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立足乡村振兴现实需要,坚持课程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考核评价多维化,“全链条”抓好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打造过硬的驻村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坚持课程方式多样化配好“营养套餐”
统筹各类资源,灵活课程方式,为驻村干部培训做好课程套餐搭配,丰富培训内容。
优质师资讲好理论课。择优筛选高校专家学者、行业部门领导、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建立师资库,结合驻村工作实际,设置涵盖党性教育、政治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理论课程100余节,为市县两级培训提供“点单式”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精品路线打造实践课。坚持穿点成线,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乡村建设、红色文化教育等主题,打造5条精品观摩路线作为现场教学点,通过“室内+室外”“理论+实践”的方式,全面提升培训质效。
外埠考察上好研学课。积极推动驻村干部到外面学、到外面看,开阔思维视野、打开工作思路。7月份,市级组织60名驻村第一书记到山东潍坊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助力乡村发展把好产业“脉”,开好振兴“方”。
注重教学方法多元化持续“充电赋能”
充分发挥市县党校、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作用,通过集中学、线上学、日常学等多元化手段,常态化开展驻村干部培训。
“书记课堂”线上学。市县两级设置“书记课堂”,市级每季度开讲一次、县区每月开讲一次,运用网络直播技术,组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现身说法”8次,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方式,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聚焦考核评价多维化锻造“精兵强将”
围绕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多维度全面抓好学习成果巩固,确保应知应会内容入脑入心。
抓好实战访谈。市县两级每月开展1次“一对一”实战化访谈,聚焦国家考核评估,逐一检验、逐一过关,确保驻村干部达到资源禀赋、产业现状、政策落实、风土人情、基层党建、人才队伍、群众诉求“七个清楚”,做到政策一口清、业务问不倒。
强化跟踪测试。牢固树立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意识,以村情民情、防返贫政策理论为重点,每月组织1次业务能力测试,每期培训班至少组织2次闭卷考试,考试成绩现场通报,并与年底考核挂钩,倒逼驻村干部“以考促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推动擂台比武。建立驻村工作成效量化考核制度,制定任务清单,细化指标分值,每月1次打分,每季1次排名,半年开展1次比武拉练,组织驻村干部跳出本村看发展、跳出本村看帮扶、跳出本村看成效,做到互学、互观找差距,互比、互评促提升。
下一步,大庆市将健全完善驻村干部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确保轮换后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推动驻村帮扶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