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肇事司机看面相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AI算命、在线看相、“塔罗牌”测运势……网络算命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后,越来越火爆,背后的骗局也越来越多。
套路
2020年什么最火?直播。
不仅直播带货,也直播算命。
多起案件显示,不少被告人化身所谓大神、大师、法师、道人等,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直播算命、姻缘等内容,群发能改运、消灾的虚假信息,从而一步步骗取被害人钱财。而免费看手相、面相是最常见的套路,是骗局的第一步。
网络社交平台上查询“算命”的搜索页面截图
话术
骗局之所以得逞,与话术有关。
一些诈骗团伙或个人抓住被害人的心理与痛点,利用精致话术骗取信任。然后“对症下药”、夸大宣传、连哄带恐吓,趁机兜售“转运”“消灾”等护身产品和做法事、立功德碑等付费项目,从而骗取大额钱财。
某网络算命诈骗团伙的一个犯罪嫌疑人向江苏盐城警方供述,他们进公司后要进行话术培训,每人发一套话术模板,里面罗列了几十种提问应对答法,仅第一次聊天的话术模板就有50多页。
2020年7月,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一份起诉书显示,2019年3月起,令某某制作统一的话术模板,对手下尚某某等客服进行培训。每名客服持有多部手机,以“道长”“真人”等多个虚假身份在朋友圈揽客。客服负责观察和套话,尚某某则根据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通过一些免费算命网站进行查询,炮制好话术给客服,以便继续实施诈骗。
话术模板通常模棱两可,给人以“算命准”的错觉。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指越是含糊不清的、笼统的描述,人就越觉得特别准,容易对号入座。
因2016年3月的一天,张某正与“袁灏宇”聊天时,突然收到李某某的回复。张某顿时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2021年1月,经法院终审裁定,李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记者发现,不少骗局皆因类似操作失误而穿帮、败露。
还有一类所谓“算命准”,是因为有人暗地作弊。
团伙
部分地区破获的案件显示,网络算命骗局往往团伙作案,他们组织架构严密、职业化运作、成员以90后为主、运营新媒体矩阵。
2019年7月,安徽宁国警方成功侦破特大网络算命诈骗案,抓获以陈某云为首的7个诈骗团伙,涉案人员达72名。
在这个文化传媒公司,团伙成员上岗前需进行话术培训,每天要通过视频考勤打卡,定期组织开视频会议等,采取“商业化考核运作”模式。
重庆警方在2019年8月披露破获的一起网络算命诈骗案显示,警方在4个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作案手机1600余部,电脑500余台,诈骗金额高达2400余万元。诈骗团伙以公司名义招聘一批90后业务员,涉案5家公司组织架构严密,各有专人主管,下设2到4个销售部,每个销售部下设3到5个销售组,每组组员5到10名不等,公司对应设有部门经理、财务、人事等岗位。
该团伙以“算命大师”为幌子,卖“消灾祈福”产品等方式在网上诈骗。嫌疑人对警方交代,那些护身符、辟邪物件等,由采购部在网上统一采购,价格不过几元或几十元,然后谎称“开过光”,能“改运”“消灾”,以几千甚至几万的价格卖给被害人。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转运符”发现,一张“开光护身符”批发价从0.25-0.33元不等,一个转运吊坠的最低价为2.8元。诈骗团伙转手就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卖给被害人,牟取暴利。
以免费看相等为诱饵,通过话术模板骗取信任,利用哄骗、威胁以及封建迷信手段,最终将客户导流到转运消灾类产品与付费项目上完成变现。网络算命,不少是诈骗分子通过流量变现的利益链。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若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则涉嫌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