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道士“不朽之身”调查(羽化升仙肉身不腐仙蜕炼丹)

武夷山道教文化研究,已有许多成果,其中有关道士羽化后“不朽之身”的研究几乎没有。但这种尸身不朽的传说大多语焉不详,留下很多揣测,因此要做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才能有所发现。笔者2012年5月参与武夷山道教文化考察队,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对“成仙”道人全蜕不腐的情况和原因做一个大概的梳理。

一武夷山道教中关于不朽全蜕的传说与记载

宋代,武夷山一位张姓道长在进人武夷山地区修炼,每日采集草药炼丹,后在其居住的崖洞内羽化升仙,但留得完整不朽的全蜕,其栖身的崖洞中还飘逸出芬芳,一时在该崖洞附近流传,成为当地人们争相供奉的仙迹。

明代,在靠近天上宫一带的山崖中有一位来自江西的熊姓道士,其在此处修炼内丹,并在附近山中采药炼丹。后修得仙法,展示给附近居民,将村民家中的大水缸做法嵌入壁上,之后在栖居的山崖中仙逝,而尸身保持着升仙时的姿态,并未腐朽,成为当地圣景,为当地居民所供奉。

清代,亦有几位道士在此处进行修炼并得道,同时保留着不朽的尸身,这些传说中的遗迹都藏于武夷山的崖居岩洞中。

其中有关这种传说最晚的是发生在民国时期,林道长言之凿凿,说这些不朽的尸身直到“文革”期间才被焚毁。之前保留的状态良好,身上的衣物完整。尸体在火化之后未有异味。

张仙,晋人(或曰后汉人),至武夷山隐其姓名。《闽大记》记其名淡。有人以为其音与传说中的十三仙之一张湛相重而不取,言其名为垓。在大王峰石穴中坐化。留下尸身不朽,背上有白点,手上有杰字。后世有人为其饰服。在风雨中衣饰成灰而肉身完好。明万历间杨四知为其塑身并设栏保护,遗蜕至清末尚完好。千年不朽,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徐熙春,邵武人,原为商人。在城南遇武夷山道士,“遗赠五花草食之,由是绝粒”辟谷。后入武夷修炼,坐化于大王峰东壁,遗蜕不朽,被后人视为神仙。后人还称其地为徐仙岩,屡迎取遗蜕祈祷,求灭水患或求雨。

王广,崇安人,明嘉靖年间学道于水帘洞。励志勤苦,后得异人指授。“每行,人远望之有两身焉。”自择日期洒沐浴更衣,别众端坐而逝,留下全蜕不朽,至清末尚完好。

程艮初,歙西人。明万历时居杜葛岩修炼,日织草鞋以市为生。后坐化洞中,经年不朽。乡民以草鞋仙名之,并凿龛置其遗蜕。清文人曾记其“衣朽无存,而皮肉未毁,瞑目趺坐,须发宛然”。

另外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鼓子峰……岩半石罅有虹板、仙蜕,倚崖为屋,名‘石鼓道院’”;“石鼓道院、鼓子庵,岩半飞楼一派,殊高敞,可以远跳溪、山。”可见,在石鼓道院以前,这里已经有修道之人的“仙蜕”,是道人成仙之地。

另有“杜葛岩,在梧桐窠北,其巅可远眺城市。相传昔有杜氏、葛氏隐此山隈。垒石为门,人迳绝幽。又传为姓杜名葛者尝纠乡兵于此,以御山寇,亦名杜葛寨。由石门进不数武,悬崖嵌空,风雨不侵,乃高真燕集之都,曰‘会仙洞’,是为下洞。由兹登蹑,石磴盘折,鸟道萦纡,名曰‘小有洞’,是为上洞。万历初道人程常静建吕仙亭于此,因石为龛,以安仙像,又建会仙楼三间,以祀玉皇诸仙。又傍为云水楼,楼傍夹蜗为静圜室,其炊餐处镌曰‘飞霞岩’。同时,浦城吴司丞中立隐此,勒‘景阳洞天’四字于岩壁,易葛为辖曰杜辖岩,谓路迳幽曲,杜绝车辖也。扁其庵曰‘养恬庵’,为之记。明末邑人邱四可弃诸生而隐,亦居此。岩背有万历时草鞋仙,尝结小屋以居,今遗蜕犹存”①。

注①(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之六《一曲中》,第833页。

二对不朽之身形成原因的分析

从上述的访谈记录以及文献来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汉朝以后。道教在东汉中后期创立,武夷山吸引各地羽流方土接踵而至,前来修炼。宋、元、明较盛,高道辈出,或辟谷或炼丹或符箓,流派纷呈。有的为民众所崇拜,有的则备受朝廷散重。因此在武夷山留下了很多关于不朽之身的传说。

但从目前笔者搜集到的这些传说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

(1)这些道士都是在武夷山地区的山岩洞穴中进行修炼。

(2)他们在去世之前都有服用过某些药物(自已采集的草药或者丹药)。

(3)道士的这些肉身,身后为当地信徒所供奉。

分析这些特征,似乎能够比较好地解释这种“肉身造像”产生的原因。

1为什么要选择在洞穴中修炼?《方舆胜览》记载:“升真洞……石壁之上谽谺(山谷深的样子。)一室,径数丈而深倍之。洞室之前,悉以黄心木纵横为栈,若可通神仙往来者。洞室之上,又有一穴,横插双木为桥,修可三丈。桥之西壁别开一罅(裂缝),中有香炉、药瓶之属,可望而不可亲也。洞室之下,裂一隙,其旁鼎存焉。”从这则描述可知,升其洞是方士羽客炼丹求仙之地。

此处石壁上的天然岩洞较大,方士羽客以黄心木修栈道与神仙沟通。洞内一罅中还有炼丹用的香炉、药瓶、鼎等器具,反映了原始道教的神仙信仰文化。不过,此时的道教人士所使用的洞穴布置均较为简单,只有一些满足他们或神仙进出的栈道,木桥等构件而已。对于一心寻道无心他物的道人而言,脱离尘世,简事清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武夷山的岩洞正是好去处。

3道教弘扬之需要。唐代,道教被统治者奉为国教,道教因此兴盛起来。武夷山区的道教文化随着道教在帝国地位的提升而获得很大发展。而在悬崖峭壁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炼丹服药得仙则是保持一种宗教神秘性的有效手段。道教在经过南北朝的改造之后,非常注重通过符合风水术的宫观建筑、宗教神灵、科仪法式(斋醮、祈镶等)来宣扬道教信仰、求得神仙显应。如此就有一定的对不朽尸身的需求。

通过对武夷山地区道教人士仙蜕形成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仙蜕在某种意义上是道教仪式的产物,作为该地区的宗教象征存在,在不断的口口相传中,成为被人们崇拜的仙迹。武夷山的山崖洞穴,因成功保持这些完好的仙蜕,给本就宜人的景色添上了神圣的色彩。此类不朽的尸骸本身即是一种文化遗产。

THE END
1.拜访终南山隐士,益友师父张道长:隐修高人有多厉害?(第27集)拜访终南山隐士,益友师父张道长:隐修高人有多厉害?(第27集)牛锅巴小钒 黑龙江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乌克兰已经付出了代价,俄罗斯损失了什么? 小祝生活工作日常 2646跟贴 打开APP 从乞讨到卖惨的终于混不下去了 江丰手机摄影 1796跟贴 打开APP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美利坚! AI次世代 2644https://m.163.com/v/video/VZH8QEAID.html
2.静山道人的微博静山道人,道士张静山。静山道人的微博主页、个人资料、相册,未知。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https://www.weibo.com/bjsuge?refer_flag=1005050010_
3.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原风雨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原韵八首 作者:符锡朝代:明 豸史爱登览,习池初过从。 惊风翻锦树,密雨乱芙蓉。 笔岭抟孤凤,皇潭隐卧龙。 炎荒多胜槩,衰拙荷包容。 诗句欣赏MORE+ 咏歌成文章,昭倬比云汉https://www.xmedu.net.cn/gushi/mingju/show/876121.html
4.罗浮山中访奇人——中华丹道当代传人苏华仁道长话养生牟国志 广东 养生之道 罗浮山 仁道 传人 当代 摘要:古人曰:大隐于野,小隐于市。在被公认为中国道教十大洞之一、岭南第一山的罗浮山,居住着一位潜心学习、修炼研究中国传统养生之道的学者。世界著名寿星吴云青老人的入室弟子苏华仁道长。 简介:《武当》(CN:42-1044/G8)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https://www.fabiao.com.cn/wd/201609/27213027.html
5.青城山历代道教传承:唐宋宋元明代清代民国青城山民国时期之道 民国时,长生宫住持张至清,武术造诣较深,平时用铁链作裤带,重约15斤,称为“软鞭”;王明月(又名王青峰),沿承张三丰内家拳,功夫精深,其高徒洪庆丰的“一指禅”、严正邦的关刀,至今仍受人称道。 张至益道长,亦为王明月高徒,好广交武林英杰。他曾与海灯法师、川中武林高道李真果为友,同拜https://www.57023.com/qingchengshan/a10651.html
6.黑神话悟空黑风山NPC位置大全黑神话第一回支线隐藏攻略汇总黑神话悟空黑风山NPC隐藏支线分别有色蕴、马面、葫芦道长、申猴、赤髯龙和敲钟。本文为大家整理了第一回黑风山的全部NPC位置,以及隐藏支线的详细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神话悟空黑风山攻略合集<<<、>>>全部NPC位置、全隐藏支线攻略<<< 黑神话https://www.18183.com/gonglue/202408/4904303.html
7.《路边的师尊不要捡》山隐水迢晋江文学城作者:山隐水迢 [收藏此文章] [免费得晋江币] [推荐给朋友] [灌溉营养液] [空投月石] [投诉] [不感兴趣] [不看本文评论] 章节 标题 内容提要 字数 点击 更新时间 1 叛逃 打工人的倔强,拒绝九九六,从逃宗做起。 5083 9176 2021-12-12 22:52:51 2 时渊 轮椅小美人日行一善,捡回来了个便宜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5557802
8.路边的师尊不要捡最新章节,小说路边的师尊不要捡无弹窗(山隐水迢沈折雪大喜过望,快马扬鞭,千里送师尊,礼轻情意重。***时渊病体沉疴,命不久矣。他还有个毛病,夜夜惊梦喊师尊,可他根本不记得自己以前拜过山门。魔主爹说他摔坏了脑子,管家不忍心,真的到处给他找师尊。可放眼修真界,哪里有仙君道长愿意上门教学?太跌份了,还高危。时渊麻木了,无所谓了,出门思考人生,回来一瞧http://wap.33yqxs.com/14/14264/
9.终南寻隐记之子午峪<三>一大早爬起来,翻过山的阳关透过挂满了柿子的树,洒满了院子。这次寻找的隐士是侯道长,住在子午峪的往里走再往里走,那边物资缺乏,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翻山越岭一点也不夸张。吃完早餐,我们特意去山下镇里采购了面条、大米、调料等等,把这些物资送给山里修行人们。物资扔到车上,开到柏油路的尽头,小伙伴们都下车,男士https://www.douban.com/note/434492334/
10.三圣遁隐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系弥陀,寒山文殊,拾得普贤1015年在天台山重建大慈寺时,曾任“知识使”(负责筹资的职务),一度返回日本。在得到日本左大臣藤原道长等人的捐赠后,又重返天台山。宋熙宁五年(1072)即日本延久四年五月十三日,日本天台宗高僧成寻(1011—1081)一行至天台山求法,次日午时参礼三贤院:“三贤者,丰干禅师、寒山菩萨、拾得菩萨,弥陀、普贤、文殊化现https://www.meipian.cn/4z7b6mhy
11.3日2晚私家团·道隐禅修·问道武当『采访大咖道长+4★ 【大牌驾到】『采访大咖道长+4-5小时传授养生功学/道德经』武当山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人看上去宛如仙境,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无一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https://vacations.ctrip.com/travel/detail/p33053790/?city=2
12.终于去找道长治颈椎了!八月底约了十月底来台州委羽山大有宫治颈椎,以为道观在山上,原来是大隐隐于市,穿过一片待开发楼盘和小吃街,拐进一条小巷,突然就曲径通幽了,像走进了结界。道长看着仙风道骨,一张口格外亲切接地气。我知道自己颈椎不咋地,但没想到那么不咋地,道长一边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915085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3.大隐于市的仙台山道观,旅游攻略大邑 著名道教圣地鹤鸣山道观鲜为人知,而 仙台 山道观却像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在青霞镇的 仙台 山上独放异彩,山虽不高而雅秀,地虽不大而幽深。我是第一次前往,沿途青山绿林,清爽幽静,感觉这里仿佛与世隔绝,一路都如梦幻般不真实存在一样。我们的车行至山脚时,遇到正在指挥修路的米道长,米道长于是邀约https://wap.mafengwo.cn/i/21276469.html?ivk_sa=1024320u
14.财神灵签第三十二签,张良隐居白云山,财神灵签第32签解签汉张良字子房,先五世相韩,秦灭韩,良为韩报仇,使力士击秦王,误中副车,始皇大索天下,不获,后佐汉定天下,破秦灭楚,汉业既定,良谢绝人士,隐居白云山,慕道修仙,后成正果。 米力仙注: 凄风苦雨、风吹入门、隐居求安、凡事守旧。 凄风苦雨,雨声夹着风声吹进家门。秋去冬来要小心防患祸害,只有学蚕作茧隐身,等到https://www.lbzuo.com/vip_doc/2623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