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把治疗点总结为阳性点、辨证点、全息点。阳性点:根据阴阳,相对,平衡找准基本平衡点后,在基本点处用棉球反复檫拭,出现不规则的红点或红块状,这就是阳性点,为了保证
阳性点的位置更准确,我们须记住几个重要的标志:前后正中线,天突,尾骨,大椎,曲骨。以及四肢的骨性标志。量出病灶处与这些标志的距离,在相
应反应区的骨性标志处给予准确定位。全息点是为提升整个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和预防而设置的几个特殊穴位。如:内外踝附近赤白肉际内四外三,以及大椎、命门(腰2上
下)、长强等。这些穴位用来调理,调节人体的整体情况。辨证点,也就是疾病的病根处。虽然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个准确的穴位回归公式,但是此处这个点是需要我们运用所有中医的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或西医的诊断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等等知识来诊断和寻找疾病的根源。比如:左腿后侧疼按公式扎右手掌心侧的阳性点,但仅靠这样的治疗有时容易引起复发,必须考虑引起腿疼的病因有可能是继发性腰椎的毛病或者是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所致。也就是《内经》中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根据病因选择对应的病根处,即辨证点。选好阳性点,辨证点,全息点即可开始下针。按照部位选取九针中不同的针具,施针时尽量选择筋骨,刺激骨膜为准,也可根据病情病位选择相应的层次治疗。
12.八字治疗法不是单一的针刺方法:“八字治疗法”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思路和模式,根据“阴阳、相对、平衡、反应”这八字要诀,可以非常确切地找到病灶的治疗位置(即反应区或反应点),医生可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不同、病程的长短不一、病况的不同和医生自己的特长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针刺、灸、按摩、点穴、刮痧、外敷膏药等各种方法进行治疗。重症可配合李老先生的中药(万宝功能汤)和中药制剂等构成立体治疗手段。所以说“八字治疗法”不只是单一的针刺方法。
18.“八字治疗法”中所讲的“病感”与“病型”:“八字治疗法”中所讲的“病感”是指:疼、胀、酸、麻、痒;“病型”是指肿、硬、色、疣、僵。一般来说,任何原因所发生的痛苦,都离不开上述的“病感”的感受与“病型”的感受。而“八字治疗法”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病型”和“病感”,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比如某个部位肿、痛难忍,采用八字治疗法后,可在一分钟内立即止痛。某一个部位僵硬不能伸曲,基本上也很快恢复伸曲自如等。
19.“八字治疗法”中人体的四个本体是:“八字治疗法”把人体分为四个部分:头(椭圆形)、颈(圆柱形)、躯干和四肢,每个部分称为一个本体。一般而言,在本体内,都能找到疾病的反应点,这是短波;但是,如果反应点被另一个本体挡着,比如头顶的疾患,无法在头与颈的连接处施针,就要在会阴处施针,这就是长波。
20.“八字治疗法”中的四种“生物电象”:“八字治疗法”中的四种“生物电象”分别是:通向本体范围内的“短波”电象;通向多部体(本体外)的“长波”电象;通向全身或特定部位的“全息波”电象以及通向表皮的“浮波”电象。
21.“八字治疗法”中必须针刺骨膜:《黄帝内经》中对针刺骨膜的问题在不少篇章中都有描述,如(灵枢官针篇第七)“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针刺骨膜是“八字治疗法”中的一种常用针法,其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刺透网状物,还利用了骨膜所特有的“低刺激、高反应”的特性,通过针刺骨膜可以在瞬间改善病变部位平衡状态,达到减轻或治愈的目的。当然,针刺骨膜仅仅是“八字治疗法”中的一种针法。
23.同位点针刺法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有“髎刺法”的记载,用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对称针刺法,即“病在左,针之右”,这就是我们现在将谈到的同位点针刺法的前身及其理论渊源。病在左,针之右;病在右,针之左;病在上,针之下;病在下,针之上;病在前,针之后;病在后,针之前。进一步推理,就是:病在左上,针之右下;病在右上,针之左下;病在左下,针之右上;病在右下,针之左上;病在左前,针之右后;病在右前,针之左后;病在左后,针之右前;病在右后,针之左前。用数学中的坐标图来界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就是对称(左与右)、对应(上与下)和对折(左上与右下)的关系。在人体上,我们的手与足,就有对称(左与右)、对应(上与下)和对折(左上与右下)的关系,同样,四肢的各个对应部位及躯干都有这样的关系。
24.同位点在针灸临床中的意义:
如:有人研究出人体最感舒服的温度约23度(气温),是正常体温37度的黄金点(23=37x0.618),还发现,精神愉快时,人脑电波频率下限(8赫兹)与上限(12.9赫兹)之比,恰为黄金数。其实,人体的结构也遵循黄金分割的比例。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0.618)。人体的黄金点:
五)如何灵活把握四个本体和人是一个完整的大本体的关系?六)本体与本体的结合部怎样处理
七)针刺的程序应该怎样呢?八)究竟该怎样理解“万宝功能汤”?
九)怎样正确理解“病根点”的问题?
十)何人、何时、何处及该怎样使用全息点(或我称之为高能量的点)?
先说第一个问题:“对应点”(要注意与“对应治疗点”的异同,这一点我后面还会再谈到)的找法一定要掌握三大技巧,即:1)掌握了四个本体极其解剖的特点;2)了解“以骨为准,以痛为腧”的真正含义;3)记住几个本体中的若干重要标志点。在“八字治疗法”里,关于人体中的阴阳属性,有一个地方与所有的针灸书里都不一样,就是脚底心。把人看成是一个爬行动物正在地上爬,那么就人的前后阴阳属性来说,则所有朝着太阳(或曰被太阳所照)的地方均为阳(包括脚底心);而所有与地面相接触的部分均为阴。下图中,就人的前、后(腹、背)的阴阳属性来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均为阳。临床上,治足跟疼也就是根据这个属性来定的。
28.穴位回归公式疾病是变化的,而以往的穴位是固定的。用固定的穴位来治疗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八字治疗法”中的“阴阳、相对、平衡、反应”推导出“穴位回归公式”,让每一种病证有其自己相对应的“穴位”(反应区或反应点)。传统的经络穴位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总结的。历代对穴位的认识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多,一般分为三类:
1>,归属于一定经络称十四经腧穴;
2>,在原有经穴以外增加的经外奇穴;
3>,没有固定位置,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阿是穴。『2』从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以及现在的针灸教材对于经络穴位无不呈现着明显演变的痕迹。《素问五藏生成篇》:“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这个解释真实而中肯,只要是卫气所留止,邪气所克之处即为穴位。并不一定就固定在某处,人体处处是穴位。《灵枢经脉第十》指出:“十五络脉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古人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人经不同,络脉也不同,医者取穴之时当求之上下。
西医诊断:颈椎病。治疗:采取全息点:大椎,命门,长强;阳性点:曲骨。局部:大柱灸。连续四天,眩晕症状消失,行走轻松步态稳定,气色较前红润。嘱其注意起居行动徐缓。随访症状没有复发。2丘某某,女,24岁,医生。2007年3月15日就诊。主诉:咽喉会厌部20X30mm囊肿十月,会厌部疼痛,声音嘶哑。患者在第一次妊娠终止后咽喉会厌部出现一20x30mm大小的囊肿。2006年7月13日在某医院全麻下行囊壁剥离术,手术摘除干净。2006年10月发现又长出囊肿,同年12月行手术,之后在2007年1月26日又做过一次手术。患者会厌疼痛,吞咽时有特殊的咕噜声,两侧颈淋巴结有压痛,月经周期紊乱,一次流产史。
治疗:3月15日第一次针灸治疗:在颈部阳性点针刺,连续三天,随后囊肿消失只剩囊壁,第五天囊壁消失。4月3日经期过后发现又长出一10x15mm囊肿,无前次的疼痛感。遂进行第二次针灸治疗:全息点:大椎,命门,长强,内外踝7针,颈部阳性点。三次过后,囊肿变小,只剩囊壁,考虑与第一次妊娠终止及经期有关,嘱其忌口,连续3-5个月经周期过来治疗。此病案收集之时,患者已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一疗程三天,现囊肿只剩5x5mm,全无以往之疼痛感。遂记录在案。3章某,女,19岁,江陵县自马镇邓岗村一组,1985年患全身性牛皮癣,全身皮肤溃烂,痒痛难忍达八年之久,经多家多方治疗,病情越发加重。在失望中,于1993年4月13日在八字治疗法医院治疗,经诊断认为,由于血液中受病毒感染,在毒素的外泄中,引起全身性皮肤微循环功能失调,导致毛孔闭塞,皮肤排泄功能失调,使排泄污无路排出,聚集于皮表,为皮肤发病的主要表现,应以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一般的牛皮癣,其病毒都在血液与染色体中)清除体内病毒疏通微循环,扩张肌表与毛孔,提高皮肤的排泄功能,才能达到治愈此病的目的。
30.“万宝功能汤”
是恩师李柏松先生学习大量古典中医书籍并经反复多次以身试药后提出的,期间恩师为寻找合理的组方和药量,数次昏迷过去,历经苦难,终于完成了“万宝功能汤”的基本组方和二十四种加减方,经三十年的临床,证明是极为有效的,为方便大家使用,这里把二十四种方全部予以公布。
在八字治疗法中,高能量点(部)是构成“穴位回归公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那么这些高能量点(部)自身有什么特点?其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又有何特点?何人、何时、何病、何处及该怎样使用高能量点(部)?在认识之四,我已介绍了人可以分成四个本体,在这四个本体中,头部、颈部和躯干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这三个里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活。相反,人就算没了四肢,但仍可存活。这就是”三段论“的概念。图9-1
按”穴位回归公式“的理论,“对应治疗点(区)”(阳性点的一种)、高能量点(部)、病根点为三位一体,若再加上针药立体治疗的思路及三大治病方法,则构成了“八字治疗法”最主要的诊、治病模式。凡是在”八字治疗法“里,我们说到点(区),原则上讲的就是对应治疗点(区),因此”肛肠点(区)”所指的位置肯定不在肛肠处,而是在根据”八字治疗法“所确定的对应治疗点或那片区域内,如乳腺增生对应治疗点(区)一定不会在乳房那里,是在人的背部腰四、腰五旁开处。但若我们讲高能量点(部)中的“大椎部”时,其位置一定是在大椎穴的附近。高能量点(部)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一定具有下面一点或几点的特性:1)调节人体阳气(但就左右来说,又是阴阳的关系);2)调节人体阴气(但就左右来说,也是阴阳的关系,再就是阴不包阳阳自灭);3)这些高能量点不仅可以调动免疫细胞,还可以调动沉睡的免疫细胞。最终,就是阴阳的调整问题。因此,我们马上能得出高能量点(部)所处位置的特点:1)任、督两脉上;2)本体与本体的结合部处;3)赤白肉际处(阴阳交界线);4)其他若干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