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我家狗狗的想法,在小红书上找到了一位塔罗师,结果花了钱聊了半天,他告诉我能量不够,链接不上。”若不是被朋友劝阻,小陈(化名)甚至还想着再花几百元定制星盘,聚拢能量。
当下,一股神秘主义的力量正在持续入侵小红书——无论是古老的八字、紫微斗数,还是塔罗牌占卜和星盘解析,都正在小红书社区里生根发芽,通过内容社区找到了新的传播途径。
只是,这种看似有理有据的玄学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问题——绝大多数所谓的玄学大师,不仅没有带来真正的解答,反而悄然举起了镰刀。而大热的AI,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师们的“帮凶”。
玄学包围小红书
在小红书的幽暗角落里,赛博算命的潮流正暗潮汹涌,试图吞噬每一个行走在河边的人。
方雨(化名)每日往返于工作地点的路上,总爱刷刷小红书,浏览美妆与穿搭的最新内容。一次偶然中,她滑到一则命理帖子,讲述一位用户在某“大师”处求算和转运后不久便晋升为部门小领导的经历。
不过,方雨向来对这类玄学抱有怀疑,未如所愿行事,亦没有直接向大师求算,而是让这位“大师”安静地留在了她的好友名单。
而纵观小红书,同方雨有着相似经历的人随处可见。而这,亦揭露出小红书算命最常见的模式——起初通过醒目的标题和成功案例吸引眼球,随后通过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服务来建立对“大师”的信任。
一开始可能只需要支付百元不到,但如果用户希望获得更加详细的命理分析和具体的改运建议,费用可能会飙升到数百甚至数千元,最终通过声称能转运、消灾解难的高价“命理周边产品”实现用户的最大化付费。
对此,曾将塔罗师作为副业的饼干(化名)告诉银杏科技,通常,为了增加可信度,其往往会利用一些玄学术语和心理学技巧,给出看似深奥但其实模棱两可的预测和建议,透过“巴纳姆效应”,让求测者会对这些笼统的说法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比如,‘你的未来将充满挑战,但只要你坚定信念,就会迎来转机’这种话,既没有具体内容,又能适用于任何人。”饼干坦言。此外,据其透露,一些命理师甚至会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窥探其在各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进行所谓的“个性化”分析,从而增强准确性。
这意味着,“赛博算命”的运营模式既复杂又精细——从用户对算命流露出兴趣的那一刻起,便步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漏斗。
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与微博上团队化、成熟化的算命链条相比,小红书上的玄学服务则显得更为草根化——素人比例相对更高,既有出于兴趣和热爱而来的玄学爱好者,也不乏那些半路出家,试图将玄学作为副业赚钱的功利主义者。
凌子(化名)属于前者,她告诉银杏科技,最初她只是单纯对这些感兴趣,在小红书上与其他玄学爱好者交流探讨。但随着讨论的增多,她时不时收到私信请求帮忙测算。
起初,她本着助人心态,并未主动收取任何费用,但鉴于起卦、校正罗盘等工作量庞大,纯粹为爱发电很难坚持。
“以前我都是随缘算命,别人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但后来问的人越来越多了,偶尔排盘到凌晨,身心俱疲。”凌子说道,“现在就算已经开始收费了,每天我也限看三个,多了精力也不够用。”
据其透露,在开始收费之后,她发现玄学博主们在定价上颇为讲究,过高的价格会让人却步,而诸如9.9元这类低价,则会让人质疑专业性。只有设置适中的价格,才能真正收获更多客户。因此,她的收费标准从最初的几十元逐渐调整到现在的两百多元。
凌子承认,作为爱好者,道行太浅,有些深奥的内容她也不敢妄下定论,但她强调的是陪伴和情绪的价值。亦因如此,凌子经常被客户当作疗愈师或心理咨询师。“有人告诉我,我比心理咨询师还有用。对方之前去看心理咨询师,花了200元只咨询了半小时,占卜的结果是让其去开药。而和我聊天,既缓解了她的焦虑,还给了答案。”
因此,在她看来,玄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心理咨询,成为年轻人缓解压力和焦虑的一条重要途径——提供的不仅是对未来的预判,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抚慰和陪伴。而这,亦是其身为腰尾部玩家,除价格以外唯一的竞争力所在。
另一方面,尽管命理师与心理咨询师面临的客户群体都是心灵极为脆弱的人,但对心理咨询师而言,其职业行为被严格的伦理标准和法规束缚,从而确保咨询者不被误导或利用。
相比之下,命理师却没有系统性的职业规范和监管机制,更多靠自我道德约束,很容易以精神慰藉之名,行割韭之实。
算命大师,不是人
如果说,较为自律的素人命理师尚能疗愈、陪伴求测者,那么以输出测算报告的形式展开的服务,则不免有着更多割韭的意味。
据饼干透露,许多“命理大师”不仅提供算命服务,还通过招收徒弟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和商业版图。饼干就曾花钱加入过一个命理研修班,在专门的线上教学群里有几十个和饼干一样,希望能系统性学到命理知识的学徒。
殊不知,所谓的大师并没有如愿展开教学,而是上传了一则涵盖发文、引流、变现等环节的PPT,还特别强调了如何进行客户管理和营销。
例如,在小红书上,系统会自动过滤掉某些违禁词,导致对话双方无法有效沟通,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饼干告诉银杏科技,相较于过去通过摘选文案库输出算命报告,当下的算命玩法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由AI生成算命内容,不仅效率更高,针对性亦更强。
而内容层面则同常见的命理报告类似,精准把握巴纳姆效应的精髓,主要通过模糊和普遍的说法来迎合客户的心理需求,并给出了几条模棱两可的建议。
而当银杏科技将AI生成的命理报告发给方雨后,其发现内容与之前她在“大师”那里收到的报告非常相似,甚至连措辞都几乎一样。
如果说,互联网,只是算是为“赛博算命”提供了媒介,那么让AI成为算命大师,则寄托着“赛博算命”的终极形态。而小红书作为女性用户占比较高的平台,自然成为了命理师寻找潜在客户的理想场域。
对此,阿林告诉银杏科技,其最初是在贴吧获客。只是,随着贴吧江河日下,开始转战小红书。他惊喜地发现在小红书上获客,远比以往更为精准且容易。
这意味着,小红书私域转化的开环,为那些边缘化的、甚至是离经叛道的生意提供了一片隐秘而肥沃的土壤。从婚介到算命,甚至是近期传出的买卖儿童,各种生意在小红书悄然萌芽,逐渐扩展,最终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