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本跟自助餐“不沾边”的品牌接连上线自助餐:南城香推出了“3元自助早餐”活动,肯德基搞起了55元自助小食,满记甜品在上海的5家门店推出“35元甜品畅吃”活动……在自助带来的高流量、高话题度之下,一众品牌纷纷跟进。
此前,老字号东来顺在2020年短暂试水过68元/位的自助火锅;2021年,小肥羊火锅上海地区的门店推出了138元—228元的自助套餐;吉野家也在上新了火锅产品后,快速推出68元/位的火锅自助;星巴克也曾推出过限时自助餐,398元可2小时无限量畅吃畅饮……
对此,有专家分析,从消费端来看,限时自助模式之所以风靡一时,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餐饮品牌承压求变;另一方面是一些线上平台的推动,放大了产品的传播效应。
限时自助限制多
虽然限时自助的高性价比颇具吸引力,但其中的限制也很多,食客想“吃回本”并不容易。
商家设置的“条条框框”和货不对板等乱象也在社交平台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抢到了限时自助的名额,却预约不上。”“使用规则特别复杂,想吃个饭太不容易了!”……更有网友直言:“酒店的自助餐也是这个价,而且菜品更丰富,相比之下限时自助其实也没那么‘香’了。”
消费者需理性对待
限时自助激起了消费者的兴趣,给品牌带来商机,但这种方式能一直火下去吗?
不过,限时自助等促销活动仍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商家推出限时自助也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和提高品牌知名度,这种现象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尤为常见。”何权津建议,商家在开启限时自助前,需要仔细评估成本、利润和市场需求,并确保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以保持消费者忠诚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限时自助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吸引更多顾客到店消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理性对待限时自助这类促销活动。有些限时自助可能存在条件限制或额外收费项目,需要仔细阅读活动规则和条款。其次,要考虑食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否能够满足期望。有时候商家可能会在促销活动中降低成本或减少服务质量,所以消费者需要在价格与品质之间的权衡。
可以看出,消费形势变化、行业竞争叠加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促使餐饮端向理性消费上转移。“消费者的需求释放和企业的促销举措属于双向奔赴,限时自助未来可能会降温,但长远看还会被倡导下去。”一位餐饮从业者预测,“未来,更多类似新模式的出现将有助于让餐饮回归便宜又好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