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窑(导游引导游客看元青花瓷),黄云鹏大师更喜欢听到的是“黄窑”,而这个创办皇窑的“瓷痴”最喜欢最擅长的就是仿元青花。他曾经耗时两年,与他的儿子黄滨联袂再现了“鬼谷子下山”、“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三大青花人物故事瓷,被称为“元青花三绝”,很受追捧。尽管他的很多元青花作品都标明了是仿制品,但卖价有时仍然超过古董。
实际上,无论看陶瓷还是说陶瓷,元青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什么是元青花?说白了就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这种青花瓷虽然生在唐代,但直到元代才兴盛起来,因为这种瓷主要供出口,在所有外销瓷中青花瓷最受世界各国热捧,而顶级的青花瓷都出在瓷都景德镇。青花瓷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纹饰层次多但不乱。元青花瓷简明、大气、豪迈的艺术风格为它赢得了“真国色”的美誉,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据说,目前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丰富的机构有两家,一家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一家是伊朗国家博物馆,有32件。可信一点的说法是:现在已被证实的元青花存世量不到400件,其中有200多件在海外,只有100多件在国内的博物馆。非常叫人提神的是,江西省高安县的元青花博物馆里就收藏了19件,这19件青花瓷可都是1980年11月29日在当地一个企业的基建工地中发现的,质量之精、器型之美也是让世人称奇的。元青花因为数量稀少,所以件件都是国宝,而国宝中的极品非“鬼谷子下山”图罐莫属。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这个图罐的仿制品。
不懂陶瓷的人可能非常难理解,不就一件青花瓷嘛,拍出这样的天价,不会是黑幕操纵或者故意炒作吧?也难怪,这些年说起书画、陶瓷等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大家可能满脑子都是大量的负面信息,很容易联想到交易黑幕或雅贿等,这实在是很伤艺术品雅致高贵的原味,多少让人觉得有几分悲哀。好在有这么一朵奇葩,就是开出了这个令人乍舌的天价!
我们先来看看“鬼谷子”是什么?
有人会说,鬼谷子不就是一本玩弄权术和阴谋诡计的书吗?没错,《鬼谷子》就是一本涵盖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多领域谋略的“中国第一奇书”,写这本书的人就是披着神秘色彩的奇人鬼谷子。
元青花选择了“鬼谷子下山”这么一个奇特的题材,描绘起来自然称奇。你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气定神闲,一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领军架势。车前两个步兵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面还写着“鬼谷”二字,那个造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的大谋士苏代则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主次分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色彩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人物刻画也是流畅自然,神韵十足。
当然,这样一件完美无瑕的元青花烧制起来当然也绝非易事。烧制元青花关键在青花料的质量和呈色控制技术上。“鬼谷子下山”大罐不仅在青花料选用上非常考究,还要用从西域进口的苏麻离青彩绘,反复入窑烧制。自古以来就有“三年出一画师,三十年出一窑师”之说,这就足以说明瓷器绘画难,入窑烧制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每次入窑烧制温度都不同,温差极易引起爆瓷甚至爆窑,窑变导致的瓷裂、人物神态烧制不到位,都要打碎重烧,这样重新耗费的珍贵原料就会上十倍地增长,所以在入窑烧制过程中的几十个小时中,大师必须寸步不离地调节把控温度,温度要求精确到0.01摄氏度!
元青花这种高超的烧制技术和精美绝伦的艺术特性注定了它玉树临风、绝世独立的品格和气质。当年佳士得拍卖公司的拍品在北京预展时,马未都先生进场与“鬼谷子下山”艳遇。他看着这件瓷器集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于一身,当时就预感到拍卖价格一定会达到一个高峰,但他万万没想到竟会以2.3亿的天价成交,这也出乎全球所有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者的意料!
我们来看看是谁给了这个价。
一件稀世国宝不经意间又给一个老外拍走了,大家听了是不是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啊?你可不要认为国内的收藏家、古董商就不想拍下来。据说当年拍卖会上从百万英镑蹭蹭蹭地往上跳到八百万英镑时,国内几个志在必得的大收藏家就商量着联手拍下,一定要把这件珍贵的国宝抱回祖国。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当时在技术上还没法操作完成,迫使他们只好单挑。原以为拍到一千万英镑就到顶了,可经过几轮激烈的竞拍之后,底价迅速突破了一千万英镑。看来国际收藏家们对这件元青花也太过痴迷,国内的收藏家们只好慨叹实力难敌,被迫放弃。2.3亿啊!这就是中华瓷霸创下的世界收藏奇迹!
黄云鹏仿制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这个奇迹发生后,一度在陶瓷界和收藏界掀起过仿制热浪。听说马未都也跑到景德镇高水平地仿制了一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而黄云鹏是全球公认的当代仿古瓷国际艺术大师,他也在自己67岁时,耗尽自己40多年修炼的高超技艺,精心仿制了这件国宝,2006年限量发行时售价才2.8万元,现在市场价已到了39.8万元。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证明国宝的价值,同时也了却自己让国宝“回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