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队训练计划及每周训练至少三次:
南京市摄山中学2018-2019年度足球训练设计
一、年度训练计划
足球队成员主要以初二、初三的学生为主。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14岁,平均身高为1.65米,平均体重为52公斤。这些队员经过1年的学校业余足球训练,初步掌握了足球基本技术,初步了解个人位置攻防战术。
根据安排把全年训练划分为双周期,每个周期中都包括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
(一)队伍的诊断及制定计划的依据
1、球队概况
队员训练年限1年,初步掌握了传、停、运、抢等基本技术,初步了解个人位置技术,比赛作风较好,勇猛顽强的精神不够。主要身体素质状况在速度和爆发力方面较差,从大多数队员的技术动作中反映出灵敏、协调素质较好。
2、身体素质方面
(1)肌肉的快速力量较缺乏。
(2)基础耐力素质不强。
(3)动作协调性有待改善。
3、技术方面
(1)掌握了很多技术动作但不精细,技巧不干净利落,而是拖泥带水。
(2)两只脚技术差距较大,习惯的一只脚技术很好,另一只脚就很差,有的甚至一点也不会。
(3)头顶球技术差,会顶球但动作不精细、不全面。
(4)停球不够准确,停球离身体较远,造成失误和不便衔接下一个动作。
(5)球感有欠缺。
(6)基本技术大都是原地、静止的,运动中的技术非常欠缺。
4、战术方面
进攻:
(1)无目的跑动较多,不知道自己的跑动位置怎样才能对球队有用处。
(2)运动员对战术的基本原则了解较少,特别是局部进攻战术的运用不熟练。
(3)跑动、接应目的性不强,比赛中很少主动地对持球队员提供帮助,而是持球队员寻找队友时,才去帮助。
(4)传球之后站着不动,很少主动跑位接应要球。
(5)把握射门得分能力较差。
防守:
(1)防守补位的意识不强,及时跑动回位做得不够。
(2)队员只固定于自己的进攻或防守位置上,很少有全攻全守位置的交叉变换。
5、心理方面
(1)注意力不集中。
(2)缺乏个人的个性特点,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3)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训练中惟有自己做的对,不接受同伴的批评。
(4)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很差,情绪容易受影响,容易失去信心,需通过训练逐渐解决。
(二)本计划目的、任务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1、目的和任务
(1)注重对运动员进行体育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树立勤学苦练、积极钻研的训练作风及良好的比赛作风。
(2)技术方面强化有目的停球、熟练掌握长传球技术、完善带球摆脱及连接下一个动作、加强头顶球技术的提高、改进抢断球及连接动作、巩固进攻技术中的回传球和一次传球、精细射门技术和传中与包抄射门技术。
(3)战术方面强化接应与支持、掌握盯人与在两名防守队员之间的合理站位、明确进攻与防守的基本概念、加强站位与回位的意识、了解个人在比赛中的位置、深化局部战术在比赛中全队战术中的专任与作用、学会以比赛中攻防的整体移动、加强紧逼与重新夺回控球权的意识、掌握定位球战术的攻防基本战术。
(4)身体素质训练方面,进一步提高一般耐力、速度与力量素质,养成良好的正确的姿态与姿势,发展弹跳力、协调性、柔韧性和灵巧性。加强身体的恢复和营养,强化医务监督工作。
(5)继续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2、预期目标
(1)根据计划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四个主要方面调整到最佳状态进入比赛。
(2)本年度全区初中组足球比赛前四名。
全年训练周次为48周,训练时数为570-580小时,全年分为双训练周期。
1、从本年度1月1日开始至12月30日。
2、准备阶段8周,从1月1日开始至2月29日。
3、比赛阶段12周,从3月1日开始至5月31日。
4、间歇阶段4周,从6月1日开始至年6月30日。
5、准备阶段8周,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
6、比赛阶段12周,从9月1日开始至11月30日。
7、过渡阶段4周,从12月1日开始至12月28日。
(四)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比赛的比例安排
1、身体素质训练:15%。
2、专项身体素质训练:21%。
3、技术训练:36%。
4、战术训练:17%。
5、竞赛:11%。
(五)训练的基本任务、内容
1、提高队员训练作风和比赛作风
(1)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2)严格的训练要求。
(3)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4)培养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5)严格的比赛纪律。
2、提高队员的全面身体素质,重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爆发力等素质
(1)学习掌握正确动作与身体姿势技术。
(2)使速度与力量紧密结合,提高爆发力。
(3)提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所需要的灵敏、协调能力。
(4)将足球技术与身体素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5)有意识地发展一般耐力素质。
3、全面提高队员的基本技术(重点是传、接球技术),逐步发展队员个人技术特长
(1)提高对抗条件下的控球能力和有球技术的衔接能力。
(2)正确掌握长传、接球技术。
(3)提高临场射门技术。
(4)注意发现队员技术特长加以培养。
(5)全面发展队员的攻防技术。
4、提高队员的战术能力,重点是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
(1)明确个人攻守的职能,进攻和防守原则。
(2)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2对2、3对3、4对3攻防能力。
(3)确定基本阵容,初步形成3-2-1、3-1-2、3-3的7人制足球阵型基本打法。
(六)完成训练计划的主要方法手段
1、身体训练手段
各种起动跑、加速跑、哑铃快速挺举、蛙跳、多级跳、抛接实心球、一般耐力跑。
2、技术训练手段
主要以对抗条件下的技术训练为主。
3、战术训练手段
2对2、4对4、5对5、6对6对抗攻守,半场攻守。
6、训练和比赛应使用4号球。
(七)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这个年龄段是少年时期,也是运动员获得所有足球知识的最佳时期,技术训练主要是以对抗训练为主,在这一阶段如果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以后就很难弥补。
(2)在技战术训练时,一定要给运动员一个足球比赛的完整概念,让他们知道所掌握的技战术是为了什么,在足球比赛中是如何运用和发挥作用的。
(3)教学与训练时,采用多提问、多思考、多动脑筋,让其回答问题,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独立解决竞技场上出现技战术上的问题习惯。
(4)技术练习时应揉进战术因素,以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积极提倡队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5)在完成技术和战术配合时,应强调在快速运动中进行,在此基础上并追求准确性。训练中应强调速度素质,并且速度要与技术有机结合。
(6)在完成二、三元组合技术时,应突出抓好各技术动作的连贯协调能力。
(7)要强调队员在快速移动、转体变向、跳跃倒地等非正常身体姿势下完成各种技战术练习。
(8)在进行技战术练时,要明确体现出三维空间,即地面、距离和高度的感知觉。
(9)在有对手较积极干扰下完成技术和战术配合,并以此培养队员的应变意识和能力。
(10)在足球比赛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比赛进攻与防守战术原则。
(八)总结
1、每阶段比赛后进行个人和全队小结。
2、年终进行个人和全队全年训练比赛总结。
(九)主要措施
1、加强入队教育,端正入队动机,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建立技术学习小组,逐步形成球队的骨干力量。
3、加强足球理论学习,每周定期学习一次。
4、建立全队和队员的技术档案。
5、训练安排要循序渐进,训练手段要多样化,认真贯彻直观教学、启发性原则;
6、认真写好训练日记,及时了解队员的身体机能状况;
7、在现有条件下做好医务监督。
(十)全年训练时期的划分,各阶段的训练时数、次数,训练任务,训练负荷安排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周期准备期比赛期间歇期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
训练时数和次数、训练任务80小时40课
1、抓好训练作风,严格训练纪律。
2、速度、爆发力。
3、活动中传控、接球技术。
4、小型战术:3对2、4对3。
5、通过练习比赛,确定比赛阵容和主要战术。180小时90课
1、抓好比赛作风。
2、比赛期间保持身体技术练习。
3、比赛重点提高队员个人攻守职能和攻守原则的贯彻。
40小时20课
1、减少训练时数,降低训练量。
2、多采用游戏换项训练,以利调节身体、精神、消除疲劳。80小时40课
1、抓好训练质量。
2、发展专项速度爆发力。
3、增加对抗训练,提高传接球技术。
4、小型战术4对4、6对6。
5、改进提高已形成的攻守战术。170小时80课
1、抓好勇猛顽强战斗作风的培养。
2、保持一定身体、技术训练。
3、进一步提高个人攻守职能和攻守原则的贯彻要求。
26小时13课
1、放假15天。
2、采用多种项目训练进行恢复。
各项训练的百分
比一般身体训练(%)151040151040
专项身体训练(%)252020252020
技术(%)403530403530
战术(%)152010152010
比赛5(8场)15(35场)5(8场)15(35场)
二、阶段训练计划
(一)制定计划的依据
根据全年训练计划的安排,该准备期是为了参加下半年的全市初中组7人制足球比赛的第二阶段比赛,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培养队员的自信心和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1)培养运动员们良好的训练态度及良好的比赛作风。
(2)为参加全区初中组7人制足球比赛做好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充分准备。
(3)提高局部攻防战术配合能力,学习7人制足球比赛攻防战术。
(4)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速度、爆发力、协调性。
(2)确定参加本年度全区初中组7人制足球比赛的主力阵容和替补阵容。
1、从本年度8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
2、第一阶段1周,从8月1日开始至8月6日。
3、第二阶段1周,从8月7日开始至8月13日。
4、第三阶段1周,从8月14日开始至8月20日。
5、第四阶段1周,从8月21日开始至8月31日。
(四)各阶段的训练时数、次数,训练任务,训练负荷安排表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课次课时8月1日~8月6日
一周6天8课16小时8月7日~8月13日
一周7天9课18小时8月14日~8月20日
一周7天7课14小时8月21日~8月31日
一周7天6课11小时
目的恢复/个人技能恢复/技战术身体强化/战术配合/人员配合开阔眼界,锻炼队伍
重点机能恢复和球性技能提高和传接球混氧(比赛)的提高适应/整体磨合挖掘有特点、潜力的队员
内容1、一般耐力,徒手力量。
2、传接球(无对抗)。1、轻器械力量
2、有对抗中传接球1、速度耐力为主
2、整体的攻防及定位球演练内容:比赛
方法个人、小组小组/局部局部/整体整体
要求1、循序渐进。
2、认真1、技术要求“规格化”
2、有对抗中的传接球1、“到位”、“认真”
2、紧迫感1、认真、投入、激情
2、珍惜机会
各项训练的百分比(%)身体50203020
技术40602020
战术10205060
运动量安排
备注1、23天准备期,合理调整,避免出现伤病。
2、完成任务,达到锻炼的目的。
4、15、17、20日为教学比赛。
以参加赛会制的同年龄组足球比赛为目标的。教练员是通过专项体能训练和比赛来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速度和力量素质,以适应赛会制足球比赛要求。初中阶段要以小型比赛和多种形式接近比赛场景的对抗性训练,发展运动员特长技术,提高和巩固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培养运动员正确的攻防态度与观念,建立足球比赛的整体概念。
三、周训练计划
本周训练任务:1、改进提高:①接传球技能;②射门能力;③局部防守能力。
2、发展力量、速度练习。
3、备战周末比赛。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训练重点内容局部防守/力量接传球/局部防守配合射门力量/配合射门配合射门/定位球比赛比赛
二、技战术80′
1、有方向2-2
2、有方向4-4
3、位置练习
三、体能20′(力量练习)一、热身20′柔韧/接传球
二、体能20′速度和灵敏训练
三、技战术80′
3、位置练习一、热身20′接传球/柔韧
二、技战术60′
1、边路进攻配合
2、转移进攻
3、定位球
三、配合射门40′(采用分组练习)
一、热身20′柔韧/接传球
二、体能30′(轻器械快速力量)
三、技战术
60′
配合射门(采用分组练习)一、热身25′柔韧/区域4-2
1、配合射门
2、定位球13:00
对XX中学10:00
对XX中学
训练强度与量
四、课时训练计划
人数:20人应到人数20人场地与器材场地:足球场
器材:足球20个、旗杆8支、背心20件
实到人数20人
训练任务发展球员身体协调性训练,提高球员一对一的对抗能力
4分钟
11分钟
5分钟
8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2分钟
15分钟一、热身:
1.慢跑400m
2.慢跑-加速跑距离15m,每组10次。
①下蹲起立-加速跑
②坐在地上-起立加速跑
③原地跳-加速跑
④后退跑-转身加速跑
15m
⑤绕障碍跑
╳╳╳▲▲▲▲▲▲▲▲▲▲
3.伸拉肌肉小腿伸展、四头肌伸展、大腿后群肌和肌腱伸展、腰背肌伸展、
肩部肌肉伸展、腹部肌肉伸展、腹侧肌肉伸展
二、基本部分
1.一人一球,绕“8”字运球
╳●▲▲
5人一组,分4组练习
2.一人一球,运球绕障碍-射小门:距离24m,障碍物之间2m。
14m10m
╳╳╳╳●▲▲▲▲▲▲▲
○
3.一对一射小门1分钟X4组15×10m
●○
4人一组,分5组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慢跑
2.拉伸
3.小结
★放松跑,心率控制在120次/min以下。
★1.有一定强度,心率控制在150次/min以下。
2..练习认真。
★重点牵拉膝关节、踝关节,腰腹肌肉和韧带及有关小肌肉群。
★1.脚背内侧和脚背外侧结合运球。
2左右脚结合运球。
3运球动作协调、连贯。
4.注意观察。
★1.同上
2.射门前注意观察守门员位置。
3.射门时眼睛看球。
4
★1.一对一运球过人,要求过人时运用假动作过人。
2.假动作要熟练,动作连贯、协调。
3.假动作完成后,过人动作要块。
4.练习开始时,防守队员可以消极防守-逐步过渡到积极防守。
5.1分钟后两组交换
★1.充分放松
2.调整呼吸
★1.充分拉伸,
本次课发展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提高运动员一对一的对抗能力,完善技能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技术动作细节的过程,重复是完美的前提。本次训练课无论是训练内容的设计还是训练方法的选择都紧紧围绕训练的任务来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