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方法千奇百怪,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叫“间歇性禁食”,你听说过吗?
只不过,这种“间歇性禁食”真的禁得起考验吗?
一、间歇性禁食,加快脂肪的“燃烧”
间歇性禁食又称为间歇性断食,它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减重方式,不需要严格计算每日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8-12周就可以达到减少3%-8%体重的效果,主要包括隔日禁食、5+2饮食和限时进食三种形式。
间歇性禁食的减重原理是什么?原来在禁食期间,我们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会下降得足够多、足够久,此时机体会“燃烧”脂肪细胞,释放出之前储存的热量,以维持日常所需,从而使得体重减轻。
除了减重外,间歇性禁食还在多项研究中展现出好处,比如改变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死亡风险、降低神经系统疾病风险、改善大脑功能、增加生长激素分泌、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等。
二、最新研究:少吃一顿,折寿!
不用控制饮食,就能达到减肥效果?听到这,不少人蠢蠢欲动、摩拳擦掌了。但别急,有专家出来“打脸”了。
今年8月,我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学者联合开展的一项涉及2.4多万参与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不好好吃三餐会“折寿”!
那么一日三餐中,哪一餐不吃最为致命呢?答案是早餐。
研究显示,与吃早餐的参与者相比,不吃早餐的参与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升高11%和40%。
本次研究发表在权威期刊《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上。
三、临床上的“禁食”,并不适合推广
在网红、明星的推广效应下,许多网友盲目跟风,开始尝试间歇性禁食,却不知其中的潜在性危害。
至于长期坚持间歇性禁食会怎样?目前暂未清楚。健康人尝试间歇性禁食会不会使身体受益?也不清楚。尤其是对营养要求比较高的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来说,轻易尝试间歇性禁食有可能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危害。
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阮慧娟认为,尽管传言中间歇性禁食好处多多,但它与我们传统的饮食方式相悖,即使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积极的结果,但是证据不够充分,依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佐证,因此不适宜进行普遍性的推广。
要特别注意的是,发育中的孩子、孕产妇、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体重过轻者、精神障碍患者、癌症患者、三高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肝脏机能不佳者、长期服用药物者、痛风与营养不良水肿者、体弱者等,均不建议使用间歇性禁食。
四、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来了!
那么,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呢?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膳食宝塔”的概念,宝塔分为5层,其饮食结构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
膳食宝塔丨图源:中国营养学会
第一层:谷薯类食物
第二层: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建议成年人每天蔬菜摄入量至少300g,水果200-350g。蔬菜包括嫩茎、叶、花菜类、根菜类、鲜豆类、茄果瓜菜类、葱蒜类、菌藻类及水生蔬菜类等。水果包括仁果、浆果、核果、柑橘类、瓜果及热带水果等。
第三层:动物性食物
其中,鱼、虾、蟹和贝类等水产品的推荐每天摄入量为40-75g,蛋类推荐每天摄入1个鸡蛋,也可以等量的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及其加工制品来替代。
第四层:奶类、大豆和坚果
第五层:烹调油和盐
油盐是必要的烹饪调料,但应尽量控制摄入量。
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植物油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动物油包括猪油、牛油、黄油等。除了不能多吃,还要经常更换种类,才能满足脂肪需求。
盐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除了要少吃食用盐,含盐量高的调料也要限量,如酱油、蚝油等。
还是那句话,间歇性禁食不是可以随便尝试的,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一日三餐才是健康生活的保证,切勿盲目跟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