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挡玻璃上结雾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汽车技术

除雾是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为它保证了驾驶员足够的能见度。雾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参数。因此,要精确地设计空调系统,有必要对除雾过程中的车辆进行模拟。近十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模拟挡风玻璃上的雾化及其背后的物理过程。使用CAE有助于估算进入客舱的空气流量,并尽可能精确地确定空调系统的参数。当玻璃的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玻璃表面凝结成微小的液滴。这些小液滴在传热和传质过程中不断长大。

Kitada等人通过CFD分析预测了基于液滴蒸发和冷凝的瞬态除雾模式。Croce等人利用传热传质类比和能量守衡开发了一个在挡风玻璃上结雾和除雾的数值模型。他们假定雾是由表面的小液滴凝结而成的。其他主要假设是根据Beysens的液滴分布的自相似,液滴覆盖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保持恒定(A=0.55)。液滴为半球形,接触角恒定且为90°。并利用Margrain和Owen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这个模型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它没有考虑小液滴的热力学和原子核的位置。此外,还没有考虑由于表面潜热传递而产生的热反馈。本文提出的模型着重于一个精确的雾化模型。微小液滴的凝结初始过程取决于凝结核的位置和表面的状态,以及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采用附加方程或独立的欧拉相对雾滴进行建模,可以精确计算雾滴与周围潮湿空气之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

采用STAR-CCM+进行仿真。所采用的网格为多面体网格,通过棱柱层网格的改进,基本尺寸为5mm。这七层有1.5倍的拉伸。网格大约为450万个。网格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需要捕捉表面非常小的温度波动,以及影响挡风玻璃的主要流体流动。图1显示了执行的仿真所使用的网格。

图1车辆的网格

流体流动是湍流和计算使用可实现的K-Epsilon模型。此外,采用双层壁面处理模型,对边界层进行了合理计算。

应用冷凝模型的第一步是找出被水滴覆盖的挡风玻璃的比例和干燥部分的比例。因此,对专门为测试而制作的10块不同的挡风玻璃进行了水滴模式的观察。

雾化过程中对雾滴形态的观察显示出几个相似之处。即使液滴的模式看起来不同,湿润的区域也是相似的。

图2用MATLAB对图片进行后处理后得到的液滴图案的例子。(黑色区域代表液滴)

图2为MATLAB后处理后得到的液滴图案实验结果示例。通常,图像被转换成黑白,然后在图像上检测表单,并保存每个表单的几何数据。湿润区域对应黑色区域,干燥区域对应白色区域。这些值用于计算冷凝过程中的总热流量。

在每一种情况下,液滴的模式都是不同的。然而,计算得到的湿润面积占总面积的55%,如Beysens所表明的。然而,这些试验的初始条件并不能完全控制。因此,一种能够更好地控制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实验装置正在研制中。

雾化模式显示出两个不同的区域。然而在现实中,挡风玻璃的一个区域是模糊和可见之间的。因此,“冷凝指示器”功能不能准确预测可能起雾的区域。由于这个预测是用来知道凝结模型必须应用的地方,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更精确的标准。因此,使用之前定义的饱和比。图4显示了与图3相同的雾化模式,但用饱和比表示。

图4模拟500秒后的车辆雾化模式

表1车辆数值仿真主要参数总结

此外,相对湿度也影响液滴的大小,因为它直接控制出现在挡风玻璃上的初始液滴的大小。它主要影响液滴的最小半径。

图5在相对湿度为60%的情况下,500秒后有雾状(孔表示无雾)

图6在相对湿度为80%的情况下,500秒后出现雾状

图7在相对湿度为90%的情况下,500秒后出现雾状

图8显示了挡风玻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最小成核半径的影响。在较低的相对湿度和较高的挡风玻璃温度下,最小半径更大。这意味着,在起雾初期,液滴是相当大的,这样雾化就更分散了。

图8挡风玻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最小半径的影响

图9相对湿度为60%,500秒后液滴平均直径

图10相对湿度为70%,500秒后液滴平均直径

图11气温对最小半径的影响

图11显示了气温对最小半径的影响。在相对湿度相同、挡风玻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最小半径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大。

图12显示了外换热系数与车体速度的关系。由于高速时的换热系数高得多,挡风玻璃的温度迅速下降,然后雾状现象迅速出现。

图12对流换热系数与汽车速度的关系

表面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冷凝过程,因为它直接控制成核的数量,从而在挡风玻璃上增加液滴的数量。图13显示了挡风玻璃上液滴的重新划分。水滴并不总是半球形的,观察到的变形是挡风玻璃表面状态导致的结果。

图13液滴的分布

图14挡风玻璃和侧窗的接触角重新划分

图15最大传热系数与接触角的百分比

表面状态和接触角对冷凝热通量有重要影响。使用半球形液滴,光的传输减少50%,热传递最大化。因此,表面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这种临界接触角。

THE END
1.上海锐测取得一种架空线路双端定位系统专利快报上海锐测取得一种架空线路双端定位系统专利 快报金融界灵通君 北京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男人伪装保安潜入女孩家中,想对女孩图谋不轨 白话电影院 1906跟贴 打开APP 小伙只是轻轻发功就治好了瘫痪在床的女人 亦橙说电影 390跟贴 打开APP 伙计对我不错,他结婚了,也给我安排了一个对象 恋上小乐 585https://m.163.com/v/video/VPHJ1F441.html
2.上一篇:测量仪器的特性(一)有的仪器从测量方法上提高其抗偏移性,如千分尺、指示仪器的零位调整,要求仪器水平位置安放,甚至有的仪器带有水准泡,要求正确地安放被测件,有的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相互抵消,如采用交换法、替代法、补偿法、对称法等。当然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让测量仪器定期开展检定、校准,确定测量仪器示值系统误差http://www.chinajl.com.cn/buquedingdu/56630.html
3.测绘科普2.地形测图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形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http://www.shandongcehui.cn/wsfw/chkp/201912/t20191203_2466480.html
4.车内空气汽车材料中的VOC测试标准解析行业知识VDA 277和VDA 278的区别:VDA 277主要测试总的挥发物的量TVOC,使用的仪器为顶空GC-FID,用丙酮作标准物质。VDA 278是测VOC value和Fog value(半定量)。 VOC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了整车测试、总成测试、零部件测试、材料测试。通过逐级控制的方法达到车内有机挥发物的控制。整车测试采样方式各厂不同,下面的采样流程主要https://www.ntek.org.cn/474.html
5.2022年自主招生线上考试考生使用手册各考生需提前准备1个安静整洁和网络条件良好的考试环境,考生周围不允许出现书籍、纸张、闲杂人等,准备2套电量充足的设备(如有需要可提前准备充电器和充电宝),并带上本人身份证: 1、现场设备:1部智能手机(或带摄像头的电脑,运行内存不低于8G,摄像头像素不低于1000万,确保现场画面清晰),并安装好腾讯会议,手机(或https://zsxx.gdfs.edu.cn/info/1017/1505.htm
6.全千兆网络光纤宽带好搭档腾达AC9评测客户端:我们在客户端安装所测无线路由器的管理软件和Performance Endpoint,并设置无线网卡的IP地址为:192.168.0.176。 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安装Performance Endpoint和Chariot Console(控制台)。通过百兆网口与网件腾达AC9相连接,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并设置服务端IP地址为:192.168.0.100。 http://www.xa189.net/news/88-cn.html
7.国外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已趋成熟这种太赫兹传感器体系目前已经被一些制造厂商用于塑料管材的生产监测,这些传感器能够直接在生产线上检测塑料管壁的厚度;这项检测在生产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管壁太薄,塑料管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管壁太厚,无疑会浪费许多宝贵的原材料。 直到现在,塑料管生产线上一般都是采用超声检测体系。但超声检测不能准确的在空气http://jxcpjc.jvtc.jx.cn/h-nd-19.html
8.OpenCV学习(二)树莓派上安装opencv树莓派opencvOpenCV学习(二)---树莓派上安装opencv 缘由 找到了之前的树莓派,买了一个摄像头,看看能不能也像ubuntu下那样进行人脸识别这种操作,毕竟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总不能用电脑来做个产品吧。 前面用单片机做的人脸识别,还是挺简单的,不过准确性来说,可能还是比较差,用个照片都能糊弄过去,可能还需要加一些红外什么的https://blog.csdn.net/baidu_19348579/article/details/125178129
9.来看!心理测评的正确打开方式另一方面是缺乏统计学检验,一套严格的测评量表大体上需要经过以下流程:阅读并梳理相关理论文献→与相关专家访谈确定量表框架→编制量表题目→前期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正式施测(信、效度分析)→建立常模→量表编制完成。 所以,有一些网上的心理测试答案不要随便相信哦! https://www.cd-psychologist.com/4120/zhuanti/xinlijiankangkepuzhuanlan/2024/0318/27688.html
10.《可能是史上最红的小红鞋——SalomonS第一次跑步测试,竟没有不适的感觉,上脚后很快就习惯了,这是一个好现象,大概是我平时竞速鞋穿得比较多的缘故。 穿着单只215克的鞋子跑步,第一个感觉是轻,有一种多威的感觉。这15公里,我采取先慢后快的策略,前半程五分以外的配速慢跑,主要当热身和适应新鞋。后半程逐渐加速,配速在四分以内鞋子状态依旧稳定,https://iranshao.com/diaries/19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