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小学生8元午餐吃得咋样厨师为省成本提质量费苦心校长为食堂少亏损操碎心楚天都市报讯图为:光谷一小午餐提供四菜一汤图为:卓刀泉中学建和分校推行“光盆”开学了,武汉绝大
原标题:武汉小学生8元午餐吃得咋样
厨师为省成本提质量费苦心校长为食堂少亏损操碎心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光谷一小午餐提供四菜一汤
图为:卓刀泉中学建和分校推行“光盆”
开学了,武汉绝大部分小学生开始了在学校吃午饭的日子。
2014年6月,武汉市宣布小学可以重新开设日托班,中餐收费标准为:高标8元/餐、低标6元/餐。目前,该市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在学校吃午餐,大部分学校都按8元的标准来收费。
8元一份的午餐能让孩子们吃好吗?新学期以来,记者走访了武汉多所小学,了解8元午餐背后的故事。
有学校四菜一汤有食堂不敌外卖
土豆烧牛肉、黄瓜胡萝卜肉丁、肉末豆腐、包菜炒火腿肠、冬瓜蛋汤……这四菜一汤是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3月2日的午餐。中午11点,记者来该校食堂时,工作人员们正忙着将刚炒好的菜舀入保温箱。“学校3900名学生,在食堂吃的有3800人左右。今天光包菜就做了七八百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12点,食堂阿姨将饭菜送到每个教室,4名穿戴着卫生帽、围裙、一次性手套的学生分餐员开始为其他学生打饭菜。记者走进二年级、三年级的多个教室,发现餐盘中的4个菜里都有荤,即使是价格较高的牛肉,分量也不少。
武汉市育才小学的3600多名学生也几乎都在学校吃午餐。3月1日,孩子们的午餐是宫保肉丁、千张小白菜和冬瓜猪肝汤。“每天的菜都不一样,我最爱吃的是玉米排骨汤、土豆牛肉、鸡腿和基围虾。”四(13)班学生胡依晨说。班里其他孩子则高呼希望多做糖醋排骨。“甜的不能吃太多,营养要均衡,所以大家要听专业厨师的安排。”一旁的后勤主管笑着说。
武汉卓刀泉中学建和分校的午餐,也参照小学标准收8元,学生可以在窗口选择3个菜。3月2日,记者在该校食堂看到,一名7年级男生打了宫保鸡丁、土豆丝和黄瓜炒肉,还领到了一份元宵节特供汤圆。
为了让小学生爱吃食堂,各校也是挖空心思,很多学校每月请学生投票选出最爱吃的和最不喜欢的菜,据此淘汰一些菜品。“孩子们都爱吃油炸食品,家长觉得不健康;青菜很健康,但没几个小朋友喜欢。”光谷一小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胡劼说,三方妥协的结果,就是一周提供一次炸鸡,青菜则要变着花样做,清炒换红烧、切片换切丁,或者剁碎了做馅,“把我们的大厨头发都急白了。”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并非所有学校的午餐都能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3月2日中午,在武汉一所小学门外,有人推着小推车来送盒饭,不少学生匆匆跑到校外领餐。该校一名五年级男生说:“学校的饭越来越难吃,前两年每周还有几次排骨或炸鸡腿,现在都没有了。学校饭菜难吃,家里又没人送,妈妈就给我定了附近的‘小饭桌’,去年是15元一份,今年涨到了16元。”
8元标准考验管理校长一片片数牛肉
武汉市多名中小学校长表示,学校工作中,最操心的就是食堂——8元钱要做到安全卫生又可口,是个不小的挑战。
武昌新河街学校校长祝正洲说,他和学校书记每天都去食堂检查。“有两次碰到买了牛肉,我就数一斤肉能切多少片,算每个孩子能打到几片,再去跟学生碗里的对照。”祝正洲说,再就是要杜绝浪费,食堂要把好关,学生也要严格执行“光盘”。
育才小学则在学校大门口的宣传栏里贴出每周菜谱、每周伙食成本和每月食堂收支情况公示表;每天的菜品和学生用餐情况,也都拍图发到学校“膳食委员会”家长群中。
不少学校在提升原材料性价比上下功夫。“我校肉菜分三档,有排骨或牛肉的2.5元一勺;有肉或蛋的2元或1.5元,青菜和汤都是1元。如果不严格控制成本,很难做到。”光谷一小后勤保障中心主任胡劼说,该校紧邻关山新竹路批发大菜场,后勤员工经常去那里采购。
在这一点上,卓刀泉中学建和分校则有着先天优势,该校就在白沙洲大市场旁边。副校长吴细木介绍,进菜成本确实较其他学校低,但中学生吃得多,成本更高,学校于是将“光盘行动”升级为“光盆行动”,学生要将剩饭菜倒入该班的盆中,进行量化评比。3月2日,记者在该校食堂看到,午餐结束后,只有一个班的盆子里装了三分之一,其余的盆子都只有底部装了少量食物残渣。“这个班肯定要被全校通报了。”吴细木说,该校推行“光盆行动”一个学期以来,食堂成本明显降低。
不过,也有一些学校“舍贱求贵”,专门到大型商超买肉类和食用油,图的就是更放心。
餐标高点能吃得更好学校家长建议财政予以补贴
“我家孩子2014年上一年级,当时学校饭菜还不错,一周有几次有排骨或牛肉。二年级就只有猪肉了,三年级猪肉也变少了。四年级,孩子死活不肯在学校吃了。我们只好让奶奶天天送饭,辛苦得不得了。”家长王女士说,她能理解学校,“现在8元钱确实很难吃好了。”
王女士的困惑,很多家长都有。记者了解到,多所学校的膳食委员会、家委会都曾提出,愿意提高午餐标准。但也有家长认为,学生午餐是一项良心工程,政府和学校应该补贴一些,毕竟还有不少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
“按现行标准,学生吃饱没问题,但要吃好确实有难度。”祝正洲说,现在别说是肉类,连好的青菜都不便宜。“如果多收一两块钱,家长负担不会增加太多,而孩子们的伙食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也有小学校长建议,有关部门能不能参照大学食堂,对小学食堂予以财政补贴,提升菜品质量而不增加家长负担。“提供午餐本是学校的公益行为,但现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午餐越做越艰难。家长不满意,学校也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