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沪儿童餐营养成分普遍偏高
央广网上海4月14日消息(记者傅闻捷)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本市多家餐饮企业提供的儿童餐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儿童餐普遍存在营养成分偏高的情况。
本次试验在上海市19家餐饮企业购买了标称为儿童餐的30件样品,餐饮种类包括快餐、日式料理、西餐、中式简餐等,价格从12元到108元不等。测试主要针对每件样品的饱和脂肪酸、糖、钠等营养成分。
本次试验主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以下简称《膳食指南》)中4至17岁儿童所对应的营养成分每日摄入量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如下三大问题:
1、饱和脂肪酸的能量占比偏高。《膳食指南》中建议,4至17岁儿童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的能量占比应小于8%,以一个10岁男孩为例,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应超过17克。本次试验所涉30件套餐中,仅有4件未超过其建议值,其余26件实测值最高的能量占比达到了33.8%,是建议值的4.2倍。(表2:实测值前五位名单)
2、糖的能量占比偏高。《膳食指南》建议,4至17岁儿童每日摄入的糖的能量占比应小于10%,本次试验所涉30件套餐中,仅有5件未超过其建议值,其余25件实测值最高的能量占比达到了54.4%,是建议值的5.4倍。
3、钠含量过高的情况。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4至17岁不同年龄段对于钠的需求各不相同,4岁一般建议每日摄入低于1200mg;14至17岁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是人一生中对钠的需要量最高的阶段,其摄入控制在2200mg(成年人一般控制在2000mg,折算成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6克/日)。本次试验所涉30件套餐中,超过800mg(即按照一餐摄入一天需要量的40%计)有19件,占到63%,其中最高的1件钠含量达1811mg。
对此,本次比较试验的专家顾问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郭红卫认为:儿童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期,膳食中营养素含量不平衡,对他们的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从上海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率逐步下降,但超重肥胖检出率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血脂异常率也在升高。
鉴于儿童套餐的现状,建议消费者食用儿童餐时,可在食用频率上给予重视,即不要每天或经常食用儿童套餐。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某一餐的膳食不够平衡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餐来弥补这一餐的不足,如午餐食用了高脂肪的膳食,那么晚餐可以少些油脂含量;午餐蔬菜少,晚餐可以比往常增加些蔬菜量,甚至于第二天的膳食也可作相应的调整。建议供餐企业调整儿童套餐的食物种类,减少食盐用量,提供能量总量适宜,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恰当,添加糖含量较低的儿童套餐。
编辑:刘拓拓
关键词:上海
本周六,上海又将迎来本月的车牌拍卖。而在上个月,上海车牌参拍人数首次突破了22万,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2016-04-1219:22:00
目前,中晋上海所有营业部都遭查封,20多名核心成员被抓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