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太明白,不是拍了部和减肥无关的电影吗?怎么我这种连电影都没看过的人,听这部电影衍生出来的减肥故事都快听得耳朵起茧了。
16+8其实是比较初级的版本,之前有几位朋友交流减肥心得,18+6,20+4均有提及,听得我都饿了。
只不过这两天,16+8突然翻车了:一项研究称8小时内进食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了91%。
出于吓唬那些正在实践间歇性断食的小伙伴们的崇高理想,我去找了这项研究,结果把我看乐了。
暂且不说这目前只是在一个学术会议上的报告,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就是这里面的研究方法也颇有争议。
该研究是中美几位研究人员合作,分析美国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问卷调查2013-2018年的结果,以及截至2019年的死亡登记数据。
原来是看调查问卷里有没有两天内的食物摄入数据。
更何况,这里还有回忆是否准确以及具体饮食是否健康等潜在的偏倚因素——是的,这项研究都没考虑具体食物类型。
看分组就会发现8小时内进食的人数是最少的,只有414人:
更少的人数意味着很可能也更容易因为偶然的偏倚,导致更大的波动,比如万一这400多人里有更多人的食谱多是垃圾食品呢?
虽说包括16+8在内各种间歇性断食的健康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这项被解读成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91%的研究实在有太多问题,不能当做严谨的研究成果采纳。
比如202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对2785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组成的队列做问卷跟踪,发现长期有断食习惯的人,心脏病风险约为没有断食习惯的人的三分之一,同时具有生存优势,也就是死亡率更低。
而这些人平均坚持断食42年,最短也有5年。和前述提到的跟踪几个月为主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合,我们也可以推论,短期与长期的断食都是可行的,没有出现短期有收益,长期有害的反转。
当然,这些研究往往是针对特殊的人群,比如已经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是肥胖症这些代谢类疾病患者。我们不能将结论随意推广到所有人群,像本身没有基础疾病的人,间歇性断食能否有上述心血管疾病收益,是未知的。
对于有些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厌食症患者,间歇性断食也存在特殊风险,未必适用,或者需要更多专业指导。
可是,我们不需要因为一部电影——还是和减肥无关的电影,把间歇性断食捧上天,又因为一个远不完善的研究,突然把所有尝试或想尝试间歇性断食的人吓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