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保教人员密切配合,杜绝患病儿童或带菌者进入幼儿园。
晨检步骤:
一摸:摸额头检查体温,摸颌下淋巴结检查肿大。
二看:观察咽部充血、口腔溃疡、手心水疱等,以及幼儿精神状态、眼睛、耳廓等。
三问:询问家庭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以及体温、咳嗽等健康状况。
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并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入园。
五记录:认真记录所有检查结果。
每日晨检重点:
周一:重点检查指甲清洁及手心情况。
周二:重点检查幼儿书包等携带物情况。
周三:重点检查幼儿眼睛及服装整洁情况。
周四:重点检查幼儿口腔、咽部及颌下淋巴结情况。
周五:重点检查耳廓、耳后清洁情况。
每日使用爱诺喷漱液为幼儿进行口腔保健、咽部灭菌。
使用红外线体温计对疑似发热、精神状态不佳的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者请家长带回观察、治疗。
2.幼儿出勤情况:
督促教师使用点名册,做好出勤人数登记。
对缺勤者,查明原因,做好记录。
一周未来园者,通知园长,做好处理。
3.生活用品消毒及摆放:
检查各班生活用品消毒及摆放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幼儿个人卫生。
4.食堂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生熟食品制作及食具消毒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采购食品时索要卫生许可证,或直接到加工场地考察。
对成品菜进行严格验收制度,保健人员亲口尝试确认无误后方可发送到班级。
每天的饭菜保留48小时备用。
健全食堂仓库管理制度,完善食堂食品卫生管理。
5.幼儿进餐情况:
检查幼儿进餐情况,掌握菜谱的反馈。
保证幼儿每餐的营养充分摄入,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发现问题耐心指导。
6.身体不适幼儿观察与监测:
对需在园服*者做好记录,准时给*。
做好保育工作。
7.幼儿午睡情况:
保持午睡室空气流通,光线适宜。
督促幼儿睡姿良好,脱衣脱鞋盖被睡觉,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督促、检查教师做好幼儿午睡时的巡视工作。
8.体育活动:
积极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
坚持每日至少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保证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
做好观察、记录。
特别加强晨间体育锻炼活动。
9.紧急事件处理:
妥善处理当日发生的紧急事件,如幼儿发烧、外伤等。
发生事故时,妥善处理并送医院诊治,及时向园长上报。
事后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10.安全防护意识:
配合教师做好幼儿安全离园的宣传教育。
离园时对园内场地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
11.教室卫生检查:
协同值日老师检查教室通风、清洁卫生情况并做好记录。
巡视各个班级,防止将幼儿误留室内。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确保幼儿良好的生活环境。
12.幼儿园整体卫生工作:
每天对教室卫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
督促教师、保育员做好整个幼儿园的卫生工作,确保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干净、整洁、健康。
13.档案整理及准备工作:
整理当天的档案。
准备第二天的晨检消毒工作。
二、每周卫生保健工作
1.菜谱制定:
选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粗细粮、荤素甜咸搭配适宜。
注意食物的*、香、味、形俱全,提高幼儿的口味。
做到二周不重复菜样。
尽量多安排能够自制的点心,让幼儿吃得健康。
与营养师多逛菜场、超市,选用营养价值高、幼儿喜欢的、物美价廉的新鲜菜。
根据体弱及患病幼儿的具体情况,结合家庭教育具体分析、安排菜谱。
体弱儿童采用综合*措施,如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等。
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并加强家园联系,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疾病发生。
对营养不良及贫血的幼儿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含铁量高的食物,并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家长要配合家庭教育,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质。
2.安全设施检查:
每周检查运动器具一次。
对原内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消除隐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空气消毒:
每周一、四用电子紫外线灯对教室进行空气消毒。
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大消毒力度,每天消毒。
严格执行园内卫生消毒制度,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4.环境消毒:
每周五对各班卫生间、阳台进行空气消毒。
对各班积木、玩具包括室外大型玩具和器械室器械进行全面消毒。
班级积木分两周进行消毒,循
....
注:由于内容过长,仅截取部分,后续内容请参考原文本。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新学期如期而至。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气候变化带来了人类机体的微妙变化。对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和病毒可能会趁机入侵。根据本学期的气候特点及幼儿的身心发展,我们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把好“管理关”“指导关”,为保教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1.加强膳食管理,充分发挥膳食小组的作用,提高膳食质量,增强幼儿体质。
2.加强幼儿体格检查及常规卫生、保健工作,重视安全,增强检查力度,防患于未然。
3.妥善管理财物,确保账物相符,克服浪费,节约开支,保障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4.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保健和财务工作的效率。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2.完善卫生保健制度。
3.开展儿童体格发育的测量与评价工作。
4.定期检查园内环境卫生及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配合防疫部门进行幼儿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儿童营养
1.管理儿童膳食,制定带量食谱,确保食物品种多样,合理搭配营养成分,按量供给,并进行每月的营养计算与分析,要求炊事人员做好饮食卫生及餐具消毒。
依据园务工作及幼教各项计划,深入贯彻区教育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幼教中心工作,聚焦幼儿发展,确保规范的保教管理,以持续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努力办好让*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具体工作:
1.严格落实卫生保健工作。
(2)严格晨检流程,按照“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标准进行检查,及时隔离可疑病例,做好幼儿自带*品的记录,确保按时发*和观察。
(3)加强幼儿健康护理,确保通风和消毒,调配饮食,增加时令菜的摄入,确保每天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以增强幼儿的抵抗力。
(5)丰富家园交流手段,定期更新园内宣传橱窗,向家长传达育儿小知识。
2.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1)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园内水、电、大型玩具和活动场地的安全,及时整改问题。
(2)严格执行接送制度,确保对可疑者的详细询问和登记,避免意外事故。
(3)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各班教师需制定规则,教导幼儿自我保护,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教育内容如实记录。
(4)园长和保健人员定期检查午餐和午睡情况,督促老师加强管理。
(5)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应急技能,使孩子们学会沉着应对紧急情况。
3.加强班级清洁、消毒管理。
(1)各班需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教具和日常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2)实行一人一杯、二巾的专用制度,并做好标识。
(3)保教人员需认真消毒玩具、被褥和活动室,确保环境整洁,做到日常清扫与周清。
(4)加强流行病的预防,对体弱儿进行检疫,防止流感等疾病蔓延,确保玩具和物品彻底消毒。
4.加强食堂后勤管理。
(1)定期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确保*作规范。
(2)严格食品加工流程,保持食堂内部清洁卫生,确保餐具消毒。
(3)规范幼儿用餐管理,合理分配饭菜,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
(4)做好食品储存工作,严禁不合格食品入园,确保验收手续齐全。
(5)做好餐后48小时留样备查,记录样品日期。
5.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保育工作能力。
6.培养幼儿日常生活常规。
(1)在保教中结合生活管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观察幼儿情绪变化,及时沟通。
(3)帮助幼儿养成进食后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需及时教导并坚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