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之一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单全荣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经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饱,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既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又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以“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规范我校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我们的口号是“吃有营养的食品,有营养的食品才吃”,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摒弃“口感好,就是好吃的东西,就多吃点。”顺着感觉走,而应当升华到理性化阶段水平,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向世界标准——科学饮食观。
二、活动的总目标
知识目标:
2、使学生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和健康饮食的小常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访问、调查、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办手抄报,写标语和写建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饮食与营养”的宣传活动。
情感与态度目标:我们的口号是“你有钱买到一切,但你无权利浪费人类共同的资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方式
调查宣传访问资料收集参与体验
四、活动适用对象:
四至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具体目标:明确研究主题,建立研究小组,准备实施
活动过程:
1、通过师生谈话引入研究主题
“民以食为天”,饮食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需求。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皮。当人们再也不必为了“一日三餐”的着落而犯愁时,吃饭成了享受,成了一门艺术。吃什么最好,怎么才能吃得科学合理,吃出健康,更成了当今社会人们最关心的话题。那么关于吃的方面你肯定想了解很多东西。这次我们要以“饮食与营养”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每一种食物分别有哪些营养价值?
3、学生分小组拟订活动方案
(1)、教师宣布组织形式。
(2)、班内分组,注意男女的平衡及不同能力,不同性格倾向学生的平衡,明确组内分工,选出小组负责人。
(3)、活动方案的设计表格如下:
研究主题:饮食与营养
课题组成员:
小组长:
研究方法:
研究的食物
营养价值
负责的人
4、交流指导并完善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活动一:调查交流食物的营养价值。
具体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对每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解。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1、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观察、调查、上网、查阅书籍、咨询他人等方法,了解食物所具备的营养物质。
2、做好活动时的研究记录
姓名:
食物
研究方法
3、组长做好整理
4、班内进行交流
5、教师归纳总结
谷类食物:这类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此类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动物性食物:此类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大豆及其制品:此类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活动二:自我饮食习惯调查。
1、了解自我饮食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1、出示自我饮食情况调查表:
早餐
种类
牛奶
糕点
鸡蛋
其它
份量
中、晚餐
种
类
粮食
肉
蔬菜
大米
面食
猪肉
家禽
鱼
喜好程度
注:喜好程度分为非常喜欢、一般、不喜欢三种。份量分为很多、适量、较少三种。
加餐(包括零食)
数量
2、做好为期一周的观察和记录
3、交流展示
4、针对自我饮食习惯,进行评价,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三:如何做到饮食均衡、适量
1、明白饮食必须做到均衡、适量,才能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调查研究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危害
小组
组员
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危害
生活中常见的症状
查找原因
得出的结论
2、班内交流汇报调查情况
3讨论
(1)人们饮食为什么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2)怎样合理安排饮食,才会使营养均衡
(参考资料:平衡膳食的营养特点:
4、教师总结:唐代医生孙思邈最早认识到:不吃杂食,单吃白米,得脚气病。人们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即使像乳、蛋这类公认的营养佳品,也难免“美中不足”。如婴儿赖以生长的乳类就缺乏铁质。半岁婴儿如不适时增补铁质的辅食,就会发生营养性贫血。又比如鸡蛋,营养可谓“丰富”,但缺乏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所以单靠一种食物,不管数量多大,都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这就是说,吃饱了肚子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足够的营养,除非所吃进的食物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反过来也一样,质虽精但量不足,同样不可能维护健康、促进生长。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营养过度,其后果比肥胖本身还严重。营养缺乏会造成营养性水肿,以及贫血、夜盲、脚气病、糙皮病、坏血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疾病。总之,营养不良(过度和缺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食疗胜于药疗,一个营养师顶十个医生。
活动四:我是小小营养师
1、教育学生懂得饮食要适时、适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学会对日常食物的合理搭配
1、调查身边的同学们或他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营养习惯,给他们提提建议。
调查表
调查者姓名
年龄
身高
体重
营养症状
饮食习惯
建议
2、出示一名小学生的一周午餐食谱(供参考)
午点:豆沙粢毛团
星期一午餐:玉米饭、五香板鱼烩素丝、葱花肉糜豆腐汤、龙虾片
午点:酱黄豆粥
期二午餐:米饭、鱼香肉丝、青菜炒蘑菇、番茄蛋汤、香蕉
星期三午餐:虾皮香干菜肉大馄饨、面包
午点:花生血糯赤豆羹
星期四午餐:米饭、咖喱鸡翅、小白菜炒香干、番茄土豆丝汤
午点:花卷
星期五午餐:鸳鸯蛋、胡萝卜卷心菜、虾皮紫菜汤、苹果
午点:饼干、橙汁鱼肝油
3、出份营养套餐小小报
下面我们就要来做小小的营养师,亲自动手设计既有营养又合理的健康食谱。
4、营养师大碰撞
让学生们交流自己设计的营养食谱,小营养师们互相发问、解疑。建议营养师们将营养食谱介绍给你认为适用的人。(同学、家长、老师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2、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写作能力。
1、谈话导入:
通过前阶段的一系列调查活动,大家已经深深的知道了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大家以后要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且要做到不能多吃“垃圾食品——油炸类、半成品食品”,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