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思想

【导读】说到分别坐落于北京和上海的“荣宝斋”和“朵云轩”,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会陌生。这两家老字号的“木版水印”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作者的父亲徐庆儒先后供职于荣宝斋和朵云轩,见证了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经典与辉煌。

学徒入行荣宝斋

我父亲名徐庆儒,原名徐庆,生于1916年,祖籍北京,出生于漷县一大家族。小学毕业后,没再升学。奉母亲之命于1933年春,进荣宝斋学徒,正儿八经磕头拜崔毓生先生为师。崔毓生与岳海亭、彭霭亭实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第二代传人。师傅辈以其精湛技艺印制过《七十二候笺》《翁同龢梅花四条屏》《王绍农折技花卉》《二十四节气封套》等。中国刻印诗笺、信笺的历史久远,清代尤盛,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精妙雅致,在社会高端阶层使用者众多。时至晚清民国间,仅琉璃厂一带,就有刻印经营者二十几家,而唯有荣宝斋技高一筹,卓尔不群,可谓名噪京城。溯源而上,则是第一代传人王月轩,京城有名的木印巨匠。据传,皇宫里的不少“印刷品”,均出自他手。光绪丙申年(1896年),荣宝斋在井院胡同二号成立“荣宝斋帖套作”,不惜高薪聘请王月轩入主,并要求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以达极致。如同郑振铎先生1933年《访笺杂记》所言,“荣宝斋”一家不失先正典型的最大的笺肆。仿古和新笺,他们都刻得不少……刻工较清秘阁为精。仿成亲王的拱花笺,尤为诸肆所见这一类笺的白眉。

▲荣宝斋徽章

从“提刷吊耙”开始,如同书法从“提按顿蹲”开始……只有经历严格刻苦的系统训练,刻手要“刀头具眼,指节通灵”,印者要“悟心裁”,得“天然之韵”(明·李克恭语)。父亲秉性正直,属内敛温和之人。他的诚实、恭谦和刻苦,恐得师傅的厚爱;他懂礼貌,守规矩,和有“眼力见”,得益于严格的家规家风;他的聪慧,踏实与木版水印相对单调、平淡、精致的气息相吻合,也自然易赢得先贤的器重。大家都知道,学艺之道遇到良师益友是很重要的。诸多领域没有名师的训导,难达日臻完美的境界,没有高手点拨,难得业界真谛,恰如年逾八十,今尚健在的荣宝斋木版水印大师徐心友先生说:“许多看似简单,人人都能会的东西,事实上有些人就是做不好。原因何在四两拨千斤、点石成金、化通俗为神奇……原来独缺高手的点拨,悟道乎追神乎不是无师自通,而是无师无法通。不教,你就不会,就‘顿悟’不了。就像窗户纸,不点不破。这来不得半点不诚实。”真是言之有理。

幸遇经典《北京笺谱》《十竹斋笺谱》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了印刷术的文明古国。“木版水印”技艺则是其璀璨之一。木版水印,本名叫木刻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技艺早在唐朝已是相当的成熟。明天启六年(1626年)刻制的《萝轩变右笺谱》与明末崇祯年间(1644年)印制的《十竹斋笺谱》代表了木版水印技艺发展的一个高峰。

时至民国,史上的辉煌已是衰落。难觅经典,技艺流失,从业艺人寥寥。鲁迅先生基于对中国绘画(尤其是版画)和文化的喜爱,毅然提出印制《北平笺谱》和重印《十竹斋笺谱》。

“北京夙为文人所聚,颇珍楮墨,遗范未堕,尚存名笺。顾迫于时会,苓落将始,吾修好事,亦多杞忧。于是搜索市廛,拨其尤异,各就原版,印造成书,名之曰《北平笺谱》。”(见鲁迅《北京笺谱》序)1933年,由鲁迅与郑振铎两位先生多年苦心辑成的各式信笺,计人物、山水、花鸟320幅,全套六册,委托荣宝斋刻印。父亲正值学徒期间,不久,即在师傅指导下上手尝试,之后一年间共印行了一百部。鲁迅很满意,曾在对西谛的信中说:“到了三十世纪,必与唐版媲美矣。”

▲鲁迅《十竹斋笺谱》重刻说明

当代著名的杂文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唐弢先生在《晦庵书话》中叙述自己几经周折得到《北平笺谱》的心情:“晴日楼窗,独坐摩挲,浮生栗天,聊遗疲累,盖亦劳者自歌至一例耳。”欣喜之态,尽洒笔端。其收藏的1933年版《北平笺谱》,于201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97万元人民币被拍走。有人说:“见过了《北平笺谱》,其他的笺纸都不想再看了。特别是笺谱中那幅署名荣宝斋造笺的月季,红花绿叶,似有微风吹来,摇曳生姿,像一个披着飘逸裙裳的古典美人,清丽脱俗,气质高华”。“那洁白细腻的纸质,那一幅幅潇洒出尘,丰韵独具的笺画,令我爱不释手。”(见徐天一《北平笺谱重印记》)

翌年,鲁迅先生觅得通县王孝慈先生所藏的胡氏传本,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徽人胡正言刊印,已逾三百余载的罕世传本,并评价极高,“《十竹斋》笺样花卉最好,这种画法,今之名人就无此手腕;山水刻得也好”。“清朝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怕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尔后三百年间,亦无出其右者。(参见《鲁迅书信集》1976年版)的确,这是一部传世经典。

真是天赐良机。邂逅经典名作,朝夕相对,眼追手摹,冬去春来,一年复一年。兴许唯有师辈们的认可,父亲续《北平笺谱》后,开始“独立上手”印制《十竹斋笺谱》艰难而漫长的历程。断断续续,历时七载春秋。由于仅印行一百部,印制精良,如今恐怕已很难见到这一版本的《十竹斋笺谱》了。

这期间应该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也应该有寂寞、枯燥与单调;更应该有非亲历者难以名状的“顿悟”,渐进、渐悟、渐成……第一卷问世后,鲁迅先生评价“纸墨良好,镌印精工,近时少见,明鉴者知之矣。”父亲的师兄王宗光先生在《木版水印》一书中说“……印者崔毓生、岳海亭是当时荣宝斋的指导印刷的师傅,但未亲手参加《十竹斋笺谱》的印制;1934年至1941年,印制这部书,出自崔毓生徒弟徐庆儒一人之手。此人1958年调往上海‘朵云轩’任水印技师,近年已退休。以上情况,除当时参加者,知者甚少。”王宗光即鲁迅先生所说的“画者王荣麟”。专家认为,1935年版的《十竹斋笺谱》见证了荣宝斋制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荣宝斋的奖状

重读郑振铎先生《<十竹斋笺谱>跋》,又似情景重现,“自复绘以至印刷之工,余曾目睹,故能语其层次:初按原谱复色分绘,就其所分绘者一一刻然,犹是未拼成之板块也;印者乃对照原本逐色套印,深浅浓淡之间,毋苟毋忽,虽一丝一叶之微,罔不目注手追,唯恐失样,用力之轻重,色之缓急,意近经营,有逾画家,印成持较原作,几可乱真。”“每次唔言,必语及版画,而于《十竹斋笺谱》尤为着意焉,即微疵点污,亦必指令矫改,以其尽善。”“诸画千巧玲珑,别具一格。以设色凸版,压印花瓣脉纹,鼎彝图案,与乎桥头水波,山间云痕,尤为胡氏之创作。人物则潇洒出尘,水木则淡淡清华,蝴蝶则花彩斑斓,欲正欲止,博古清玩,则典雅清新,若浮出纸面。”(见郑振铎《<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由此得知,鲁迅、郑振铎二位先生的赞誉和诸多好评,自然包含了对父亲的肯定,而对此,父亲却很少谈起。

再遇经典《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一幅非常杰出的仕女画作,长187厘米,宽51厘米,在中国美术史的教科书中几乎都有刊载,知名度极高,为中国现存最珍贵的古典名画之一。1953年前后,按领导的安排,父亲着手印制唐代大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这是业界首次尝试大尺寸的绢本画工作。全画分作采花、漫步、戏犬三段,描绘贵妇们高簪插花,体态丰盈,雍容华贵,悠闲自得的景致。画面线条柔和,色泽鲜明,光彩照人。

建国后,荣宝斋获得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首先是《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得以重印。

父亲自是当仁不让,再次担当使命。那时期父亲正逢年富力强,与他的师兄们相生共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展示着自己的智慧才华。那时最早成功完成的是徐悲鸿的《奔马图》,印数较大,影响广泛,几乎家喻户晓。据说得到周恩来总理赞赏和推荐。齐白石的《虾》《荷塘月色》、徐悲鸿的《漓江春雨》《敦煌壁画》《宋人画》等木版水印作品相继问世,硕果累累。

▲父亲工作照

那时齐白石、徐悲鸿是解放后最早“介入”木版水印的两位大师。他们多次地由侯恺、王仁山直接引入工作间,向大家讲解绘画知识,交代要领,与勾刻印人员一起探讨难点。“他们常来,见到他们也没觉有什么稀奇。尤其是齐白石大师,喜欢说笑话,说着湖南音很重的普遍话,有些音听不懂,但常有逗乐,挺有趣味的……”往事都在父亲的回忆中。齐白石的木版水印专集有花鸟鱼虫,是一本册页。荣宝斋曾有一张齐白石在水印间的照片,就是当时齐先生看了木版水印作品以后真假难辨(因为原作就在其中),很是满意,便当场在好几本都重新签字,表示皆为原作。还开玩笑说,这样价钱可卖高些。父亲说他当时就在齐的桌案对面,大家都很轻松自如。后来广为流传的齐白石先生对其《虾》等作品真假难辨的故事,也发生在那时。就在他们几位的手下“演示”出来的。不少国画大师在自己的原作与复印品面前被“迷惑”,足以说明木版水印这门“中国功夫”之神力,以及对从业人员高水准高精度的认同标准。在父亲看来,“骗”过外行是低水平的,只能叫“印刷品”,而不能叫“复印品”。好的木版水印作品就是可“乱真”,就是如启功所言“下真迹一等”。

▲齐白石先生在水印间

自此,时光推延,1960年代之后荣宝斋继续创造出业界更大的辉煌:《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等木版水印作品一一问世。

朵云轩传帮带

1958年秋,父亲以八级技师的身份调入上海人美社水印工作室。据悉,荣宝斋自1953年评定职称以来,勾、刻、印当时获此最高级别职称资格者,共9人。父亲是其一。

1958年国营的朵云轩在衡山路237号大楼前宣告成立。(1960年后归入上海书画社)业务上,开始印制一些纸本的画片、册页之类,绢本的《陈老莲花鸟草虫册》才上手尝试,大尺幅写意、工本、绢画均尚未涉及。

▲1960年父亲与众人在衡山路办公楼前合影

印制被称为“明四家”之一仇英的《秋原猎骑图》,运用了分版套色,当时为水印出版业以来所罕见,单色版多达190余块。这对勾、刻、印三者都是一个考验。经过“勾者笔力深厚,刻者刀锋精细,印者匠心独运,三者的完美结合,才使达到乱真的境地。”(徐庆儒语)如作历史分期断代,这件作品无疑成为“朵云轩”重建后首批木版水印作品中的代表作。

为了培养新生力量,1958年,“朵云轩”从上海出版学校招入了26位半工半读的学生。这是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才十六七岁。父亲说这些年轻人:聪明,好学,有悟性,有礼貌。真是褒誉多多,爱护多多。单位里邀请多位书画家来讲授书画艺术知识,父亲则集中讲授木版水印知识,然后分勾、刻、印、裱,分别去各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一切都手把手地从最基本的开始。

▲父亲在工作室授课

仅水印,当时就有10多人,虽然还有几位师傅同在,就其责任,是既可有责,又可无责。但对父亲而言,处于水准之顶端,所有人技艺好坏,他都会关心并负有责任,成为没有头衔的“技术总监”。相互之间,一语“师傅”以概之。如此“大规模”地带教徒弟,业界算是少见。这种师徒状况也是当时的特定产物。现在反思,有悖于中国传统的师徒相承,讲究精、深、专、个性化、耳提面命的内涵,成为今日改革的课题之一。这也与之前荣宝斋有所不同。后者是有具体指定,即一师几徒,相对独立,分工明确,脉络清晰。事实上,当时的中央美院(1959年)已开始实行了有较为严谨师承关系的导师工作室体制。如“吴作人工作室”(时年50岁)、“罗工柳工作室”(时年43岁)、“董希文工作室”(时年45岁)。其作用与意义,日后得到彰显。

“这期间,我是边辅导年轻人边从事印画。1962年我印了齐白石晚年的得意之作《红莲鸣蝉》。这幅画高4尺,宽2尺,在木版水印复印写意画中是比较少见的。用墨浑厚,落笔如飞,俯仰向背,枯湿浓淡浑然一体,构成这幅画的特点。画面的右上角一朵鲜明娇艳的荷花,虽小却很突出,惹人喜欢,点出画的主题。一片荷叶上有只鸣蝉,欲飞欲立,栩栩如生,十分逗人喜欢。一个沉静的画面,被这个小精灵点醒了。大片泼墨荷叶,寥寥数笔,神采毕现。半工半写的知了和粗笔泼墨荷叶,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是齐白石先生惯用的绘画手法,也是他的独到之处。

▲《红莲鸣蝉》

印制写意画从勾、刻、印技艺上来讲,与工笔画有很大不同,要做到胆大心细,比如水气,墨韵,飞白,用笔,色彩等,都要由印者理解领会的程度和技巧掌握的水平决定。一般来说,每印一幅写意画,先要读画,领会画的诗意,笔意等,颜色浓淡都得一一记在脑子里,不能印一遍时看一遍原稿。既要聚精会神,又要一气呵成,只要做到这几点才能和原作相像,甚至可达乱真”。父亲于1981年时如是说。关于写意画,吴昌硕先生与齐白石先生的作品都笔墨写意见长,但风格不同。父亲的得意门徒,曾任木版水印室主任的王崇礼先生说,“齐白石的《红莲鸣蝉》是幅大写意画,色彩变化大,水印要掌握墨色墨韵,水印技师徐庆儒既掌握了画的用笔,又体现了原作墨色的层次,印出了水墨淋漓,明快又富变化的效果。”

始终牵挂木版水印

1972年,又有一批年轻人进入“朵云轩”。如今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林玉琴女士便是当年其中的一位,迄今已有近40年工作经历,成为业界佼佼者。之后那几年我父亲基本不再印画了。至上世纪80年代,父亲已为陆续出版的精品力作《萝轩变古笺谱》《明·徐渭杂花图卷》《十竹斋画谱》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和成功范本的“演练”。传递的要义也即自身独有的,积40年功力的经验之谈。

1976年父亲退休,被浙美国画系徐银森教授等请去为其学生讲课,并帮助筹办“西湖艺苑”,传授木版水印技艺。几年后潘天寿先生等水印作品成功问世。

▲父亲退休后留影

父亲的退休生活过得悠闲自在,喝酒品茶听戏,读书看报读帖,都是父亲的“乐事”。每月5日,要去单位领退休金,也是父亲的“乐事”之一。看得出,他每次出门心情总是很好的。原因何在那就是那天他依然可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看到他的弟子们以及所能取得的成绩,那天总有人事先为他泡好茶水,嘘寒问暖……曾有一次,见到传达室的老人退休了,来了位临时工。父亲说,请一个生人还不如请他去,他可以干得更好。水印间有何问题还可以随时来问他,并与蒋敏先生说起过此事。显然,那不是为了钱,无疑是一位老人对自己钟爱的事业的痴情与挂念。

▲晚年与孙辈们

1984年起,我在上大美院工作,由于工作关系,我与当时美院聘请的一些画家、教授常有联系,一次有事去复兴西路34号大楼吕蒙先生家,他问起我的家庭情况,无意中聊到我父亲和木版水印。快近30年前的往事,吕先生居然清晰地记得当年事。

还有一次,在吴兴路程十发先生家间隙聊起木版水印,记得画家朱朴先生也在(朱与程是很熟悉的朋友)。印象深的是程先生用沪语风趣地说,“好的水印作品确实蛮结棍的(厉害的意思)。有一次在朵云轩,伊拉(他们)就‘骗’过了我的眼睛。”还开玩笑地指着我说,大概就是侬父亲弄的……好一个“骗”字,折射出木版水印之幽深魅力。

缘于职业,父亲也见识过不少的名人大家。如郑振铎、齐白石、溥心畲、郭沫若、徐悲鸿、赵朴初、王雪涛、李可染、谢稚柳、唐云……父亲说,未能面见鲁迅,算是一生之憾事!

也缘于职业,培育了父亲的职业操守: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极致化、担当且不计名利。这是一种贯穿一生又超出生命体之外,既潜移默化于心,又生鲜动感可寻的具有中国精神内涵与民族风范的工匠精神。

▲80岁生日聚会照

父亲70岁生日时,一大帮徒弟们自带做好的菜肴、寿面簇拥至我家聚餐祝贺;80岁生日时,一大帮徒弟们又自发在衡山路香樟园为其祝寿。热闹之中,父亲是个尊尊的长者,又似得了奖状而心情躁动的“孩童”。欣喜、感激之余,父亲或许更为自己所忙碌了一生的事业的过去、眼前感到由衷的宽慰;我知道他心中还有深切而更多的希翼。

THE END
1.一生悬命和精一杯有什么区别"一生悬命"和"精一杯"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生悬命意味着一个人在生活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每一天都像是在挣扎求生。这种状态可能是由外在的困境或挑战所引起,比如贫困、疾病或者逆境。一个人一生悬命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威胁,无法享受平稳安逸的生活。而"精一杯"表示一个人尽力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08330994406263204.html
2.一生悬命(一生懸命)的意思一生悬命是什么意思词典释义 词语一生悬命 繁体一生懸命 拼音yī shēng xuán mìng 注音ㄧ ㄕㄥㄒㄩㄢˊㄇㄧㄥˋ 一生悬命的意思 一生悬命含义解释 一生悬命[yī shēng xuán mìng] “一生悬命”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所悬命”。后世引申的了,意指拼命、拼死的意思。https://cidian.gei6.com/0r6eoqcj.html
3.一生悬命是什么意思一生悬命是成语还是外来词汇一生悬命并不是中国词汇,而是日语外来词汇,所谓的「一所悬命」就是指中世纪的武士们拼死守卫祖先传下来的一方领地。另外,也可用来形容“万不得以,走投无路”的情况。在日文语境中,有将毕生心力致于一事一物的意思。 1、词语来源 「一生悬命(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所悬命(いっしょけhttps://m.18183.com/wp/qt/3778690.html
4.《一生悬命》的解释一生悬命造句一生悬命 首页>成语大全 《一生悬命》(一生懸命) yī shēng xuán mìng 成语一生悬命 拼音yī shēng xuán mìng 释义“一生悬命”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所悬命”。后世引申的了更多:https://www.bmcx.com/,意指拼命、拼死的意思。https://chengyu.bmcx.com/28767937109070561106196501__chengyuchaxun/
5.人生于地命悬于天什么意思一生悬命是什么意思一生悬命是什么意思? 原本正确的表达“一生悬命”实际上应追溯至“一所悬命”,这个术语源自中世纪,描绘的是武士们竭尽全力保卫家族世代相传的土地的场景。它也隐含着一种绝境中的奋力求生之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私有土地观念的淡化,这一短语逐渐简化为全力以赴从事任何事情的通用表达。 https://news.duote.com/m/202410/691658.html
6.一生悬命是什么意思全文阅读一生悬命是什么意思(陆春吾)殊不知,木箱里装着的,正是好友的尸体!与此同时,好友的妻子报警称丈夫遭人杀害。一夜之间,倪向东沦为全城通缉的杀人凶手。被人陷害、被逼杀夫、被迫逃亡……几只走上绝路的狐狸,究竟能否突破命运的困局?悲喜交替,无有尽头。一生悬命,至死方休!https://www.hzpxw.net/xinwen/4385.html
7.一笑悬命是什么意思?日语中有个成语叫一生悬命,意思是拼命、全力拼搏 而一笑悬命是一个造词,利用笑和生在日语里读音相同这个特点,表达新的含义。就和中文里的“前途无亮”、“食全食美”这一类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这个词具体表达什么含义,就留给你自己体会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https://henan.china.com/news/ms/2023/0425/2530427315.html
8.什么叫“一生悬命”呢?意思就是将自己一世之命,托付给一件事。当日语中有一个词叫“一生悬命”。什么叫“一生悬命”呢?意思就是将自己一世之命,托付给一件事。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智慧、时间、精力、资源,甚至是生命都交给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这个世界什么力量最强大?用自己全部生命的力量去做一件事情,这个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遇到一件自己喜欢并https://xueqiu.com/1591670503/239632281
9.一生懸命是什么意思一生懸命是什么意思及发音一生懸命是什么意思及发音 【名·形动】 (1)把命悬于一处。日本封建时代,拼命保住自己的领地并赖之以生活。(賜ったヵ所の領地を生命にかけて生活の頼みとすること。また、その領地。) 一生懸命の地を没収せらる。/赖之以生活的土地被没收了。https://www.hujiang.com/jpciku/je4b880e7949fe687b8e591bd/
10.一生悬命にのみを隠すために笑いながら心の中の悲しみを共有しano waydid he see what u were doing 没有方式….他看见了什么u做着[translate] a风貌的内涵 Style connotation[translate] a[tju:b] (tju :b)[translate] a一生悬命にのみを隠すために笑いながら、心の中の悲しみを共有している” While laughing in order to hide to only lifetime 悬 lif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8350349
11.什么是一生悬命,以命为舟?一年时间做到中国PD第一人合作 张宏武老师,去线下学习时间管理的,当助教,和教练去汇报成绩,做一个可以为他提供价值的人,气球会把每位教练讲的话记下来,15天成为专家,从不会讲课到会讲课。一生悬命,以命为舟。 海明教练,一生悬命,以命为舟。把变现学院当作自己的命一样去经营,帮助一群人去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https://www.jianshu.com/p/2982e4742340
12.《一生悬命》辞月下半影^第1章^最新更新:202305“说…说什么?”那个女生有些胆怯,缩到了另一个女生身后,另一个女生因为不熟悉霍继尧,颇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她上前一步,道:“你要是想欺负莲莲,先过我这关!” 霍继尧噗嗤一声笑了,但他轻咳了俩声,很快又恢复了一副冷脸。“我的意思是,说一下我怎么可怕了。”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993561&chapterid=1
13.一生悬命词语解释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一生悬命的词语解释、拼音、例句、近义词、反义词。http://m.46644.com/cidian/word/%D2%BB%C9%FA%D0%FC%C3%FC
14.一生悬命今里小说一生悬命全文在线阅读ldquo;一生悬命rdquo;,日语里,拼尽全力的意思。除了人物以外,均为真实故事。陈麦,一个刚成年的腼腆傻小子,只身闯荡日本。在完全不同文化的社会环境里,被出卖、背叛、反目、刁难、侮辱、恐吓、误会、失恋、流浪、帮助、惊喜、羡慕、追捧、尊敬、膜拜、嫉妒、中伤不断洗礼的7年留学生涯,孤单的陈麦会如何独自面对,https://www.shuzw.com/190_190339/
15.一生悬命陈慧娴咪咕音乐网简介:陈慧娴 2022新曲加精选《一生悬命》 环球唱片珍惜与慧娴三十八年来的情谊,以挚诚的态度出版新曲加精选《一生悬命》。 一生悬命 是志愿 是诺言 也是经得起验证的履历 源自日语的“一生悬命”是指努力拼搏,全力以赴,这正是慧娴三十八年来在乐坛深耕的态度。从少女杂志到今天,我们都见证着慧娴的努力与坚持,经得起https://music.migu.cn/v3/music/album/1139874554
16.一生悬命什么时候上映有多少集一生悬命导演:分类:大陆/悬疑上映时间:未知集数:本剧导航:主页剧情介绍剧情介绍 改编自豆瓣阅读同名悬疑小说,作者、编剧陆春吾。 倪向东最好的朋友死了。死前给他打了一通电话,求他将尸体装进木箱,带去荒山上一座老宅里。不要多问,不要告诉任何人,不然会招致杀身之祸。 然而,他“抛尸”的过程却意外被人http://g.manmankan.com/dy2013/202401/20816.shtml
17.一生悬命(豆瓣)小说《全息乌托邦》于2021年入选豆瓣阅读第三届长篇拉力赛悬疑组决选名单。代表作《一生悬命》《迷人的金子》已售出影视改编权,其中《一生悬命》更斩获2022年豆瓣阅读“悬疑幻想”小说年榜TOP1。 目录· ··· 01 箱子 02 头发 03 落果 04 左脸 05 传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84893
18.一生悬命没有成败,没有对错,唯有不同而已。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把命悬于一处,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一件事情上,用一生去做。百分之百投入进去,全神贯注,苦心孤诣,专注于它。这,就是一生悬命。http://xhxy.xhu.edu.cn/f8/ad/c6192a129197/page.htm
19.一生悬命夸克百科《一生悬命》是作家白拂——独家首发于超好看故事APP的军旅反战言情小说。[1] 中文名 一生悬命 作者 白拂 作品出处 超好看故事 文学体裁 类型文学 题材 反恐战争 内容简介 震惊世界的5.16星耀大剧院特大恐袭案夺去了3500条鲜活生命,其中幸存的一对学生情侣十年后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人生。 http://baike.quark.cn/c/lemma/12551091305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