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还有机会恢复到健康状态吗?这部分人群如何控制血糖?
一、血糖异常升高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二、糖尿病前期距离糖尿病还有多远?
所以,糖尿病前期既是一个危险阶段,也是一个我们要应对挑战的阶段。如果干预良好,患者就有可能复转到健康状态。
三、糖尿病前期有没有明显的症状?
实际上,糖尿病前期很少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会出现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但是有一部分糖尿病前期的人会有容易饥饿的感觉,也有一部分人会感觉轻微的口渴,还有一部分人会感觉乏力。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最容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是进食量的增加以及午餐以后出现低血糖。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生育史。糖尿病前期的人,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四、走出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怎么做?
第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焦虑。越焦虑越容易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
第二,良好的休息和睡眠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激素。我们身体中很多的激素都会影响到血糖,其中胰岛素是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一个人每天不好好休息尤其是睡得太晚,长期下来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
第三,要优化体重。肥胖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嘌呤异常,尿酸异常等。肥胖还可以导致很多肿瘤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肥胖还可能带来骨关节、腰椎损伤、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等。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尿失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五、糖尿病有哪些诊断标准?
如果个人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任何一个点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那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没有典型的症状,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每升,或者是用75克葡萄糖做糖耐量试验,两小时后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糖化血红蛋白的值作为诊断标准,它可以反映个体过去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个体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大于或等于6.5%,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六、得了糖尿病一日三餐应该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不是什么都不敢吃,而是要合理地吃,合理地分配进食量,合理地搭配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每日三餐要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蛋白质和脂肪等的摄入量。特别是主食要做到粗细搭配,不要陷入只吃杂粮的误区,杂粮占主食的最高比例不应超过30%。另外,饮食也要配合用药情况来确定。
糖尿病患者遵照进餐顺序(比如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控制进餐速度,可以明显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这种饮食方法同样适用于健康人群,可以避免进食过多,控制体重。
七、糖尿病患者该怎么运动?
第三,要选择喜欢的、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
第四,避免运动损伤,防止运动伤害。尽量在灯光比较明亮的地方运动。运动之前要检查鞋袜,看看鞋子有没有破损,鞋子里面有没有异物等,最好有同伴一起运动。同时,外出运动时尽量带上食物,比如小饼干、糖块、水,适时补充水和适当的热卡,避免运动带来的低血糖和运动后迟发的低血糖。有条件的人也可以带上血糖仪,一有不适就进行监测。
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运动,比如血糖波动过高、酮症酸中毒、有急性并发症或有严重的其他并发症等情况。
八、牢记这几点建议
一旦罹患糖尿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病程究竟有多长,胰岛功能怎么样,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是不是也可以实现短期缓解。
不论是否可以短期缓解,患者都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生活方式的全面改进。同时合理用药,进行正确的血糖监测,争取推迟并发症的到来,甚至是避免并发症的到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昭通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热线:0870-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