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毫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去土,自然显露又重新。
推断:谋望有成,婚姻最合,求财如意,也喜动挪。
大象:云登天上而未雨,不能急进,等待时机之象。
运势:智者必须待时而行,急进反见凶险。
爱情:感情发展初期不如意,必须耐心等待,方见有成。
疾病:病情拖延,须留心治疗,为头胸肺、泌尿系统等病。
诉讼:暂时未能了结,以和为贵。
周易卦爻辞原文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周易卦爻辞解文
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顺利,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出外远行,渡过宽阔的河流会很顺利。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象辞说:需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坎水上,为水在天上之表象。水汽聚集天上成为云层,密云満天,但还没有下雨,需要等待;君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吃喝,饮酒作乐,即在等待的时候积蓄力量。
初九,在郊外等待,必须有恒心,长久耐心地静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象辞说: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险轻率前行;长久耐心地等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表明没有偏离正道,没有偏离天地恒常之理。
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然要受到别人的一些非难指责,耐心等待终究会获得吉祥。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象辞说:在沙滩上等待,表明宽宏大量不急躁;虽然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能获得吉祥。
九三,在泥泞中等待,结果抢劫的强徒乘机而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象辞说:在泥泞中等待,说明灾祸还在外面,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来强盗,说明要处处谨慎小心才能避开危险。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象辞说: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时必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
九五,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象辞说: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说明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
上六,落入了洞穴之中,忽然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久会得到吉祥的结果。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象辞说: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敬而且热情地招待,终久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尽管处在不适当的地位,但还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卦爻辞注解
需卦:有收获,大通顺,占问吉。渡大河有利。
倒数第一阳爻:停留在郊野,有利于久处,无害。
倒数第二阳爻:停留在沙地,有小的谴责,结果是吉的。
倒数第三阳爻:停留在泥泞里,招致寇盗到来。
倒数第四阴艾:停留在血泊里,从洞穴里出来。
倒数第五阳爻:停留在饮食里,占问是吉的。
最上阴爻:进入洞穴,有不请的客三人来,敬重他们终归吉的。
卦爻卦辞诗
水天需
耐心恒心自信心
安闲等待值千金
诚信顺利求者吉
闯险何须惧水深
需卦的互卦是火泽睽
互卦是本卦的2、3、4爻与3、4、5爻组成的卦
第05卦需卦的变卦有六个,分别是:
水风井动初爻
水火既济动二爻
水泽节动三爻
泽天夬动四爻
地天泰动五爻
风天小畜动上爻
需卦的错卦是火地晋
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
需卦的综卦是天水讼
综卦是将本卦颠倒后而得到的卦
易经第05卦需水天需坎上乾下
第五卦需卦
需卦,由下乾上坎组成,卦形作,象征需待,就是等待的意思。上卦坎为水,代表云气;下卦乾为天:上下卦拟象云气上集于天,待时降雨,喻示需待之义。全卦阐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耐心待时的道理。
需:
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
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需卦:
真诚地信守此道,前程光明而亨通,行于正途而获吉祥。利于涉越大河。
彖传说:
需,意思是等待,因为前面有艰险。乾性刚健,勇于进取,而又能不陷入险中,其意义就在于避开穷途和困境。需卦象征等待,真诚地信守此道,光明而亨通,行正而吉祥,这是因为九五居于天位,处于正中。利于涉越大河,向前去能够建立功业。
象传说:
需的上卦为坎,表示云;下卦为乾,表示天。云浮聚于天上,待时降雨是需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可以宴饮安乐,待时而动。
解读需卦乾下坎上,乾为天,坎为水,在上则为云。云气升到天上,尚未成雨,只有等它下雨,所以需卦有等待之义。君子观此天象,想到在做事业的过程中,也有不得不等待的时候。这时不宜急于有所作为,更不必过于紧张,不如用饮食来保养自己的身体,用娱乐来陶冶自己的精神,轻松自如地养精蓄锐,等待机遇来时再大干一场。
初九:
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初九:
在郊外等待,利于保持恒心,这样不会有过错。
在郊外等待,说明初九并不冒险犯难而行动。利用保持恒心,不会有过错,说明初九没有失去常理。
解读古人所居之地称为邑,邑外称为郊。需于郊,说明初九刚刚离开所居之地,走到郊外,知道前面有坎水之险,就停下来等待了,所以象传解释说:不犯难行也。不过初九既是阳爻,就有阳刚之性,很容易冲动。它虽然懂得待时而动的道理,但是能不能持之以恒地等待下去,还是个问题。因此,不仅要能等待,更要紧的是要能用恒。需而用恒,才是善于等待。刚健之人,或为才能所使,或为意气所动,或为形势所激,或为利益所诱,很容易失去理智的控制,常常在时机不成熟时就犯难而不顾,把事情弄糟。这就是虽能需而不善于用恒,所以卦辞中特别提出告诫。
九二:
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译文九二:
在沙地上等待,稍微有过错,最后还是吉利的。
在沙地上等待,沙地柔软难通行,将有延误事机之失,这过失在自身。虽然稍微有过错,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
解读此爻为需卦第二爻。沙上难行,“需于沙”指人处于艰难之中;但沙虽难行,却不致深陷,只要能坚持,最终就会走出困境,所以还是有吉利可言的。
九三:
需于泥,致寇至。
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译文九三:
在泥淖中等待,招致强盗到来。
在泥淖中等待,泥淖污秽,环境险恶,灾难就在附近。由自己招致了强盗,但郑重谨慎,随机应变,就可不受损伤。
解读从需卦的上下二体看,乾在下为内卦,坎在上为外卦。九三虽然位在乾之上,逼近坎险,毕竟没有直接陷入坎险中,灾祸危险仍然在外面,只要不去招惹它就不会自己来。这时要注意不要自找麻烦,即致寇,否则的话是咎由自取。就是说,即使在逼近危险的情况下,灾祸的形成也是自己招致的,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祸由自招,咎由自取,不必怨天尤人。所以韩愈原毁开篇就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易正是教人以自身反省的智慧。
六四:
需于血,出自穴。
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文六四:
在血泊中等待,从陷阱中逃脱。
在血泊中等待,冷静、顺从地听命于时势。
解读周易正义说: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六四虽已在坎险之中受伤,极其危殆,终于因它本身阴柔而得正以阴爻居阴位,即使在血泊中仍能冷静地等待脱险的时机。顺应形势,听从变化。能够如此行事,终究会化险为夷,从险陷中脱出。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镇定自若,静待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潜心研究八卦,据说六十四卦就是他在狱中演成的,最后终于获释。这种气度,非凡人所能及,可以说是需于血,出自穴的范例了。
九五:
需于酒食,贞吉。
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文九五:
在饮食宴乐中等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
在饮食宴乐中等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说明九五居中而得正。
解读九五已入坎险的中间,本来是最难自拔、最堪忧虑的。但这并不妨碍九五刚健中正而自尊自信,故能处变不惊,履险如夷,不改常态。爻辞中的需于酒食,并不是贪图享乐,更不是醉生梦死,而是在困境中仍能自得其乐,这当然是洞明事理的结果。这样的酒食之乐当然是正而不邪的,所以爻辞说贞吉。在险困中饮食自乐,安然自处,以待时变,这才是处险待时的大境界。没有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是很难达到这地步的。
上六:
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译文上六:
落入陷穴。有不招而至的三个客人来访,恭敬款待,终将会得到吉祥的。
不速之客来了,恭敬地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因为全卦阳刚过甚,逼压阴柔,但是上六处阴位,位置合适,所以有惊无险,没有大的损失。
解读陷入困境中无法自脱时,只有等待外援,当地位低下,但是勇武有力的“不速之客”同来增援时,一定要敬之,不能显示出丝毫贵族的派头和架子,如此上下才能契合,吉星高照。遇险者得以脱困,虽说是得力于救援,也多亏它采取诚敬待援的态度。这是需卦始终强调的基本思想。卦辞指出,遇到危险,要心怀诚敬,守正待时,切忌躁进,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处险的基本态度是沉着谨慎,守正待时,这正是需卦的精神实质。
第69章哀者胜矣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注释
主:打仗时的主动攻势。
客:打仗时的被动防守。
行无行:前一个行,读,行动;后一个行读,行列。
攘:捋起。
扔:对抗的意思。
宝:命脉之意。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导读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战争是值得哀伤的事。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不可主动侵犯他国,表现了他的反战思想,同时也表明其不争、居下的处世原则。
解析
这一章紧接上二文对用兵之道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讲用柔、用弱的原则在军事上的运用。反者道之动,用柔用弱不是真柔真弱,而是处在柔、弱的位置,顺着道的自然趋势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的不敢意为不至于怀有鲁莽或罪恶的图谋。一般意义上的不敢,多指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其中略含贬义。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本章由不敢所构成的是一种虚拟语气,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鲁莽或罪恶的图谋,而这种虚拟语气在本章中是贯彻始终的。寸是极短的长度单位,尺比寸稍长,老子用尺和寸来说明不要轻易挑起战争的道理。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主张在战争中,不要轻举冒进,而应该以退为进。这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军事中的具体运用。
老子认为,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其本身在道德上就输给了别人。这是因为主动进攻对方,对方就会为正义而战。这时,对方的民众就会因为敌方的侵略行径而感到愤慨,其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这对进攻一方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如果守而不攻,留给对方主动出击的机会,己方的民众就会愤然还击,并能一鼓作气战胜敌人。主动进犯别人微不足道的一寸土地,就会有遭到对方还击的可能,这是因为人们都以遭受侵犯为耻辱,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侵犯别人的行为;主动后退一尺,就会表现出谦和与宽容的美德,纵然仅有微不足道的一尺土地遭到了侵犯,也能凭此感化对方,使对方主动退避。我们一再强调,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老子知道,战争会给民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但是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避免战争的。既然不能改变当时的形势,他就阐发自己的战争观,即“以退为进”,以此来争取正义战争的胜利。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行指的是采取行动,行无行指的是虽然行动了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一样。攘无臂指的是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一样。扔无敌意为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一样。执无兵意为虽然手里拿着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一样。怎样才能做到扔无敌呢?就是要诱使敌人不知不觉地走入我们为之设计好的圈套之中。说到这里,或许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明明有的东西怎么说好像没有呢?其实,这也正体现了老子无力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一切有却似无,看似无为却有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里的“轻敌”意为目中无人,小看敌人的能力。宝意为各种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老子认为,无为不是不作为,不是骄傲轻敌而不做应战的准备。如果骄傲轻敌,一定会遭致失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任何骄傲自大和轻视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合乎道德标准的,必然会受到惩罚。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里的哀不是悲哀,而是心怀仁慈的意思。哀者竹即对各种不幸和悲哀的后果都作过周密思考,并为此做好充分准备的军队。这个各种不幸和悲哀的后果,即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最后以哀者胜矣作总结,点明了自己的主旨,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曾经说过,仁慈是道的三宝之首,仁慈也就是无为,如果在战争中运用无为的思想,那么进攻的时候就会取得胜利,防守的时候也可以稳同城池。这一观点与哀者胜矣一致。在老子看来,人们在进行战争的时候,一定要怀着仁慈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中不滥杀无辜,这种态度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王弼道德经注
行,谓行陈也。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天下也。
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行,是行军列阵的意思。以谦卑、退让、悲观、仁慈的态度来用兵,不敢先发动进攻。作战时还像没有队列一样地列阵,像没有臂膀一样地奋臂,像没有兵力一样地攻击,像没有兵器一样持握,就像是没有能够与对方抗衡的能力一样。我悲观、仁慈、谦卑、退让,不是想利用强大的武力来征服天下。
迫不得已而参与战争,而后在战争中所向披靡,这是我所担心的可能会引起祸患的发端。宝,是指上一章所说的三宝,所以说几乎抵消了我三宝所具的优势。抗,是发动、调遣的意思。加是指兵力相当。哀伤的战士们必定彼此珍惜,不留恋好处也不害怕伤损,所以必定能胜利。
苏辙老子解
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进者有意于争者也,退者无意于争者也。无意于争,则虽用兵与不用均也。苟无意于争,则虽在军旅,如无臂可攘,无敌可因,无兵可执,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圣人以慈为宝,轻敌则轻战,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为慈矣。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哀心见而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主,是指发动事端的一方,客是指被动应对的一方。进攻的一方是为了去争夺利益,后退的一方不是为了争夺利益。不是为了争夺利益,那么用兵和不用兵在情理上就没什么区别了。既然没有争夺利益的心思,那么虽然在军队中,就像没有臂膀可用来奋臂,没有敌人可以攻击,没有兵器可用来持握一样,就像没有动用武力一样,哪里还有动用武力的过失呢?
圣人以仁慈为珍宝,轻视敌人,就会轻视战争,轻视战争也就不在乎杀人,就失去了仁慈之心。敌我双方交战,而我是因为迫不得已才使用武力,就怀有哀伤的心情,有这样的沉重心情天都会来提供帮助,想不得胜都不可能。
经典解读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老子的思想是反战的,他在春秋乱世中看惯了征伐厮杀的现状,看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于是十分反对为了获取虚名、土地而主动进攻别国。这句话一方面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战争策略~即示弱骄敌、韬光养晦、以退为进。
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第一个行是指道路,第二个行是指行伍。攘臂是与人相争、相斗状,而攘无臂就是袖子只捋上来一点点,有了争论却也只是发发火,没有真正动用武力。扔无敌,就是想要争斗都找不到敌人;执无兵,是指人们手中执着的都不是兵器,想找兵器都找不到。这句话意思即是,统治者谨守不争之德,百姓也就受到潜移默化,不知争强好胜了。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遇到争端就肆起干戈,这样就会丧失慈、俭、不敢为先这三宝。丧失了三宝就不能以战必胜,以守必固,因此即使在战争发生之时,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胜利者也一定属于怀有悲悯之心,哀怜之心的一方。
哀兵必胜,即使过去了两千多年,老子的思想依然在战争中有鲜明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德、日、意法西斯战争准备充足,兵员训练优秀,武器装备先进,统帅也十分出色,但就是因为没有仁慈之心,他们发动战争是为了奴役世界人民,为了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在战争过程中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失道者寡助,任何优秀的指挥官,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能挽救其败亡的命运,他们只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大潮中走向败亡,自食发动战争的恶果。
如果为了利益、欲望而轻易发动战争,得到的只能是无限的灾害。只有以不争的态度治国,以博爱的心怀处世,才能永葆繁荣,永远不陷于危难之中。
哲理引申
本章老子主要是表述反战的思想,但很多人也将其视为用兵之法,即以退为进、反客为主、不可轻敌等。的确,在历史上很多战争都证实了这些思想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军事家都将这些思想视为典则。
战国后期,中原诸侯之间连年征战,无暇他顾,而北部的匈奴则趁势崛起,燕、赵、秦等北方诸国为了防备匈奴不得不修筑长城,派遣重兵防守北部边境,尤其是赵国,在代地部署了大量军队。然而,即使如此匈奴还是不断入侵,时时抢掠边境州县。
李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调为雁门郡边将,领兵防备匈奴。为了发挥将领的优势,赵王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他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李牧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他定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李牧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一个大将总是不出战,所有人都认为李牧胆小,不仅匈奴轻视赵军,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李牧怯战、怕战。流言传到了邯郸,赵王派人责备李牧,李牧却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赵军就出兵交战。但匈奴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赵军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可见李牧用兵就深符老子本章中所论述的道理,不主动进攻,向敌方示弱,让士兵怀有哀愤之心,最后找准时机,一举克敌。
论语里仁篇0404句
本篇引语
里仁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春社日
名称:
农历二月,具体日子由立春日推算出来
节日习俗:
祭祀社神,杀牛宰羊献祭酒
节日意义:
祈求丰收春社日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
春社日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
春社日的具体日期怎么算?春社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所以具体日子由立春日推算出来。
春社又一推算方法:是清明前的第二个「戊」日(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故春社通常在清明节前的十几天。
春社日都有什么传统习俗?
喝治聋酒
荆楚岁时记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
为了向土地神表示自己的诚意,在子夜的时候,就在家中点燃香火,摆上提前准备好的祭祀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准备一瓶酒,然后倒出三盅左右的量,洒在地上。
在祭拜仪式结束后,邻里周围应该集合起来,在社树下搭棚屋,再次进行一波祭拜。在仪式结束之后,共同享用祭祀过的酒肉。
相传这种祭祀过的酒可以医治耳疾,所以也被称之为“治聋酒”。一方面为自己祈求了丰收,另一方面还为自己盼得了好兆头。
吃太阳糕
燕京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这一天都要吃一种叫“太阳糕”的东西,讨个吉利。
相传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只站立于上的玉鸡也跟着报晓。后来有人说那不是玉鸡,是凤凰,结合起来是太阳的象征。有的家庭还会做一些特别的图案,比如“小鸡糕”,图个吉利,祈求吉祥。
春社日有什么禁忌?
忌扫地泼水等,凤凰县、沅陵在春社前忌扫汲。
不能惊扰百姓,据说古时的这一天,官方牲乐以酬,农家家具浆壶,以祝社厘,并称醵酒作会,称为社钱,祈祷今年能有好收成,官方不能向平民催租,形成了众人和气欢乐的场面。
不宜动剪子等尖锐的物品,据说在云阳地区这前后两天女子需停针线。
忌大行动木,与动土有关的行动建议先暂停,据说挖土则不吉。
2024年03月24日
农历甲辰~龙年二月十五
周日
第3597天
睿见、前瞻、实用
仙言潮声
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信任,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千金易得,信任难求。一个人的成熟,不是经历多少,而是经历后的沉淀和思考。努力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就会舒心一点。
美好的一天从自信立德融合共生开始!
经典诵读
湖上恋多年,剩水残山更可怜
——(明)陈洪绶《南乡子湖上恋多年》
注解:
喜欢西湖多少年了,但是想到山河易主国土分裂就更加可怜。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道德经》
尽力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更为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也会更丰富。
早安人民
历史上的03月25日发生了什么
0410年南燕政权灭亡
1516年明朝权臣严嵩还朝复官
1616年威廉·莎士比亚用鹅毛笔写下了他著名的遗嘱
1791年法国定义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
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
1815年奥地利英国普鲁士和俄国建立第七次反法同盟盟
1821年希腊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起义
1901年保卫列夫·托尔斯泰
1905年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逝世
1913年孙中山决定武装倒袁二次革命开始
1918年大威力新式步枪在美国试验成功
1918年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逝世
1924年雅典议会宣布希腊为共和国
1936年阎锡山在山西成立自强救国同志会
1937年阳翰笙编写的国防影片《夜奔》上演
1944年《卡萨布兰卡》获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947年中共西北野战军青化砭大捷
1949年中共中央迁至北平并举行阅兵式
1949年北平市民贺孔才把家藏200年的10万卷图书赠给北平图书馆
1955年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成立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在罗马签订
1962年阿尔及利亚领导叛军的头目来霍德将军在法国被抓获
1969年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领导国家11年之后把政权交给军方
1970年世界上首种以超音速飞行的客机速试飞成功
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徐海东逝世
1975年沙特国王费萨尔被患病侄子刺杀
1976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逝世
1979年伊恩·史密斯同意罗得西亚独立程表
1980年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在北京成立
1982年尼加拉瓜桑地诺主义者政府暂时取消所有公民权利
1985年美国从太空帮助火车运行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88年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医疗急救中心北京急救中心开业
1996年百武彗星到达近地点
1997年美前总统老布什圆跳伞梦
1998年2000年的计时钟在长城启动
1998年常昊获首届乐百氏围棋赛冠军
1999年我国第一头转基因牛诞生
2002年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护士长叶欣在照顾非典病人时感染病毒以身殉职
2005年中国昆虫学家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庞雄飞逝世
2012年梁振英当选第四届香港特首
文丨冯友兰
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荀子的生卒年代不详,可能是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38年之间。
荀子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人。《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说他五十岁来到齐国,当时齐国稷下是很大的学术中心,他可能是稷下最后一位大思想家。《荀子》一书有三十二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可能是荀子亲笔所写的。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
人的地位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正如荀子所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可见在孟子看来,圣人要成为圣人,必须"知天",但是荀子则相反,认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荀子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职责。但是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又说:"故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照荀子的说法,如果忽视人所能做的一切,就会忘记人的职责,如果敢于"思天",就会冒充天履行天的职责。这就是"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人性的学说
人性必须加以教养,因为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照他看来,"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这种一致,使得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不同。事实上不然,尽管这一点表面上相同,本质上大不相同。
照孟子所说,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成为圣人。但是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企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用他自己的话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可见,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这就引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因为每个人如果生来就是恶的,那么道德又起源于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论证。
第一个方面,荀子指出,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这是因为人们要生活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荀子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还因为,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由于这两种原因,人们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则特别强调礼。讲到礼的起源,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在此指出的,正是人类的根本烦恼之一。如果人们所欲与所恶不是同一物,比方说,有人喜欢征服人,有人也就喜欢被人征服,那么这两种人之间当然没有麻烦,可以十分和谐地一起生活,或是人人所欲之物极其充足,像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一样,当然也不会有麻烦,又或者人们可以孤立生活,各不相干,问题也会简单得多。可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一起生活,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
这是荀子所作的一个方面的论证,以解释道德上的善的起源。这种论证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与墨子的论证很相似。
荀子还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论证。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这里荀子指出了何为自然何为人为的区别,也就是庄子所作的天与人的区别。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这方面的论证又与孟子的论证更其相似。
在儒家学说中,礼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但是在上述论证中,它还有第三种意义,在这种意义上,礼的功能就是调节。人要满足欲望,有礼予以调节。但是在礼节、礼仪的意义上,礼有另一种功能,就是使人文雅,在这种意义上,礼使人的情感雅化、净化。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西藏青海等地有雨雪西北华北等地有沙尘
摘要:
全球方面,西亚和日本等地有强降雨;加拿大南部美国等地有强雨雪天气。
国内天气情况
实况
昨日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昨日8时至今日6时,陕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重庆北部、湖北南部和东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湖北宜昌、仙桃、孝感、武汉等局地大暴雨(100~131毫米),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达50毫米以上;河南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中西部、江西北部、四川、重庆东北部和西部、贵州等地的局地出现雷暴大风。另外,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山西、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河南北部出现雨夹雪或雪,降水量2~8毫米,山西中部和东南部、河南北部10~33毫米。
今5时较昨5时,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及陕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北部、湖南北部等地出现4~8℃降温,山东中部、四川西北部局地降幅超过10℃。
重点天气预报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25日,我国南方地区有一次降雨过程,其中,江南大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强对流天气。3月25日08时至26日08时,安徽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西南部、湖南南部、江西、浙江中北部和东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最大小时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白天。中央气象台3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受降雨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5日江南地区将出现4~6℃降温,部分地区降温8℃。
西藏青海等地有雨雪天气
25日至26日,青海中东部、西藏中东部,甘肃西部和东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有大暴雪。
另外,27日至28日,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到暴雪。
西北华北等地有沙尘天气
26日起新一股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有4~8℃降温,内蒙古中部局地降温可达10℃以上。新疆东部、甘肃河西、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阵风可达8~10级以上。26日至28日,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河北中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中西部局地有沙尘暴。
全球天气情况
过去24h,加拿大东部、美国中部偏北地区和东北部、北欧、东欧东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伊朗西部、印度尼西亚群岛、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巴西东部和西北部、秘鲁北部、南欧东部、南非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到大暴雨。
西亚和日本等地有强降雨
预计未来三天,伊朗西部、日本中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加拿大南部美国等地有强雨雪天气
未来三天,受美国中部低涡及低槽影响,美国大部、加拿大南部等地将有明显雨雪天气,美国中部和北部、加拿大南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有暴雪或大暴雪,美国中南部和东南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国内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3月25日08时至26日08时,新疆北疆北部和沿天山地区、西藏中部和东北部、青海南部、甘肃东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等地局部有大雪(5~8毫米)。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黄淮东部、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华南北部、贵州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局部有大雨(25~45毫米)。内蒙古西北部、西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有6~8级,阵风9级风,其中东海东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
3月26日08时至27日08时,西藏中东部、青海中东部、甘肃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部、川西高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20~25毫米)。内蒙古中部、山西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西藏东南部、甘肃中部和南部、宁夏南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重庆大部、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安徽西南部、湖南北部、贵州北部、云南西部和东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35毫米)。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甘肃河西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风;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风。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有扬沙天气。
3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西藏西部和东部、青海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川西高原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局部有大到暴雪(5~12毫米)。江南大部、贵州东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西部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陕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有6~8级风;内蒙古大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河北中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中西部局地有沙尘暴。
天气养生
春天养生必须做的事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踏着春天的脚步,春季养生也该提上日程了。此时,季节交替,乍暖还寒,一方面人们容易生病,另一方面也是养生的好时机。
生命时报综合美国健康杂志的报道,总结出春季最应该做的7件事。
保护肝胆最重要
春天会让肝脏和胆囊中的一些小毛病变得更为严重。要保护肝胆,就要避免环境中的任何化学物质,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每天最好吃1—2把坚果。
应食用好的油,比如橄榄油和用坚果及种子压榨的油,它们就像润滑剂一样,让你的身体零件更灵活、健康,不易生锈。肝气舒畅,人的韧带、肌腱和关节也不会僵硬。
进行“身体大扫除”
春天是扫除季节,身体也需要大扫除。多喝果汁可以清肠、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春天最好禁酒,饮食不要过量,七分饱就可以了,这样会让你的身体更有活力。
春天应该多吃豆芽
豆芽处于一种不断的生长过程中,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最为鲜活。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人的身体也在生长,尤其需要这种高质量的营养。此外,莴苣、菠菜等春季生长的新鲜绿叶蔬菜,以及草莓、樱桃等应季水果也最有益健康。
适合做伸展运动
整个寒冷的冬天,人的身体仿佛都是蜷缩着的,因此春天最适合做的就是伸展运动,以唤醒身体。年轻人最好做瑜伽,老人可以练练气功。
最应补B族维生素
春季人的大脑容易处于兴奋状态,而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有助增强细胞能量,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
此外,补点钙和镁也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及肌肉,缓解焦虑或失眠。
到户外和大地“共振”
春天,室外不仅空气清新,花香能使人放松,减轻压力。最重要的是,此时地球的振动大约为每秒8赫兹,与人体大脑α波节律一致,最让人感觉舒适,对大脑长期焦虑有一定的治愈作用。
草药帮助春季排毒
春季生长的很多草药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比如番泻叶能清肠;蒲公英是保肝极品,有助受损肝脏愈合;甘草有助于能量平衡和消化,减少压力。此外,用薄荷、迷迭香或薰衣草以及玫瑰花瓣等花草熏蒸,还有助于清洁皮肤和鼻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