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本科办学。60多年来,学校扎根齐鲁大地,秉承“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和“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凝练特色、培植优势,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国家文物局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单位。
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66万余平方米。馆藏图书394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202万余册、电子图书192万余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并被10大数据库收录。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4个研究(设计)院,6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类别,64个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点,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185人,其中专任教师1757人,高级岗位人员1008人,博士生导师38人,硕士生导师700人。学校拥有日本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74人,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高校师德标兵等5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
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节能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支计划优势学科,以及9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2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物协会研究基地1个、省政法委法学会研究基地1个等28个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7个。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
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建筑工业化、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底,学校与烟台开发区共建的产学研基地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开启了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局面。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诸子先贤景观与建筑文化长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建有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展馆、山东民居展馆、铁路建筑展馆等特色建筑博物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生态校园案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建筑科普教育基地,被列入山东省系列博物馆规划。
学校着力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和文化体育活动,2015年以来,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800余项。学校棒球队荣获2016年、2017年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冠军。毕业生综合素质优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举办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和英国高校在土木建筑等领域举办7个中外合作办学本专科项目以及20多个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招收土木工程、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来华留学生。
抢抓新机遇,奋进新时代。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0年4月)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以及建筑节能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支计划优势学科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5个学科入选,分别是建筑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学、设计学。2020年,我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世界前1%,实现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
学校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学科和专业都处在全国前列。
为了应对疫情,我校设计了一个4600平方米的隔离区,并依靠校友资源,很快找到施工单位,还充分利用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设计建造隔离区。目前这个配置堪比星级酒店的隔离区已经在搭建中,两层制式统一的白色板房,建筑均为装配式,使用钢结构。隔离区会配备护士站、办公室等功能站,还有160多间隔离单人间,每个房间长6米宽3米,屋内配备单人床、课桌椅、网络、空调,还有马桶、盥洗池等整套的卫浴,并将提供24小时热水,以满足可能被隔离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我校山东省一流学科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
省级一流专业11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绘工程、风景园林、工商管理、环境设计。
在这里,有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提出疑问,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两个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土木工程需要学数学,需要学很难的数学和物理,而建筑学不需要。那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啊,这两个专业将来是干什么的?土木工程有很多考生根据字面上的含义可能会有误解,觉得土木可能就是挖土种树的,其实不然土木工程是门很古老的学科,比如埃及金字塔、我国的万里长城、雅典神庙都是古代土木工程的杰作。土木工程分支学科也很多,毕业之后可以成为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师、岩土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比如说结构工程师就是修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特别4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还有装配式建筑,就是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上组装起来就成了。建筑学是未来的一个职业的方向是建筑师,建筑师是设计建筑的,就是我们看到在大街上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建筑,建筑师更注重建筑的美观、外形、空间、造型、装饰。建筑师设计的建筑需要又好看又好用,比如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大家都去过它的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看过吧,它的螺旋式上升的建筑设计就很特别,很有创意。
2020年学校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科学生5800人。面向山东省招收本科4706人,面向29个外省(区、市)招收本科1094人。考生填报志愿时,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机构正式公布计划为准。
我校新增遥感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本科专业。至此,学校本科专业数增至61个。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主动调整专业布局。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20年招生主要变化:
1.大类招生试点:合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专业为计算机大类招生,招生人数为400人。
2.新增两个本科专业:我校新增遥感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本科专业。
3.新增校企合作招生专业: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新增与山东中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设校企合作项目市场营销(ICT项目管理方向)和德语(跨境电商方向)两个校企合作办学项目,招生计划分别为70人和30人;市场营销普通本科停止招生。
4.合并专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热能与电力工程方向和制冷与空调工程方向合并;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道路桥梁方向和轨道交通方向合并。
5.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变化:外合作办学工程管理专业因协议到期,停止招生;中外合作办学建筑学专业招生计划70人,较去年增加10人。
校企合作方面,我们一共有五个专业,六个方向,分别是会计学、市场营销、英语的跨境电商、英语的翻译本地化、德语、信息与计算科学,都是与大公司合作的,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就是跟咱们山东的龙头企业浪潮公司合作,校企合作更多的时加入了去企业的实习实践环节,比如浪潮公司,专门给学生提供一学期的实习环节,在实习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操作的经验。当然在毕业之后,学生是可以双向选择的,想继续深造的可以考研、出国,想就业的并且表现优秀的就可以留在浪潮,当然也允许学生自主择业。
2019年山东建筑大学将济南走读计划的招生计划数从前一年的200人调整到300人,今年招生计划数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但招生专业会有一定的变化。济南走读计划是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量身定制”,因此要充分考虑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对工科类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所以今年的专业会更加偏向工科专业。选考科目中有物理的济南考生可重点考虑这项计划,往年济南走读计划比普通类专业的录取线会低5-10分左右。需要提醒的是,济南走读计划属于特殊招生形式,入校后不能参与二次选专业,请考生在报考前务必认真研究专业。
我校选考要求中,“1门科目必选物理”,可选专业(类)数为33个,占比为55.4%;“2-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的可选专业数为11个,占比为19.6%;“不提科目要求”可选专业数为14个,占比为25.0%。其中我校优势专业,建筑学是物理、地理、历史三选一,只要有三门中的其中一门就可以报考。土木工程的选课是必选物理。其他专业的选科要求可以从我校招生官网查询。
在新高考选课方面,土木工程的选课是必选物理,没有体检要求。
建筑学是物理、地理、历史三选一,只要有三门中的其中一门就可以报考建筑学,当然建筑学也有体检要求,色盲、色弱的考生是不予录取的。当然建筑学还要求学生们有美术功底,至少要在录取之后参加美术培训班学习一下。毕竟入校之后建筑学专业的专业课中会涉及美术,有两门美术类的专业课,一个是常说的色彩、素描等基础美术,另一个是建筑的专业美术。如果你对线条不感兴趣或者是手残党,那还是建议学土木工程吧。
根据社会第三方调查,我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匹配度达到了94.5%,位居全省高校之首,说明山建大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是非常契合的。60余年来,学校扎根齐鲁大地,凝练了“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树立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15万建大校友遍及齐鲁、辐射全国,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十余年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名列山东高校前茅,2018年荣获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建筑大学拥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我校考研率25%左右,并逐年提升。其中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中,升学到“985、211”高校的达20%以上。
往年大概理科生排名位次在10w左右,文2.5w左右。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改革以后,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填报志愿,也就是说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按此模式志愿报考的优点是避免了因为调剂,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专业选择上更加精准。但是选择越多,越难取舍。所以在志愿填报上我的建议是:
当然也要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比如我们学校的建筑学专业,通过全国的专业评估,并且以双优的成绩通过评估,全国排名稳进前20,最好成绩达到全国第12位,那进建筑学专业的历年分数是多少呢,大概是570分左右,而排在我们前面的学校是哪些呢?是清华、东南、同济、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科大等也就是大家说的建筑老八校,这些学校都是211、985。排在我们学校前面的只有两所不是211、985的,是北京建筑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而他们的最低分都要在620分以上,那进入这些学校的建筑学专业的分数还要高。这样来说,620分-570分选择我校的建筑学专业性价比是相当高的。
宿舍就是学生的家,我校寝室条件很好。四到六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每个宿舍新安装的空调,今年已经投入使用;学生宿舍每层楼都有一台开水机,24小时免费为学生提供开水。宿舍楼都有澡堂,可以在宿舍楼内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