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李晓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以严复与梁启超为例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黄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清末民初的中国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它结束了“经学时代”,开启了经验主义的科学时代。本讲座以严复与梁启超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等观念的思索,来反省近代中国世俗化的问题。严复与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引介民主与科学的先驱。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带来了一个新的宇宙观,而梁启超受到严复影响,也对新学的引介发挥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新旧人物均受到严、梁的影响,然而严、梁却走出一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如胡适与陈独秀等人不同的思路。他们不主张科学与宗教(即迷信)的矛盾,反而强调,科学有其限度、宗教有其价值,而科学与宗教的发展将导致迷信的衰微。这一套想法一方面源自于赫胥黎的“不可知论”,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以易经与佛教来诠释新的宇宙观,并肯定“孝”的宗教意义。这一种以传统思想资源来贯通中西的想法为港台新儒家,如熊十力、唐君毅和牟宗三等所继承。他们极力抵制五四科学主义和反传统主义,更深入地思考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应该如何融合的严肃问题。
黑格尔在国会山——《法哲学》中医治社会民粹化的“隐形”方案
地点:腾讯会议(ID:448313787)、哔哩哔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主讲人:汪行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儒法国家与东北亚秩序
地点:腾讯会议(ID:173305951,密码:220617)
主讲人:赵鼎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赵鼎新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系列讲座第二场,由杨庆中教授主持,谈谈儒法国家与东北亚秩序。
说服与论证之间——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的哲学问题及其接受史
地点:腾讯会议(ID:739732499)、哔哩哔哩·古典学论坛
主讲人:何博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不需要“意志”?
地点:腾讯会议(ID:39899642819)
主讲人:刘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有学者认为,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伦理学因为缺少“意志”概念,从而无法充分解释道德责任,因此存在重要的缺陷。在本次讲座中,刘玮教授会表明:第一,这种观点是“进步主义”的一种变体,而没有认识到“进步主义”论题本身的缺陷。第二,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心理学无需“意志”概念,就可以充分解释主体、自愿、责任等重要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行动主体是理性和欲求的复合体,而这种复合的主体集中体现在“决定”同时是“欲求的理性”和“理性的欲求”,他无需在理性与欲求之间引入进一步的“仲裁者”。第三,亚里士多德无需“意志”概念就有充分的理论资源去解决与决定论相反的“自由”问题。
显微镜VS.放大镜:西南随想与历史的方法
嘉宾:王明珂、王笛
地球脉动的奥秘——物候与文化
地点:腾讯会议(ID:800698983)
主讲人:邬锐(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
作为“自然生息”季度主题下的最后一期,本次讲座邀请到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老师。他将带大家一起了解地球脉动的奥秘,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上,梳理从古到今一些典型的物候现象,开启对地球运行和生命发展的新视野。
疫情何时终结——从历史的角度寻找答案
主讲人:弗兰克·M.斯诺登(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和医学史AndrewDowneyOrrick讲席荣休教授)
地点:新浪微博@上海译文、哔哩哔哩·上海译文
嘉宾:董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许钧(翻译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余中先(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电影与小说可以兼得吗
嘉宾:万玛才旦(导演、作家)、巫昂(作家)
万玛才旦的小说集《故事只讲了一半》,讲述的是什么故事?作为小说家的万玛才旦,和作为导演的他,是浑然一体的吗?既拍电影又写小说,作为创作者的万玛才旦拥有怎样的幸福且付出多少具体的工作?6月17日晚,作家巫昂将对话作为作家的万玛才旦,一起聊聊关于创作、关于文学和电影、以及关于具体的工作。
美术考古与考古美术
嘉宾: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郑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海外中国地方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以正定为中心
地点:腾讯会议(ID:898337837)
主讲人:戴建兵(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汇丰银行:近代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第四场,邀请戴建兵教授以正定为中心谈谈海外中国地方史料的收集与整理。
儒家式微下的法家传统和当代国家治理
地点:腾讯会议(ID:730658285,密码:220618)
赵鼎新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系列讲座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由宋洪兵教授主持,主讲儒家式微下的法家传统和当代国家治理。
地点:上海图书馆信使视频号、抖音·艺起前行
嘉宾:胡桑(诗人、译者)、袁永苹(诗人、译者)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萨莉·鲁尼新作首发
地点:上海译文微博直播间、哔哩哔哩·上海译文
嘉宾:张悦然(作家)、包慧怡(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钟娜(译者)、彭伦(文学编辑、出版人)、徐珏(图书编辑)
从《聊天记录》到《正常人》,再到《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90后”爱尔兰女作家萨莉·鲁尼一直致力于书写千禧一代特有的情感关系与思想互动。6月18日晚,上海译文出版社携手群岛图书,特别邀请到了作家张悦然,爱尔兰文学研究者、作家包慧怡,本书译者钟娜,和本书策划人彭伦、本书责任编辑徐珏一起来聊聊这位全球炙手可热的女作家及她的新作。
多重历史解释的史料学意义——以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为例
地点:腾讯会议(ID:335857755)
主讲人: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姚百慧教授是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兼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著多部。本次讲座,他将以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为例,谈谈多重历史解释的史料学意义。
《旧唐书》整理与研究小识
地点:腾讯会议(ID:525570821)
主讲人: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旧唐书》读书班系列讲座第三讲,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仇鹿鸣谈谈《旧唐书》的整理与研究。
铜版上的中国:西方印本中国地图的最初一百五十年(1584-1735)
地点:腾讯会议
主讲人:MarcoCaboara(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地图史学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我们邀请了来自意大利的MarcoCaboara研究馆员,来给大家讲讲16-18世纪的西方印本中国地图。
小说笔谈:对话萨曼塔·施维伯林
地点:ZOOM会议(ID:92955445864,密码:584693)
嘉宾:萨曼塔·施维伯林(作家)、向在荣(昆山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助理教授)、萨尔瓦多·马利纳罗(复旦大学创意写作教师、诗人、编辑)
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和文学杂志Chopsuey共同组织了“小说笔谈”系列文学对谈。6月23日晚,我们将跨越大洋彼岸,连线当代西语文坛的又一位重量级作家——萨曼塔·施维伯林。施维伯林作为奇幻文学作家,她在文学领域拥有其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如今,她是西班牙语文学的核心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5种以上的语言,并获得不同机构的奖金。
附:线下活动预告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负一层MU35号方所
主讲人:李晓(广州商学院校长)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周晓虹(社会学家、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毕飞宇(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柯军(昆曲表演艺术家)、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蒯乐昊(作家、媒体人)、鲁敏(作家)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B103单向空间1F十三邀小酒馆
嘉宾:恶鸟(联邦走马创始人)、孔亚雷(作家)、许舜达(诗人、译者、记者)
1967年夏天,十万嬉皮士汇聚在旧金山,他们自称“爱的一代”,并把那个夏天叫作“爱之夏”,呼吁“MakeLoveNotWar”。在这场反主流文化运动中,布劳提根被视为代言人。本周六,我们邀请联邦走马创始人恶鸟,小说家、译者孔亚雷,诗人、译者许舜达一同来到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聊聊布劳提根和翻译、出版、诗歌。
杭州|江湖与山林:十九世纪中叶温州地方军事化演变中的社会转型
地点:西湖区之江路51号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侯俊丹(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钱穆在《略论中国社会学》一文中,提出江湖与山林的关系构成了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重要维度。本讲座即是对这一主题的讨论:在孔飞力对中国近代地方军事化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温州十九世纪中叶金钱会组织结构和动员机制的分析,展示近代中国的士人群体在江湖与山林之间的角色定位及其精神气质的嬗变,以期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成都|解读俄罗斯悬疑神作《创世草案》
地点:锦江区东玉龙街37号三楼半屋顶上的樱园
嘉宾:喜如(八光分文化俄文编辑)、黄亦杨(剧场导演、编剧)
6月18日下午,八光分与樱园联合举办的“光分科幻阅读沙龙”将迎来第8期活动。我们将邀请剧场导演、有容剧社创始人黄亦杨老师,与八光分文化俄文编辑喜如老师,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创世草案》的故事。解读俄罗斯悬疑神作,重写历史,重构现实。
长沙|《拉康思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模型》新书签售会
地点:岳麓区枫林三路1099号当当梅溪书院L2层梅溪讲堂
主讲人:吴蕤(精神分析家)
6月18日下午,精神分析博士吴蕤将携新书《拉康思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模型》做客梅溪书院,讲述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