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学一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用心去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指导手册吧。
《指南》可以帮助家长:
2、反思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3、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
4、用科学的方法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5、与幼儿园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教育共识。
《指南》告诉我们: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1、“幼儿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和学习愿望。
2、幼儿天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通过感官、动作、语言与周围环境互动,无时无刻不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3、应尊重幼儿自身的兴趣、需要与独特的学习方式,支持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探究。”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1、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2、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
3、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想象和创造,通过游戏认识周围世界,感受生活,享受快乐。
4、家长应积极接纳并支持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戏。
幼儿在交往中成长
1、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不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2、家长应满足幼儿渴望陪伴的需要,鼓励、支持幼儿主动与人交往,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幼儿的发展既遵循一定的规律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在发展的顺序和阶段上大致相同,但是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表现又不完全一致。
家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发展差异,了解孩子成长的独特性,允许孩子按照自身的节奏和方式学习发展。
享受家庭的关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并伴随孩子终生。家庭中形成的早期经验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性格、行为、智力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
均衡的营养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悉心照料生活起居,保障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和游戏,满足孩子身体和动作的发展需要。尽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自我服务中学会动手动脑。帮助孩子养成规律、有序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适宜的玩具和图书,相对独立的空间
玩具和图书是童和年不可或缺的伙伴,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1、玩具不一定都是买来的,简单的生活用品或自然材料同样能激发孩子游戏和创造的兴趣。和孩子一起搜集生活和自然材料,变换和创造各种玩法。
2、经常陪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开阔眼界,丰富心灵,增进情趣,让孩子从小亲近和喜欢图书。
3、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便于孩子自由取放玩具、图书,存放自己的作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最重要的家庭一员。
稳定的家庭关系有效的陪伴不可替代的父亲影响
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是幼儿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形成良好情绪情感的重要基础。
1、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良好家庭关系中成长的孩子,情感积极稳定,能主动、自信的应对未来生活。
2、多亲吻、拥抱、爱抚孩子,经常和孩子一起游戏、聊天、讲故事,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3、做孩子游戏的玩伴,平等参与,不过分干预。4、父亲带给孩子勇气、力量和自信,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
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为孩子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亲近大自然可以萌发孩子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强健体魄,愉悦心灵。
愉悦的体验广泛的兴趣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1、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感受阳光雨露、山川河流的美好,在观察花鸟树木、玩沙玩水中体验到自然的奇妙和探究的乐趣。
3、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事物,发现规律,积累经验,解决问题。4、不要过多干扰孩子的活动。
探究能力知识经验
鼓励和支持孩子探索大自然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增长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
1、细心观察孩子的探究过程,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在必要时启发他们思考。
2、理解和支持孩子反复观察和尝试的行为,这是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
热爱和敬畏大自然的态度
2、与孩子一起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和真谛。
遵守规则应对冲突面对挫折
社会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与人交往、理解和建立规则、适应群体生活的机会。社会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教胜于言教。幼儿的交往技能是在观察模仿、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形成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都让幼儿感到安全可靠、乐于交往,充满自信。
乐于交往理解他人接纳自我
1、经常带孩子参加亲朋好友聚会和一些适宜孩子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2、经常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或鼓励孩子到小朋友家做客。
3、适时送孩子到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引导孩子在交往中逐步体会什么样的行为更受欢迎。
4、经常和孩子聊聊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事,引导他管住自己的想法,理解别人的感受。
1、通过日常生活或游戏,体验规则的必要,逐步调整自己的需要和行为,遵守规则。
2、幼儿之间发生冲突,不急于干预,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3、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包办代替,以适当的方式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轻言放弃。
自尊自信认同感归属感
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使他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2、积极回应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多肯定孩子,切忌横向比较。
3、帮助孩子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会幼儿园集体的温暖。
1、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2、运用多种感官和动作进行操作和体验。
3、以具体事物和想象为内容。
4、具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1、是否获得了丰富的生活感受和体验。
2、探究过程中是否有独立的思考和经验积累。3、能否用已有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
4、能否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家长不应该
1、缺乏平常心,互相攀比,对孩子期望过高。
2、不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
3、盲目追求知识技能,要求孩子提前学习拼音、识子、算数、英语等。
4、不愿让孩子玩沙、玩水、拆拆装装等游戏,担心不安全、不卫生。
5、过分追求学习结果,让孩子死记硬背古诗古文,以为会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