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爷子,今天的米饭是要硬点还是软点?”“软点吧。”“好嘞。”近日,家住张家桥村濮巷的张炳生来到村里幸福食堂窗口前取餐。
2024年以来,辛庄镇张家桥村充分聚焦为老服务,以日间照料中心提档升级为契机,组织党员群众围绕阵地建设、制度完善、人员配备、餐费设定等方面开展多轮“大家讲莊”协商议事,多方听取意见,高标准打造符合本村实际的幸福食堂惠老助餐阵地。
老年助餐服务
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
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食”事
快跟上小辛的脚步一起实地探访吧
党群同心食之有“依”
陶爱保
食堂开到了家门口,走几步路就到了。这里饭菜分量足,少盐又少油,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
今年8月中旬,张家桥村幸福食堂正式运营,为辖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困难群体提供午餐,老年人每餐收取4元,困难群体免费。目前已经有53名老年人报名就餐,后续张家桥村将结合实际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为确保营养均衡,幸福食堂的膳食充分依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制作,每周提前制定菜谱,科学营养搭配,一周内不重复。
此外,在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老年人烹制汤圆、粽子、馄饨等主食,切实让老年人在幸福食堂享受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张家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平新峰
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忙事业,很多家庭中仅一两位老人在家,吃饭或是凑合,或是做一餐吃几天,并不健康。通过子女们的大力支持,我们顺利打造幸福食堂,真正让老年人感受到了什么叫“老有所享”。老年人想要吃什么会跟我们说,我们则根据大家的需求定期调整餐谱。
智慧赋能食之有“数”
“滴,刷卡成功。”
作为常熟市首家运用“智慧食堂系统”的老年食堂,张家桥村自设想打造幸福食堂之初,就将食堂运营的数字化、便民化充分考虑在内,通过多次调研走访,最终与常熟农商银行达成该系统的无偿使用协议。
金敖根
我原本不愿意来这边吃饭的,像我们老年人智能手机也不会用,我觉得出门很麻烦。但儿子瞒着我替我报了名,还在卡里充值了金额,现在我每天中午带着卡就可以安心出门了,特别方便。
基金助力食之有“爱”
“叩别慈母来投亲,跋涉千里受苦辛,且喜今日襄阳到,转眼来至陈府门……”在幸福食堂的休息室内,老人们吃过午饭正悠闲地躺在沙发上收看锡剧《珍珠塔》。
幸福食堂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也是老年人相互交流、娱乐休闲的场所。在幸福食堂筹备期间,张家桥村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了“夕阳书苑”阅读室、“博弈空间”棋牌室、“静心养吧”休息室等功能室,老年人在用餐之余,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下棋看报、看戏听曲,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幸福食堂建设期间,相继得到了辖区20余家爱心企业的捐资捐物,有力地保障了食堂的顺利启用以及阵地的功能拓展。
在此基础上,张家桥村以服务老年群体为出发点,成立幸福基金,扎实推进“幸福加油站”惠老项目,包含“幸福帮帮团”“幸福1+3”“‘80后’集体生日会”等文明实践项目。
01
“幸福帮帮团”:志愿者常态化参与幸福食堂择菜、盛汤、盛饭等“搭把手”志愿服务。
02
“幸福1+3”:由宅基60岁以上老人认领3户困难老人,常态化开展上门送餐、日常走访等志愿服务。
03
“‘80后’集体生日会”:每年重阳节期间,组织辖区当年度年满80周岁的老人开展庆生活动。
“小食堂”服务“大民生”。张家桥村幸福食堂的成功运营,不仅实实在在解决了辖区老年群体“吃饭难”的问题,也在潜移默化中将孝老爱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暖心传递,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