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始建于1959年3月,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公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以中西医结合内科为主体优势,心血管病、高血压、肿瘤、肝胆脾胃病、颈肩腰腿疼、内分泌、脑病、针灸、肾病、呼吸、正骨推拿、妇科、儿科、外科、治未病科等为专科特色,以特色诊疗、特色制剂为主体内容。
我院是全省中医药研究的中心基地,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科研设施,具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药品开发能力,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中医药理论开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研究,全方位提升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
乔翠霞与转运车陪护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后,立即告知家属目前转运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突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但是患者家属坚定表示可以承担任何后果,坚持要求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治疗。
听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乔翠霞立即向护士长申请开始准备床位,同时肿瘤血液科主任蔡小平已经组织团队专家组讨论该病例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预案,并将急救设备及药品提前准备到位。
那么,这位命悬一线的患者为什么舍近求远,关键时刻非要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急救呢?
原来,患者李女士家住信阳市某县,在2014时发现面部异常肿胀,在当地医院行左颌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是左颌部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细胞瘤(惰性)。不幸的是,在2017年初李女士右侧颌下再次出现肿大,行局部肿块切除后,仍提示为右颌部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细胞瘤为惰性肿瘤。
但是,李女士因患淋巴瘤后免疫力低下、体质较弱、心肺功能差、脾胃功能弱,经常会因为肺部炎症住院治疗,反反复复的病痛折磨着她的身心。
2017年4月,李女士偶然从治疗效果较好的肿瘤病友口中得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每周三的多学科会诊,让很多肿瘤患者都能够带瘤生存、更有质量的生活。
李女士很快就慕名来到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会诊中心寻求治疗。经过会诊,专家团队为李女士制定了“西医小剂量化疗+免疫,联合中医药治疗减轻化疗副作用”的综合方案。近7年来,李女士通过肿瘤血液科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定期复查,病情控制的一直较稳定。
当天晚上21点35分,患者李女士被当地120救护车送到肿瘤血液科病房。医疗团队立即给患者进行认真查体,只见患者呼吸急促、气短、大汗淋漓,急查血BNP(衡量心衰指数)达到2.1万pg/mL,生命体征不稳定,氧饱和度80%;紧急CT检查,提示患者肺部严重感染、心功能衰竭、淋巴瘤、恶病质等。
肿瘤血液科团队立即启用急救预案,给予心电监护、抗感染药物及纠正心力衰竭。当患者李女士的生命体征稍稳定,立即请心血管科王振华医生科间会诊,进一步制定“强心利尿、纠正心衰”治疗方案,同时辨证给予中药“大补元煎汤”加减方,配合中医外治“艾灸法、子午流注开穴法”以补益心肺,在患者饮食上也给予中医辨证施膳。
精心治疗后的第3天,患者李女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自诉胸前区的闷痛症状减轻许多,可以平卧休息和流质饮食;复查血BNP也下降至正常范围。
3月3日下午,乔翠霞医生还在办公室忙碌,突然身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原来是一周前收治的李女士,她没有让家人搀扶,轻松自如地走到乔翠霞身旁,紧紧握住了乔博士的双手,连连感谢。
“是你们创造医疗的奇迹,是你们挽救家人的生命!”临出院前,李女士的丈夫特地给肿瘤血液科医护团队送来了锦旗,以表达深深谢意。
科室简介
肿瘤血液科是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专科。现有学科带头人蔡小平,高级职称9人。
优势病种:擅长诊治肝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疾病。
特色疗法:科室成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为患者提供科学化、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创立微创、靶向、中医药、生物“四位一体”疗法和“三步分期平衡法”,有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同时,依托国家重点专科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中西医结合肿瘤协作网络,通过对口支援、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县级医院肿瘤科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特色制剂:解毒散结方、扶正消瘤丸、益气升血膏、健脾和胃方、癌痛消散、除胀散、逐水散、四妙活血散等8种院内协定处方,积极开展临床应用。
服务热线:
0371—66331762
0371—66331751
(供稿:乔翠霞审核:郭致远)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邮编:4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