新的诠释了易经,形成数千年来独一无二的新诠释,同时得到了许多颠覆性的结论,因为有坚实的基础,这些结论是难以驳倒的。本人从哲学、数学与周期的角度对卦序进行了重新排列,又将每一爻精炼为一条哲理,形成384个以上的人生哲理,得到易经诠释前所未有的效果,这些哲理是指导人们行为与思维的准则,有了这些内容就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可以明辨前进的方向与方法,可以彻悟人生的哲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收看本人在今日头条的《易经新论》连载。还有更多的内容在连载中可以看到,如果想系统的,从根本上、理论上、规律上学习易经可以看一下,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

古代的易经是没有卦词爻辞的,有的只是象,人们根据象去推导一些事。所以研究易经,首当其中的就是要学会易象,这个是真正研究易经的一个快捷方式。如果抛弃了这个,而直接去研究易理的话,难度极大,普通人根本就无法完成。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象上多下功夫,这个是入易的不二法门。

感谢邀请,关于学习《易经》,我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希望给各位《易经》初学者一点思路。

首先,要明确“易经”的概念。很多现在对“易经”的概念比较模糊,把“易经”的概念局限于《周易》这本书。就目前而言,“易经”的范畴很广,包含了周易、风水、命理、占卜等很多内容。很多人说是想学习《易经》,其实是想学习风水、命理、占卜等术数。所以,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是想学易经哲学方面,还是想学易经术数方面。

其次,对于想要研究周易的,及想学术数方面的,给大家推荐几本入门书。

对于研究《周易》哲学方面的,除了《周易》原书以外,给大家推荐北京大学朱伯昆编写的《易学基础教程》适合入门,后面可以看民国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是比较经典的书籍。再往后可以看杭辛斋的《杭氏易学七种》。看完之后可以看清代官方编写的《周易折中》。这个层面研究注重“道”。

对于想学易经术数方面的,在学之前要明白自己要学哪一门术数,因为术数也分很多种,有八字、六爻、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大六壬、紫微斗数、风水、起名等等。关于八字建议先看现代人书籍入门,然后看古籍,比如《三命通会》、《穷通宝鉴》、《滴天髓》、《子平真诠》、《渊海子平》等。关于六爻,建议看《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隐》、《易冒》等。关于梅花易数,首选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也可以看张延生的《易学入门》、《易学应用》入门,后面看《周易古筮考》,《高岛易断》等等。至于其它术数,大家可以找相应的基础书籍来学习。

研究易经从哪里开始学?道先生从事易学二十余年,经常遇到很多对易学爱好的朋友问道先生这个问题。易经从哪里入手,能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呢?

1、首先得有基础:这个基础,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根源,也就是阴阳五行文化,要具备最基本的五行基础,包括阴阳之间辩证关系,五行的起源与五行原理,代表五行的天干与地支,天干之间的生克关系,地支之间的六冲、六合、三合关系,五行与八卦的关系,八卦的六亲概念与具体八卦易理的理解。只有熟悉并理解了这些概念,才可以着手学习易经的专科知识。

2、学习易经,可先学六爻:对于易学初学者,建议大家从六爻学起,拿六爻跟八字相比对吧,其一是六爻的类象少,其二是六爻定卦爻格局旺弱简单。因为六爻的在众多的学科中,类象是最少的,易经爱好者都知道六爻里的类象其实只有五个,分别是: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加上一个我才叫六亲,而八字的类象是十神,把六亲分成了阴阳,把父母分别类象为正印、偏印;兄弟是比肩、劫财;子孙是食神、伤官;妻财是正财、偏财;官鬼是正官、偏官。正好比六爻多一倍。而且六爻只用月建、日建两项来定格局。而八字里却先看月令,然后再看四个地支定格局的旺弱等,所以六爻比八字要好入手,六爻预测当前更擅长,而八字预测一生更具优势。

六爻的六亲在细分阴阳就是八字的十神,六爻预测学与八字预测学是分别以六亲和十神,来分类取象类化自然与社会万事万物,通过六亲与十神把卦与事务进行换算。总之,八字是六爻的延伸。如果把六爻学会,学好。

3、奇门遁甲:奇门遁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预测学,综合了八卦概念、天干概念、三才思想与组合模式,以九星、八门、八宫象征天人地,九星流转象征在天成象,以八宫定势象征在地成形,以八门变化象征人事万物;天盘三奇六仪的运行象征天人合一,地盘三奇六仪转换象征人事环境。学习奇门的教材,有《神奇之门》可作为入门,非常的好。

4、梅花易数:梅花易数现在社会流行的理论,弊端非常大,其一是八卦与数的转换不正确,其二是八卦的万物类象及其少而偏,其三是没有正确的八卦作用关系,其四是八卦基本原理解释的非常浅薄而错误。梅花易数的预测特点是,预测结果奇准,预测速速快,起卦方法简单,易学易于掌握,作为入门学习易经,选择梅花易数是一个不二之选。

中国的数术类种类非常多,但常用的,比如八字,六爻,奇门,风水。任何一个体系都需要很多年的研究。而学会了一门,有了阴阳五行和思维的基础,学其它种类也就相当快了。

但数术类的书,真假难认,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辩别能力。

这是周易最基本的入门!

你眼前就在展现的无穷并且皆保持着一个相同运动机制的最简单的自然观察!

古人是从眼前展现的光载像的传播关系而切入这个就在眼前展现的无穷而解析光的运动机制!

你只需要有一双眼睛,不需要现代物理学所有的理论与检测手段就能直接领悟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关系与展现关系的呈现!问题在于,现代所有的物理学家与数学家在这个观察关系上,几乎全部都无视了这个就在眼前展现的无穷并且皆保持着一个相同运动机制的观察!

这太简单了,这是这个自然界中最简单的观察,没有比这个观察还要简单的了!

问题在于,如果不刻意提醒,任何人对这个就在眼前展现的无穷是毫无感觉的!是所有人从出生到死都感觉不到!

而作易者与孔子恰恰就是在解析眼前就在展现的关系上做的数学!

这也是唯一无法否定作易者与孔子不是在这个观察关系上做的数学与数学解析方式!但是,却可以否定后来所有解说周易者,他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自然最简单的展现关系。

这是周易入门与否最基本的认识关系。

因为这套解析数学,就是汉字系统化的设置规范的数学,不明白这套数学关系的设置的,他对文字的认识与理解,只能是来自于文字应用过程中人们使用这些文字作命名与应用过程中再行产生的使用关系的定义。即来自于字典的以文字对文字的翻译,它能够翻译一些使用关系的内涵,但字典是无法翻译这个文字的逻辑的。而哲学的最终,其实就是对使用文字与名词的意义与关系逻辑进行解释。

解析这个关系就是周易的数学,你只需要把大衍法进行反演,它的设置数的规则与分解数的规则是同一个逻辑!即分合连同形成叠加交互的分合连同,运用发散与递归。对其关系演绎过程进行推演,这个推演过程,理出八卦并且设置关系框架,它也是记载周易上面的文字的系统化设置规范框架!即周易的数学,就是汉字系统化设置规范逻辑的数学!这也就是立周易为群经之首最根本的原因,即演易的逻辑,就是汉字系统化的设置规范逻辑!古人以一套数学推演宇宙天地万物,同样以这套数学设置并规范文字。

千千万万要记住,周易的数学,解析的是动态过程,使用现在的许多数学方式都是无法解析动态过程的,并且现代几乎所有的数学方式解析动态过程全部都是不完备的!包括物理学的所有理论,在解析动态关系的基础与过程也全是不完备的!

周易的数学,解析的是分动,系动,承动,应动,连动的往复与叠加交互往复连续的同一性互动相应过程,易数的二三四五都是这个分合连同形成的叠加交互分合连同的往复过程,在解析这个关系上,并且这套数学还是自动模式,现代物理学与数学在这个分合连同形成的叠加交互分合往复连同的同一性往复关系上,几乎都是空白!

周易的数学,直接涉及到的是物理学与数学那些理论最基本关系的命门!

道理非常简单,你只要站到物质最根本的运动关系上去,就可以按照这个最基本的运动关系推演宇宙天地万物,包括物理学所有理论的基础关系与其由来,包括数学关系的基础与原由!在现代数学各种理论与方式上,数学本身都未能在数学理论与模式上解析一个点的由来。

周易这套推演宇宙天地万物的数学,设置了一个关系框架,周易上面的文字,都是这个设置推演关系框架上进行设置规范的推演式!即文字的笔画与组合,都是表示其关系逻辑的推演过程。

这个框架非常简单,左边是分动关系,即连续四分为震,它是演绎无穷的原动力,即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右边是二合,系于相合的关系进行相分,相分的应同进行相合下再行相分下应同叠加而承于分合连同的连续,此即是兑,即应震动而泽动,此为二。汉字的笔画一横,是指这个关系过程。二是承动关系,它是应震系相分的无穷而系于应同叠加的连续,在乾卦上就是见龙在田。

关系框架上面是叠加交互的连续,数的关系为三,三在分合连同的往复连续关系下,形成的是交互关系的扩展,即这个叠加交互形成的支撑环节自身就形成了无穷的包涵与界定,它的分合连同关系,就形成了三的递进。此即是离,在乾卦上就是终日乾乾。即这个叠加交互关系一同进行分合往复连续,形成的是扩展与返归的界定面,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互动往复的连同,这就是以三合一,构成了互动往复的同一关系并与之互动相应,这个关系就是框架下面的坎。坎是应震系无穷而系于无穷形成的收敛,这就是或跃在渊。周易上面的文字的笔画一竖,都是指这个关系过程。十这个文字就很简单了,它是分合交同的关系和。飞龙在天,是指分合往复连续形成的同一性演绎交互往复连续的同一性,所有的互动往复连续的互动相应,构成了皆同性的分合往复连续的伸展。

周易上面的文字,笔画一撇,是指交互连续应相分,笔画一捺,是指交互连续应相合。笔画折钩的指向,都是表示关系过程。只有笔画点,使用的是一个文字的关系组来解,这个文字就是黑占,即繁体字的点字。这个繁体字点的笔画与组合关系的设置演绎方式,就是点的关系解。左相分应最小关系无穷的相系往复形成收敛而成黑,右相合形成交互往复连续的包涵形成扩展与返归的占据效应。

周易的完成过程,它同样也是汉字系统化的完备过程,这经过圣人之手的文字,才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东西,记载于周易上面的这套文字,是全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的一套以推演宇宙天地万物的数学关系式构建出来的文字,每一个文字的意义与逻辑,只需要在它的设置关系框架上进行推演即可,它无需要字典。这也就是奠定孔子大成至圣先师的学问,经过孔子之手的文字,每一个文字都可以推演宇宙!

后世之文字学家,无一人明白汉字的系统化设置规范,他们对文字的解释,已经左右所有人对汉字的认识了。。。这些人对文字的解释,已经使人几乎不可能让人看懂周易了,当然后人就无法明白孔子的思想与理论,也无法明白儒家经典之义了,儒家的书还在,而识儒家的文字的,已经没有了。。。

中华文明早就亡了。。。

《易经》是儒家的说法,以别习《易传》。《易经》又称《周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辞,爻辞,据说周文王所作。后儒《易经》与托名孔子的《易传》不分,都当作《周易》或《易经》。事实上,西汉时《史记》称《易》无经字,《易传》称《易大传》。

道教否定周文王与孔孑,称《易》: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夏晦。(陈抟,正易心法注)

道教只承认伏羲先天八卦。

现在文化开明,大家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只要会上网,找老师找资料都很容易做到。

学易,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最好要具备易经思维,易经思维的练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象学思维。象是什么?象是图像,是相象,是类象。比如一个凳子,你可以把它类象成艮卦,桌子也是同理。一台风扇就是巽卦。一条水沟就是坎卦,一声巨响就是震卦。象学思维,就是把你所看到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的现象图象转换成卦象。

第二个,数学思维。万事万物都有定数。这个数就是易经之数。易经之数分为先天之数和后天之数,以八卦为基础转换而来。举个例子,报数零,此数为坤卦。报数九,此数为乾卦。先天八卦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天八卦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后天八卦数以河图洛书为基础而展开,五为中宫之数不入于卦,但寄于坤艮二宫。在梅花易数应用中,先天之数为主体应用数。

第三个,理学思维。这个理,一是阴阳五行之理,二是易辞之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主要运用阴阳五行之理。因为阴阳五行是构成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基础。

学易,不管你看什么书,跟的什么师傅,如果你没有易经思维,你是很难入门的!

哲学描述事物变化分三步:

1、事物现状强弱(白天有没有超过平均数12小时)

2、变化的趋势(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3、趋势是否稳定(这个趋势能维持多久)

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PS:周易本来就是周文王瞎搞,不用学。

从自然哲学入手。

很多人提到易经,就和八卦算命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对易经的完全误解。

《易经》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易经把世界变化的规律,用阴阳的关系表现出来。阴阳的关系是什么?相生,相克,共存,转化。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个人认为,易经是哲学最早的雏形。比孔子、毕达哥拉斯和释迦牟尼早了五百多年,涵盖了天文、历法、音乐、建筑、医学等等,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

易经的八卦图排列与计算机的二进制完全相符,学术界甚至有一种说法,17世纪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是受了八卦图的启发才发明了二进制,那么,今天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电脑,手机还得感谢易经了,可惜在现实中易经已经被巫化,妖魔化,以至于对易经的研究完全边缘化了,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THE END
1.周易如何入门,这里方法看过来所以,建议大家先绕过它们,从第三第四卦开始读起。因为,在每一卦的解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其中的内容,待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回过头来读,就会事半功倍了。五、阅读卦象中的变易与逻辑关系 虽然,孔子所做《易传》对后世理解《周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孔子通过《序卦传》确定了六十四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247446202300506&wfr=spider&for=pc
2.如何从零开始学周易(这几点你要做到)如何从零开始系统学《周易》?我之前买过课,但是都听!应该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不管什么,都要靠自己的“自律”!如果您没有一定的恒心!那我建议您还是先别开始!很多人问我想学“易”,我可以学吗?我能学得了吗?如果学的话,我要怎么学呢?https://www.ewtop.com/archives/7312
3.如何从零开始系统学《周易》?一般来说,人们对《周易》会有两种认知。 第一种,认为《周易》是国学、是智慧学,是大道之源。 第二种,认为《周易》能预测,能占卜,能预知未来。 这两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318840.html
4.学易经从零开始应该怎么入手循序渐进才能搞明白易经呢!?从一个视频看到一整个曾仕强系列 (点击此处第5段开始学习),时间飞逝,我总觉得看不够,甚至还跟朋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0150886/answer/46741934080
5.我们有个好爸爸最近经常跟他父亲探讨她正在学习的《奇门遁甲》和《周易》, 我觉得我自己的眼睛快要从眼镜后面掉出来了 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 我和我老公做投资公司,做地产方面的投资。我们今年还打算再做一个关于旅游的咨询公司,正在筹划中。 你事业是怎么开始的? 我读研究生时,跟我的导师做过一些项目。比如我们做了国内几个大https://www.cqn.com.cn/cpkkxbg/content/2011-06/05/content_1382676.htm
6.值得终身背诵的儒释道名言150句,拔高人生境界!163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大意: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6、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 大意: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https://3g.163.com/dy/article/D7DLOJCP0528CO55.html
7.黄玉顺: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周易》与现象学的启示原载于《周易研究》2020年第2期 【摘 要】哲学在轴心时代以宗教的对立面出现,否弃了外在神圣超越,而走上了人本主义的内在超越之路,但在取得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今思想的根本任务是克服理性与信仰的对立,这意味着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对此,现象学“解构→还原→建构”的思想方法和《周易》http://www.rjwm.sdu.edu.cn/info/1016/2630.htm
8.周易零基础入门教程(每天学一点)每天记一点,看看我能学多少。(20130130)1.1. 概念一:爻(yao2) 爻有两种,一种叫阳爻,一种叫阴爻。阳爻用一长横表示:—,阴爻用两个短横表示:- -周易中用阳爻和阴爻来表达阴和阳这两种抽象的概念,对于阴阳大家先不必多想,就把它当作两种符号,好比正号和负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元素。1.2. 单卦 单卦的https://m.douban.com/note/260654676/
9.作文教学运用倒叙,要把时间关系交代清楚,开始追叙时,要用些话表明以下是追叙,追叙部分仍要按时间顺序写。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从一件衬衫写起,追忆四年前发生的事情,这是倒叙。追忆时写道:“……每当捧起它,就不由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追忆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写,追忆结束后则写道:“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http://dfzx.ntkfqjy.com/Item/14764.aspx
10.专题文献目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http://iea.cssn.cn/tsgfw/ztwxml/202309/t20230919_5686441.shtml
11.学习地理风水,应该从少年开始。其后发觉有玄空学风水,屡有征验,故此便全心投入研究。 1875年,二十六岁的沈竹礽与姻亲胡伯安到无锡,拜访著名玄空风水大师章仲山之后人,可惜数月来,也未能探得其玄奥。沈氏后以重金要求借章仲山之宅断观看一晚。二人遂花上一整夜,将整部宅断抄写下来。然而,沈氏仍得花上多年时间,方了解此中真谛。https://www.meipian.cn/2ddt4f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