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悲剧尚有余音,“五行币”骗局又砸下一个传销惊雷。借用数字货币等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做掩护,高额返利为诱饵,“五行币”在短短5个月发展40万人,疯狂圈钱21亿。“五行币”骗局,不仅引起民众对传销的口诛笔伐,也让数字货币概念以扭曲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
大摆迷魂阵的“五行币”骗局
“五行币”是一个更高段位的传销骗局,通过频繁切换名目、多种概念堆砌,创始人宋密秋摆了个让人头晕目眩的迷魂阵。
追溯“五行币”传销的源头,需要将时针回拨至2012年。当时宋秋密创立了“云数贸”项目,该项目被立案查处后,其旗下的“云讯通”等多个传销名目继续运作,2016年出现的“五行币”项目也只是“云数贸”褪下的一层皮。
同时,“五行币”传销借用的概念也是五花八门,从原始股、到数字货币、互联网等,每次都踩在投资热点概念上,让人防不胜防。
传销新玩法:被扭曲的数字货币
作为被蹭的热点概念之一,数字货币在“五行币”骗局中被彻底扭曲。
“五行币”传销组织凭空给受骗者画大饼。注册成为组织最高级别的M级会员只需要5000元注册费,以此获得一枚金币外和5万电子货币。
通过添加作料,“五行币”传销让电子货币大饼美味可口。第一道料,5万电子货币通过“五进五出”操作变为400多万电子货币;第二道料,电子货币将来可以提现或在网上商城购物。
最后挖个不显眼的坑。可增值、可提现、可购物,电子货币魅力大增,以至于受害者忘了最关键的一个坑——开网,即操作升值、提现和购物都要在“五行币”开网后才能兑现。
通常,数字货币实现价值需要交易,交易是一个对手戏,买家卖家对应。“五行币”传销让大家都成了持币待售的卖家,然后许诺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买家。为什么说买家不会出现?因为“五行币”的开网条件是销售超过5亿枚金币。掐指一算,即使每年销售100万枚金币,开网也在500年后。
躺着中枪的数字货币
“五行币”传销中,无数人血本无归,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也躺着中枪。笔者猜想,很多受骗者甚至不知道数字货币是什么。
数字货币分为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两种。数字金币具有实物形态,以黄金作为单位计量,如e-gold等;密码货币没有实物依托,使用的是密码算法,如比特币等。“五行币”骗局中的电子货币形态上与密码货币接近,实质上截然不同。下面以比特币为例说明。
比特币和“五行币”产生的方式不同,比特币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五行币”则是传销组织红口白牙凭空捏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五行币”没有形成可流通的市场,唯一平台开网遥遥无期,提现、购物更是梦幻泡影。
两者判若天渊,深陷“五行币”骗局的人们,该醒醒了!
监管收紧缰绳比特币们也不太平……
被传销诈骗“抹黑”之际,比特币们的日子并不太平。以数字货币为标的ICO深陷诈骗和洗钱旋涡,各国监管开始收紧缰绳。
ICO是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以区块链形式承载的代币募集资金的行为,代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交易在场外平台进行。ICO搭载数字货币,让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今年8月单枚比特币价格突破3万元,大有野马脱缰之势。
图:全球ICO监管政策大事记
年内,多个国家加强了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中国证监会近日也向部分区块链企业就ICO监管征询意见。监管加强被认为是市场整顿的重要信号,数字货币市场山雨欲来。
其实,“五行币”骗局并非个案,陕西省也破获了一起虚拟货币传销案,参与人员达到3000余人,涉案金额也达到8000余万。传销能够借助数字货币概念蛊惑人心,和行业野蛮生长不无关系。
在非理性投资和传销诈骗带来无数人间悲剧之后,我们应该督促监管大步向前,跟上行业发展脚步。与此同时,投资者和受骗者在没有深入了解数字货币的情况下盲目入局,也需深刻自省。
数字货币领域近年将不会平静,监管和法律形成防火墙前,民众们请擦亮眼睛,理性进行数字货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