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但新的一年从哪天开始?您打开网络,发现会有两种答案:一是正月初一,二是立春节气。两者答案哪个靠谱呢?其中,这是两种历法的形式,我们就用周易的思维梳理一下:
一、新年从立春节气开始
传统历法之所以有分类,多是由观察的视角决定的。
1、太阴历法。一般说来,传统的阴历,也称农历,主要参照月亮变化的历法,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我们常说的春节,正月初一,就是采用这种历法。
2、干支历法。干支历法传说是由黄帝建立,通过对太阳的运行周期的观察,并结合了北斗七星的运行,完成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图谱。
这样说来,干支历法是“阴阳”结合的产物,太阳为阳。
按照这种图谱,把一年分成12等分,形成24节气。每月的第一天叫“节令”,每月中间的那一天叫“气令”。
12等分,对应十二地支,12生肖也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辰龙是十二生肖之一。
3、一年开始在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且派在第一位,代表一年的开始。这样我们就知道,甲辰龙年的起点在立春节气,也就是2024年2月4日,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了。
二、龙年到来的内涵
古人为什么要研究天文?不仅是对宇宙充满好奇,关键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下,自然、社会存在高度的统一。
按照干支历法,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将进入木气升腾的甲辰之年,而且按照三元九运学说,我们跨入20年的九紫离火大运。这个新阶段,具有中长期与短期的三层涵义。
首先,隐含中长期趋势
甲辰之年,甲为十干之首,为青色,辰为龙。未来的十年,用卦象来表达为火风鼎的五爻动,代表2024至2033年,形成天风姤之象。“风行天下,君子效法风吹万物,施教化于天下”之象。
结合飞星,周期20年的离火大运也从此开启。这是重要的调整期,由艮为山代表的资源、物质、土地,向虚拟的“风火”转化,变化迅速,按照易学的论述,具有转换、阳光、光电之象,引申出思想、文明、科技、市场等信息。
今年的立春是重要的时空节点,要用“心”、用“脑”,知行合一,做好规划。
第二,今年的象义:雷火丰
立春的到来,我们走进甲辰龙年。甲木处衰地,上升势头受阻,且天干克土,土地涵养水份能力减弱,显示湿寒之象。土气代表的脾胃、消化、肌肉等,需要注意。
用周易的卦象来表达叫雷火丰,上卦是震为雷,下卦是离为火,简单说是木火相生,具有丰收、富裕、盛大之象。
但上卦的震为雷,也犹如大树,要想长得高,要把根扎牢,故震卦有“反生”的特点,需注意物极必反,要坚守本分,提前规划,忌好大喜功、追求虚名。我们也只有在内省中,才能拥有丰硕的收获。
第三,春天之象:地天泰
立春后对应的十二消息卦,叫地天泰。上面三个阴爻,下面三个阳爻,到了立春,阴气上升,阳气下降,天地交合,阳气充沛,万物通畅。
按照泰卦的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告诉我们,随着阴阳的交替,寒冷的阴寒的力量逐渐消失,充满生机与获利的力量逐渐来到,吉祥而亨通。经过冬天的内藏,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小结:天时是自然的表达,只是中国古人赋予人生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