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各种营养素是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在制备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以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及避免城市中由于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提要】在为学龄前儿童烹调加工食物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为了保护儿童较敏感的消化系统,避免干扰或影响儿童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和喜好、食物的正确选择和膳食多样的实现、预防偏食和挑食的不良习惯,儿童的膳食应清淡、少盐、少油脂,并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和调味品。
学龄前儿童胃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存储量少,又活泼好动,容易饥饿。应通过适当增加餐次来适应学龄前儿童的消化特点,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各餐营养素和能量合理分配,早中晚正餐之间加适量的加餐食物,既保证了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负担。通常情况下,三餐能量分配中,早餐提供的能量约占30%(含上午十点的加餐),午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日的40%(含下午三点的加餐),晚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日的30%(含晚上8点的少量水果、牛奶)
零食是学龄前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应予以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零食是正餐以外所进食的食物和饮料。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两点之外的添加的食物,用以补充不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学龄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多,所以营养素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水分需要量也大,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为1000~1500ml。其饮料以白开水为主。目前市场上许多含糖饮料含有葡萄糖、碳酸、磷酸等物质,过多的饮用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食欲,使儿童容易发生蛀牙,而且还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提要】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食物过量。当受冷受热,有疾病或情绪不安时,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提要】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与卫生状况。幼儿园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不要食用生的(未经高温消毒过的)牛奶和未煮熟的豆浆,不要吃生鸡蛋和未熟的肉类加工食品,不吃污染变质和不卫生的食物。
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儿童体格、认知情绪的健康发展。顶一下,祝您的孩子健康饮食,健康成长!
发表于:2016-09-14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