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可以改善个人营养情况,还能增强抵抗力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曾青山
为大家带来一日三餐搭配的科学建议
一、食材选择遵循五个要点
疫情期间,很多人养成了在家里“屯粮”的习惯,但其实新鲜才是饮食的关键顺序,家里食材购买较多的情况,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耐放的先吃:如叶菜、鱼类、海鲜等;瓜菜禽畜肉类后吃。
2、肉类:按家庭需要切小块,分别包装急冻存储,如鸡开边,肉切小块、鱼一条条等。
4、奶制品不仅要看保质期,还要看储存条件,当心一些奶制品买回家,还没到保质期就提前变质了。尤其是保质期只有3天到7天的巴氏奶及市场上大部分酸奶都是保质期21天且需要冷藏的。
5、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柜,食物储备一定要有节制。
二、三餐食量有讲究
记住3∶4∶3原则
现代社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按照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是比较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
曾青山表示,“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3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90克,中午吃120克比较合适。”
三、三餐品质有搭配
早营养、午全面、晚清淡
●营养早餐●
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或水果,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丰盛午餐●
●清淡晚餐●
晚餐宜清淡,选择脂肪少、易消化、少盐的食物,同时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
晚餐最好选择:适当选择杂粮饭或面条、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新鲜蔬菜、瘦肉、鱼虾等。偶尔在进餐的同时饮用一小杯红酒也很好。
四、按照这个顺序进食
体重、血糖双控制
7~8点早餐:10点加餐(水果、牛奶)
12~13点午餐:15~16点加餐(坚果、小点心)
18~19点晚餐:尽量不加餐,23点前睡觉
同时进食顺序也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体重问题,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波动也非常的重要,建议按照“饭前半小时喝汤--菜---肉---饭”顺序进食。
研究表明:若长期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水平。
除此之外,曾青山医生提醒,一日三餐还要注意食物搭配与营养均衡,包括粗与细、干与稀、荤与素、冷与热等均衡。尤其是吃了较多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要搭配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或者鸡蛋,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