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①。着于无上下②,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③去,往生安乐国。(这是佛举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以劝勉世人发愿往生)佛告诉未来佛弥勒菩萨和一切天上人间的人:住在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的声闻和菩萨,每一个人的功德和智慧,大到不可以用言语来称说!而且他们所生活的国土和环境,也是那么的殊胜、微妙、安乐和清净!世人何不努力修积往生的善因呢?假如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的话,则决定得生,那是极其自然的一回事。一往生即住于无比清净平等之净土,同时智慧亦洞达一切,有如虚空无有边际。人人皆应朝此方向努力精进,必然横超三界,断绝生死,往生安乐国。附记: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为世人宣讲本经,又如此苦口婆心劝勉世人要努力念佛,求生西方,功过乾坤,恩逾父母,世人粉身碎骨,也不足报答佛祖深恩于万一的。
适欲具有,便复糜散⑦,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居。或时坐之⑧,终身夭命⑨。(这是说现报之苦)前世若有修福,此生不求自得;若无修福,就算千方百计求得了,也会左手来右手去,转眼成空。过后,想要重新来过,惜乎时不我予矣,总是白费心机,徒劳无功,落得劳心劳力,坐立不安。终日为妄心所驱使,投机取巧,处处走法律漏洞,虽勤苦一世,换来的却是无数的三途恶报及八寒八热地狱的种子,来生后世必与痛苦结下不解之缘,或是现在生中即遭受国法的制裁而坐牢,或是遭遇横祸而死于非命。
教语道德③,心不开明④,思想恩好⑤,不离情欲。昏蒙暗塞⑥,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正,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⑦,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这是说因痴造业)他们障深慧浅,未遇善友,纵使遇到善知识,为之演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教他与其终日沉浸于怀念往事,不如奋起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来得更加实际,他也不会开悟明了的,只知想念往昔恩爱情欲的事。他们之所以如此,那是被愚痴、烦恼所盖覆的缘故由于愚痴,不能深思因果之理,熟虑生死轮回之事,因此不能端正自心,放下万缘,专精行道。转眼无常到来,便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虽然年寿终尽,但糊塗一生,不闻经法,不能得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真是无可奈何啊!附记:净宗二祖善导大师有觉迷诗一首:“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这是佛勉励世人厌离娑婆)世间的一切恩爱、五欲六尘、荣华富贵等等,都是变幻无常的,谁也不能永远保持它,当缘尽时,即离你而去,它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附记:常言道: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在憨山大师的“醒世歌”里,亦有两首偈子颇发人深省:(一)春日才逢杨柳缘,秋来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犹如九月霜。(二)劝君切莫要争强,百年混世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弗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③,在人后也。(这是佛勉励世人愿生极乐)遇佛住世,说法度生,那是莫大的因缘,你们应当努力地修行佛法。那一个人至心信乐念佛法门,发愿求生极乐,决定可以往生,得不退转,智慧明达,成就无比殊胜的功德。千万不要随着自己的习气而为所欲为,那就辜负了佛在经典戒律中所说的教诫,也平白错失了在此生中往生极乐的大好机会。就算来生再遇此法门,也已经落在别人之后了。
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这是说有疑问应当请教)凡见闻本经者,如有任何疑问,或对经中所说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问佛,佛必当为你解说清楚。
◎注释①人用是故人被贪、瞋、痴所利用之故。②坐不得道因而不能得道。“坐”是因之义。③亏负经戒辜负了佛在经典戒律中的教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