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父亲有好几种叫法,其中“爸”和“爹”叫的人群占绝大多数,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一个父亲会有不同的称呼呢?
并且咱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区不同叫法也都不会一样,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可是在古代没有那么多的叫法时,“爹爹”是他们最喜欢叫的,这是为何?
爹和爸表示的是一个东西,但是在古代时期深层次的含义却还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将两个字拆开来看,就能知道有何不一样了。
首先我们来看“爹”这个字,上面是一个“父”字,下面是一个“多”字,这个“父”字是我们最初用来表达对父亲的称呼,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甲骨文中的“父”字有点像右手拿着棍棒之物,有点像教育子女守规矩的人,之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之类的话语跟其也有关联。
之后随着男子的地位越来越高,父权开始流行了起来,这个“父”字就代表着一家之主的意思,象征着地位和权威。
下面的“多”字可以将其看成多子多福的意思,毕竟在古代非常看重子嗣,这关乎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所以在象征男子地位的“父”字下面放了一个“多”字,两个字组在一起就是“爹”,构成了父亲的称呼。
然而这个称呼即便是在古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叫的,通常家里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子女估计才会使用“爹爹”这个称呼。
可以看出“爹”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上面的,所以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即便是亲父子“爹”也带有一定距离感。
可是爸却不一样,它给人是另外的一种感觉,所以现在我们经常用“爸”来称呼父亲。
从这点就能看出一个家庭中父亲依旧是重要的角色,但是相对于之前而言,多子多福这个点开始变得不再那么的重要了。
更加注重的是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相对于“爹”这个称呼,“爸”更加的能亲切随和一点,没有爹那么的严肃。
再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之前的规矩在渐渐改变,父权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人们开始讲究平等,更加注重的是整个小家庭的幸福感。
这就导致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好,变近,“爸”的称呼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巴”其实也是有发音的,也表现了父亲对于子女们的期望,这个“爸”字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咱们古代的羌族。
后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爹”和“爸”各分秋色,大家是喜欢叫哪种就叫哪种,不再有什么限制。
如今“爸”也成为了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称呼,可以说它的出现打破了这么多年以来的传统观念,让家里面父亲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虽然这是一个文化的碰撞,但是这样的变迁以及各个地方的融合,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爹爹”,和“爸爸”。
不过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对于父亲的叫法是不一样的,非常的当地,如果有朋友好奇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下。
1、原文刊登于上游新闻2024-05-05发布的关于《爹与爸有何区别,商周古字揭开秘密》的报道;
2、原文刊登于上游新闻2024-08-13发布的关于《“爸”和“爹”都指父亲,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爹?商周古字揭开秘密》的报道;
3、原文刊登于新京报2021-02-13发布的关于《父母为何被称呼为“爸妈”,又被称呼为“爹娘”》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