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利益基石根基

人民至上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生动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诠释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而生命至上则是“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在人民的诸多利益中,惟有生命安全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身体健康是人民幸福最基础的保障。没有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就没有保障。在一定意义上,人民至上就是生命至上,生命至上就是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人民创造历史,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总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宗旨,也是使命,对党员干部既是责任,也是考验。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着力强化突发灾害的快速响应。疫情、洪涝等自然灾害瞬息万变,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就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精准施策、防治有力,做到关键时刻拎得清楚、抓住要害。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绷紧突发事故快速响应这根弦,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处置能力,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念,始终冲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当好人民群众的忠诚卫士,守好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履行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灾难面前,快速响应能力彰显生命至上,更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

THE END
1.立足人民立场彰显“两个至上”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围绕实践所需与问题导向,对现行法做了大幅度修改。其中,不少新增或者修订条款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最大程度保护公民权利是规范突发事件应对的终极目的,此次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高度关注人权保障,许多条款与制度在构建时出发点和落脚点https://www.scdzj.gov.cn/xwzx/xydt/202412/t20241204_58534.html
2.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人民至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把http://www.temai98.com/show/177573
3.专家学者谈制度优势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2.制度的人民性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诉求 主持人: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和发展逻辑。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动员群众、凝聚民心的强大优势。面对疫情肆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https://www.hbskw.com/p/45767.html
4.从“不惜一切代价”中读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仅体现在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上,更体现在分类救治上,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每一个生命”,就是要在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下好“先手棋”,织密织牢“防护网”,尽最大努力守护每一个生命。城市按下“缓行键”,企业按下“暂停键”,停下来的不仅是喧嚣的“烟火气”,还有经济http://www.gaxz.cn/cfxx/xxlc/2022-11-2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