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011.06,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2011.09-2016.08,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专业,博士
2012.09-2014.06,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统计与数据分析,辅修
工作经历
2016.12-2017.12,雀巢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副研发专员
2018.6-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及方向
研究领域:果蔬加工;
研究方向:天然色素的加工与分析、果蔬风味与质构的加工控制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仪器分析实验(参讲)、食品分析实验(参讲)
研究生课程:食品风味专题(参讲)
主要科研项目
冷萃即饮咖啡产品的研发
阿胶枣产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果蔬源花色苷在饮料体系中的稳定性研究
代表著作与论文
Lao,F.,Giusti,M.M.*,2016.QuantificationofPurpleCorn(ZeamaysL.)AnthocyaninsUsingSpectrophotometricandHPLCApproaches:MethodComparisonandCorrelation.FoodAnal.Methods9,1367–1380.
Lao,F.,Giusti,M.M.*2017.Theeffectofpigmentmatrix,temperatureandamountofcarrierontheyieldandfinalcolorpropertiesofspraydriedpurplecorn(ZeamaysL.)cobanthocyaninpowders.FoodChemistry,227,376–382.
Lao,F.,Sigurdson,G.T.,Giusti,M.M.*2017.HealthBenefitsofPurpleCorn(ZeamaysL.)PhenolicCompounds.ComprehensiveReviewsinFoodScienceandFoodSafety,16(2),234–246.
Lao,F.,Giusti,M.M.*,2018.OptimizationofAnthocyaninsExtractionfromPurpleCorn(ZeaMayL.)CobUsingFood-FriendlyAqueousEthanolSolvents.JournalofCerealScience,80,87-93.
Gordillo,B.,Sigurdson,G.T.,Lao,F.,Gonzalez-Miret,M.L.,Heredia,F.J.,Giusti,M.M.*2018.AssessmentoftheColorModulationandStabilityofNaturallyCopigmentedAnthocyanin-GrapeColorantswithDifferentLevelsofPurification.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106,791-799.
获得奖励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攻博奖学金(2011-2015)
OVIFTStudentTravelGrant(2015、2016)
站站:据了解您之前在雀巢工作过,是什么机遇让您想去雀巢研发冷萃技术的?在研发过程中遇到过什么瓶颈?您是如何解决的?
劳老师:念博士的学校有校友招聘,曾经毕业的校友会回到母校进行岗位招聘,我就是抓住这个机会进入了雀巢研发,并且有幸加入了即饮咖啡产品研发团队。在冷萃咖啡技术工业化研发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很多瓶颈,其中一个就是即饮咖啡风味不稳定的问题。冲泡好的咖啡饮料放置几个小时之后香味就会消散,可我们需要把咖啡产品放到货架待半年甚至一年。让咖啡在12个月的保质期内无论什么时候打开瓶盖都有刚刚冲出来的味道,是一个对风味控制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解决办法包括在烘烤咖啡豆时把烤豆子时的香味收集起来,到最后再想办法兑到咖啡里去;或者在包装材料上选择气密性很好的材料;往瓶里充氮气不让咖啡的香味被氧气氧化;或者将热冲咖啡的味道收集起来,送给香精公司,让香精公司解析香味的主要成分,之后我们再一起合作把关键的香味成分想办法回填到产品中。
站站:是什么原因让您放弃曾经在雀巢的工作而回到农大当一名人民教师?
劳老师:我原本就是想当一名人民教师。考虑到食品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当老师之前,我想先去业界看看,得到一些实践的经验。只有出去看过以后,做选择也会更加适合自己一点。
相对于其他教师,我可能目前对一线企业产品研发的流程这方面会了解更多一些。至于我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到学校,主要是因为我的一些好奇心在企业没有条件得到满足。在企业会面临很多技术问题,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时效的考虑他们更关系关心“怎么解决问题”,而不太强调“是什么引起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么解决问题”。而学界就是一个重视并强调回到“为什么”的地方,我的求知欲在学校的科研岗位上能得到更好的满足,所以更倾向于回到学界。
站站:根据您的经历,您觉得我们在本科学习中需要注意什么?具备什么能力?
站站:不少同学对进入实验室研究了解不多,实验室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流程呢?
通常一些大的食品企业的研发部门是市场部的下属部门,一般市场部会向研发部提出产品研发的要求,研发部也要想清楚未来产品的市场定位、成本要求等信息,再着手进行设计,明确所需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也要结合工厂生产能力的实际进行考虑,在可以实现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涉及规划,不可闭门造车。
与纯科研实验室一样,在正式跑实验前要进行几次预实验,发现并解决实验设计中可能遗漏的问题,尽量让下一步正式的实验流程更加流畅后才能着手进行正式实验。生产实验结束后一般要进行感官评估,因为要自己试吃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杀菌卫生的控制必须非常到位。
我上学的时候因为臭美有时候喜欢披着头发做实验,但是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做的面包在产品品尝阶段出现头发也是个很尴尬的情况。在生产实践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实验室和生产车间李里的一些着装要求和流程规定都是有道理的。
站站:我们学生到了大二大三能在实验室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劳老师:大二大三的同学到了实验室里绝大多数还是要当好一只踏实勤恳的“工蜂”。
说实话刚开始进实验室是不可能像有些同学预想的那样做出什么大的成果的,就像刚开始进厨房学做菜一样。拿做番茄炒蛋举例,刚开始的时候番茄出汁可能没有妈妈做的那么好看,鸡蛋可能会过火候或者不够蓬松等等。你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的过程,才能把番茄炒蛋做好,然后才能慢慢地开始学做大菜。所以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同学们要做好会从最脏最累的活开始干起的准备,刷刷试管打打杂呀,然后才能慢慢地开始“掌勺”。
我刚开始进实验室的时候,因为成绩很好,预想自己可能会有很多“骚操作”,但是实验室带我的学姐让我洗了一个月的玻璃瓶,其他什么事都没让我做,实验也只能看着不能上手。回头想起来我才明白,这其实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严格非常好的实验基础训练,导致之后我所有的实验习惯都非常好。可能你刚进实验室会被立规矩,比如做实验前要先戴手套、实验前一天把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洗刷干净、实验开始前把实验台收拾干净、做完实验后把东西归位等这些费时费力看起来是“无用功”的事情让你感到非常痛苦,但是大家要了解像洗瓶子这种事情也是一种技术活,把瓶子洗干净不给自己的实验引入不必要的误差也是科学研究严谨的体现。
要把基础打好,要有耐心。
听完了劳菲老师的回答,你是不是对专业又深入了解了一些呢,是不是对自己的专业更加热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