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的四则故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2.10江西

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达摩的故事(一)

一苇渡江

传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和梁武帝二人总是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河南省荥xíng阳县人。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

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听,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听责问:"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瞬间悠然不见,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呼天不灵,呼地不应,悲凄非常,懊悔而归。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树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达摩的故事(二)

面壁九年

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漂洋过海到中国,途经广州、南京,然后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3米,长度约有2丈。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做为他修性坐禅的地方。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竞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

达摩一年四季的面壁,夏天是最难熬的,很多人都知道,山上蛇虫鼠蚁很多蚊虫叮咬让人难以忍受,有几年的夏天达摩的脸上被蚊子叮成了疮,但是他还能一心不动入定。有一次僧徒上山给师祖送饭,看到有一只豺狼趴在达摩祖师的肩上,长着血盆大口准备啃食达摩,徒弟连忙大吼一声,喝退了那畜生,而达摩呢?仍然闭目念着“阿弥陀佛”。又有一年寒冬,天冷草枯,山中突显大火,火光瞬时将整个山洞包围起来,又有大风起作,几个僧侣顶着大风,往山上石洞去救达摩,到洞口一看,祖师仍然在那一动不动的面壁,而山火也奇怪的绕开了这个山洞。

什么叫做"入定"呢?"入定"是指坐禅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恶念、邪念、杂念,外界的一切,对他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仍继续坐禅。那时达摩的生活行经是:"上班坐禅,困倦打拳,饥饿吃饭。"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云十年)。后来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

经过三千多天的“壁观”,他面壁的石壁上显现出一个人形,盘膝而坐、双手合十的影子就刻在了石壁上。众所周知,这个石洞就是著名的“达摩洞”,壁石就是“面壁石”。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九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竞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达摩面壁九年的事迹,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寺僧们将影石开击下来,放在寺内,瞻礼供养。明万历年间,人们在面壁洞外边,建立了一座双柱单孔的石碑坊。前额刻:"默玄处",后额刻:"东来启迹"。

清道光年间,萧元吉在少林寺看罢达摩面壁影石以后,深有所感,随挥笔写了一首《面壁石赞》:

少林一块石,都道是个人。

分明是个人,分明是个石。

石何石?面壁石。

人何人?面壁佛。

王孙面壁九年经,九年面壁祖佛成。

祖佛成,空全身。

全身精入石,石肖全形。

少林万古统宗门。

清立《面壁石》诗云:

一石独亭亭,中藏初祖形。

千年神气生,何用著丹青。

达摩的故事(三)

断臂立雪

达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讲经说法的神光,历尽千辛万苦,想方设法,终于渡过长江,追赶达摩到达少林。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达摩为师,向达摩求教。达摩在南京雨花台和神光会见时,神光傲气十足,极不谦虚。现在神光提出向达摩求教,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便婉言拒绝。神光并不灰心丧气,仍步步紧跟达摩。达摩在洞里面壁坐禅,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神光跟随达摩九年之久,对禅师的一举一动,真是心悦诚服。达摩离开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动,神光在跟随师父从山洞回到寺院。

时值寒冬,达摩在后院达摩亭坐禅,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夜晚入定以后,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压了下来,不一会儿,积雪逾尺。这时,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层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窝里。

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他走到门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着。

达摩问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

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

达摩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解意,他意识到这里圣僧指点他禅悟的诀奥,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听“咔嚓”一声,一只胳膊落在地上,鲜血飞溅,染红了地下的积雪和神光的衣衫。

谁知这虔诚的刀声穿云拨雾,飞报西天,晾动佛祖如来,随手脱下袈裟,抛向东土。霎时,整个少林,红光笼罩,彩霞四射,鹅毛似的大雪片被鲜血映得彤红,粉扬而来。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鲜血淋离的左臂,围绕达摩亭转了一圈,仍侍立于红雪之中,亭周围的积雪也被染成红的。

此情此景,达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为了向他求教,长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断臂,原来的骄傲自满情绪已经克服,信仰禅宗态度虔诚。达摩逐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

慧可断臂以后,表现出高度的刚毅,他忍受着剧烈的伤痛,双膝跪在雪窝里,用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顶礼拜谢而退。从此,慧可就接替了达摩,成为禅宗的第二代,称为“二祖”。

为了纪念二祖立雪断雪,寺僧们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时,对“立雪断臂”的故事颇有感触,逐挥毫撰写“雪印心珠”匾一块,悬挂于立雪亭佛翕上方,以戒后生:佛业来之不易。

达摩的故事(四)

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去禹门(今洛阳龙门),禅栖在千圣寺(禹门熊耳山中的千圣寺位于河南洛阳市阳龙门。达摩大师在传给慧可衣钵之后,便踏上了西行回国的路途,达摩大师就是在这次西行中,坐化于禹门熊耳山中的千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东魏开国皇帝。在位16年.)天平三年端坐而逝。达摩死后,他的尸体按照佛教的礼仪装殓入棺,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在河南省陕县的定林寺内为他建造了一个墓塔,以作纪念。

达摩是北魏时期影响最大的禅师之一。达摩之死,对禅宗界来说,好象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星石,僧徒们为他顶礼祭拜,皇帝群僚为之合十赞叹。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复命交旨

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谁知话音未落,东魏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人所共知,达摩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死人怎能复活?这分明是欺君骗联,岂有此理?”说罢,便令殿角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绑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久,一天,孝静帝坐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问道:“你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

宋云先叩头,后说话:“皇上容禀:葱岭见达摩,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随风飘,翩翩向西行。他说回西天,不让我吭声,假若说出去,灾祸必报应。臣觉是戏言,顺便奏主君。如今从实说,句句都是真。不敢欺皇上,万望是非分。”孝静帝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真假难辩,无所敌从。群臣们在殿角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说:“达摩在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还阳魂?宋云犯的是欺君之罪,应当依法处置。”有的说:“达摩西归宋云见,监禁岂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难辩,可以开棺验证。”

孝静帝采纳了后一条建议,逐把达摩墓穴挖开,撬开棺盖一看,果然棺内没有尸体,只剩下一只鞋子了。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逐平反照雪。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话:

达摩入天平年,熊耳山中塔庙全。

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流传很广,历代游人留下不少赞颂诗词。明万历年间,金忠士在《题达摩面壁》的七言律诗中写道:

渡江一苇浪花飞,九载跏趺坐翠微。面壁已知僧入定,巢肩亦是鸟忘机。无生色相俱成幻,有漏人天总悟非。何事宋云葱岭见,少林风雨怅西归。

THE END
1.诗韵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4年的诗韵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46条诗韵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诗韵的解释(永远地;无例外地)、近反义词和组词。 诗韵造句 1、而民间秦楼楚馆,却多时兴填词,因诗韵太严,而词曲便于传唱,是以青楼之中,得一好词而身价倍增者,不知凡几。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af9343ac9aaf93/
2.楚留香手游梅期弄雪谜题答案有哪些?江湖名士谜题密令一览楚留香手游梅期弄雪谜题答案有哪些?江湖名士谜题密令一览 梅期弄雪谜题答案 江湖名士谜题密令https://www.360510.com/zx/16831.html
3.汉语词典在线查询成语词典在线查询在线查词特指有封号的妇人 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红楼梦》 真锡的意思和发音,zhēn xī 基本解释 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唐 戴叔伦 《赠慧上人》诗:“何日却飞真锡返,故人丘木翳寒藤。” 酬接的意思,chóu jiē 基本解释 应酬,接待。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一:“酬接虽靡盬,讲习日多闻。https://www.hujiang.com/cidian/cdzxcx_4716/
4.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电子书在线阅读张琪兄妹见玉清大师一脸仙风道骨,又同自己外高祖父相熟,知道绝非普通剑侠可比。她既垂青自己,岂肯失之交臂,互相使了个眼色,双双走将过来,跪在地上,执意非请大师收他们为徒不肯起来。玉清大师道:“二位快快请起。不是我不肯,因为我生平未收过男弟子。所以要等破寺之后,见了众道友,看你二人与谁有缘,就拜https://yuedu.163.com/book_reader/ebdda2dccb11496184eb155c7f36bd20_4/a9609f83f1fa43c1ae34edf9859a9df1_4
5.指迷居士的财经号简介 指迷居士,真实姓名许世有,专业从事八字算命,八字合婚,起名,择日,风水等服务。【免责声明】 所有文章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http://mp.cnfol.com/user/50114
6.指迷居士算命吧的个人主页首页 指迷居士算命吧+订阅 476.2万+ 阅读 659 内容 396 订阅 127 获赞 指迷居士算命吧,是以弘扬易学文化为宗旨,专业从事八字算命,起名,择日,八字合婚,风水等服务。? 查看注册信息最新 八字合婚 八字算命 算命哪里准 算命大师 婚姻算命 https://m.sohu.com/media/100108336
7.指迷居士算命网算命是一门古老的预测术,指迷居士算命网是网上专业从事算命,八字命理,起名,择日,八字合婚,四柱算命,看风水的在线算命网站,网站提供指迷居士亲算服务,提供所有算命相关的知识文章,无论是求测者还是算命爱好者,都是一个算命园地http://suanmianzhun.com/
8.指迷居士算命吧(周易专家指迷居士)指迷居士算命吧(周易专家指迷居士) 生辰八字算命多少钱一次?每一位算卦的师傅收费都不一样,就连街边摆摊的老先生算命收费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价格。玉钦居士作为龙虎山的正规道长,自己也从事命理行业,帮人看一次的收费统一是168元,收入用于日常的修行。 八字算命有什么用?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2258.html
9.指迷算命大师指迷算命大师是指迷居士,真实姓名许世有,全网唯一算命QQ:370928999,唯一电话:13950243843,任何其他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都非本人,字解玄,号指迷,祖籍福建,自幼热衷于易学,曾游走四海,博览易经群书,拜访名师,对周易、相学、八字、占卜、日学、姓名学、风水学等预测学科有深层次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今可谓易登道岸http://www.zmjssm.com/vip_doc/17061241.html
10.微博正文指迷居士简介指迷居士,真实姓名许世有,1983年生,全网唯一算卦Q370928999,字解玄,号指迷,祖籍福建,自幼热衷于易学,曾游走四海,博览易经群书,拜访名师,对周易、相学、八字、占卜、日学、姓名学、风水学等预测学科有深层次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今可谓易登道岸,学有所成。能够真正的以科学的眼光,站在科学的角https://m.weibo.cn/status/I15FTpt4H
11.乐府指迷历史知识:乐府指迷陈继儒《续秘笈》载《乐府指迷》,题曰西秦张玉田。玉田为张炎之别号,西秦指炎祖张俊之祖贯。其书分“词源”、“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离情”、“令曲”、“杂论”十四篇。附杨万里《作词五要》五则。曹溶《学海类编》https://www.guoxuemi.com/lishi/110001k/
12.“山前有客指迷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山前有客指迷涂”全诗《游仙都观五首》宋代 吴芾 来访仙人古玉虚,山前有客指迷涂。烟云渺渺孤峰绝,松竹森森一径迂。分类: 作者简介(吴芾)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http://m.ouf.cn/ju/1941493
13."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拼音和出处及意思指迷: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小提示:"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论诗岂敢指迷 全诗 原文拼音版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https://www.gushiciqu.com/ju/zi37a81b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