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四五年级!现在看到还不晚父母读书小学阶段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说是一、二年级,要打好基础。

有些人说是六年级和初三,承上启下,才能一路顺风。

还有人说是高三,冲刺高考,最为关键。

实际上,孩子整个学习生涯里最关键的应该是四、五年级。

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跟你慢慢道来。

为什么四、五年级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

1、“学习就能成功吗?为什么非要学习?”

哲学启蒙阶段,思想日趋复杂

四、五年级的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的年纪。

教育学家认为,这个年纪正好是孩子的哲学启蒙阶段。

他们会思考更深度的人生问题,比如思考生命的意义。

思考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对曾经习以为常的学校教育、父母教导,提出质疑:

“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

“学习好了能怎样,学习不好又如何?”

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很可能会在社会、网络上找到一些错误的答案,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管教过严,孩子也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觉得父母是为了面子在逼迫自己。

所以,四五年级的孩子容易出现厌学问题,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干涉的分寸和方法。

2、“你们烦死了,能不能少管我!?”

个人意识觉醒,对父母产生逆反

教育心理学上,一般把10岁当做是儿童期进入少年期的转折点,也有教育学学者称10岁为“青春期的起点”。

因为此时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

生活重心也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

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兴趣活动,并且极其重视友谊。

他们不再唯父母命是从,而是通过他人评价、同龄人的对比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时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交焦虑、攀比、自卑等问题。

父母如果忽视了孩子的烦恼,并且像从前那样对孩子指挥、命令,他们会出现明显的逆反:

“吃饭了,快点过来!”——“别催了,烦死了!”

“把被子叠好,乱七八糟的不像话!”——“能不能少管我!”

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孩子很可能会与父母越走越远。

3、“学习太难了,我不是学习的料”!

学习难度加大,信心大幅减退

在经历过三年级的承上启下之后,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业发展的上升期。

此时,学业难度已经全面进入高年级的阶段,同学之间的差距陡然显现。

之前那些浑水摸鱼、蒙混过关的孩子,全都暴露无遗。

曾经不听课,下课看两遍也能记住的词句,现在再难记住了。

曾经不复习,临时抱抱佛脚也能答对的题目,现在很难答对了。

因此,不少孩子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信心下滑的情况。

一些孩子甚至会出现自我怀疑的情况:

“我学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

“我努力了但是没有用,还不如去打工!”

如果家长不及时干预,很可能葬送孩子整个学习生涯。

4、“妈妈这题我不会,你快告诉我答案!”

陈旧学习习惯,需要适当调整

国外有教育学专家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结论:

“孩子10岁以后的学习习惯,与18岁的学习习惯没有太大改变。”

也就是说四五年级的学习习惯,基本决定了高考时的学习习惯。

但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孩子四五年级的学习习惯,觉得孩子跟着老师学习就行了。

实际上家长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极其关键的。

有的孩子还保留着低龄阶段的学习习惯,一有不会的问题就问家长:

“妈妈这题的答案是什么?”——“等于3,记住就行了。”

有的孩子想要去思考,却被家长给否决:

很多旧的学习习惯,并不适用于孩子四五年级和未来的学习生涯,家长要及时摒弃或调整。

家长如何帮孩子过好这个关键阶段?

1、以平等的目光,与孩子沟通

①从多个层面告诉孩子读书的意义

不要粗暴地说学习是为了赚大钱,一定要用心地、多层次地解读。

比如,看病时遇到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你可以告诉孩子:

“读书才能拥有学问,才能像医生一样从事伟大、受人尊敬的职业。”

从身边实例开始,为孩子建立立体的、有说服力的读书观。

②尊重孩子的喜好,以亲近的方式沟通

四、五年级的孩子,大都有了自己的兴趣和偶像。

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偶像,与孩子拉近距离。

找到其偶像、榜样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工作认真、成绩优异等,鼓励孩子模仿、学习。

2、明白孩子负面情绪的合理性,以疏代堵

①多鼓励少指责,减轻孩子心理压力

孩子因学业、社交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在成年人的世界不值一提,但在他们心里却是一座大山。

家长要有预见性地进行预防和疏导。

多鼓励,少指责,多倾听,少批判,多共情,少轻视。

②教孩子控制情绪,自我排解

一些孩子不善表达,从来不说心事。

还有一些孩子情绪波动很大,动不动骂人打人。

家长应该指引孩子合理控制情绪,选择适当的方式宣泄。

比如写日记、听音乐、跑步、打沙袋、养宠物等等。

3、调整家庭教育方法,重视家校沟通

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业难度上升阶段,家长一定要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

②培养独立,教孩子掌握良好学习方法

家长要改掉密切陪读陪学、轻易给出答案的习惯。

引导、协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鼓励孩子刨根问底、追问思考。

4、习惯大于成绩,父母需以身作则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家长切忌“唯分数论”。

成绩退步,不可责骂恐吓,但要教会孩子接受失败、反思原因、积极改正。

成绩进步,不遗余力地鼓励,帮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

②家长务必以身作则

让孩子专心读书,父母就不要整天玩手机。

让孩子作息规律,父母就不要睡懒觉、熬夜。

③坚持原则,树立权威

面对初现叛逆的孩子,父母不宜正面冲突,应当“顺毛捋”。

但也要有底线有原则,比如约定好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不可以随便妥协。

树立好家长的权威,让孩子有规可循。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都能高度重视孩子四、五年级的身心发展。

用关心、耐心、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明天保驾护航!

THE END
1.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教育频道顶部 首页首页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 家庭教育 孩子教育 2024-12-05 00:00 · 0次播放 发布于:江西省 拳击那点事 +订阅 +1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写评论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https://m.sohu.com/a/833370007_100114195
2.《孩子,你为什么要努力:为你自己读书,一本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孩子,你为什么要努力:为你自己读书,一本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教导孩子学习方法的同时还教会孩子为人处世之道。》,作者:子尧,出版社:台海出版社。最新《孩子,你为什么要努力:为你自己读书,一本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教导孩子学习方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91523.html
3.摒弃功利,让孩子爱上阅读——以书为友开卷有益Q:作为家长,应该怎样看待“读书的目的和意义”? 戢雁:“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得多而学得少是对书籍与时间的双重浪费。家长不应只关注于孩子读书的数量,还应关注孩子在阅读后的成长与收获。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认可孩子在阅读后的个性化感受,而不是要求他做“https://www.scedumedia.com/web/news/item/18714
4.一组漫画,教你如何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漫画,通过这组漫画,为各位家长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告诉孩子努力读书的意义!希望大家认真看完,从中找到答案,并告诉你的孩子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让孩子意识到努力读书的意义,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比较贪玩,多多少少会有些“厌学”,加之现在网络http://m.zhubaojie.com/index.php/faxian/news/view/1/13795
5.请告诉孩子:努力读书,是为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 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现在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https://blog.csdn.net/helloxiaozhe/article/details/90200280
6.亲子阅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亲子教育# #亲子阅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亲子阅读是指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活动,是一种有趣又有益的亲子交流方式。那么,亲子阅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下面?无忧考网为您详细整理了一些好处,希望各位家长及时查阅。 1.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婴幼儿将看到实物的图画和听到的词语联系起来,从而学习语言符号。亲子阅https://www.51test.net/show/10898278.html
7.孩子坚持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阅读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可以为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奠定厚实的基础。这样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3、提高孩子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不单单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这样一来就能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读书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见识,所以http://www.zgkyw.com/zt/lwpbru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