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师大学堂学习,师事林纾(琴南),为文婉约风华。又善诗词,与同学林庚白齐名,曾刊有《太学二子集》。好杂览,常向图书馆借书。生活放达不拘。
辛亥革命后,学堂解散,南归。加入南社,为该社“四才子”之一,诗词誉满东南。曾与社友陈匪石组织“七襄社”,编《七襄》刊物;还与高吹万、姚石子等发起创建“国学商兑会”参加编辑《国学丛选》,该刊物被称为松江派刊物。后得陈陶遗介绍,任上海《太平洋报》编辑。后又改任《民国日报》编辑。
民国7年(1918年)春,应聘赴新加坡《国民日报》馆任职。半年后,因纵酒得失眠症转剧,乃回国。此后,历任上海《申报》及《江东》、《春声》等杂志编辑,经常发表小说、诗、词,蜚声当时。才思敏捷,能日写数千言,各体无不工妙,被称为“松江才子”。兼工书法,常乘兴挥毫,得者宝之。
民国14年,任江苏省长陈陶遗秘书。嗣后,历任江苏省教育厅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秘书等职,虽入官场,但不同流合污。从政之余,先后在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学院、南京美专、江苏医政学院等校兼课,主讲国文。抗战爆发,挈眷内迁入蜀,任监察院主任秘书。抗战胜利,递补为监察委员。
解放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旋由松江专区领导推荐,出任松江县副县长,为桑梓服务,推心置腹,襄赞擘划,多所建树。1954年,患胃溃疡,误断为胃癌,妄施手术;继又罹胆石症,不愿再开刀而卒。
六幅湘帘里。正无聊、香消睡鸭,春寒似水。忽诵吴郎歌一阕,蓦地古芬凝纸。
更触拨、江淹残绮。说剑吹箫都过了,礼天台、我欲无言耳。六幅湘簾裡。正無聊、香消睡鴨,春寒似水。忽誦吳郎歌一阕,蓦地古芬凝紙。
萧郎漂泊,看故园春尽。断梦模糊记庭户。忆分杯帐底,却扇床头,消受惯,薄怒佯痴情绪。
簪奁应无改,宵分寒轻,犹忆凭栏寻绮语。离别信何如,陌上花开,待看取、乡关烟树。蕭郎漂泊,看故園春盡。斷夢模糊記庭戶。憶分杯帳底,卻扇床頭,消受慣,薄怒佯癡情緒。
明珠百琲。阅到人间歌舞遍。独对黎涡。忠简平生意已酥。
倩魂难买。带醉言痴聊自解。一棹湖东。忆否云郎与九峰。明珠百琲。閱到人間歌舞遍。獨對黎渦。忠簡平生意已酥。
九十流光,匆匆过了廉纤雨。晚霞慰汝。一抹红如许。
断角残钟,商略伤春语。凭栏莫。斜阳烟柳,便是春归处。九十流光,匆匆過了廉纖雨。晚霞慰汝。一抹紅如許。
欹帻微吟试散行。江南春事在啼莺。绮怀更逗小桃明。
断简间寻思蠹迹,暖帘昼卷放蜂行。绿阴庭院嫩凉生。欹帻微吟試散行。江南春事在啼莺。绮懷更逗小桃明。
风露凝愁坐。尽无聊、青天碧海,都无依据。洒祓闲愁浑未得,还解柘枝徵舞。
算销却、雄奇难数。词客飘零关塞暮,莽天涯、弹铗浑无处。風露凝愁坐。盡無聊、青天碧海,都無依據。灑祓閑愁渾未得,還解柘枝徵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