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高速位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处,连接河南新乡与山西晋城,盘旋穿过太行山脉内部,形成了28公里的螺旋隧道群。从陵川县海拔1280米的王莽岭隧道到海拔500米的新乡市马沟隧道,9个隧道宛如一条螺旋线,在太行山蜿蜒下降两圈半。其中,中建交通旗下中建路桥承建的韩口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螺旋隧道。
韩口隧道海拔高程在784米至893米之间,进出口最大相对高差109.342米,左线长4457米,右线长4366米,长度超过现有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延崇高速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左线长4128米,右线长4104米)。
由于直线坡度过陡,只能建成螺旋形,内部曲线半径最小只有700米,不仅有缺氧的风险,还容易发生偏斜,建设者要在近乎垂直的绝壁上修隧道,运送物资、用水都十分不便。且隧道周边是岩体很薄的层状砂岩,还存在发生塌方和山体滑坡的风险。
科技创新
安全高效精准促履约
韩口隧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全程采用“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BIM+地质信息”技术让建设更安全。
韩口隧道内岩性变化复杂,容易发生坍塌、岩溶、岩爆,项目人员利用勘测图纸数据生成地质断面模型,方便预判风险。在隧道工程中,根据围岩的坚硬程度和完整性,划分了不同的围岩等级。该技术生成的三维图中,红色代表危险程度高的Ⅴ级,绿色代表相对安全的Ⅲ级。只需看图,建设者就能因地制宜地对不同的围岩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对技术难度也能心中有数。这套信息系统还连接了洞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作业空气质量和氧气含量。
“BIM+物联网”技术让管理更高效。
韩口隧道建设区域山高路窄,去现场颇费周折。遇上天气不好,仅绕到隧道出口就需要2个小时。为此,项目应用了“BIM+物联网”技术,在隧道口、隧洞内以及施工台车上都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发现问题,远程联系处理,全流程监督整改,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依托“BIM+物联网”技术,还开发了台车防碰撞预警系统,有效保护了建设者和物资设备的双重安全。
“BIM+工程提取”技术让建设更精准。
原标题:《世界最长螺旋隧道,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通车运营丨建证交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