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一本流芳百世的文学著作悄然问世。该著作的作者是名震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李淳风和同一时期的玄学大师袁天罡。也正是在这两位能人志士的辅佐之下,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此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百姓更是安居乐业,无论朝廷内外均呈现出一派海晏河清、生机勃勃的盛唐景象。
而这本广为流传并充满神秘色彩的著作便是《推背图》,此书是两位作者通过卜卦和夜观天象而逐渐推算出来的。后来,为了方便查阅,二人便将测算结果记录在册并编纂成书。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预言性质。由于此书非常玄妙并且年代久远,所以至今无人参透其中真理。那么书中曾预测在辛丑牛年,将会有战火起于墙外,大家觉得这可信吗?
想知道预言的由来,就得追根溯源,对这本著作的两位作者进行一个系统性的了解。首先是被世人称为“玄学大师”的袁天罡,隋末唐初他出生在了现今四川成都的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民家庭中。
但自幼聪慧、志向高远的他并未选择继承父业、种田为生,而是背井离乡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偶然间,他发现了自己在卜卦和相术方面的天赋,于是便坚定目标、苦心钻研。
经过一番努力,袁天罡终于学成归来。返乡后的他,还曾在官府担任官职,虽然人微言轻,但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但后来随着一次堪称玄学奇迹的相面,袁天罡逐渐名声大震并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中心。那是在袁天罡返乡之初发生的事情,他的结拜弟兄听说他云游归来,便赶忙带上了好酒好菜,纷纷来到他的住所,准备为他接风洗尘,大家一醉方休。
他见大哥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个为官之才,于是便对他说:“你今后即使不能封侯拜相,也在朝廷身居要职。”而后他又见二哥眼神坚毅、鼻梁高挺,便对他说:“你文采斐然,今后必定成为远近闻名的学士。”
最后他又仔细观察了一番身材魁梧、毛发旺盛的三弟,而后对他说:“你今后必定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几人正处在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时期,听了袁天罡的话备受鼓舞,但却并未当真。多年之后,几人再度重逢,三人无一不对袁天罡的相面之术啧啧称奇。而这件事也不知不觉传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中,一代玄学大师袁天罡便就此登上了唐朝的历史舞台。
袁天罡能凭借自己的农民出身逆袭为皇帝的宠臣,可见他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但《推背图》的另一位作者李淳风,却与袁天罡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李淳风出生于宦官之家,所以自幼便家境优渥。他聪明伶俐,所以倍受父亲的宠爱,父亲也因此格外注重对他的教育和培养。于是,李淳风自幼便博览群书,长大后更是在天文和算数等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但李淳风之所以能与袁天罡产生交集,主要得益于他出生在了一个道教世家。李淳风的父亲对外是县令,对内却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他终其一生都在学习道教的文化、探索道教的术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飞升成仙。于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儿子李淳风也对道教文化痴迷不已。后来更是不远万里前往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专门修习天文和阴阳术法。
后来,李淳风与袁天罡成为了同僚,志同道合的两人以《周易》为根本,一拍即合的共同创作了《推背图》。而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预言,便随着这本书逐渐被流传了下来。
但由于书中许多内容都在后世得到了印证,所以引起了民众的热议和恐慌,因此统治者便把它列为了禁书。所以,《推背图》现在存在许多个版本,孰真孰假也无从得知,只能由读者自行评判了。
一部分人将“战火起于墙外”视为邻国挑起战争,而《辛丑条约》的签订者中,只有俄罗斯和日本属于我国的邻国。
再根据《推背图》中的“旭初升,人都哭”,大家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自称“太阳之子”的日本。但另一部分人却认为,日本自古便是我国的附属国,袁天罡和李淳风绝对不可能用“旭”来形容日本。因此,这则预言的真实内涵至今值得大家推敲。
出生于科学民主、言论自由的时代的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关于《推背图》预言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测并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言论。
在古代那个封建迷信的时代,世间所有解释不清楚的事件都会在民众的胡思乱想之下被归类为玄学的范畴。所以,大家可以相信科学,认为预言是凑巧,也可以觉得《推背图》真的有几分可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