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前行百色纪检监察网

立秋时节,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上天高云淡,两座钢筋铁骨的大桥毗邻而居,桥下滚滚江涛依旧,水面之上却早已换了人间。71年前,大桥一侧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首批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经过三年殊死搏斗,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

1950年10月的一天,集结在丹东的志愿军战士孙景坤所在部队被命令迅速渡江,通过大桥时,他和战友喊出誓言:“保卫家园,保卫胜利果实!”

炮火连天中,孙景坤身中数弹。回国治疗后,伤未痊愈的孙景坤两次奔赴战场追赶部队。三别故土、三渡江水,孙景坤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之声越发嘹亮。

1952年10月27日,孙景坤闯进357团3营指挥部请求参战,营长当即命令他向161高地增援。

那时,阵地上的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和5名战士,他们把爆破筒和手榴弹抱在怀里,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就在这时,孙景坤带领营部9名战士,利用敌人火力死角冲上了161高地。

“那场激战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阵地上最后只剩下我们4个人。”这场战斗,孙景坤和战友们一连击退敌人6次反扑;这场战斗,是志愿军发起的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援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2021年7月2日下午,代表父亲孙景坤进京领取“七一勋章”的孙福贵回到丹东,将这一荣誉拿给正在住院的父亲。由于病重,97岁的孙景坤已说不出话,但当孙福贵用手机播放《歌唱祖国》时,捧着勋章的孙景坤嘴角上扬、眼里闪着泪光。

用血肉之躯写就革命英雄主义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将士用血肉之躯写就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史。志愿军将士扬长避短,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

1950年11月,志愿军第9兵团的3个军在东线长津湖地区迎击美国两支王牌军。此时,战区连降大雪,江河道路冰冻。尽管冬衣单薄、粮弹缺乏,志愿军将士前仆后继、勇猛拼杀,牺牲时依然保持冲锋队形,冻僵后化作冰雕也矗立在战壕之中。这场战役,双方仅冻死、冻伤人员就超过3万人。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

正是这种用热血和生命锻造出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津湖战役才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并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东北地区,扭转了战争局势。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19.7万余名烈士,塑造出“最可爱的人”的伟岸形象,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敌人给我们送来了节日礼花!”

这是1951年除夕夜志愿军战士对敌机投下的照明弹的幽默比喻,背后折射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鲜明特色。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对手是工业产值占全球40%、具有一流技术装备的美国侵略者。它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而当时中国90%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近代农业经济水平,志愿军在战争初期既无海军,又无空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

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志愿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磨砺和发扬,他们“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最多时敌人一昼夜发射30万发炮弹、飞机投掷500多枚重磅炸弹,致使山头高度被削低近两米。

即便如此,坚守上甘岭坑道的指战员在给祖国亲人的信中写道:“我们的心情永远都是愉快的,丝毫没有因被敌人封锁和破坏坑道口而感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任务的重大,明确战斗的意义,坚信我们一定胜利。”志愿军战士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终使上甘岭成了侵略者的“伤心岭”。

意志的力量战胜了钢铁,靠的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正是靠着敢于向强敌“亮剑”的自信,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甘愿奉献一切

“寻战斗英雄柴云振!”1984年9月,《四川日报》刊登一则寻人启事。启事不足百字,却将这名消失30余年“活着的黄继光”从乡村拉回到人们视野。

1951年,柴云振随部队在时任15军军长秦基伟的率领下誓师出征。5月,这支英雄部队打响了惨烈的朴达峰阻击战。

5月30日拂晓,美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朴达峰发起进攻。敌人连续攻击多日,我军却半步不退。第六天,见收效甚微,美军军官赶着士兵向没有路的山梁进攻。

危急时刻,柴云振挺身而出。

以身许国,他无所畏惧。硝烟散去,他深藏功名。

战后,柴云振被送到医院治疗,与原部队失去联系。1952年4月,柴云振伤残复员回乡,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踏踏实实当起了农民。

“我是替牺牲的战友们活着的,要帮人民多做事。”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后来,他被增补为岳池县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委员,并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多方奔走调研,先后提交200多份议案提案,解决了大量民生问题,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了一辈子。

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面对生死考验,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始终坚守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彰显出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

横跨鸭绿江面的两座大桥,其中一座曾载着凯旋的志愿军将士荣归祖国,由此称为“中朝友谊桥”;另一座残桥在抗美援朝期间被美军炸断,桥体上留下弹孔无数,被称作“鸭绿江断桥”。

大桥无言,却见证了那场保卫和平、维护和平、促进和平、反抗侵略,高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

抗美援朝是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战,是一场“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的战争。在这场正义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形成了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志愿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处处关心和爱护朝鲜人民利益,尊重民情风俗,不拿一针一线,不损一草一木。

志愿军为和平和正义而来,朝鲜人民便把志愿军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被誉为“志愿军妈妈”的朝鲜大娘咸在福,曾凿开冰层,在刺骨的河水中为志愿军伤员洗了700多件染血的衣服;担架员方元根为掩护志愿军伤员而牺牲,他的父亲方兴福赶到后,没有先料理儿子后事,却先抬起担架说“我的儿子没有完成任务就牺牲了,我要替他完成任务,替他报仇”;朝鲜姑娘石吉荣被炮火炸断一条腿后,不顾伤残病痛,在公路上设立茶水站,昼夜照顾过往的志愿军伤员。朝鲜军民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并积极支援志愿军,就是对抗美援朝战争正义性的最好印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永载史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不过时。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对抗美援朝战争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无愧于老一辈革命家、无愧于人民的新事业,对抗美援朝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要继续雄赳赳、气昂昂,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接续推向前进。

THE END
1.信念的力量有多强大?让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杨根思连”来任务完成后 战友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一本日记 扉页写着: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1年5月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 杨根思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今天,每一位加入 "杨根思连"的新兵 都会聆听那个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72078M051497H3.html
2.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草稿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 草稿 杨根思连没有人后退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杨根思连”先后经历战斗300余次,一路过关斩将,源于连队敢打硬付 不怕牺牲的血性传承 。 2016年“杨根思连”远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当地时间7月10日,连队105号步战车在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遭遇火箭弹袭击,维和https://www.jianshu.com/p/c64d8adec753
3.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志愿军体现出来巨大的战斗精神和灵活性,世界无敌。特级英雄杨根思名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不是喊口号,这是他们行动。 铁原阻击战,63军当时已经是要回撤休整,也没有什么弹药了,之前已经损失了1/3战力。但是就是这个临时被分配任务的英雄部队一军独挡联合https://xueqiu.com/1867427697/221375152
4.解读二〇二一刷屏网络的军事新闻“热词”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红旗皆为信仰。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复兴大业一定能实现,革命先烈所期盼的“光荣灿烂的世界”就在不远的明天。 为了胜利,一往无前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1月24日,一条信息刷爆网络,电影《长津湖》票房达到56.95亿元,登顶中国影视票房榜。http://www.81.cn/yw_208727/10116336.html
5.信念的力量有多强大?让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杨根思连任务完成后 战友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一本日记 扉页写着: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1年5月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 杨根思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今天,每一位加入 “杨根思连”的新兵 都会聆听那个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 https://news.cctv.com/2024/05/27/ARTIi3XfwZR2IkAxUau0D7bF240527.shtml
6.肖思远弟弟一声“到”,喊出多少人的泪一声声答“到”声铿锵有力 一名名刚下连的新兵军姿挺拔 其中 就有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弟弟 肖荣基 新闻链接:“我会像你一样,给家、给国争光”这一幕,看哭了!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肖荣基和战友们 https://m.youth.cn/qwtx/xxl/202212/t20221214_14195795.htm
7.我的评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长津湖#“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就要留给下一代打。”#长津湖# ?_新浪网http://k.sina.com.cn/article_2420455907_m904539e3033010nrk.html
8.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句子欣赏评论: “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出处:出自《真正男子汉》https://m.mingyantong.com/ju/1039024
9.杨根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是英雄连队的英雄誓言! 1950年11月29日 长津湖畔小高岭 面对强敌,志愿军连长杨根思 用生命践行这一战斗宣言 次年,志愿军总部 追授杨根思“特级英雄”荣誉称号 命名其所在连队为“杨根思连” https://www.meipian.cn/540lx2en
10.2024年面试热点及预测:“杨根思连”“三个不相信”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时代楷模”称号。“杨根思连”是坚决听党指挥、矢志奋斗强军的先进典型,抗美援朝时期,老连长杨根思发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英雄宣言。 金标尺解读 https://cq.m.jinbiaochi.com/zj/news_577315.html
11.学习杨根思连三个不相信精神的体会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我们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定https://www.cnxd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