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CEO库克在春季发布会上仅用20分钟就把AppleTV+、iPhone13系列新配色,iPhoneSE第三代和iPadAir第五代讲完的时候,我就隐约感觉到,苹果已经蓄满力,准备开大了。
果不其然,iPhone只能在九月当主角,而这个三月,属于强到寂寞的M1Ultra芯片,属于贵到手抖的MacStudio电脑,至于新的iPhoneSE,则是龙套以上,主角未满。
本场发布会苹果共发布了1款新iPhone、新iPhone配色、1款iPad、1款Mac、1款芯片以及1款显示器,共6款新品,分别为:
除此之外,一同更新的还有AppleTV+新原创剧集和一堆AppleWatch的新表带。
从去年开始,在春天这个多彩的季节为iPhone增添新配色似乎成了苹果的新习惯。
今年iPhone13全系列4款机型都迎来了新配色,其中iPhone13Pro&13ProMax的配色被命名为苍岭绿,与13Pro系列的远峰蓝呼应。
苍岭绿相比11Pro的暗夜绿颜色要淡一些,饱和度更高,更接近于大家熟悉的「邮筒绿」。去年抱怨苹果偏心不给Pro系列加新配色的朋友们,下单的机会现在来啦。
而苹果对待iPhone13&13mini就敷衍一些,只是以简单的「绿色」表示,但其实它和「苍岭绿」区别不大,主要区别还是由不锈钢与铝合金,磨砂玻璃与亮面玻璃这些材质工艺不同带来的。
两年过后,作为iOS入门最佳选择的iPhoneSE系列再次更新,没错,还是熟悉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
外型上一如前代SE,沿用了iPhone8的「经典设计」,屏幕素质也和上一代完全一致。
虽然外观看起来没变化,但其前后玻璃其实用了和iPhone13系列背盖同款的玻璃面板,相比前代在耐用性上进一步提升,整机重量为144g,相比前代还轻了4g。
处理器不出意外地采用了和iPhone13系列同款的A15仿生芯片,虽是SE系列的老传统,但考虑到A15芯片至今仍吊打所有Android阵营芯片,惊喜的感觉,依旧荡漾。
新iPhoneSE搭载的A15仿生芯片拥有6颗CPU核心、4颗GPU核心和16颗神经引擎核心,再次回归iPhone算力的第一梯队。
这里要注意下,这块残血版A15芯片应该是和iPhone13用的同款,比iPhone13Pro系列的满血版A15芯片少一颗GPU核心,图形性能会略差一些。
摄像头方面,新款iPhoneSE继续坚持单摄路线,苹果没有特别详细介绍SE摄像头的参数,从官网的信息来看应该和上一代SE一样,与iPhone11的主摄保持一致,为1200万像素。
不过这并不代表iPhoneSE的成像素质在原地踏步,有了算力大增的A15芯片加持,iPhone13系列上发布的「摄影风格」功能被带到了iPhoneSE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直出的光影,并且运用在其他直出照片之上。
不仅如此,像深度融合、智能HDR4等计算摄影功能也没有缺席,并且在用iPhoneSE拍摄视频时,更强的芯片算力还能减少视频的噪点,看来iPhoneSE可以继续坐稳「最强单摄」的称号。
5G功能的加入,是iPhoneSE相比上一代最大的升级,至此iPhone从入门到旗舰全系列都已完成5G网络适配,大幅提高网络的下载速度。
充电功率上,iPhoneSE和前代一样,支持最高20W的有线快充以及Qi无线充电,可惜的是传闻中的MagSafe磁吸充电并没有出现。
iPhoneSE共有午夜色、星光色和红色三种配色,和上一代的黑白色有着细微的差异,更接近iPhone13那种「透蓝的黑」、「淡黄的白」。
在包装上,iPhoneSE也跟上iPhone13系列的环保潮流,采用了无塑料膜包装。
然后是最重要的价格环节,新iPhoneSE新增了256GB版本,各版本价格分别为:
也许是为了和外观几乎一致的iPadAir第四代做出区分,全新一代的iPadAir共推出了5种不同的全新配色,分别是深空灰、星光色、粉色、紫色和接近13Pro远峰蓝的蓝色。
其中紫色取代了上一代的绿色,如果你想让人一眼看出你用的是新一代iPadAir,不妨可以选择接近淡薰衣草紫的新配色。
新iPadAir采用的还是和上一代相同的10.9英寸Liquid视网膜显示屏,第一眼看上去你可能很难分辨出两代的差异。
这是因为苹果这次把新iPadAir升级全点在了内在——是的,M1芯片也来到了Air机型上。
和上一代Air采用的A14芯片相比,拥有8核CPU、8核GPU的M1能提供80%的CPU算力提升以及2倍的图形性能提升,名副其实的「Pro」级表现。
算力大幅增强后的iPadAir这下不仅可以快乐「爱奇艺」,还能为AR创作、3D设计和大型游戏提供强劲动力,大哥iPadPro能干的活,iPadAir一样能干好。
现在iPadPro主要优势在于多摄和屏幕,性能上二者属于同一档次了。
去年iPad第九代和iPadmini第六代发布后,iPad家族只有iPadAir不支持前置摄像头的人物居中功能,处境有点尴尬。
如今换上1200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的新iPadAir终于跟上家族步伐,加入了人物居中功能,在视频通话时提供更具互动性的体验。
至于后置镜头,新iPadAir继续沿用了上一代1200万像素广角摄像头,Pro级的LiDAR依然没能下放。
5G功能的加入也是新iPadAir升级的重点,目前iPad家族除了基础款iPad,均已升级至5G网络。
除了无线传输,USB-C有线传输速度也提升至10Gbps,相比上一代提升2倍,更能满足用户导入大型图片和视频用M1芯片编辑的需求。
如果说这些在你看来还算是常规升级,那么当苹果公布价格时可以说是杀死比赛——起售价4399元起,相比上一代便宜400元,真正的加量又减价。
与此同时,最伤心的莫过于自家的iPadmini第六代,以及一众旗舰Android平板,毕竟在M1芯片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iPadAir各版本价格分别为:
WiFi版
5G蜂窝版
当我们以为去年推出的M1Max已经是M1家族中的最强芯片之时,苹果祭出了新的「王炸」,M1Ultra。命名很极致,但它的诞生说起来并不复杂。
苹果芯片架构师、副总裁蒂姆米勒特(TimMillet)解释道,得益于AppleSilicon优秀的统一内存架构,芯片和芯片有着不错的连接性。
这次推出的M1Ultra就是由两枚M1Max通过定制封装架构连在一起,性能更加极致(Ultra)。
此前就有民间大神发现M1Max留出的一块不知作何用途的区域,现在谜底揭晓了,这是给两块M1Max拼接预留的接口通道,或者说是数据互通的「高速公路」,苹果将其称为UltraFusion架构。
这种方案摆脱了以往通过主板连接时的性能和能效损耗,从而实现高达2.5TB/s的低延迟处理器互联带宽。
最重要的是,软件并不会把M1Ultra简单粗暴地识别成两块M1Max,进而频繁报错,而是准确地识别为M1Ultra,杜绝了开发者重写代码的可能,强大性能直接就能调用。
一经「拼接」,迄今为止最强的M1成员诞生了。
最新的M1UltraSoC拥有1140亿个晶体管,由16个高性能核心和4个高能效核心组成20核CPU架构,它处理多线程任务的速度,相比市面上功耗范围相近的16核台式电脑芯片中速度最快的型号还要高出90%之多。
对大多用户而言更重要的一点,是M1Ultra在达到上述台式个人处理器的峰值性能时,功耗却要低整整100瓦。
以上数据,是把M1Ultra与酷睿i9-12900K相比较得出的。
CPU性能着实将我们惊到了,回头再看M1底层核心设计,是多么地精妙,理论上只要继续往上堆叠,M1未来还能迸发出更大能量。
当然苹果已经表示,这是最后一款M1芯片了,不会有什么M1Infinite了。
来到图形性能方面,M1Ultra最多可以拥有64核图形处理器数量,这相当于最早期M1的8倍。运行速度超越市面上最高端台式显卡的同时,功耗降低了200瓦。
这里的比较对象,换成了由酷睿i9-12900K和英伟达RTX3090组成的顶级计算平台。
M1Ultra的统一内存架构也得到了升级,内存带宽提升至800GB/s,比M1Max高出一倍,配置最高可选内存高达128GB的统一内存,也就是在之后要讲到的MacStudio上面。
它的神经网络引擎数也从M1Pro/M1Max上的16核升级到32核,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22万亿次,配备M1Ultra芯片的MacStudio最高可同时播放多达18条8KProRes422格式的视频流,高手恐怖如斯。
将这般机能放在专业人士手中,就能幻化出最优解的生产力。
M1Ultra內集成了同时驱动多台外接显示器的显示引擎,还是拿接下来介绍到的MacStudio举例,它能同时外接4台32英寸、6K分辨率的ProDisplayXDR显示器,在此基础上还能通过HDMI接口另接一台4K电视。
综上所述,M1Ultra有着极致的架构设计,换来极致的性能,和极致的能耗比,从内到外,全副武装。不光是参数党还是实用党,或是功耗比党,M1Ultra就是坠吼的!
新的产品线,新的大招。
MacStudio虽然用上了M1Max/M1Ultra芯片,然而机身大小只是纵向提升了,简单地说就是Macmini玩「叠叠乐」。即便如此,它仍要比绝大部分PC主机都要小,更是要比MacPro小了数个量级。
它由铝金属压制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俯瞰时给人一种厚重踏实的感觉。底边长仅为7.7英寸(19.5厘米),高3.7英寸(9.4厘米)。
其背部和底部共计4000个散热孔,与内部的双离心风扇和经过精密推演而设计出的风道一同,组成MacStudio的散热系统。
底部进风,背部散热,借此维持M1Max/M1Ultra芯片持续高性能输出。毕竟用上了「比强更强」的M1Ultra芯片,再复杂的散热系统放在MacStudio上都不为过。
芯片够强,接口层面也就能满足所有人无限苛刻的需求。
机身正面拥有两个雷雳4接口和一个SDXC卡槽,背部还有4个雷雳4接口,1个10Gb以太网接口,2个USB-A接口,1个HDMI接口和1个3.5mm音频接口。
借助这些接口,一台MacStudio最多能同时外接4台ProDisplayXDR显示器和1台4K电视。有如此多显示设备可以接入,必定是「大户人家」或者「剪片大佬」了。
回归到性能本身,这样一台「大性能小巨兽」,将其投入实际工作当中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据苹果给出的数据,在典型的图形处理软件AdobePhotoshop中,顶配MacStudio的处理速度要比27英寸iMac上的酷睿十核i9高出2.5倍。
而在体现图形处理能力的FinalCutPro中,顶配MacStudio的8K渲染速度则是27英寸iMac的足足5倍,后者所搭载的是AMDRadeonPro5700XT显卡,这在当年可也是旗舰显卡的水平。
MacStudio共有M1Max和M1Ultra两个版本,前者起售价为14999元,后者则为29999元起。
M1Max版本的内存配置最高可达64GB,跟14英寸版本的MacBookPro一致,而M1Ultra就能选购到更高一档,也就是128GB内存。
另外这次可选购芯片版本没那么复杂了,共计四个规格,M1Max、M1Ultra各占两种,详细区别可以点击下图观看。
出于自身好奇心,我帮大家算了顶配MacStudio的价格,配置如下:
顶配M1Ultra+128GB统一内存+8TB固态硬盘,不预装任何软件,共计59999元。
都说冲动是魔鬼,但倘若你能用它,创造出等价的商业价值和报酬,那尽情冲动吧,冲动是天使。
还记得许久之前,苹果发布的那台32英寸、售价高达39999元的ProDisplayXDR显示器吗?今天它迎来了小兄弟。
这台27英寸的StudioDisplay与MacStudio是天生绝配,同为Studio系列。它的外观融合了ProXDRDisplay和iMac的各自特色,底座显然是「借用」了24英寸iMac那看似纤细但稳重的造型设计。
背部也没有让密恐患者害怕的纵列散热孔,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背板,还有3个USB-C接口和1个雷雳3接口,其中雷雳接口可以给Mac设备进行供电,最高功率为96W。
原始版背部支架可调倾斜度,最高提供30度的调节范围。
加价3000元,即可换成可调倾斜度及高度的支架,额外增加105毫米的高度调节范围,观看起来体感更加舒服。另外还可以选择VESA支架转换器,后续可以将显示器挂墙上、底座或是活动悬臂上,自由度更高。
显示器顶部配有一枚iPad同款的1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为了实现人物居中功能,苹果给它放入了一块A13仿生芯片,大材小用?
事实恰好相反,有了A系列芯片的加入,StudioDisplay还实现了空间音频、内置Siri等功能。
别看这部显示器侧面挺薄,但内置了4个振动抵消低音单元和2个高性能高音单元,连苹果都不吝溢美之词,将其称为「Mac家族的音质天花板」,配合空间音频,真是「听什么都好看」。
StudioDisplay的玻璃面板标配抗反射涂层,这是为了减少眩光而做的优化,但为了进一步提升防眩能力,用户也可以选购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进行特殊凹凸处理,在不影响观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在高光源场所中的适用性。
选购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的代价是加2000元。StudioDisplay起售价为11499元,加上了纳米纹理玻璃和可调高度支架后,价格来到了16499元。
这样算下来,想要得到最顶级体验,全套MacStudio得花59999+16499=76498元。
MacStudio+StudioDisplay,名副其实。有了它们,就有了一整个工作室。
最后补充一些与硬件关联度不高的内容。
此次发布会上库克登台的第一件事,其实是为自家AppleTV+再一次造势。
他宣布了AppleTV+即将上线的一系列新剧,包括《绿皮书》男主角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天鹅挽歌》,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史诗话剧电影《麦克白的悲剧》等等。
财力雄厚的苹果,对于原创剧集上面的投入一直不示弱,但质量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许多作品都陷入到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当中,不过这情况在近期开始有所改善。
于是苹果开始挖掘剧集以外可供合家欢观众消费的视频内容,一档新的体育节目FridayNightBaseball脱颖而出,每周五播出两场棒球比赛,这是AppleTV+订阅用户独享的体育比赛。
苹果不断砸钱构筑内容库,AppleTV+应该很快就能熬出头了。
毫无疑问,苹果自研芯片在此是绝对的主角。
新iPhoneSE和新iPadAir为苹果移动端的两款旗舰级芯片A15和M1创造了更加亲民的门槛,与内在性能的大幅提升相比,两者在外观设计的小修小补确实略显平淡。
但毋庸置疑的是,旗舰芯片的加入让手机和平板的产品力都得到了大幅增强,用户可以用更实惠的价格体验完整且优质的苹果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入门和中端产品上过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日子,未必是件坏事。
一边说「就这?」,一边掏钱的人可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就在所有人以为苹果要在优异的能效表现上更进一步时,突然降生的M1Ultra芯片再次冲击了人们对个人计算机性能认知。
如果说初代M1是能效比之王,那么作为M1架构最后一款芯片的M1Ultra则是当之无愧的性能巨无霸。
通过组合两块本就性能强悍的M1Max,「比大更大」的M1Ultra能提供令人瞠目结舌的强大算力和带宽,足够傲视任何价位相近的竞争对手。
M1Ultra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性能表现,足以让所有观众「Wow!」起来。
本文由黄智健&王志劭采用UltraFusion架构写作完成
黄智健
编辑
少说废话。
下一篇2022-03-0909:14
上一篇2022-03-0821:01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