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测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测斜机器人。
背景技术:
1、在岩土工程中要使用测斜仪监测基坑的深层水平位移,以便控制基坑的开挖速率,决定是否加固基坑的边坡。测斜仪也常用于监测滑坡区和深洞开挖土体的侧向位移,也用来监测诸如堤坝结构的变形,或者是水平预埋测斜管检测大型建筑地面沉降。
2、现有技术中,测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在需要监控的地方,先打洞,然后将测斜管安装在这个孔洞内,然后利用测斜仪放入到测斜管内,进行测斜。现有的测斜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固定测斜方式、移动测斜方式。
3、固定测斜方式:由下至上在电缆上面串联多个测斜仪(相邻测斜仪之间的间距,为定点测斜间距),然后直接将电缆以及测斜仪放入到测斜管内,通过多个测斜仪同时对测斜管进行测斜工作。
4、一、固定测斜方式,存在以下不足:a、测斜仪通过电缆进行串联,利用电缆给予测斜仪供电、传输信号,当电缆上面某一个测斜仪损坏的话,那么电缆无法给予该损坏测斜仪下方的所有测斜仪供电和信号的传输,使得下方侧测斜仪都无法进行测斜工作;
5、b、同一测斜管内需要很多个测斜仪进行测斜,而在施工现场或者所需测斜的地方,会设置很多测斜管,这样就需要特别多的测斜仪,成本特别的高昂。
6、二、移动测斜方式,将测斜仪安装在测绳的底部,然后在测斜管上方的地面上放置支架,利用收卷轴对测绳进行收卷,根据需要测试的点位,在对应位置暂停,直至测斜仪脱离测斜管,其存在以下不足:
7、a、收卷轴具有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如专利号202221115497.8,专利名称:一种手摇式可调节升降测斜仪装置,其人工手动对测绳进行收卷,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并且探头(测斜仪)暂停的位置不精确,只能是一个大概的为;
8、b、自动方式,如专利号:201720797239.5,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测斜仪,采用的是电动绞盘的自动收卷方式,这也是较为常见的自动测斜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中,在卷扬的过程中,线缆收卷在绞盘上的直径会逐渐增大,探头的暂停位置也不够精确,导致检测精度不好。
9、c、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中,还需要在地面设置支架,也就是会凸出地面一部分,而在施工现场的话,会占用很大的施工场地,会严重的影响现场的施工。
10、同时,上述几种方式,还存在一个问题:都是人工进行数据的收集,有时候是人工手动填写记录,但是很多时候,有些检测人员偷懒,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检测,而是直接进行数据的填写,这样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测斜机器人,通过使用该结构,能够提高测斜的便利性,降低测斜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智能测斜机器人,包括一测斜仪,所述测斜仪内具有储能组件及数据传输存储模块,所述储能组件给予所述测斜仪供电;
3、还包括安装部、传动带及张紧机构,所述传动带的顶部及底部分别绕设于所述安装部及张紧机构上,所述张紧机构将所述传动带张紧;
4、所述测斜仪安装于所述传动带上,所述安装部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带转动,并带动所述测斜仪上下移动。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一驱动轴,所述传动带的顶部绕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并经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传动带转动。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张紧机构包括配重组件及与配重组件顶部转动连接的转动限位件,所述传动带的底部绕设于所述转动限位件的底部外表面上,所述配重组件经所述转动限位件给予所述传动带下拉力,将所述传动带张紧。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带包括齿形带及连接绳,所述齿形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绳的两端相连,所述测斜仪安装于所述连接绳或齿形带上;
8、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皮带轮,所述齿形带绕设于所述皮带轮上,所述连接绳绕设于所述张紧机构上。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轴的两端与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齿轮组件,所述电机经所述齿轮组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上,所述电机被配置的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经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设有朝下延伸的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设置于所述测斜仪的正上方;所述测斜仪上还设有与所述储能组件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测斜仪靠近所述无线充电板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正对所述无线充电板设置,所述无线充电板能够经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给予所述储能组件充电。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测斜仪的顶部,所述无线充电板平行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且所述无线充电板及无线充电模块与安装部的轴线呈3°~15°的夹角。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外表面上设有外延的支撑环;
14、和/或,所述数据传输存储模块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测斜仪测试的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数据进行传输;
15、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16、和/或,所述安装部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数据传输存储模块、储能组件、驱动机构及测斜仪电控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智能测斜机械人的应用,包括上述的全自动智能测斜机器人,所述全自动智能测斜机器人安装于一测斜管内,所述安装部的上方外表面抵于所述测斜管的顶面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带转动,并带动所述测斜仪在所述测斜管内上下移动。
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设置一组测斜仪,直接将其装入到测斜管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动带的转动,从而带动测斜仪在测斜管内上下移动,实现自动测量,与以往在底面设置支架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占用地面空间,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防止外凸的支架被损坏,也不会影响现场的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测斜的便利性以及稳定性,并且只设置一组测斜仪,成本低廉;
20、2.本实用新型中在测斜仪内置储能组件以及数据传输存储模块,这样不需要对测斜仪进行线缆的连接,测斜仪能够自动工作,并且数据传输存储模块的设置,能够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传输,实现自动化测试以及远程的控制及数据的接收,提高测试效率以及精度;
2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无线充电板以及无线充电模块的设置,能够实现自动无线充电,不需要设置线缆,能够减少线缆的设置,能够减轻整体的重量,减少耗电,降低成本;
22、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机驱动传动带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测斜仪上下移动,这样测斜仪的移动位置精确,能够有效的提高测试精度;
23、5.本实用新型中传动带由齿形带和连接绳组成,齿形带的设置,能够保证驱动机构带动驱动轴转动的时候,一定能够带动齿形带移动,进而带动传动带转动,从而带动测斜仪的移动,连接绳的设置,能够减少传动带的长度,减轻传动带的重量,这样能够缩小电机的功率和尺寸,使得驱动机构能够装入到测斜管内,保证其不会外露在测斜管的外部,不占用地面空间,降低检测成本;
24、6.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张紧机构将传动带进行张紧,这样能够将测斜机器人整体的重量减轻,而且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测斜管,提高适用范围,降低检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