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传播”就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纵观大家的朋友圈,
有人看着菜谱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美味食物......
那么,
那些复旦的国奖大神们,
都在家做些什么呢?
毛天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硕士生,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复旦大学研究生五四演讲比赛一等奖及复旦大学研究生骨干班微演讲比赛第一名,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复旦大学校报上发表过多篇新闻、通讯稿件。
魏博磊,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17级硕士生,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作为上海高校唯一创新创业代表出席2019全国双创周,并与李克强总理交谈。
叶鹏,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18级硕士生,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并获复旦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标兵、泛海学者等称号,一年中发表论文3篇,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活动。
王亮,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2018级博士生,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飞行控制、无人机系统设计。
孙翔,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2018级博士生,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累计发表论文7篇,其中5篇为SCI/SCIE检索。
刘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5级直博生,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8-2019学年,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108.8,以共同作者参与发表7篇SCI论文,担任12本SCI期刊的学术审稿人(累计审稿30余次)。
孙亚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级硕士生,2017年转博,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复旦大学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
盛旦丹,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2018级博士生,华山医院2018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2019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1
那些提升自我的居家时光
阅读
毛天婵在家看的书
看文献、写论文
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无法返校,但作为即将毕业的理工科实验类研究生的魏博磊,选择在假期里每天坚持打卡完成整理数据、绘制图表、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等事项。
叶鹏的堆满书籍的书桌
正在看文献的王亮
王亮原本对计划中短暂的寒假并没有做太多打算,带了电脑和几本书就回家了。
“早上从文献开始,这样能快速进入状态,书房的桌子较空旷,较大的空间让自己在学习时不会感到约束和压抑;午饭后小憩或者运动一会,关键和繁重的任务留到下午和晚上;作为夜猫子,完成任务再吃点夜宵,睡觉时已经快凌晨1点了。”
电子办公、苦学雅思
此外,借着长假的机会苦学雅思,虽然是处在疫情期间,但很有利于静下心来背单词。
02
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然!!!
大神们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
他们也会有一些自己的休闲娱乐的方式
刷剧
毛天婵给小编推荐了一部纪录片:
《MordernMasters》是BBC介绍的20世纪最重要的四位艺术家:马蒂斯、毕加索、达利和沃霍尔。BBC纪录片这两年越来越平易近人,全片口吻非常轻松欢快,无论从艺术入门还是纯粹看着玩,都能获得美的欣赏。
书法
“安得居家无一事,搜吟日日与君同”,在学习之余,魏博磊选择练毛笔字、下棋等活动来愉悦心情并充实假期生活。
烹饪
养护花草
放假在家,孙翔负责照顾放在他房间里的花草,还有一只陪伴了他15年的乌龟。自从他回家后,花草长得更好了,冬眠的乌龟也被他吵醒。
运动
居家隔离,久坐不动很容易长胖,所以孙亚英为了不长胖,每天都会在跑步机上跑跑步。
拼高达
03
APP推荐
居家隔离必然少不了使用手机
让我们来看看
大神们有什么好用的APP可以推荐的吧!
Endnote
魏博磊推荐
Endnote:一款用于论文参考文献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可与word协同工作,便于对论文中大量参考文献进行处理和自动编辑,是撰写科研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必备好帮手。
XMind
叶鹏推荐
XMind:一款思维导图App,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在搭建论文框架时十分有用。
StarChart
孙翔推荐
StarChart:一款星图软件,可实时显示恒星/行星并计算其位置,适合天文爱好者。
Zoom
刘聪推荐
Zoom:一款会议软件,适合用来与指导老师沟通以及开组会,疫情期间向我国免费开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