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有星级评定标准,餐厅有米其林星级分类……现在,养老院也能进行星级评定了!
日前,自治区首批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名单出炉,120家养老机构“挂星”,其中,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被评为五级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怎么评级?被评为五级养老机构的市养老福利院和其他养老院有什么不同?1月26日,记者带您走进全疆唯一一家五级养老院。
营养餐保证一周不重样
每天8时,在健养园213室,89岁的全秀英会准时起床,简单打扫床铺,叠好被子,与两位舍友,87岁的姚琴华和88岁的林玉兰一起走出房间,通过无障碍斜坡水道,在楼道里慢慢走两圈,累了握着适老化扶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再唱唱喜欢的红歌,8点45分准时到餐厅吃早餐。
记者跟随老人来到餐厅,按照桌上的名字坐定后,老人们相互打着招呼。
“蒜泥茄子我爱吃。”“玉米糊不错。”全秀英与老友们聊着天。
在市养老福利院餐厅,全秀英老人正在吃饭。记者梁淑芳摄
“老全,中午红烧鱼,得早点来!”“鱼味道攒劲,主要我们这里的鱼没有刺!”……老人们边吃边交流着。
“给老人吃的是鳕鱼、巴沙鱼,刺都我们提前挑出来了!”市养老福利院生活部主任张婷解释道,营养餐保证一周不重样。
记者看到,在餐厅公示栏最显眼的位置张贴着一周食谱,当日食谱为早餐是玉米糊、茶蛋、蒜泥茄子和玉米面馍,12时30分的营养餐是西红柿鸡蛋面。午餐是糖醋鱼块、干煸豆角、米饭和汤及酸奶。晚餐则是汤饺、馍馍和蒸红薯。
养老“追星”需满足十几项服务标准
市养老福利院院长段海燕介绍,与酒店的星级评定相比,养老院除了环境、设备、运营管理,更注重的是服务,等级越高,表明养老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越高。
想要达到星级标准,养老机构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只要是星级养老机构至少要拥有包括生活照料服务、老年护理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医疗服务、膳食服务、洗涤服务等十几项内容,膳食服务排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市养老福利院康复治疗中心,主管康复技师张瑞霞正在为82岁的郁品高进行游戏互动训练。记者梁淑芳摄
依据民政部发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供各地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时参考使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从低到高依次分为5个等级,等级评定总分为1000分,包括环境120分、设施设备130分、运营管理150分、服务600分。
“评定五星级总分不低于900分,每一项,不低于该项总和的90%,评定包括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安宁服务、康复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等13个方面。”段海燕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关键的评分项是强制性要求,如果养老机构不满足条件,就没有参与评级的资格,即“一票否决项”。如,在“居室设施是否满足基本的安全和使用需求”这一项中,如果养老机构没有在老年人居室、卫生间、洗浴空间设置紧急呼叫装置,或者没有为老年人配备可穿戴紧急呼叫设备,就无法评级。
市养老福利院院长段海燕正在听取老人意见。记者梁淑芳摄
一个养老机构,如何才能“上星”?作为公办养老机构,市养老福利院捧起“五级”养老院牌子背后做了哪些努力?
段海燕翻出厚厚一叠文档,这是养老机构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细则,上面布满了黑色笔记,有分数,也有重点标记。
想要达到“五星级”标准,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不得少于20项;老年人入住率至少要达到50%;每200名老年人至少配有1名专职社会工作者。
经养老机构申报、市(县、区)民政部门材料初审、第三方机构评估、自治区民政厅审核认定、公示等流程方能评上星。
评星是一套系统性工程,软硬件都要跟得上才够格申请。“我们在首评917.8分,复评937分。”段海燕说,养老福利院于1949年10月成立,是集医、养、护、康、教学、培训及社工服务为一体的公办养老机构。主要为城市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及低保家庭中孤寡失能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同时,还面向社会收住自理和失能老人,并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这次评“五级”,归功于一直秉承的院训——“尚老厚德务实博爱”,陪伴和呵护老人的服务。
环顾养老院,硬件的适老化改造随处可见,无障碍斜坡水道、加装了淋浴扶手、干净舒适洗手盆、适老化餐桌椅等。在软件上,作为全疆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加强硬件优势,优化强化实训项目,做好护理员在内的更多实操培训,更加突出“实用、实操、实战”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
“我们全院有520名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占到入住总人数的72.4%,这更需要我们专业的服务。我们护理团队平均年龄35岁,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专业人才加入养老队伍,这是最可喜的。”段海燕介绍道。
老人们的精神食粮很丰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得口碑。养老院好不好,最有话语权的就是全秀英在内的老人们。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护理员、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家人。”全秀英说着带记者好好去逛一逛她住了7年的“家“。
“阿姨,马甲穿上。”护理员左合拉·卡迪尔拿着马甲追了出来。
24岁的她,毕业于新疆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1年实习期满后,顺利入职养老福利院。
在市养老福利院餐厅,工作人员为老人加菜。记者梁淑芳摄
说起经验,她说,养老护理员,不单单是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睡”,还有日常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治疗、心理慰藉,涉及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专业技能,精神陪伴尤为重要。
现在的她业务熟练,能独当一面。平日里,她还作为讲师,给护理员讲解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说话间,记者跟随老人来到了一楼。
此时,社工谢佳伟正在为护理员彩排迎新晚会的开场舞《龙鼓争鸣》,旁边还有鼓掌助威的老人。作为专业社工,他们依据每个区域老人的身体评定为老人们量身定做文娱活动项目,还设立了沙盘治疗室、音疗室等,使老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交上得到全面、优质的关爱。“本来是护理员和社工表演的,这几天,也有老人报名想参加,节目也做了调整。”谢佳伟说。
“我们这里住的老人,每天的精神食粮也很多。”段海燕说。
在音疗室对面是书房和丹青苑。只见,85岁的王明同和82岁的乌斯满·拜克力拿着桌子上的放大镜正在读报。
“我来三年了,乌斯满来两年了,我们关系好得很。”王明同说,能在这里安心养老,很感谢党的好政策。
“看,娃娃,这个羽绒马甲,还有裤子都是刚买来的,过年的衣服也发了,都是免费的,我们还有高龄津贴。”乌斯满·拜克力掰着手指说着。
从书房出来,在全秀英的引领下,来到了康复治疗中心。主管康复技师张瑞霞正在为82岁的郁品高进行左侧肢体障碍康复训练。“不错,这么快走了一半了,来加油。”“很棒,送你小红花一枚。”……只见,张瑞霞不断鼓励着,休息间隙,还为老人进行色彩认知训练。
2017年起,市养老福利院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服务,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市老年康复医院实施改造提升并激活了老年康复医院的医疗康复功能。
“有个头疼脑热,医生护士随叫随到。还为我们一对一服务,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慢病药,很便捷。”78岁的张建成说,因为医护人员的保驾护航,他两年没有住院了,在这里,有了专业医护的守护,老人也没啥可担心的。
统一评价体系引导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等级评定工作如同“及时雨”,有效填补了全疆养老机构等级空白,健全了养老机构分级标准体系,引导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2023年6月,自治区民政厅启动了自治区首批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成立了自治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委员会、组建了自治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库,历时7个多月,对自治区14个地州市申请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考评,通过复评和公示等程序,评选出首批120家等级养老机构。
在市养老福利院书院王明同老人正在看书。记者梁淑芳摄
养老机构统一等级评定为规范养老行业服务提供了一把“标尺”,以后挂几星就得提供几星的服务。那么,评上五级养老机构,收费是否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