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Africa”这个词的词源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非洲大陆的古名是阿尔克布兰(Alkebulan),“AlkebuIan”是最古老且X源自土著的词,意思是“伊甸园”或“人类之母”。②这个词起源于罗马人。这一学派认为,罗马人发现了地中海对面的一块土地,并以居住在大X地区(现称为X)的柏柏尔部落命名。该部落的名字是“Afri”,罗马人将其命名为“Africa”,意思是“非洲人的土地”。③这个词源于该大陆的气候。根据这一理论,这个词是aphrike的派生词,是一个希腊词,意思是“没有寒冷和恐怖的土地”。或者,它可能是罗马词aprica(意思是“阳光明媚”)的变体,甚至是腓尼基词afar(意思是“灰尘”)的变体。④“Africa”这个名字是由印度商人通过非洲之角进入非洲大陆带来的。在印地语中,apara这个词的意思是“在后面”。从地理上来说,这可以解释为西方的一个地方。⑤该大陆的名称源自非洲。阿夫里库斯(Africus)是也门酋长,他于公元前2,000年入侵北部地区,据传“Africa”一词源自他的名字。

“非洲”一词全称为“阿非利加洲”。公元前264~公元前146年,古罗马人与古迦太基人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三次战争,最终迦太基人战败,惨遭X,其领土成为古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省”。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衰落,阿拉伯人重新夺回了北非地区,并用阿拉伯语命名为“伊弗里基叶”(Ifriqiya)。公元15世纪末期(14X),葡萄牙航海者穿越非洲最西南端的“风暴角”(即后来的“好望角”,意指“美好希望的海角”),环游非洲大陆之后,“非洲”一词才出现在地图上,用于指称整个非洲大陆。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非洲大陆东至哈丰角(RasXaafuun,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CabodasAgulhas,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CaboVerde,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也称本赛卡角,RasbenSakka,东经9°50′、北纬37°21′),南北长约8000千米,东西长约7403千米,总面积约3029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由大陆及岛屿组成,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岛屿数量最少的一个洲。除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外,其余多为小岛。岛屿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不到3%。

非洲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隔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同亚洲分界,北面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从印度洋经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的航线,以及从印度洋沿非洲海岸经好望角出大西洋的航线,是西欧和北美特别是西欧取得所需石油、战略源料和其他物资的生命运输线。

古代

人类起源时期

古代王国时期

公元前10000年,上尼罗河地区(即尼罗河上游地区或X南部地区)的居民就开始农业生产并收获野生大麦了。公元前5000年,X性农业村落也可能就已经在上尼罗河和下尼罗河两个地区建立了。

公元前4000年起,X就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出现了上、下X两个王国。经过长期斗争,公元前3200年左右,上X王美尼斯统一全国,定都提尼斯(Tjenu),又在尼罗河三角洲建新都孟菲斯(Memphis)。在从公元前2575年到前2180年这个时期,古XX者极大地增加了权力和财富,在首都孟菲斯附近兴建巨大金字塔,作为历代法老的陵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在吉萨,是公元前25世纪后期为胡夫法老修建的。胡夫大金字塔,高达146.5米,塔底每边长230米,占地52900平方米,全塔约用巨石230万块,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美尼斯(Menes)统一至亚历山大征服X,共有30个王朝,是古X人在非洲建立的最早的X制国家。

公元前2700年至前1400年,古努比亚(Nubia)地区与古X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并产生了该地区最早的人类痕迹——加什文化。约公元前2400年,在尼罗河第三和第四瀑布之间的地区,不但有了X性的居留点,还形成了一个国家级的社会——卡尔马。公元前2040年,古X完成了对尼罗河流域的征服,并在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7世纪中期)将国家疆界扩大到包括东北方的黎巴嫩和南方的努比亚的很大部分。到公元前1500年,X人已经侵入中东,并且在南方深入努比亚,侵占卡尔马。

公元前1000年前后古X新王国(公元前1530-前1070年)势力衰颓,努比亚地区另一个独立国家发展起来,名为“库施王国”(Kush或Cush)。与此同时,约在公元前10世纪,西非尼日利亚的诺克族掌握冶铁技术,铁的传播线路伴随班图人的迁徙而从西非传向东非、中非和南非。公元前7世纪,库施开采铁矿,开始冶铁和制造铁器,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730年,库施王国征服X,X尼罗河流域超过半个世纪,直到公元前663年被入侵的亚述人赶走。公元前591年,麦罗埃(Medewi/Bedewi)王国在努比亚兴起。麦罗埃距离印度洋沿岸的港口不远,逐渐成为制铁和冶铁的中心,欧洲历史学家称其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炼铁知识从麦罗埃继续向南传播,到公元前250年,这门技术来到大湖区。与此同时,在湖泊之间的地区(即维多利亚湖和坦噶尼喀湖之间的地区)存在若干个年代看来是公元前6世纪初的炼铁遗址,一些考古学家认为,东非地区可能独立发现了铁。

公元前1000年,迦太基(Carthago)也曾经是最重要的西地中海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影响也扩大到了西非稀树草原的诸王国。腓尼基人最初居住地中海东岸(今黎巴嫩地区),以擅长航海和贸易而闻名古代世界,在地中海东岸建立了若干城邦。随着X新王国的衰微,约在公元前10世纪,腓尼基人沿地中海西向对外殖民扩张,在北非沿岸的一些海峡和近岸岛屿建立新的居民点,并发展为城邦,其中以迦太基的崛起最为突出。

在公元6世纪后阿拉伯人大批移入北非之前,北非的土著是两部分人,尼罗河中下游为古X人,而X以西至大西洋岸,即马格里布地区(“马格里布”在阿拉伯语中为“西方”,意为X以西地区),土著为柏柏尔人各部落。在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的百年战争中,迦太基人无力控制马格里布广大地区。在马格里布地区直接受罗马帝国X前,柏柏尔人的大部落联盟中涌现出数个古代柏柏尔人王国,包括努米底亚王国和毛里塔尼亚王国。努米底亚王国位于木卢亚河至迦太基西界,大致相当于今阿尔及利亚北部,创建者为马西尼萨(公元前238-前148年)。毛里塔尼亚王国位于木卢阿河谷以西至阿特拉斯山脉地区,大致相当于今摩洛哥的北部。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广大土地上聚居着苏丹尼格罗各族人民,他们为人类创建了“苏丹农耕文明”,而且建立了一系列古代国家,其中首推古加纳王国。公元3世纪,一支带有柏柏尔血统的苏丹尼格罗黑人建立了加纳,后来这支人融入以农为生的黑人族体索宁凯人(Soninke),而索宁凯人自公元8世纪起一直就是加纳王国(GhanaEmpire)的主体居民。1200年,加纳南方的索索人兴起,其首领苏曼古鲁征服了加纳的残余部分,1240年,南方的马里X者松底亚塔征服索索人的王国,彻底摧毁加纳,古加纳王国在历史上消失。

当加纳王国走向衰败时,在尼日尔河支流桑卡拉尼河(Sankalani)地区存在多杜古(Dodugu)和曼德(Man-de)两个小国。13世纪初,附近的索索人兴起,其国王苏曼古鲁一度兼并了曼德,曼德国王曼萨·丹卡让·图曼出逃,马林克人各部落拥立图曼的同父异母兄弟松底亚塔为王,于12X起与索索人发生激战。1230年,在基里纳战役中,苏曼古鲁彻底失败,松底亚塔以此胜利巩固了各部落联盟,并乘胜征服了原先由加纳王国控制的所有地区,建立古马里帝国(MaliEmpire)。

桑海帝国(EmpireofSonghai)也开始了它的扩张。桑海并非一个新国家,早在9世纪时,河边城市加奥的居民就已经控制了尼日尔河曲的区域。这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最后被马里帝国吞并,但随着马里的衰弱,桑海得以重申它的独立。拥有一支强悍骑兵部队和一支战船队的被称为索尼王朝的领导人,在15世纪咄咄逼人地进行扩张。索尼X打败并驱逐了曾经成功地加速马里帝国消亡的图阿雷格人和莫西人,于1468年夺取廷巴克图,1473年占领杰内,大大扩张了他的帝国的疆界。到15世纪末,已取代马里帝国,建成囊括西苏丹的桑海帝国。

在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从卡拉哈里沙漠以东到印度洋沿岸,是一片稀树高原和草地。绍纳族生活在今津巴布韦中东部和莫桑比克西部广大地区。而该族的先民大约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就已来到这里。公元5—8世纪,绍纳先民们建造了一批最早的石头建筑物,绍纳语语言中dzemabwe(即zimbabwe)意为“石头房子”,这就是“津巴布韦”一词的来历。在维多利亚堡东南约17英里处发现的“大津巴布韦”遗址是这些“石头房子”中的代表作。14世纪,绍纳人的一支卡兰加人在赞比西河谷的丹德和奇迪马地区(后来该地区称为“穆卡兰加”),建立了一个莫诺莫塔帕国家,之后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征服了津巴布韦北部许多部落,使莫诺莫塔帕进入鼎盛时期。

近代

殖民入侵

15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兴起,称霸地中海,阻断了欧洲人前往印度和中国的贸易道路,欧洲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东方的丝绸、香料和黄金白银,独辟蹊径。葡萄牙近邻北非马格里布,便捷足先登西非沿海地区,开创了欧洲列强入侵非洲大陆的先河。葡萄牙首先占领摩洛哥的休达,1445年到达塞内加尔河口,1447年到达科纳克里,1471年占领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1475年到达“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沿海地区,1481年到达“黄金海岸”(今加纳)沿海,1482年到达刚果河口,1488年到达西南非洲的克洛斯角和南非的好望角,1499年炮轰摩加迪沙,1500年到达莫桑比克沿海,1574年占领罗安达。总之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非洲沿海地区处于葡萄牙殖民者控制之下。

热带西非刚果河流域雨水充沛,可耕地资源丰富,这里定居着班图尼格罗人的不少支系,诸如巴刚果人、卢巴人、库巴人、隆达人等。自14世纪开始,这些族体的社会已经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出现了国家过程,建立了若干王国,刚果王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从15世纪80年代到16世纪上半期,葡萄牙的X贩子在刚果王国大肆掠夺X,主要运往圣多美岛的甘蔗园或运往葡萄牙作为家奴。一位葡萄牙史学家估计,1486—1641年,仅从安哥拉运出的X就约有138.9万人(包括刚果王国在内)。

到19世纪中期,欧洲殖X义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入侵,还没有深入内陆腹地,只限于沿海殖民据点,这些被占的领土仅占非洲面积的10.8%,其中除阿尔及利亚和南非较大外,多为沿海岛屿、大陆沿岸的小块殖民地和殖民据点,其中包括西班牙所占的休达、加那利X岛、西撒哈拉沿岸、费尔南多波岛和下几内亚;葡萄牙所占的马德拉X岛、佛得角X岛、亚速尔X岛、几内亚(比绍)、圣多美—普林西比、安哥拉、莫桑比克;英国占据的塞拉利昂、冈比亚、黄金海岸、拉各斯、原属荷兰的开普殖民地、纳塔尔;法国占领的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象牙沿岸、利伯维尔(加蓬)等。欧洲人以这些殖民据点为基础,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最初通过不等价交换,以其粗劣的廉价商品如玻璃串珠、镜子、棉布、甜酒等从非洲换取黄金、象牙、橡胶、木材等贵重物资,在欧洲市场上X,获取丰厚利润。

X贸易

16世纪开始,由于西方殖X义者在美洲的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地印第安居民已被X殆尽,去亚洲沿海掠奴不易成功,于是从西非沿海掳掠黑人X,源源不断运往美洲,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开始了延续数百年的X贸易。X贸易至少使非洲丧失了1亿人口,严重破坏了原有社会基础,使生产停顿,田园荒芜,传统文化中断,不少部落消失,许多X的国家过程中止。此外,掳掠和贩卖黑人X破坏了非洲各族之间原有的团结和合作关系,“猎奴战争”在各族之间播下仇恨的种子,为躲避“猎捕”,不少族体被迁移,在许多地区引起族体的重新分布,大大延迟了X过程的进行。X贸易的空前X致使19世纪的非洲各族大部分还停留在15世纪中叶社会发展的水平上,成了欧洲人眼里的“黑暗大陆”。

殖民瓜分

19世纪前半期之前,欧洲列强对非洲殖民入侵的X阶段,殖X义者以掠夺和贩卖黑人X为主对非洲各族人民进行劫掠活动,殖民地面积并不大,仅占非洲面积的10.8%,其中英国占4.1%,法国为2.8%,布尔人为2.1%,西班牙为0.8%,葡萄牙为0.7%。在殖民事业中英法两国起主要作用,早先的荷兰、丹麦已退出非洲,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还未真正参与非洲的争夺。19世纪下半期开始,欧洲列强加紧了对非洲的殖民瓜分活动。

经欧洲列强的反复协商,由德国宰相俾斯麦充当调解人,从1884年11月15日到1885年2月26日,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俄国、丹麦、瑞典、挪威、X、美国、土耳其15个国家在柏林举行了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列强们是在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的,非洲不少国家的边界线是按经度和纬度走向,呈几何图形。会议后,列强在非洲的大角逐愈演愈烈,到20世纪初,终于将非洲瓜分完毕,非洲各国几乎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到1914年,即X次世界大战之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保持政治独立之外,非洲其他所有国家都已沦为殖民地。

现当代

X次世界大战后

X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的X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在成长,好些地区都先后建立了职工会。南非、X、阿尔及利亚、X和摩洛哥等地的X主义团体也相继出现,这就为反帝斗争和独立运动在组织上做了准备。X在1919年掀起全国性反英运动,迫使英国不得不在19X形式上承认X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X独立和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分四个阶段:X阶段从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为兴起阶段,独立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其标志是1952年X爆发反帝反X革命、1956年X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以及北非其他国家的独立。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为全面展开阶段。独立运动在非洲广泛展开,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1963年,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尔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通过《非洲统一组织X》后宣布成立非洲统一组织,旨在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捍卫非洲国家的独立与X、领土完整,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X义。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为非洲X独立运动深入发展阶段,以安哥拉、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独立为标志。1974年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宣布独立,非洲整个殖民X宣告X。自此到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布独立,西方国家的殖民X完全从非洲消失,这时非洲独立的国家达到了50个。在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非洲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X独立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标志着欧洲殖民人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和殖民X的最终崩溃。1990年3月,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X摆脱了南非X宣布独立。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白人X也逐渐放弃了种族歧视政策,1994年南非全国举行了历史上X次不分种族的大选,黑人X曼德拉当选为总统,宣告新南非诞生。古老的非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决定成立非洲联盟(简称非盟)。2002年7月,非盟正式成立,成为以“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同实现非洲复兴”为宗旨的泛非主义复兴道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气候

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央,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气候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X带和热带沙漠气候,以及地中海气候,并且南北对称。

非洲是热带大陆,它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气温高——非洲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除了北部阿特拉斯山周围地区和南部、西南部海岸地区以外,整个大陆95%的地方,全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二是干燥少雨——除了赤道附近地区雨量丰富之外,非洲大部分地区每年降雨量都在250毫米以下,撒哈拉沙漠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雨量的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少;三是气候带对称分布——境域内各气候沿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主要原因为赤道横贯非洲中部,南北两部分所跨纬度大致相等,非洲所跨气压带、风带也大致南北对称,另外与地形上是一个起伏不大的高原大陆,缺少高大山地之阻挡,气候的垂直变化小,使非洲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变化不大,地带性比较明显等也有关系。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雨林气候区的北、东、南三面,约占非洲总面积的40%,其分布范围在北纬10°~17°、南纬15°~25°之间以及东非高原的广大地区,大致呈马蹄形分布。非洲中部的热带草原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旱季。其气候特点为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旱季和雨季。大沙漠南部的雨季明显比沙漠地区更长,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赫勒地带雨季长达2个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形的缘故,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北非热带草原的季节大致每年五月至十月为雨季,十一月至第二年四月为干季。雨量分布由西向东逐渐减少。南非热带草原的季节与此相反。

X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X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热带草原南北两侧,主要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和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晴天多、阳光强、干燥、夏季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多。该气候带中年干旱炎热,尤其夏季更是酷热难耐。大部分地区每年降雨量不超过数十毫米。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位于非洲大陆的南北边缘,即非洲的最南端和最北端沿海地区。该气候区面积较小,夏季炎热而干旱,冬季温暖而X。冬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

地质

非洲地质上是寒武纪基底杂岩组成的非洲古大陆的一部分,覆盖着中生代海相沉积层,玄武岩覆盖层厚达几百至两千米,许多死火山海拔3,500米以上。大部分高原表面呈微波状起伏,可延展几百千米。有些地区在海拔和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如穹形X和盆状凹陷、熔岩高原和火山锥、陡崖和幽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高原地形复杂化。非洲大陆的断裂地形和火山带随处可见,尤其是东非大裂谷和四大火山。褶皱山脉很少,而且分布在高原边缘地区。

地质构造

非洲除西北部以外,大部分地区自前寒武纪起就是一个较稳定的X陆块,下伏太古宙—元古宙结晶基底。非洲南部出露3000Ma前尚未变质的基底,是世界上早前寒武纪地质记录保存最好的地区。非洲的石炭系—侏罗系与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地层类似,故被认为与前述几个洲或国家曾同属于冈瓦纳古陆。

非洲大陆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过程,其形成和演化可追溯至太古宙。哥伦比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冈瓦纳大陆和泛古陆的拼合与裂解,以及巨神海(IapetusOcean)、大西洋、印度洋、特提斯洋等大型洋盆的开启和关闭等一系列构造运动,奠定了非洲大陆的构造面貌。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层和泛非构造带组成。非洲冈瓦纳大陆地质演化主要经历四个阶段:古老克拉通陆核的形成阶段(大于3500Ma)、克拉通化阶段(3500~1650Ma)、构造运动和陆内裂解阶段(1650~600Ma)、盖层和大断裂发育阶段(600Ma以来)。非洲板块几乎包含整个非洲大陆,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岭,由几个克拉通(即古陆的稳定陆核)组成,它们在大约5.5亿年前冈瓦纳超大陆形成的过程中会聚在一起,形成现代非洲大陆的前身。

非洲现代大陆的框架是在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泛非造山事件中形成的,由几个主要的太古宙克拉通和较小的克拉通碎片组成,克拉通是年龄为3.6~2.5Ga的大陆碎片的集合体,被较年轻的造山带缝合在一起;非洲结晶基底由变质沉积岩、变质火成岩和火成岩组成,它们的年龄从古太古代到新生代不等。在前寒武纪结晶块体中,太古宙克拉通核的花岗质片麻状绿岩带基本上被元古宙的造山带包围,通常称为活动带。非洲大陆构造线走向主要为南北向或北东—南西向,前寒武纪地层全部强烈褶皱并有花岗岩、混合岩侵入。中新生代,伴随大西洋张开与南美大陆分离,在非洲大陆东部发育裂谷系,形成世界X的东非大裂谷,沿大裂谷两侧有大范围的中新生代火山岩分布。泛非造山运动(Pan-Africanorogeny,约600~500Ma)将古老的大陆核心(西非、刚果、卡拉哈里和坦桑尼亚)聚集在一起,形成冈瓦纳大陆(Gondwana),随后在古生代晚期(latePalaeozoic)形成超大陆X大陆(supercontinentPangaea)。侏罗纪(Jurassic)和白垩纪(Cretaceous)以来X大陆的裂解,主要是中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张开,加上复杂的向北俯冲历史,逐渐塑造了非洲大陆。

地层

非洲大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大陆,跨越了至少3800Ma的地球历史,也是地球上已知含有太古宙克拉通(>2.5Ga)地壳面积最大的地区,几乎整个大陆都被前寒武纪基底覆盖,显生宙盖层面积有限。非洲大陆前寒武纪地层广泛发育,占据该大陆约80%以上的地区,仅在西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发育显生宙造山带。

非洲大陆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以太古宇、古元古界和中—新元古界最重要,其次为古生界。太古宇主要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刚果(金)、乌干达、苏丹、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等国,岩性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铁镁质—长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上部含较多沉积岩;古元古界主要分布在西部非洲和中部非洲一带,岩性为一套中浅变质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系;中—新元古界主要分布在南部非洲和中部非洲一带,主要为一套浅变质—未变质的碎屑岩系和碳酸盐岩系;古生界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X、南非等国,其次为X、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莫桑比克、马拉维、马达加斯加等国,在几内亚、尼日利亚、刚果(金)、马里、毛里塔尼亚等国也有少量分布,主要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含煤沉积。非洲地区的中生界分布较局限,主要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沉积岩。非洲新生代的地层以现代碎屑沉积和风沙沉积为主。

岩石特征

不同时代和类型的侵入体也是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地方发育重要的矿床,如常见由碱性花岗岩和正长岩组成的环状杂岩,尤其是在经历过泛非造山作用的地区产出的环状杂岩常含有锡、钽、铌、钨、稀土元素、铍、萤石等矿产。因此,在空间上,非洲大陆大多数黄金和所有原生金刚石(金伯利岩中)、铂、铬和钒矿床与太古宙克拉通核有关,许多贱金属矿床赋存于较年轻的元古宙变质活动带,大型显生宙盆地和全新世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和重矿物砂。鉴于非洲大陆的地壳记录了至少3.8Ga的构造演化史,在其形成演化发展中,涵盖了全球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历史,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能诠释了成矿作用高峰期的出现往往与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及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变迁有关的认识。

地形地貌

非洲的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且起伏变化不明显;平均海拔约750米,因而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地形的整体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从大西洋岸的刚果河(扎伊尔河)口到红海的亚丁湾,形成一条分界线。由于各种自然力(火山、水、风等)长期的作用,非洲各地区的地形特点有所不同。

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的高原、山脉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南部,高非洲的北部海拔达2,500~3,000米,中部和南部约为1,000~1,500米。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AbyssinianPlateau或EthiopianPlateau)、东非高原(EastAfricanPlateau)、南非高原(SouthAfricanPlateau)。非洲几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山,如乞力马扎罗山(Mt.Kilimanjaro)、肯尼亚山(Mt.Kenya)、鲁文佐里山(Mt.Rwenzori)都分布在高非洲部分。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的山。在高非洲的东非高原上,有一个巨大的裂谷地带——东非大裂谷(EastAfricanGreatRiftValley),它从亚洲西部的约旦河谷向西南延伸,经过红海到埃塞俄比亚,再穿过肯尼亚到莫桑比克,一直伸入印度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非洲的山脉多沿海岸线分布,如非洲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AtlasMountains),东部沿海有肯尼亚山与乞力马扎罗山,而东南沿海则有德拉肯斯山脉(Drakensberg)。阿特拉斯山是几条大致平行的山地的统称,其中大阿特拉斯山最大,最高峰海拔4,165米。

东非大裂谷

非洲西北部地势低,因而被称为“低非洲”,高度200~1,000米。非洲较大的盆地,如东北部的尼罗河盆地、中部偏西的乍得湖盆地(ChadBasin)和中部的刚果盆地(CongoBasin)都分布在低非洲。刚果盆地原为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形成。

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非洲的大陆中部除了刚果盆地之外,基本都是较为平坦的草原。非洲的热带草原占全洲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非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低地范围极小,几乎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非洲北部广大地区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积很大,占整个大陆面积40%,其中有些地区是不毛之地,有些地区有灌木和草原,可以放牧。X的沙漠有北非的撒哈拉沙漠(SaharaDesert)和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Desert)。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面积945万平方千米。这个大沙漠把非洲大陆分为两个部分,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古代X、亚洲的文化和欧洲文化长期处于隔绝状态。

非洲的海岸线比较平直,没有半岛和深入内陆的海湾,近海岛屿也不多,最大的是马达加斯加岛。

高原

南非高原

南非高原(SouthAfricanPlateau)位于非洲南部,从赤道附近开始,一直延伸到非洲大陆的南端,总面积约4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少有的古老、广大、高而平缓的高原。南非高原四周高、中心低,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由于河流溯源侵蚀,高原边缘不断后退,从而在高原的东、南、西三面边缘形成大断崖,断断续续达2,000余千米长。高原古老的地质基底,蕴藏了丰富的黄金、金刚石、铜等矿产资源。

东非高原

东非高原(EastAfricanPlateau)是中非东部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一个大高原,其海拔大多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分为许多南北走向的区域,依次由山脉、台地和裂谷组成。特征是存在两条大裂谷,这主要是由于地壳部分的沉降所致,其中最低的部分被巨大的湖泊占据,两条大裂谷向南汇合并形成一个大山谷。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AbyssinianPlateau)位于埃塞俄比亚中西部,面积8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一直被称为“非洲屋脊”。这里还有许多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熄火山和热泉,国境北部达尚峰海拔4,620米,是埃塞俄比亚X高峰。斜穿高原中部的东北—西南向裂谷,宽40千米~60千米,是东非大裂谷的一段,底部有济瓦伊等湖盆。这里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多,是世界农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

山地

乞力马扎罗山(Mt.Kilimanjaro)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靠近肯尼亚边境,是非洲X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由三座主要火山组成,其中基博和马文齐两个主峰最为X,尤其是年轻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马文齐峰海拔5,149米,另一座沙拉峰海拔3,778米,是老火山口的残余部分。约在5,200米以上的山顶部,覆盖着X冰雪,形成了“赤道雪峰”的奇观。

肯尼亚山

肯尼亚山(Mt.Kenya)位于肯尼亚高地东部,海拔5,199米,为肯尼亚最高峰。肯尼亚山是东非高原上的一座熄火山,火山口经过强烈侵蚀、切割,形成了若干高耸的山峰,其中巴蒂安峰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山腰则是一片苍翠黛绿的景色。现在1,500~3,000米以上的森林带已辟为国家公园。

鲁文佐里山

鲁文佐里山(Mt.Rwenzori)位于乌干达西南部,地处赤道上。鲁文佐里山脉有着终年缭绕不去的云雾,由于山体海拔高,云层却压在海拔仅2,700米的高度,因此X的雾气常年不散,促进了山上植物的生长。鲁文佐里山有高达2米的山梗菜,以及在木羊齿植物和攀缘植物间生长的香蕉树,闪光的云母片岩也是其特色之一。

阿特拉斯山

阿特拉斯山系(AtlasMountains)从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经阿尔及利亚到X延伸约1,80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450千米,是非洲最大山系。阿特拉斯山脉构造比较复杂,包括几条平行山脉以及从西向东逐渐变窄的若干山间高原、深谷和盆地,其中大阿特拉斯山体最为高大,在摩洛哥境内海拔一般在3,000米以上,有许多陡峭挺立的山峰,最高峰图卜卡勒山海拔4,165米。山脉东延至阿尔及利亚境内,称撒哈拉阿特拉斯山,高度略低。外阿特拉斯山位于大阿特拉斯山以南,高度较低。中阿特拉斯山在大阿特拉斯山以北,二者大致平行,两山之间是土地肥沃的穆鲁耶河谷地。里夫阿特拉斯山则是最北的一列山脉,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势起伏很大。向东还有泰勒阿特拉斯山,其与撒哈拉阿特拉斯山之间的旭特高原是阿特拉斯山系中最大的山间高原。

盆地

刚果盆地

刚果盆地(CongoBasin)位于非洲中西部,大部分在刚果(金)(也称X刚果)境内。盆地面积337万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为高原山地包围。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刚果河及其支流水量丰沛,盆地在低洼地区形成了大片沼泽,是非洲X的水乡泽国。盆地内森林广布,占盆地面积一半以上,出产黑檀木、乌木、檀香木等名贵树种。盆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的高原矿藏丰富。

乍得盆地

乍得盆地(ChadBasin)是非洲中北部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地跨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和中非共和国等国家,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乍得盆地内有非洲大陆最大的内陆水系。盆地内为粘土和沙质沉积物,周边为山地。北部有提贝斯提山,东北为恩内迪高原,东部接瓦达伊高地,南为乌班吉高原,乍得湖位于盆地中部。

草原

塞伦盖蒂草原

塞伦盖蒂草原(Serengeti)位于坦桑尼亚北部,靠近维多利亚湖区,面积约150万公顷。东非大裂谷从坦桑尼亚穿过,形成南北走向的两条平行裂谷,塞伦盖蒂草原位于这两条裂谷的中间地带。塞伦盖蒂草原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是非洲X仍有众多陆地动物栖息迁移的地区,狮子、豹、犀牛、长颈鹿等野生动物数量众多。

东苏丹稀树草原

东苏丹稀树草原(EastSudanianSavanna)位于非洲中东部萨赫勒地区以南,被萨德水淹草原生态区分为西区和东区。西部区块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境穿过乍得和中非共和国一直延伸到苏丹西部,东部区块位于苏丹东部、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西部低洼地区,还穿过南苏丹,进入乌干达西北部,并在艾伯特湖周围略微进入刚果X共和国。该生态区炎热、干燥、树木繁茂,地势平坦,主要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之间,属热带气候,季节性很强,以成X的大象闻名。

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SaharaDesert)位于非洲北部,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拉特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至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交界的萨赫勒,东西长5,600千米,南北宽约1,600千米,面积约94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幅员广阔,几乎包括了整个北非,占全洲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撒哈拉沙漠地形的构成包括石漠、砾漠、沙漠等多种类型。区域内有沙滩、沙丘、沙海、沙漠地形,还包括广阔的砾漠、布满岩石的高原、陡峭的山脉,以及浅盆地和大片绿洲低地。这里的最高点是提贝斯提高原上海拔3,415米的库西山,最低点是X境内低于海平面134米的盖塔拉低地。约500万年前,这里就形成了气候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常年无生物活动。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Desert)也称卡拉哈里盆地,是非洲南部内陆的干燥区,主要在博茨瓦纳和X境内。它北起赞比西河上游,南界奥兰治河,东接津巴布韦西部边境,西到X高地,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卡拉哈里沙漠大部分为内陆盆地,盆地内地势起伏不大,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低矮分水岭,把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荒漠、半荒漠为主,散布有沙丘和盐沼;北部多沼泽、湖泊和洼地。盆地属于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比较大,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7℃,冬季常出现冰冻。盆地内缺少常流河,地面多古河床和干沟,土壤一般为红色软沙土,古河床上有许多冲击层。西部和北部有浓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多羚羊和其他热带动物。富钻石、铜等矿藏。

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Madagasikara)为世界第四大岛,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全岛面积62.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000千米。马达加斯加岛在地质上属于非洲古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断裂而与非洲大陆分离,成为现在的海岛。马达加斯加地形由3部分组成。中央为高原地带,海拔1000~2600米,其中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为全岛X高峰;中央高原南北绵延1,000多千米,地势由西逐渐下降,由低高原过渡到海拔约200米~500米的丘陵地带;最西部的沿海地带为平原区,全岛的重要河流均分布在中央高原以西;中央高原以东地势险峻,以断崖的形式陡降为沿海平原。近海处还有潘加兰运河,是南北交通要道。

马达加斯加穆龙达瓦

塞舌尔X岛

塞舌尔X岛(Seychelles)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上,由115个大小岛屿组成,西距肯尼亚蒙巴萨港1,593千米,西南距马达加斯加925千米,南与毛里求斯隔海相望,东北距印度孟买2,813千米,属热带海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马埃岛是塞舌尔X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14X千米,是一座花岗岩岛,地势起伏较大,有许多高山和茂密的丛林植物,其中塞舌尔峰海拔905米,是X岛最高峰。马埃岛降水量随地势增高而增加,岛上的河流短而少,地表径流急流入海,海滩宽阔而平坦。

毛里求斯

水文

非洲的河流和湖泊所蕴含的水资源约占世界的17%,居世界第二位。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68.2%,如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非洲的内流水系及无流区面积为95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1.8%。

河流

非洲水系分布不均匀,其河流大部分在低非洲部分。重要的河流有尼罗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赞比亚河、奥伦治河。这五大河流的流域面积占非洲面积三分之一。非洲的河流多急流和瀑布,只有部分河段可以通航。

尼罗河

尼罗河(NileRiver)位于非洲东北部,全长6,671千米,是非洲X大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上源卡盖拉河出自卢旺达西部高地,自南向北主要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南苏丹、苏丹和X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尼罗河的主要支流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以及苏丹穆莱至喀土穆的中游段的白尼罗河,二者于苏丹喀土穆汇合,构成尼罗河最主要的水源补给。尼罗河流经X之后,分成多条汊河注入地中海,从而在地中海入海口形成了一个面积达24,000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其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X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古X文明的滥觞之地。

刚果河

刚果河(CongoRiver)又称“扎伊尔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4,640千米,是非洲第二大长河,也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376万平方千米。刚果河的最远源头,是发源于赞比亚境内的谦比西河。刚果河干流贯穿刚果盆地,最终注入大西洋,干支流流经安哥拉、赞比亚、喀麦隆、中非等国,河网密布,这使得刚果河拥有惊人的水量。刚果河干流两次穿越赤道,降水充足的赤道地区也有大量的降水注入其中,使得刚果河全年流量较大且十分稳定。

尼日尔河

赞比西河

赞比西河(ZambeziRiver)亦称“里巴河”,是南部非洲最大的河流,全长2,700千米,流域面积136.9万平方千米。赞比西河发源于安哥拉中东部赞比亚西北部的高地,干流经安哥拉、赞比亚、博茨瓦纳、X、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最终注入莫桑比克海峡,并且成为这6个国家最主要的自然国界线。其支流还流经马拉维,是非洲南部最主要的灌溉水源。赞比西河流经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十分壮观,在赞比西河上还有卡里巴水坝和卡布拉罗萨水坝,均是非洲重要的发电工程。

林波波河

林波波河(LimpopoRiver)又称“鳄鱼河”,是非洲东南部的一条河流。林波波河发源于约翰内斯堡地势较高处,流经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最终注入印度洋。与非洲其他几条X的河流相比,林波波河流向曲折,因而长度十分可观,约1,600千米;流域面积44万平方千米。林波波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差别较大:上游处于南非境内,地势较为平缓,较少有支流注入,因而水流平缓、水量不大;中游经南非高原边缘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因而有较多的瀑布与激流;下游地区重新回到平原,水流平缓,水量大。

塞内加尔河

沃尔特河

沃尔特河(VoltaRiver)又作“伏塔河”,是西非第二大河,由X支流汇合而成,分别是红沃尔特河、白沃尔特河以及黑沃尔特河。红沃尔特河是因为流经高原,且河床是红色的沙岩,从而得名红沃尔特河;白沃尔特河流经之地多是激流险滩,河水所过之处白浪翻滚,因而被命名为白沃尔特河;而黑沃尔特河水流平缓,河底生有大量水草,使得河水看上去泛着黑色,因而被称为黑沃尔特河。沃尔特河全长1,600千米,流域面积约38.85万平方千米。

奥兰治河

奥兰治河(OrangeRiver)又叫“橘河”,是非洲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莱索托境内德拉肯斯山脉中的马洛蒂山,向西流经南非中部及南非与X的边界,最后于南非城镇亚历山大贝注入大西洋。奥兰治河全长1,860千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千米。

湖泊

非洲的湖泊,除了在中部偏西的乍得湖以外,几乎都集中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带。这些湖泊都位于炎热多雨的气候区域,水源丰富,利于通航。

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LakeVictoria)是非洲最大的湖泊,面积达6.9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淡水储量十分丰富,也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上,处于东非大裂谷东支与西支之间,其实就位于东非大裂谷之间浅而宽的盆地上。与非洲其他湖的成因不同,维多利亚湖是地面下沉之后积水所致。维多利亚湖是乌干达、坦桑尼亚以及肯尼亚三国的界湖。维多利亚湖拥有丰富的淡水水产,同时,湖区及其周围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大量的鸟、兽提供了理想的栖居场所;此外,湖滨还盛产上百种热带水果。维多利亚湖不论是在地理、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对非洲人来说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马拉维湖

坦噶尼喀湖

地下水

非洲拥有大量地下水资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X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theUNWorldWaterDevelopmentReport2022)估计,非洲液态淡水储量为272万立方千米,平均深度90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其主要类型有基底含水层的地下水、火山含水层的地下水、固结沉积含水层的地下水和松散沉积含水层的地下水等。

基底含水层的地下水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部分地区,常见于岩石已被严重风化的地方和断裂带中,其中大多数通常浅于几十米,通过钻孔开采和水井挖掘获取,通常足以满足农村需求;火山含水层的地下水分布于非洲之角的干旱地区,存在于古土壤和熔岩流之间的裂缝中,产量很高,泉水是高原地区的重要水源;固结沉积含水层的地下水广泛分布于非洲大约三分之一的陆地,常见于砂岩、石灰岩和泥岩中,其中以砂岩和石灰岩的含水量高,可用于大型城市和农村的供水;松散沉积含水层地下水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部分地区,常见于河谷以及许多沿海地区,易于通过传统的浅井和钻孔开采,对于农村和城市的供水都极其重要。

海洋水

非洲大陆东西两侧分别是印度洋和大西洋,北部有地中海,东北边有红海。因此,非洲附近的海域有红海海域、地中海海域、大西洋海域、印度洋海域、南非海域、马达加斯加海域、索马里海域等。非洲周围有六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阿古拉斯洋流、索马里洋流、本格拉洋流、加那利洋流、几内亚洋流和地中海。

海流

阿古拉斯洋流

阿古拉斯洋流(AgulhasCurrent)沿着南部非洲东海岸约25°至40°的范围向南流动,是南印度洋的西边界流。它狭窄(约100千米宽)、流速快(高达3米/秒)且深(2,000米),每秒输送的水量约为7,000万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西部边界流之一。阿古拉斯的支流包括莫桑比克海流、东马达加斯加海流和西南印度洋的逆时针再循环流。

本格拉洋流

本格拉洋流(BenguelaCurrent)是一股寒冷而宽阔的洋流,沿着南部非洲西海岸向北流动。它是东边界洋流,形成南大西洋环流的东侧。洋流大致“开始”于向东流动的南大西洋洋流在阿古拉斯X岛向北摆动的地方,逆反射,并延伸至安哥拉海岸。它宽约200~300公里,典型的表面流速为0.2~0.5米/秒,输送的水量约为每秒2,000万立方米。

索马里洋流

索马里洋流(SomaliCurrent)西印度洋的表层洋流,在北部夏季由东非海岸西南季风吹动引起,沿东非海岸将沿海水域向东北移动约950英里(1,500公里),表面流速可达每小时9英里(14公里)。在北经6°~10°(索马里附近),东北流的索马里流转向东,形成季风流。随着九月季风转向东北,洋流开始减弱,直到冬季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缓慢的西南漂流。索马里洋流属于印度洋季风环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上X具有季节性的洋流,冬季时也是世界上X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暖流。

加那利洋流

加那利寒流(CanaryCurrent)是从北太平洋漂流向南分支出来的洋流,经过加那利X岛附近,最后形成了大西洋北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加纳利寒流对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减温降湿,使原本缺水的地区更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

几内亚洋流

几内亚洋流(GuineaCurrent)为大西洋表层洋流,大西洋赤道逆流向东的延续,位于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附近。向东南流动的几内亚洋流始终位于赤道以北,其位置随季节变化,其北界在冬季大约位于北纬7°,夏季位于北纬15°。温暖、高盐度的几内亚洋流深度不到660英尺(200米)。

潮汐

非洲周围的海洋潮汐受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影响,具有多样的特征和变化。北部的地中海海岸通常受到地中海潮汐系统的影响,而东南部和南部的海岸则受到印度洋潮汐系统的影响。在地中海周边,尤其是北部和西部,潮汐相对较弱,通常在每日两次X和两次低潮之间变化。而在东非的印度洋海岸,潮汐的幅度可能更大,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单一的X和低潮。非洲的潮汐对沿海地区的渔业、航运和生态系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

非洲是一个地理特征多样的大陆,拥有多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分布。土壤类型包括红壤、红棕壤、黑钙土、砂质土壤(Arenosols)、火山灰土(Andisols)、有机土(Histosols)、膨转土(Vertisols)等。

红壤

红棕壤

黑钙土

非洲的黑钙土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和赞比亚高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有利于植被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因而形成了这种肥沃的土壤类型。黑钙土为深黑色,富含有机质,适宜用于农业生产,通常具有明显的土壤分层,有较为肥沃的表层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黑钙土对于农业非常重要,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以支持高产的农作物种植,因此在非洲的部分地区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

砂质土壤

砂质土壤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干旱地区,如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地区和X的内陆地区。这种土壤通常由沙子组成,通常不肥沃。因此,这种土壤主要用于放牧,通过适当的灌溉也可以在这种土壤上进行自给农业。

火山灰土

火山灰土壤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沿线,是非洲生产力最高的土壤类型之一,主要由火山喷出的各种物质(例如火山灰和浮石)组成。因此,拥有这种土壤的地区具有农业生产力。

有机土

有机土仅在非洲大陆的一小部分地区发现,包括西非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土壤往往呈酸性。它通常由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材料以及沙子或粘土组成。虽然有机土的生产力不如某些土壤,但如果管理得当,它可以用于放牧和某些农业用途。

膨转土

膨转土是沿着从苏丹到南非的裂谷发现的。由于它们主要由粘土组成,因此它们在旱季X,在雨季变粘,导致难以耕种,降低了农业生产力。膨转土是埃塞俄比亚高地最广泛的土壤类型之一,出现在广泛的农业生态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均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素有“世界原料库”之称。非洲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铂、铬、锰、钯、钻石、黄金、磷酸盐、钴、铀、钼、铯、锆、石墨、矾土、铁、铜、锌、铝土等。非洲的石油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X、安哥拉、X、贝宁、赤道几内亚、刚果(布)、加蓬、喀麦隆、科特迪瓦、苏丹、坦桑尼亚、X等。非洲石油储量占世界的近12%,非洲二十多个产油国中,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X、安哥拉和X五国的产油量占非洲总量的80%以上。

非洲铂和钯的储量占世界的近89%,锰矿和铬矿储量分别占世界83%和91%。铂和钯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非,而铬矿集中在南非和津巴布韦,锰矿集中在南非和加蓬。非洲的钻石储量约占世界的60%,刚果(金)的钻石占世界储量的23%。钻石主要集中在刚果(金)、博茨瓦纳和南非。非洲的黄金、磷酸盐、钴储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阿特拉斯地区是世界三大磷酸盐产地之一,而南非的黄金历史总产量居世界X。金矿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刚果(金)、坦桑尼亚和马里,磷酸盐主要集中在摩洛哥,钴矿主要集中在刚果(金)和赞比亚。

森林资源

非洲地区现有热带森林总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是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非洲的森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约有一万多种树木,其中三千多种是非洲独有品种,非洲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樟树、烤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珍贵木材。非洲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中部非洲的森林覆盖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35%。刚果盆地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之一,仅次于南美的亚马孙盆地。中部非洲六国,包括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X共和国、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共享刚果盆地热带雨林资源。南部非洲的森林覆盖率约30%。非洲的森林工业以木材采伐为主,部分非洲森林大国的木材加工工业薄弱,尽管树木的采伐量高,但非洲的深加工木材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占的比重较低,而原木出口和初加工的木材产品比重较高。

水力资源

非洲的水力占世界水力总蕴藏量的百分之四十,除尼罗河外,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特别是中非地区。非洲有许多河流、湖泊、湿地和地下水层。水资源丰富让某些地区拥有通过水力发电生产能源的巨大潜力,估计每年可以发电150万吉瓦时。非洲的湿地、内陆地表水和水体(河流、湖泊和河口),散布在整个非洲大陆,如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和尼日尔河,以及坦噶尼喀湖和维多利亚湖,它们都在世界上最大淡水体之列。非洲的湿地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萨德湿地和奥卡万戈三角洲,还有天然和人造的淡水沼泽、河漫滩、沼泽地、泥炭地、红树林、河口和沿海泻湖,占非洲地表总面积的1%。

渔业资源

非洲附近有大量海域,且沿岸有补偿上升流本格拉寒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供浮游生物食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此外,非洲还有大量的内湖资源。因此,非洲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盛产沙丁鱼、金枪鱼、带鱼、鲐、鲸和罗非鱼等多种鱼类。非洲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一些非洲国家,渔业已经占据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重要比重。然而,虽然近年来非洲的渔业包括淡水渔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渔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由于缺乏设备,需要人工进行打捞,非洲的渔业资源得不到最优化开发。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物种;东非和南部非洲的牧场是世界上最多种类的大型哺乳动物的家园。非洲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野生动物生态X,非洲狮、非洲象、犀牛、水牛、斑豹、斑马、羚羊等大型动物保持着原始的野性。斑豹身形较大,喜欢爬树和突袭。大象与犀牛的牙与角十分珍贵。非洲还有生长于乌干达与刚果共和国、卢旺达之间的原始森林里的猩猩、性情温和的河马等。非洲还有海豹、骆驼、牛羊等动物。除了博茨瓦纳,马达加斯也有数量众多的牛,这里的牛肩背X,有“驼峰牛”和“瘤牛”(BosIndicus)的称呼。中非洲之角的黑头羊极具特色。

食草动物的主要类X是非洲羚羊,属于牛科(牛科)四个亚科。X个亚科是牛亚科,进一步细分为非洲水牛和扭角羚羊,包括大羚羊(最大的羚羊)、捻角羚、林羚和羚羊。第二个亚科是小羚羊,这是一种生活在灌木丛、灌木丛和森林中的小型原始牛科动物。第三种是“马羚”,又分为剑角羚、马羚和大羚羊;“鹿羚羊”、刚果羚羊、狷羚、托皮羚羊、角马和羚羊,它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平原上;还有“沼泽羚羊”、水羚、羚羊、科布羚、普库羚和芦苇羚。第四个亚科是羚羊本身,分为两个不同的部落,X个亚科包括皇家羚羊、迪克迪克羚羊、山羚羚羊、奥里比羚羊、丁羚羊和灰羚羊,第二个亚科包括瞪羚、黑斑羚、跳羚和大羚羊。其他X的大型非洲食草动物包括斑马、长颈鹿、河马、犀牛和非洲象。

灵长类动物包括约45种旧大陆猴类,以及世界上两种类人猿——黑猩猩和世界上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前猿纲灵长类动物,例如波托狐猴(非洲狐猴)和加拉戈斯(丛林幼狐猴,或小型树栖狐猴),以及懒猴科(树栖狐猴科,以缓慢而微妙的爬行方式移动),主要是小型夜间活动的动物。在马达加斯加,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大大小小的日间和夜间活动的猿猴X幸存下来。

海洋哺乳动物包括一种地中海海豹和一种南非海豹(开普海豹)以及两种海牛目(水生食草动物的一种)——儒艮和海牛。此外,鲸鱼、鼠海豚和海豚也经常出没于非洲沿海水域。

非洲特有哺乳动物种类众多,数量仅次于南美洲。它们包括偶蹄目有蹄类动物(ungulateorderArtiodactyla,由具有偶数个脚趾的哺乳动物组成)的几个科,例如长颈鹿和河马。食肉目动物的一些科——例如果子狸(灵猫科)、它们的近亲基因犬和鬣狗,主要生长于非洲。跳兔(Pedetidae)啮齿类动物是一种特有动物,土豚(Tubulidentata)是一种大型夜间穴居哺乳动物,只有一个物种,是非洲独有的。马达加斯加岛上有许多动植物在别的地方已经灭绝,因此有“活化石的土地”之称,独有狐猿、灵猫、狐蝠等,其中狐猿属于原始动物,对研究生物进化具有科学价值。马达加斯加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食虫家族,即无尾马岛猬(tenrecs,长着长而尖的鼻子的动物,其中一些有刺且无尾)。

非洲大陆栖息着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鸟类物种,撒哈拉以南的鸟类包括近1,500种留鸟(residentspecies),还有另外275种鸟类要么留在非洲西北部,要么是古北界(Palaearctic)的冬季迁徙候鸟;候鸟总数一度约为20亿,但由于严重干旱以及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掠夺,其数目已大大减少。鸟类主要属于旧世界科(OldWorldfamilies),但在特有鸟类中,以鸵鸟、鲸头鹳(shoebill)、锤头鸟(hammerkop,一种棕色的苍鹭鸟)、秘书鸟(secretarybird,一种大型X掠食性鸟类)和彩鹃鸟(touracos,颜色鲜艳的鸟类,有些带有头盔状的羽冠)最为珍稀。其他科有鸨、沙鸡(sandgrouse)、导蜜鸟(颜色暗淡的小鸟,其中有几种以引导人们到蜜蜂巢穴处,以便在巢穴被破坏后以蜜蜂为食而闻名)和百灵鸟。有许多鸟类捕食陆地哺乳动物,包括老鹰、鹰和猫头鹰;更多的捕食鱼类,如鹳、鸻鹬(waders)和少数种类的翠鸟;还有更多的捕食昆虫,后者通常对人类有益。食腐动物包括秃鹫和大鹳鹳(maraboustork)。

爬行动物很少有特有科,主要与旧世界类X有亲缘关系。最常见的蜥蜴包括蜥蜴科、石龙子(一种具有光滑重叠鳞片的蜥蜴科)、鳄鱼和陆龟。特有的爬行动物包括带尾蜥蜴和板蜥蜴。在非洲境内,鬣蜥科蜥蜴和大蟒蛇仅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大型毒蛇数量众多且种类繁多,某些物种的毒液剧毒。很多黄唇青斑海蛇(colubrinesnakes,上颌后端有毒牙)和伊拉皮蛇(elapinesnakes,上颌前部有固定毒牙)都包括像曼巴这样的剧毒伊拉皮蛇种类。

人们在尼亚萨湖中发现了大约200种鱼类,其中五分之四为该地独有种类。腔棘鱼(coelacanth)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据信已灭绝超过6,000万年,1938年在南非东海岸发现活的腔棘鱼,此后又陆续发现了更多活鱼。

植物

非洲约有45,000种植物物种,这种多样性在整个非洲大陆的分布非常不均匀。撒哈拉中部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物种最贫乏的非冰川地区之一,而位于开普敦的非洲大陆西南端则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并且栖息着约25%的非洲物种。从撒哈拉以南到西非海岸,多样性存在显著的梯度,在喀麦隆-加蓬地区达到顶峰。非洲中部和南部的悬崖物种也比中部高原丰富得多,东部悬崖比西部悬崖物种丰富。

非洲低地雨林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海岸和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由6至10英尺高的灌木、蕨类植物和苔藓组成底层;中层由20至60英尺高的树木和棕榈组成;顶部树冠由高达150英尺的树木组成,树干笔直,不分枝,根部板状,多年生树叶伸展形成树冠。这些树冠的大树枝为附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藤本植物将树木彼此连结,寄生物种附着在树干和树枝上。

低地森林和常绿灌木丛沿着印度洋形成了一条宽约125英里的长陆地带。在河口边缘、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的临海侧翼,以及横跨多雨的东南季风的山地,森林和茂密的阔叶林地占主导地位。在雨影下的土地、地质条件不利的地区以及城市和小港口附近,则分布着多刺的灌木丛、X的灌木和稀疏的草原。该地区保留着许多对经济重要的本土树木和外来树木,例如椰子树、腰果、芒果和丁香。

红树林包括各种10~40英尺高的阔叶灌木树,分布在泥泞的小溪和潮汐河口的边缘,处于热带海岸线。红树林树干和树根具有抗白蚁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建筑材料和制造木炭。

这一分类构成了公认的最广泛的综合类别之一,包括稀树草原的大部分土地。树木高30至50英尺,通常是落叶树,并且通常具有耐火性。常见的西非树种包括Isoberlinia(豌豆科的一种蔓延性豆科树)、Danilia(一种具有白色树皮的豆科树)和Lophira(一种叶子呈带状的树,据说可以产出非洲最耐用的木材)。其他形成独特X落的硬木是风车草和榄仁树,它们更适合干燥地区。南方常见的同类植物包括Brachystegia(一种豆科硬木,其树皮以前用于制作布料)和Julbernardia(豌豆科的另一种植物,类似于Isoberlinia)。在坦桑尼亚内陆的大部分地区,在降雨量减少和土壤贫瘠的地区,分布着一片被称为“Miombo森林”的林地,为蜜蜂的X栖息地,自古以来人们就在那里采集蜂蜜。独有的树种包括常见于加纳和科特迪瓦的乳木果树(Butyrospermum),产于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的白栲(Acaciaalbida),以及猴面包树(Adansoniadigitalata)。

在热带边缘,随着向沙漠植被的波动过渡,植被覆盖度变得更低、更薄。荆棘林地以旱生树木为主,有时是肉质或半肉质树木,如金合欢树、没药树(commiphora,themyrrhtree)或波斯西亚树(一种常绿硬叶树)。土地的贫瘠催生了丛生多刺的沙漠椰枣(Balanites)。相对茂盛的灌木层,通常形成茂密的灌木丛,盛产X植物,例如芦荟、虎尾兰(纤维状物种)和沙漠玫瑰(一种X灌木,具有光滑的灰色树皮,有巨大的储水层以及美丽的红色或粉红色花朵),以及较小的大戟。

所有的高山都表现出纬向性,即它们的植被与它们生长的气候带中的植被不同。植被层通常根据坡度方向倾斜。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山(例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和埃尔贡山)上,植被的海拔变化清晰可辨,而丰富的森林带覆盖了降雨量最大且无霜的区域(海拔约5,000至6,000英尺)。这些山脉作为分水岭和本土植物的宝库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片干旱多发的土地上,土壤通常很浅,甚至是盐碱地。生长在那里的低矮灌木可分为两类:一是木本植物,如金合欢属、彭齐亚属和滨藜属植物;二是X植物,包括芦荟、大戟和日中花(Mesembryantheum)。三芒草(Aristida)和菅属(Themeda)是特色草类。许多灌木既抗旱又富含矿物质,可以为山羊和绵羊提供有用的牧草。

草地分类仅限于木本植物覆盖率10%或以下的地区。高地植被虽然因人类活动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传统上可分为甜草原(以菅属为主)或酸草原(Andropogon和Eragrostis),后者的牧草质量较差。

该地区主要由其气候决定,大片土地已退化为马基斯(macchie)、加里格(garigue)或干燥的半荒漠(草原)植被。马基斯由茂密的旱生(耐旱)和硬叶(革质)灌木和小乔木组成,通常具有防火性。加里格树的特点是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有更多的木本植物,包括常绿橡树和栓皮栎(Quercussuber)。阿特拉斯山脉较高的山坡曾经长满了大片松树和雪松,但现在已经枯竭了。从海岸延伸到沙漠的典型草类是蛇纹草、鹬草和针茅。

从物理和生物角度来说,马达加斯加早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在马达加斯加东部中心,大约六分之一的植物属和数千种植物中的四分之三以上被视为特有植物。与赤道地区相比,马达加斯加雨林的树木较短,气候也较为干燥,并有自己的矮棕榈树(Dypsis)和竹(Ochlandra)。西部落叶林矗立在雨影之中,它的一些树木类似于地中海橡树。南部的灌木丛中生长着大戟属植物和迪迪雷科植物。该岛东部和北部海岸的次生林(当地称为“萨沃卡”)严重退化。

自然保护区

非洲有93个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分布于非洲33个国家,包括尼日尔的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南非的克鲁格至峡谷生物圈保护区等。

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

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AirandTénéréNaturalReserves)位于尼日尔,地处撒哈拉沙漠,由两个主要区域组成:海拔高达2,000米的艾尔山地块和广阔的泰内雷沙漠平原,包括阿德尔火山断层和小萨赫勒地区,是非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占地约770万公顷,但整个区域只有约占面积六分之一的地区被认为真正具有保护意义。其中部的阿达克斯保护区(AddaxSanctuary)被列为严格保护区,占地1,280,500公顷。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动物和植物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以拥有各异的环境、多样化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而著称。

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撒哈拉沙漠三种羚羊生存的重要自然栖息地,包括多克斯瞪羚(Gazelladorcasdorcas)、细角羚(Gazellaleptoceros)和阿达克斯(Addaxnasomaculatus,也称“螺旋角羚”)。该保护区拥有重要的撒哈拉有蹄类动物种X和食肉动物物种,如耳廓狐、鲁佩尔狐和猎豹。艾尔山地块也是大量非洲热带和古北界候鸟的过境区。保护区内共有40种哺乳动物、165种鸟类、18种爬行动物和1种两栖动物,植物有杜姆棕榈、枣椰树、金合欢、拉迪亚纳金合欢、塞内加尔波斯西亚、萨尔瓦多桃树等。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NgorongoroConservationArea)位于坦桑尼亚,为坦桑尼亚北部阿鲁沙区火山口高地的一个保护区,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完整火山口——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以及莱托利峡谷(LaetoliGorge)和奥杜瓦伊峡谷(OlduvaiGorge),成立于1959年,面积809,440公顷,包括从西北部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平原到东非大裂谷东侧的地区。该保护区是一个多功能土地利用区,野生动物与实行传统放牧的半游牧马赛牧民共存。该地区存在全球濒危物种,野生动物密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性。另外,保护区内的奥杜瓦伊峡谷有一系列人类进化、人类与环境互动的重要古生物学记录。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包括短草平原、高地流域森林、稀树草原林地、山地长草平原和高地开阔的沼泽地。保护区内栖息着约25,000只大型动物,其中大部分是有蹄类动物,同时也是非洲密度最高的哺乳动物捕食者,其中包括已知最密集的狮子种X(1987年估计有68头)。区域内栖息着一系列濒临灭绝的物种,如黑犀牛、野猎犬和金猫以及500种鸟类。它还支持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动物迁徙之一,包括超过100万匹角马、72,000匹斑马以及约350,000只汤普森瞪羚和格兰特瞪羚。

克鲁格至峡谷生物圈保护区

克鲁格至峡谷生物圈保护区(KrugertoCanyonBiosphereReserve)位于南非东北部,包括克鲁格国家公园以及布莱德河峡谷自然保护区等其他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占地2,474,700公顷。三个南部非洲生物X落被纳入生物圈保护区:草原、非洲山地森林和低地草原。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很高,尤其是山顶的植物特有现象。该地区有多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金矿、磷酸盐和铜矿开采、外来物种种植以及X带水果和蔬菜的粗放种植。

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NationalPark)创建于18X,位于姆普马兰加省(Mpumalanga)、北方省(NorthernProvince)和莫桑比克交界的地带,南北纵贯400公里,东西横跨70公里,总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也是世界上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在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有品种繁多的野生动物,其种类和数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据统计,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有147种哺乳类动物、114种爬行类动物、507种鸟类、49种鱼和336种植物,其中羚羊数量超过14万只,在非洲名列X。另外还有野牛2万头、斑马2万匹、非洲象7000头、非洲狮1200头、犀牛2500头。园内还有数量众多的花豹、长颈鹿、鳄鱼、河马、鸵鸟。在克鲁格国家公园西侧的平原地区,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私营动物保护区。

国家概况

截至2023年末,非洲现共有54个国家。

非洲国家

序号

国家名称

首都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1

阿尔及利亚

Algeria

阿尔及尔

Algiers

2,380,000

4300万(2019)

1962年

2

安哥拉

Angola

罗安达

Luanda

1,246,700

2578.9万(2015年)

1975年

3

贝宁

Benin

波多诺伏

Porto-Novo

112,622

1340万(20X)

1960年

4

博茨瓦纳

Botswana

哈博罗内

Gaborone

581,730

225万(2016年)

1966年

5

布基纳法索

BurkinaFaso

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274,122

2210万(20X)

6

布隆迪

Burundi

基特加

Gitega

27,834

1260万(20X)

7

佛得角

CapeVerde

普拉亚

Praia

4,033

48万(20X)

8

喀麦隆

Cameroon

雅温得

Yaounde

475,442

2861万(2023年)

9

中非共和国

TheCentralAfricanRepublic

班吉

Bangui

622,984

511.9万(20X)

10

乍得

Chad

恩贾梅纳

1,284,000

1400万人(2017年)

11

科摩罗

Comoros

莫罗尼

Moroni

2,236

87万(20X)

12

刚果

Congo

布拉柴维尔

Brazzaville

342,000

597万(20X)

13

科特迪瓦

亚穆苏克罗

Yamoussoukro

322,463

2938万(20X)

14

刚果X共和国

TheDemocraticRepublicofCongo

金沙萨

Kinshasa

2,344,885

1.023亿人(2023年)

15

吉布提

Djibouti

吉布提市

23,200

约110万(20X)

1977年

16

X

Egypt

Cairo

1,001,000

约1.04亿(20X)

1953年

17

赤道几内亚

EquatorialGuinea

马拉博

Malabo

28,051

150万(20X)

1968年

18

厄立特里亚

Eritrea

阿斯马拉

Asmara

124,320

368万(20X)

1993年

19

斯威士兰

Swaziland

姆巴巴内

Mbabane

17,363

120万(20X)

20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亚的斯亚贝巴

AddisAbaba

1,103,600

1.2亿(20X)

1995年

21

加蓬

Gabon

利伯维尔

Libreville

267,667

227.9万(20X)

22

冈比亚

Gambia

班珠尔

Banjul

11,295

240万(20X)

1965年

23

加纳

Ghana

阿克拉

Accra

238,537

3283万(20X)

1957年

24

几内亚

Guinea

科纳克里

Conakry

245,857

1504万(20X)

1958年

25

几内亚比绍

Guinea-Bissau

比绍

Bissau

36,125

207万(20X)

1973年

26

肯尼亚

Kenya

内罗毕

Nairobi

582,646

5402万(20X)

1963年

27

莱索托

Lesotho

马塞卢

Maseru

30,344

230万(20X)

28

利比里亚

Liberia

蒙罗维亚

Monrovia

111,370

520万(20X)

1847年

29

Libya

的X

Tripoli

1,759,540

710万(20X)

1969年

30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塔那那利佛

Antananarivo

592,000

2892万(2023年)

31

马拉维

Malawi

利隆圭

Lilongwe

118,484

1756万(2019年)

1964年

32

马里

Mali

巴马科

Bamako

1,241,238

2240万(20X)

33

毛里塔尼亚

Mauritania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1,030,000

480万(20X)

34

Mauritius

路易港

PortLouis

2,040

126.1万(20X)

35

摩洛哥

Morocco

拉巴特

Rabat

459,000

3624万人(2018年)

1956年

36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马普托

Maputo

799,380

3120万(20X)

37

Namibia

温得和克

Windhoek

824,269

259万(20X)

1990年

38

尼日尔

Niger

尼亚美

Niamey

1,267,627

2590万(20X)

39

尼日利亚

Nigeria

阿布贾

Abuja

923,768

2.22亿(2023年)

40

卢旺达

Rwanda

基加利

Kigali

26,338

1290万(20X)

41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SoTomé&Príncipe

圣多美

SoTomé

1,001

21.9万(20X)

42

塞内加尔

Senegal

达喀尔

Dakar

196,722

1774万(20X)

43

塞舌尔

Seychelles

维多利亚

Victoria

455

10万(20X)

1976年

44

塞拉利昂

SierraLeone

弗里敦

Freetown

71,740

754.87万(20X)

1961年

45

索马里

Somalia

摩加迪沙

Mogadishu

637,657

1544万(2019年)

46

南非

SouthAfrica

比勒陀利亚(Pretoria)为行政首都;开普敦(CapeTown)为立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为司法首都

1,219,090

6060万(20X)

47

南苏丹

SouthSudan

朱巴

Juba

620,000

1418万(20X)

2011年

48

苏丹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

1,880,000

4435万(20X)

49

多哥

Togo

洛美

Lomé

56,785

809.5万(20X)

50

Tunisia

X市

Tunis

162,000

1185万(2023年)

51

乌干达

Uganda

坎帕拉

Kampala

241,550

4725万(20X)

52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Tanzania

多多马

Dodoma

945,087

6174万(20X)

53

赞比亚

Zambia

卢萨卡

Lusaka

752,614

1890万(2021)

54

津巴布韦

Zimbabwe

哈拉雷

Harare

390,75

1589万(2023年)

1980年

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方位,联合国地理区划图将非洲分为5个次区域: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部非洲。北非是陆地面积最大的次区域,而南部非洲是陆地面积最小的次区域。南部非洲也是非洲次区域中人口最少的。每个次区域都由许多国家组成。北非有6个国家,南部非洲有5个国家。非洲人口最多的次区域东非有18个国家。西非有16个国家,中非有9个国家。

非洲地理分区

北非

北非地区国家包括从摩洛哥到苏丹的地中海和红海沿岸国家,通常包括X、苏丹、X、X、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其中X、苏丹和X有时称为“东北非”,其余国家和地区称为“西北非”。北非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有红海,西面直通大西洋,北面隔着地中海与欧洲遥遥相望,南面则与非洲南部土壤相接,西北部有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东北部有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北非毗邻大西洋、撒哈拉沙漠和非洲过渡区。X通过其西奈半岛拥有非洲和亚洲领土。

北非位于非洲高原大陆的北部,地形较为单一,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拥有大面积沙漠地区。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几乎占据了整个北非地区,占非洲总面积的约三分之一。北非的气候类型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北非的气候除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之外,其余地区基本为热带沙漠气候。阿特拉斯山地以北、以西,直到地中海、大西洋岸边的沿海地区,气候属于地中海型,夏季炎热干燥,干旱少雨;冬季降水丰富,温和X。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气温日较差大。

北非的主要X是阿拉伯X,其中70%以上的北非人民为阿拉伯人,信仰X教。除了阿拉伯人,还有北非的当地土著柏柏尔人,主要居住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最东可到X,最南可到布基纳法索。因为有撒哈拉大沙漠的隔绝,北非与非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和风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阿拉伯文化与X教文化是北非人民的重要人文特征。北非人民通常遵循阿拉伯文化的礼仪和行为准则,采用阿拉伯的手势语言及礼貌习惯。女性的地位较低,妇女一般都深居简出,面戴面纱,身穿长袍。

东非

东非通常包括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赞比亚、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塞舌尔、毛里求斯、科摩罗等国家。东非地区南起坦桑尼亚,向北延伸,穿过肯尼亚和乌干达稀树草原的大草原和灌木林,然后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地,包括东非大裂谷。该地区还包括位于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的非洲过渡区的索马里、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

东非地形以高原为主,为全非洲海拔最高的地区。东非大裂谷为地球上最大的裂谷带,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X高峰。维多利亚湖按表面积计算是世界第二大湖泊,与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接壤。维多利亚湖为周边地区数百万人提供鱼类和淡水。白尼罗河发源于维多利亚湖,向北流至苏丹喀土穆市,与青尼罗河汇合成为尼罗河。青尼罗河的源头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塔纳湖。

东非拥有可观的石油储量,新油田的发现为东非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格局带来重要影响。除了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家外,肯尼亚也拥有石油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发展,给东非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格局带来了影响。

西非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等国家。

西非地区包括该大陆凸起部的南部部分,向西延伸至大西洋。该地区被非洲过渡区一分为二,该过渡区与撒哈拉沙漠南缘接壤。喀麦隆高地位于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之间的东部边界。尼日尔河是非洲第三长的河流,从几内亚高地延伸超过2,600英里,流经马里、尼日尔和尼日利亚,最后到达几内亚湾的大西洋。毛里塔尼亚海岸外有佛得角X岛,这些X岛作为一个与非洲有联系的独立国家X。佛得角曾是葡萄牙殖民地,于1975年获得独立。西撒哈拉一直与摩洛哥因独立而发生冲突,由于X教的影响及其与摩洛哥的联系,西撒哈拉最常与北非地区联系在一起。

西非地区幅员辽阔,西非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是上几内亚高原,西非全境地势低平,沿海有狭窄的平原。西非气候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从北到南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植物分布也因为气候的变化而呈现明显差异。非洲过渡区横贯西非地区,表明X教和基督教之间以及撒哈拉沙漠和热带地区之间的划分。X教是非洲过渡区北侧的主要宗教;基督教在南方更占主导地位。这两种宗教经常在相遇的地区发生冲突。非洲过渡区也信奉传统信仰和万物有灵论宗教。

西非各个国家的经济多以农矿业为主,沙漠地带则以畜牧业为主。西非生产油棕、蜀黍、可可、棕榈仁、花生、咖啡、香蕉等经济作物。此外,西非有十三个国家拥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其中,尼日利亚是非洲X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产量在世界X列第十。

中非

中非通常包括安哥拉、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刚果X共和国(刚果(金))、赤道几内亚、加蓬、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中部非洲面积广阔,包括从乍得北部的沙漠到刚果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和山脉。赤道穿过中非中部,北部是非洲过渡区,贯穿乍得。在乍得,撒哈拉沙漠的干旱地区转变为X的热带地区。中部非洲每个国家的自然地理各不相同,最突出的自然景观是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高地遍布中非的西部和东部地区,喀麦隆高地是构造板块地质裂谷的产物,形成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赤道几内亚的岛屿部分以及尼日利亚和喀麦隆边境的大陆山区。喀麦隆有许多火山,目前X的活火山和海拔最高的是喀麦隆山,海拔超过13,000英尺。1986年,喀麦隆山排放出二氧化碳云,导致1,700多人死亡。该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2000年。尼奥斯湖(喀麦隆山)位于其中一座火山峰的火山口中。

中非地势起伏,北部属撒哈拉沙漠,中部属苏丹草原,南部属刚果盆地,西南部属下几内亚高原。中非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方面,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覆盖面广,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中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棕油、棕榈仁、天然橡胶、可可等经济作物。另一方面,中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产金刚石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锰矿石约占12%,铜、钴、铀、锡、镭、锯、钼等矿物产量均排在世界前列。其中有“中非宝石”美誉的刚果X共和国,其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的产量和储量都占据着世界的重要地位。

南部非洲通常包括博茨瓦纳、X、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等国家。南部非洲的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地处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之一。好望角的发现,促使许多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因为来往于亚欧的船只都必须经过这里,因此,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船队都先后经过好望角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直到今天,好望角仍然是欧亚之间的重要通道。

非洲南部地区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国家间的差异较大。南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非、博茨瓦纳、X等国家都拥有丰富的矿藏,博茨瓦纳部分地区和X海岸发现钻石矿藏。南非生产咖啡、甘蔗、腰果等经济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薯类和稻谷为粮食,大西洋沿海地区的渔业也较为发达。南部非洲大陆国家与非洲其他国家有许多共同的人口特征:家庭规模大、农业经济、多X、农村人口、政治不稳定以及农村向城市的高转移率。

人口数量

据联合国20X统计数字,非洲大陆人口超过1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从20世纪80年X始,非洲就是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区域,20X非洲人口增速高达2.5%,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多。预计20X至2050年,非洲许多国家的人口或将翻一番,尼日利亚预计将成为世界上第四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截止2023年12月,非洲性别比例为男性和女性各占50%左右。根据比尔和梅林达-盖茨X会(BillandMelindaGatesFoundation)2019年2月发布的年度X,非洲大陆的年龄中位数只有18岁。

联合国人口X会(UNFPA)年度报告《2021世界人口状况(StateofWorldPopulation2021)》显示,总和生育率排名前十的国家均集中在非洲。即便是排名第十位的冈比亚,总和生育率也有5.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年龄结构来看,该报告显示,0~14岁X体占人口比重前十的国家也都在非洲。其中,在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尼日尔,0~14岁X体占该国总人口的49.5%。也就是说,尼日尔一半的人口是年轻人。在排名第十的尼日利亚,这一X体也占总人口数的40%以上,达43.3%。从国家/地区层面来看,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几乎都分布在非洲。截至20X,全球共有6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3%,皆位于非洲。

非洲的人口分布呈结构性失衡。非洲是仅次于亚洲的人口数量第二大洲,但人口密度不及世界平均人口密度。非洲有很多地方属于无人居住区,而另外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1%的土地上。非洲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濒海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几内亚湾、非洲东部的印度洋沿岸,这些地方生活着非洲近一半的人口。人口集中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另外一个区域,是内陆高原地区。尼日利亚北部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及南非高原,都生活着较多的人口。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一方面是由于地势较高,气候比沙漠和草原地区更为X、温和;同时,高原上地势变化不大,无明显起伏,十分适合进行农业生产。河流沿岸以及沙漠中的绿洲地带,也是非洲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非洲在海上的岛屿也是非洲重要的人口密集地带。

种族

在撒哈拉沙漠以北(包括撒哈拉沙漠),主要分布的是白色人种。通常情况下,人们称那里的人为欧罗巴人种,主要包括柏柏尔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是北非土著X,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从公元7世纪起陆陆续续从西亚来到北非。这些白色人种经过漫长的共处与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X。在这里占X地位的宗教信仰是X教。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人种分布与北非有着强烈的反差,这里主要分布的是黑色人种,具体来说就是尼格罗人。尼格罗人有着明显的生理特征,即皮肤X、鲜少X、头发卷曲、嘴唇偏厚、鼻子扁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尼罗格人的起源地,现在尼格罗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黑色人种的泛称。

尼格罗人种本身又分两大支系,一是苏丹尼格罗人,一是班图尼格罗人。前者为尼格罗人种的古老类型,形成于两河一湖地区(尼罗河中上游—乍得湖地区—尼日尔河流域),尼日尔河流域形成西苏丹类型,乍得湖地区形成中苏丹类型;尼罗河中上游形成尼罗特类型。后者班图尼格罗人种为年轻支系,形成于距今3000年之前,分布在今日非洲赤道地区及南部非洲广大地区。实际上与尼格罗人种并列的在非洲大陆最初形成的还有两个古老支系,即俾格米人种和科伊桑人种。俾格米人种发祥于赤道非洲的雨林地区。科伊桑人种旧称“布须曼”人种,亦为尼格罗人种的古老支系,最初形成于赞比西河上游地区,曾遍布东非和南部非洲广大地区,后来随着班图尼格罗人的扩散,今聚居非洲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荒漠地区。

除了白色人种与黑色人种,非洲还分布着较多各色人种的混合后裔,因而他们也集合了各人种的特征,最显著的特征是肤色比尼格罗人浅,但比白人深。

非洲共有大小X700多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X有112个,其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X有10个。这些人口在百万、千万以上的较大X,其人口的总和约占全洲人口的85%以上,而其余不到15%的人口中,则包含有600多个中小X。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人口上千万的X有如下10个:X人(4820万)、豪萨人(2910万)、约鲁巴人(2060万)、阿尔及利亚人(1870万)、富尔贝人(1820万)、加拉人(1800万)、摩洛哥人(1710万)、伊博人(1700万)、安哈拉人(1700万)和苏丹人(1186万)。

非洲的X构成具有了两个明显的特点:X个特点是,在非洲,尤其在撒哈拉以南,几乎所有的X,都是由众多的部落成分组成的。至今,这些组成部分还程度不同地保存着明显的痕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原来的部落名称和部落意识仍未消失。有一些比较X的部落,至今还处在分散状态,尚未形成X凝聚核心。

第二个特点是跨界X为数众多。这是因为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边界,都是19世纪末期由欧洲列强随意划定的,是他们进行争夺和瓜分的结果,根本没有考虑到非洲历史上形成的国家和X地域,许多原来统一的X被分割了。例如,在西非,伊比比奥族被两国边界所分割,阿肯族被三国边界所分割,埃X被四国边界所分割,沃洛夫族被五国边界所分割,曼丁戈族被九国边界所分割,富尔贝族则被15国边界所分割等等。可以说,差不多所有非洲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跨界X存在,只有一些岛国除外。这些跨界X的普遍存在,更增加了非洲各国X关系的复杂性。

语言文字

官方语言

非洲X众多,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个X的方言,没有统一的官方语言。大致上来进行划分,非洲各个国家中,以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占多数。

官方语言为英语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有马拉维、乌干达、冈比亚、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英)、毛里求斯、加纳、尼日利亚、X、利比里亚、南非、坦桑尼亚、莱索托、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科特迪瓦、喀、斯威士兰、塞舌尔和塞拉利昂。

官方语言为法语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有马达加斯加、几内亚、马里、乍得、贝宁、中非共和国、加蓬、卢旺达、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刚果、刚果(金)、吉布提、布隆迪、多哥、科摩罗、喀麦隆和塞舌尔。

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有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安哥拉、佛得角、莫桑比克。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有摩洛哥、索马里、X、X、阿尔及利亚、苏丹、X、毛里塔尼亚。

X方言

亚非语系

亚非语系亦称闪含语系,该语系的古代语言有一些主要的特点:语音方面,都有长短a、i、u6个元音,擦音分清、浊、喉擦3类,辅音有清、浊、“强势”3类,声门闭塞与否是区别性特征;形态方面,名词和动词的词根由动词派生而来,绝大多数词根都由3个辅音组成,中缀系统发达,即在词根中插入各种成分,构成新义,而后缀很少见。名词至少有3个格,名词、代词、动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三个数的语法范畴。动词有体、态等范畴,修饰结构使用普遍。除阿拉伯和希伯来书面语之外,该语系的多数语言都已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这些特点,已发展为现代阶段的亚非语。

亚非语系居民普遍分布在北非和东北非,包括摩洛哥、X、阿尔及利亚、撒哈拉、X、苏丹和索马里等国家和地区。闪含语系各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南支(地中海类型),特征是肤色较浅,和阿拉伯人属同一类型。闪含语系包含闪语族、库斯特语、柏柏尔语族、乍得语族等。其中使用最广的是闪米特语支中的阿拉伯语,通行于整个北非,使用人口超过1.6亿。

尼罗—撒哈拉语系

讲尼罗—撒哈拉语系语言的X构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个历史文化区,该地区位于中苏丹和东苏丹地带。该语系比较复杂,下分6个语族:沙里—尼罗语族、撒哈拉语族、桑海语族、马巴语族、富尔语族和科马语族。属该语系的各X,人口总数占全非洲人口的5.6%,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苏丹尼格罗人中最大的一个X集团。该语系主要包括桑海、卡努里、丁卡、努埃尔、卢奥、努比亚、马塞等数十种语言。

其中沙里—尼罗语族以贝尔塔语、莫鲁语、卢奥语、马萨伊语、努埃尔语、库纳马语等为代表语言,其语言大都有丰富的元音系统,并有长短之分;语法方面,都没有名词类别,但有单复数之分,普遍使用后缀。讲沙里—尼罗语族语言的X,聚居尼罗河中上游和大湖地区北部,形成一个人种独特的X集团,即身材最高的尼罗特族团,总人口有2300多万。该语族下分2个语支,一是东苏丹语支,人口众多,分支庞杂,分布在苏丹共和国的南半部、乌干达和肯尼亚北部、部分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二是中苏丹语支,各族体分布在中非共和国、乍得和刚果(金)北中部。

撒哈拉语族的代表语言是卡努里语。讲撒哈拉语族语言的X,分布在乍得湖地区和撒哈拉中部,跨乍得、尼日利亚、尼日尔、X和苏丹等国,总人口为500多万。桑海语族的代表语言为桑海语。讲桑海语族语言的X,分布在尼日尔河中游地区,主要在尼日尔境内,部分在尼日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总人口约230万。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讲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语言的X形成非洲最大的历史文化区,包括西苏丹及几内亚湾沿岸和整个班图尼格罗人地区。内含尼日尔河、刚果河和赞比西河三大流域,是非洲古代文明的3个基地。属该语系的各X,其人口约占全非人口55.2%,成为今日撒哈拉以南非洲X的主要组成部分。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是非洲最大的一个语系,以苏丹的科尔多凡地区的语言为核心,包括整个西非、中非和南非的上千种语言。主要包括西非的马林克、班巴拉、富尔贝、约鲁巴、东非的斯瓦希里、基库尤,南非的祖鲁、绍纳等数百种语言。

该语系下分两个语族:科尔多凡语族和尼日尔—刚果语族。前者各族人口甚少,总计约57万,主要分布于苏丹共和国境内科尔多凡省东南部努巴山区,包括夸利布族(19万)、通通族(16万)、特加利族(13万)、塔洛迪族(7万)、卡特拉族(2万)等。属尼日尔—刚果语族的X,相当庞大,分布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下分6个语支:贝努埃—刚果语支、西大西洋语支、克瓦语支、曼德语支、古尔语支和东阿达马瓦语支。

其中贝努埃—刚果语支包括11个分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属于班图语。班图诸语言的名词类别都很一致,绝大多数都有声调。这一语支虽然使用的X众多,但各族人民的语言都惊人地相似,有着共同的语法结构和统一的基本词汇。这一分支包括大量的语言,其分布地域比其他所有的尼日尔—刚果语支语言加在一起还要广。一般认为,班图语言最早分布在尼日利亚中部,后来一直向南扩散到南非。该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大多数都是班图语。班图诸语言包括斯瓦希里语、绍纳语、卢旺达语、科隆迪语、祖鲁语、科萨语、吉库犹语、茨瓦纳语、刚果语、南索托语、北索托语、干达语、斯威士语等。班图语系中的斯瓦希里语在东非沿海一带广泛传播,东非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已经将斯瓦希里语作为国语。

科依桑语系

科伊桑本身分3个语族:一是南非科伊桑语族,二是桑达维语族,三是哈查语族。该语系3个语族中,其中两个语族都只包括一种语言,这些语言有一些独特的标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吸气音,基本的吸气音从3个到7个不等,一般词首都由吸气音充当。都有声调和鼻元音,大多数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根都为双音节。科伊桑语系各族体分布区自成一个历史文化区,主要在非洲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包括X、博茨瓦纳、安哥拉和南非共和国,此外,坦桑尼亚中部裂谷地带的部分地区也属于该文化区。该文化区有两大特点,一是人口很少;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科伊桑语系各族和部落X迄今基本上以狩猎、渔猎、采集为生。这一语系居民特征为肤色带黄色,分布在西南非洲卡拉哈里干草原和半荒漠地带,主要包括科依一科依族和桑族。

文字

非洲的主要语言都已有了文字。非洲各种文字的发展过程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古代有过文字,现在已不应用的,如古X象形文字;二是有自创文字,目前仍在使用的,如阿拉伯文字、阿姆哈拉文字;三是有过自创文字,但现在已改用拉丁字母的,如豪萨语、斯瓦希里语的文字;四是原来虽无文字,但后来却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约鲁巴语。非洲有许多语言没有文字,如沃洛夫语、富拉尼语、马林凯语、苏苏语、科伊桑语。

宗教

非洲大陆的宗教总体情况是传统宗教、X教、基督教并存,但传统宗教是非洲宗教的主流。传统宗教渗透到黑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他们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虽然X教和基督教在黑非洲传播传播很广,皈依者亦很多,但不少X和基督徒仍在一定程度上信仰传统宗教,而X教和基督教在传入非洲以后,其本身也发展了变化,被加进了许多非洲黑人文化的内容。基督教与X教属于外来宗教,在非洲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由于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国家信仰X教;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则大都信仰基督教。

传统宗教

传统宗教是基于非洲的历史和社会而土生土长于此的宗教。虽然基督教和X教的信仰者在整个非洲占了X的数量优势,但事实上,即使在信仰基督教与X教的非洲国家里,宗教信仰也是与传统宗教结合的,而非取而代之。传统宗教对非洲人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非洲传统宗教没有经文记载,所有的传说、故事、规仪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此外,非洲传统宗教较少借助于庙宇和僧侣作为传播本教文化的介质,而是通过代际影响而传承至今。

非洲传统宗教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部落神崇拜以及至高神崇拜。非洲的传统宗教构筑于多神X之上,其中,至高神是非洲传统宗教里最高级别的神,其来自部落神话,在神话中他创造了天地万物以及部落祖先,是部落的X和命运掌控者。在至高神之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神,这些部落神分掌者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牧业、子嗣、战事、和平等。而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而产生的,因而,这些图腾一般都有着动植物的外形以及神的意志,最常见的图腾崇拜对象是狮子、蛇以及鹰。

X教

基督教

基督教在非洲拥有广泛的信众,如刚果共和国信仰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的人数超过70万,而赤道几内亚有超过80%的人口信仰天主教。2002年基督徒占非洲总人口的40%,2010达4亿7000万,全球基督教徒的五分之一生活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2002年12月尼日利亚基督教五旬节派发起了历史上最大的基督徒聚会,到场的会众来自24个以上的非洲国家,达200多万人。2015年11月罗马天主教教皇访问肯尼亚,有多达30万的信徒到体育场聚会。

基督教进入非洲有两条主要线路:一是由X传入非洲,继而南传至非洲各地。基督教自产生以后从西北方向欧洲渗透,同时,影响力也慢慢抵及X,并于公元5世纪形成了科普特教派。即使到了今天,X作为撒哈拉以北的非洲的一部分,虽然早已深受X教文化的影响,但科普特教派始终保持着对于耶稣基督的信仰。埃塞俄比亚如今所信奉的埃塞正教,便是由X传入的。

二是随着欧洲列强的侵略而传入非洲。15~16世纪,由X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欧洲国家,诸如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开始对非洲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入侵。直到现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基督教信仰还残留着殖民国家的影响,如加纳、塞拉利昂、肯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南非等国信仰基督教的信众比较多,是因为这些国家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喀麦隆、多哥、加蓬、赤道几内亚、佛得角等国,由于曾经大都处于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X之下,因而多信仰天主教。

政治体制

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处于国家政治X的中心地位,国家的最高权力由总统和议会分别执掌的X组织形式。在总统共和制下,总统和议会均由X选举产生;其中,总统身兼国家元首、X首脑以及军队统帅等职,拥有组阁的权力,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共和制是非洲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政治体制,有近2/3的非洲国家实行,包括X、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等国。

半总统共和制是指同时兼具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制与议会制折中的结果。半总统共和制有三个特征——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拥有一定的权力、内阁独立于总统之外。非洲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国家包括多哥、刚果(金)、几内亚比绍、尼日尔、塞内加尔、津巴布韦。

议会共和制是指议会在国家政治X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体制。在议会共和制里,X是由议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而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则大多没什么实际的权力,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国家代表。

君主立宪制包括两种形式,除了非洲三个国家均实行的“二元君主制”外,还有一种叫“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相对于“二元君主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虽然同样是资产阶级与X主义相互妥协、相互中和的产物,但资产阶级的力量占了上风,所以,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为世袭,但已经成为形式上的国家象征,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

部落与国家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非洲先民们便以部落的形式结X而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秩序和礼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为了摆脱殖民X而纷纷开展X独立运动,之后才建立起国家。

一方面,部落是形成非洲多党制的基础,不同的部落之间通过支持不同的政党而实现权力的制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非洲国家政治多元化和X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部落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往往会捆绑在一起,X为了巩固X,需要借助当地部落的支持,而国家的X则反过来实现支持自己X的部落利益最大化。

另外一方面,非洲一些国家的不稳定因素都来自部落之间的冲突和不和谐。如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乍得内战,便是乍得北方的武装部队与南方的部落之间的武装冲突;而苏丹于2011年分裂为苏丹和南苏丹,同样是由于北方和南方各部落之间的不和引起的。能与国家力量和国家意志相抗衡的部落均是一些较大的部落,而那些仍然保持着原始氏族社会生存状态的规模较小的部落,其生存与发展,则需要依附于国家。

非洲联盟

非洲联盟(AfricanUnion,缩写AU)简称非盟,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的非洲国家间合作组织。非盟的前身是非洲统一组织。1963年,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尔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通过《非洲统一组织X》后宣布成立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加强协调非洲国家为提高生活水平所做的努力,捍卫非洲国家的独立与X、领土完整,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X义,促进国际合作。”

199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决定成立非洲联盟。2001年7月,第37届非洲首脑会议决定正式向非盟过渡。2002年7月,非盟举行X届首脑会议宣布非盟成立。非盟成员国包括49个成员国、4个被暂停资格的会员国、1个存有争议的成员。

49个成员国分别是:阿尔及利亚、X、苏丹、X、贝宁、布基纳法索、乍得、科特迪瓦、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佛得角、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金)、刚果(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安哥拉、博茨瓦纳、科摩罗、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X、斯威士兰、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布隆迪、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塞舌尔、索马里、乌干达、南苏丹。

4个被暂停会员国资格的国家分别是:马达加斯加、几内亚比绍、中非、X。马达加斯加于2009年、几内亚比绍于2012年4月、中非于2013年3月、X于2013年7月分别被非洲联盟暂停会员国资格,理由是这4国以违宪的方式发动了X或X了民选X。1个有争议的成员是西撒哈拉。摩洛哥原本是非洲统一组织的成员国,但是,早在非洲统一组织改组成为非洲联盟之前的1986年,摩洛哥因抗议非洲统一组织吸纳西撒哈拉为其成员国而退出。

非洲联盟在促进非洲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推动非洲的一体化进程、实现非洲政治X化与社会平等化的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无论从纲领的制定上,还是从计划的实践上,均最大程度地强调了非洲国家的自主性,可以说是非洲摆脱外部势力干预和控制、独立思考非洲振兴之道的良好开端。同时,计划还明确提出要与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平等互惠的伙伴关系,积极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的内容。

泛非主义

泛非主义,同泛美、泛欧、泛亚一样,既是一种X,又是一种政治运动,更是一个历史概念。产生之初,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X;到了后来,泛非主义拥有了全新的内涵,即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同实现非洲复兴。

泛非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一共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X个阶段,泛非主义在美洲诞生,蔓延至欧洲。泛非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洲。彼时,因为X贸易而被辗转卖至美洲的黑人已经有了几代遗脉。美洲的黑人提出了泛非的概念,意即全世界黑人的真正故乡都应当是在非洲,都应当X,共同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X。泛非由X上升到运动时,最早发生在非洲以外的地方,如X次泛非会议是在伦敦召开的,57名与会者中,只有12名来自非洲;以后的四届泛非大会,均是在欧洲召开的。

第二个阶段,泛非主义的概念在非洲深入人心。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殖民X的瓦解、美洲泛非主义者们对泛非主义理论的大力宣传,非洲人掀起了X解放运动。第三个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泛非主义的复兴阶段。彼时,非洲国家大都已经在独立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二三十年,“种族歧视”与“殖民X”早已成为历史。但非洲国家渐渐意识到,单凭任何一个非洲国家的力量,不管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还是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都势必面临被边缘化的命运。由此,泛非主义再次兴起,并且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同实现非洲复兴。非洲联盟的建立,便是泛非主义复兴道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综述

2014年后,非洲经济增速放缓,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并不低,仅次于亚洲,位居世界第二。此间,非洲经济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非洲大陆有54个国家,由于地理、人口、气候和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各异,加之近年来各国发展战略不尽一致,所以经济发展有快有慢。以2019年为例,有6个非洲国家跻身世界发展最快的10个经济体之列:卢旺达8.7%,埃塞俄比亚7.4%,科特迪瓦7.4%,加纳7.1%,坦桑尼亚6.8%,贝宁6.7%。较之于2019年非洲经济增长最慢的5个国家(津巴布韦-12.8%,赤道几内亚-4.1%,X-1.0%,安哥拉-0.1%,利比里亚0.4%),差距非常大。在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样明显。从2015年开始,东部非洲经济增速超过西部非洲,居非洲大陆各地区之首。据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非洲经济展望2020》显示,2019年东部非洲经济增长5%,北部非洲为4.1%,西部非洲为3.7%,中部非洲为3.2%,南部非洲最慢,仅为0.7%。

X产业

非洲热量资源充足,但降水分布不均,对农业发展影响巨大。热带雨林适合种植热带作物,如水稻、可可、香蕉等;热带草原气候地区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热带沙漠地区有绿洲的地方可以发展绿洲农业。非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供出口的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剑麻和棕榈。

农业是非洲最大的经济部门,占非洲大陆GDP总量的15%,即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非洲农业产值高度集中,仅X和尼日利亚就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排名前十的国家则占75%。然而,非洲的农业生态潜力远远大于其目前的产量,其粮食需求也是如此。虽然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耕地位于非洲,但其农业产出仅占全球的10%。因此,这个目前仅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适度扩张的行业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第二产业

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地区都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然而,与澳大利亚或智利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这些资源的开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即使在广为人知的冲突地区之外,许多非洲国家也被认为对投资者构成了很高的政治和经济风险。此外,基础设施问题常常阻碍发展:许多大宗矿藏需要在铁路和港口设施上投资数十亿美元,才能使矿石或半加工矿物到达市场。此外,非洲油气已成为世界油气供需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石油项目因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成本竞争力而吸引了大量投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是非洲大陆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因为19个非洲国家都是重要的油气产出国。

另一方面,非洲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部,其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仅为1.9%左右。非洲经济仍然过度依赖原材料商品。2011年至2013年间,制成品仅占出口额的18.5%,而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62%,这种商业失衡导致财富从非洲大陆流失。在结构性限制和政治不稳定的双重作用下,以及私营部门主导的经济多元化和转型的国家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第三产业

对外经济

非洲与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关系,约有60%-70%的非洲对外贸易是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的。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是《洛美协定》缔约国,向欧盟出口的全部工业品和农产品均享受免税待遇,而美国也给予非洲国家包括纺织品在内的5800余种商品以免税待遇。非洲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经济体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估计,截止2016年,非洲在出口贸易中,对亚洲的贸易量与对传统观念贸易伙伴欧盟、美国的贸易量已经几乎持平。亚洲对非洲的出口年增长幅度约18%,增速超过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近年来大幅增长。

非洲与中国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始于1950年。在20世纪50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如今已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金融、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拓展合作。中非贸易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正式对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5%商品实施了零关税待遇。至21世纪初,中国在非洲援建了1000多个成套项目。

非洲各国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包括原油、木材、铁矿砂、钻石、钢材、棉花、铜材及天然气等,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原料或半成品。非洲主要进口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包括机电产品、织物及制品、高新技术、鞋类、医药品、塑料制品等。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储量和产量大,森林面积大,盛产各类稀有木材,但非洲经济相对落后,技术和设备不先进,只能进行简单的粗加工。因此,非洲出口附加价值不大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而进口工业制成品。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在非洲一些国家开始兴起。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新业态。在非洲一些国家,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开始兴起,成为非洲经济的新亮点。2018年4月,世界银行发起了非洲数字经济倡议,旨在确保非洲每个人、企业和X在2о30年前实现数字化,以支持非盟《非洲数字转型战略》。世界银行计划从20X起到2о30年为非洲数字转型投资250亿美元。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非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数字化“登月计划”,即为全体人民提供高速互联网连接,为数字化经济的繁荣奠定基础。近年来,肯尼亚、卢旺达等国相继发布了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经济在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落地、推进。

主要经济体

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位居前列。石油与天然气产业是阿尔及利亚国民经济的支柱,多年来其产值一直占阿尔及利亚GDP的30%左右,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0%左右,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5%以上。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2009年金融危机后,阿尔及利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引导,加大对油气领域投资,加快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据世界银行统计,20X,阿尔及利亚国内生产总值达1451.6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310美元,经济增长率为-4.9%。

摩洛哥经济总量在非洲排名第五(在尼日利亚、X、南非、阿尔及利亚之后),北非排名第三。磷酸盐出口、旅游业、侨汇是摩洛哥经济主要支柱。农业有一定基础,但粮食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产量居非洲首位。工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且初具规模。2016年和2017年汽车X量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五大X品牌为:达西亚、雷诺、大众、现代和标致。纺织服装业是重要产业之一,2016年出口总额约35亿美元。摩洛哥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推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X化,1996年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后,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同欧盟建立X贸易区。摩洛哥X致力于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纺织、旅游等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积极吸引外资,经济继续保持增长。2014年启动“2020工业加速发展计划”,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1,19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49美元;经济增长率:2.8%。

尼日利亚原为农业国,上世纪70年代起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1992年被国际货币X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1995年起X对经济进行整顿,取得一定成效。20X,尼日利亚是非洲X大经济体,20X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28位。石油业系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粮食不能自给,基础设施落后。为应对新冠疫情,尼发布《20X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实施调整货币政策、减少非必要支出等措施。20X9月,尼宣布实施《2050年尼日利亚议程和中期国家发展计划(MTNDP)》,计划未来10年内使尼1亿人口摆脱贫困。2023年5月提努布总统就任后,颁布取消X燃油补贴、实行统一汇率等政策,尼成品油等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加剧。20X主要经济数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477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37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3%。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自然资源丰富,金融、法律X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均较发达,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X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新南非X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旨在通过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出口,放松外汇管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逐步改变分配不合理的情况。1994-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3%,2005-2007年超过5%。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南非经济增速放缓,一度陷入衰退。南非X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自2008年12月以来6次下调利率,并出台增支减税、X投资和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措施。在X经济X措施、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好转和筹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共同作用下,南非经济逐渐企稳。2010年以来,祖马X相继推出“新增长路线”和《2о30年国家发展规划》。2013年以来,由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因素影响,南非出现大幅资本外流。近几年来,受全球经济走低,国内X频发、电力短缺、消费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南非经济总体低迷,增长乏力。拉马福萨总统先后推出“新投资倡议”“经济X与复苏计划”,举办就业峰会和投资大会,致力于恢复经济增长。2014年至2019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上下,20X受新冠疫情和“封禁”举措影响经济收缩6.4%,20X出现较强复苏,经济增长4.9%。20X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名义):4,05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义):6,77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9%。

文物古迹

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古X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在胡夫金字塔所在的金字塔X前方,匍匐着一个巨大的石像。石像拥有狮首、人面、鸟翅、牛尾,通体以一块巨石整雕而成。这座石像即“狮身人面像”。关于狮身人面像的产生年代,建筑界与学术界看法不同。一种说法认为,狮身人面像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或其子、X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所见,也就是说,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年代距今约4600多年;另一种说法认为,从狮身人面像受到剥蚀的程度来看,应当距今超过1万年。

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千米外的马斯温哥省,是一处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人类文明遗址。非洲南部古国莫诺莫塔帕王国一度以大津巴布韦为首都,其所反映的文化,被人们称为“津巴布韦文化”。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由三部分构成:X部分是星散于陡峭山坡上的建筑X,其中有石雕的鸟,从其恃险而居,加上建筑本身颇具匠心,很有可能是X者的居所;第二部分是卵状的卫城,卫城通体被高9米、总长244米的石墙包围;第三部分是位于山谷之中的建筑X,内有宫殿、锥形高塔以及神庙。大津巴布韦遗址通体之间并没有使用灰或泥进行连接,建筑本身却仍然坚固,是建筑学上的奇迹。

杰姆的圆形竞技场

杰姆的圆形竞技场,又名杰姆古罗马竞技场,位于X,也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人类文明遗址。竞技场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外墙墙体高36米,通体以长1米、宽0.7米、高0.7米的大石垒筑而成,上有60个拱门;内部可容纳35000名观众。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形制上,都堪比古罗马斗兽场。杰姆的圆形竞技场见证了古罗马的辉煌时代。

杰姆圆形竞技场

埃塞俄比亚独石教堂

埃塞俄比亚独石教堂遗址,是埃塞俄比亚基督教繁荣发展的产物。该教堂又称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傍拉斯塔山脉中的最高峰阿布那其斯山而建,南距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350千米,始建于12世纪后期拉利贝拉国王X时期。独石教堂共由11座教堂组成,每一座教堂均由山体岩石凿建而成。工程的难度超乎想象,需要在山上选择整体性较好的巨石,选定区域后,再通过在四周凿宽达10多米的缝隙,将选定的区域由山体上完全剥离,再将这块整石雕凿成教堂。

岩壁画

非洲岩壁画

非洲岩壁画可分为刻画与绘画两种。刻画作于较松软的砂岩上,也有的用石斧敲打尖状石器,刻在坚硬的花岗石和石英岩上。凿刻时,先在岩画上凿出画图的轮廓线,然后轻轻锤敲,最后用X的沙子或专门磨光的石片加以磨光、修饰。绘画往往先在岩石上凿出轮廓线,再涂上颜色而成,有单色和多色混合。在艺术上普遍采用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所画人物形象和动物都生动传神。

古代文字

古X语是闪含语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古X人使用的文字称为“象形文字”,经常使用的符号约有700余个。古X文字最早起源于绘画文字,描写一些动植物、物品和人物的具体形象。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后半叶开始出现,大约流行了4000年。古X僧侣们在实践中逐渐将其简化,并且采用速写或圆笔的形式,创造了一种较早的类似于行书的“草书体”,人们称之为“僧侣体文字”。这种文字曾与象形文字并行使用。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世俗体文字”产生了。它是一种从僧侣体文字演变出的更为快速的书写形式的文字。最初被X官员用来书写公文、法律文书等。后来到了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帝国X时代,世俗体文字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如记录商业活动、宗教礼仪和文学创作,等等。

古X象形文字

天文数学

文学

口头文学

非洲黑人各族有悠久的口述文化传统。各X的历史变迁、伦理道德、祖先遗训、工艺技术等都通过口传亲授得以代代相传。文化的流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文字,而是依赖语言相传,语言不仅是口头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保留X文化的基本手段。

非洲黑人各族的口头文学以其丰富的多样性为特征,涉及神话、历史传说、史诗、故事(短篇小说)、谚语、格言、谜语、抒情诗、入教歌、弹词、戏剧表演等。因此,非洲黑人各族的口头传说不能按当今史学、文学及其他门类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一篇创世神话、一首长篇诗歌、一个口述故事很可能就是一部X起源史、一部族史或家族史。一些被称为“动物故事”的口述故事,可能是人们对某一历史活动的真实记述。在某些可称之为“历史”的口述传说中,也融入了讲述者自己的想象、附会,使用神话和传奇进行渲染,使历史作品同时也成为文学佳作。

口头文学被视作“非洲的社会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非洲的知识分子在“泛非主义”和“黑人精神”两大文化运动推动下,掀起了整理出版口头文学作品的热潮。1960年D.T.尼亚奈整理出版法文版史诗《松迪亚塔》,影响巨大。一批用X文字整理的口头文学作品纷纷出版。非洲国家独立后,更重视发掘和整理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

诗歌

非洲黑人文学最主要也是最大量的形式是诗,而口述民歌在非洲史诗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容包括历史、赞颂、礼拜、庆典、宗教及个人抒情诗,此外还有摇篮曲、劳动号子和打猎曲等。黑人各族的民歌中有大量史诗和创世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史诗是几内亚文学家尼亚奈整理出版的《松迪亚塔》。该史诗以马里帝国的开创者松迪亚塔的经历为题材,是一部口述史著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非洲通史》和《剑桥非洲史》中,关于马里13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叙述,主要取材于这部史诗提供的史料。黑人各族用X文字创作的诗歌也有相当长的历史。如东非的斯瓦希里语、西非的豪萨语、南非的祖鲁语等。早在19世纪初年,西非豪萨X的三位领导人福迪奥、阿卜杜拉和贝洛用阿拉伯语、富尔德语和豪萨语写了大量诗歌。在东非,13世纪就出现了用斯瓦希里语写作的诗歌。

小说与故事

黑人各族的口述故事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神话传说、风物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和童话故事等。它们具有宗教神秘色彩浓厚、重视道德评判和道德训诫、富于浪漫和传奇色彩、贴近生活又富有哲理、故事幽默风趣等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了非洲社会生活和各类人物,提倡争议,反对邪恶,具有鲜明的X特色,反映了非洲黑人在传统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风貌。神话和传说是口述故事最常见的题材,比如西非巴乌勒人和希卢克人的创世神话描绘了混沌初开时人类的产生,东非流传的口述故事《蛇神》讲述了一个扶善除恶的故事。非洲的口述小说和故事也重视道德评判和训诫,比如《伊玛那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鹦鹉和它的女主人》,另外还有以浪漫和传奇的爱情为主题的故事,如《蛇王》等。

现代文学

非洲文学因移民者的时代、身份和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派别的流散写作,有早期移居非洲的欧洲殖民者的定居者写作(settlementwriting),如1806年英国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约翰·巴罗的《南非内陆游记》;有因X贸易而流散至他国的X叙事(slavenarrative),如曾被贩卖为奴的奥劳达·伊奎亚诺于1789年出版的《奥劳达·伊奎亚诺的生活趣事记闻》;有X解放时期留学西方的归国青年文学(Been-to,可译作“异邦本土流散”),如1956年南非作家彼得·亚伯拉罕斯的《献给乌多莫的花环》、1960年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再也不得安宁》和1965年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的《诠释者》;还有当代散居全球都市的非裔都市写作(Afropolitanwriting),如2013年尼日利亚作家阿迪契的《美国佬》和2013年津巴布韦作家诺维奥莱特·布拉瓦约的《我们需要新名字》。这些流派都从另一个文化角度审视欧洲,而非洲性也在文化家园的探寻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历史含义,成为因殖民历史而散居世界各地的非洲人的精神纽带。

艺术

雕塑

木雕

非洲木雕是黑人艺术中分布最广的雕刻艺术,已有几千年历史,但保存至今的木雕作品不超过200年。木雕艺术品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贯穿西非、中非和东非,以西非伊费和赤道非洲库巴地区的木雕艺术最为X。其艺术风格可分为写实和程式化两种,写实的包括祖先雕像、历史人物以及X者雕像,程式化的包括抽象的偶像、法器、神物,在造型结构上夸张而怪诞。黑人各族的木雕制品包括X性人物雕像,如国王或祖先雕像;木雕用器具,如雕花门窗、祭坛屏风等生活用具的雕饰;以及面具。

非洲木雕

石雕

石雕是非洲最古老的雕刻艺术。非洲的石雕作品多存在于10-14世纪,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刚果及南部津巴布韦。其中在距伊费100公里的艾其埃发现了近800件石刻雕塑、宝座和公羊头,创作年代可能晚于贝宁艺术的初期。此外,在刚果河地区也出土了一些创作于14世纪的石头雕像,公元18世纪津巴布韦也发现石雕作品。巴刚果人雕刻的石像较有代表性,这些石像为部落河村镇首领的雕像以及“曼达低”(意为守卫者)雕像,风格与巴库巴人的木雕像相似。

津巴布韦石雕

铜雕

非洲黑人各族青铜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是在16、17世纪。1897年,英国人炮轰贝宁城时,在帝王宫殿的废墟中发现大批青铜制品。1938年,在重建伊费城的一个帝王宫殿时又发现18尊青铜雕像,其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现已证实这两地的青铜制品分别为今尼日利亚西南部的埃多人和约鲁巴人所创作,这些青铜雕像可以列入世界上最X的雕刻品之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黑人青铜雕塑分人物和动物雕塑,以及青铜浮雕或板刻两大类。

非洲贝宁铜雕

泥塑

早在公元前的诺克文化中赤陶艺术成就就为世人所公认。诺克陶器传统向西传入耶卢瓦地区,向北传入乍得湖地区。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乍得湖东南岸沙里河和洛贡河下游地区发掘了“萨奥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土制品。这些作品用粉红色粘土制成,制作较为粗糙。一千多年后,伊费文化继承发展了赤陶艺术。伊费的赤陶头像造型准确、雕刻精细,具有自然主义风格。此外,多哥的埃X、波隆族也擅长制陶。泥塑作品主要有赤陶(或彩陶)头像河泥土浅浮雕两种,前者集中在西非的伊费和中非的萨奥,后者集中在达荷美河多哥。达荷美的着色浅浮雕颇负盛名,存于王宫的宫墙上。

14世纪加纳陶器

骨雕

骨雕艺术主要指象牙雕刻,主要在西非河中非流行,种类有动物形象、面具、面具顶饰、手饰、餐具等,以贝宁王国的象牙雕刻最有艺术价值。贝宁的牙雕业在15、16世纪在相当发达,基本为写实和自然主义风格。牙雕上刻有祖先X像,常与神话人物交错在一起。17世纪时,自然主义风格进一步发展,到18世纪呈现程式化、象征化倾向。18世纪的X象牙雕刻作品《双豹》,被视为贝宁艺术的代表作,现收藏于普里茨博物馆。

非洲骨雕

音乐舞蹈

在非洲,音乐和舞蹈兼自娱功能和社会功能于一体。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扩大,非洲音乐舞蹈对西方现代爵士乐及现代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

非洲传统的音乐艺术产生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同狩猎与农业劳动有关的音乐体裁在黑人各族中最为流行。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强烈的节奏感为特征;二是声音音色的力度。其唱法特征是声音有力紧凑,有低哑喉音的音色,并倾向于使用声乐音域的两极音区;三是社会性和大众性。非洲的磨米歌、舂米歌、摇篮曲、牧羊曲、划桨歌等都是X、自发的。而在社会领域,在宗教祭祀、节日庆典上有敬神的音乐、巫术的音乐,婚丧嫁娶、成人仪式也有专门的音乐活动。音乐成为公共活动的一部分。

非洲音乐

非洲黑人各族的传统乐器也富于特色,分为三类:X类是打击乐器,包括体鸣乐器和膜鸣乐器,如葫芦响器、非洲鼓等;第二类是吹奏乐器,包括笛、簧管、号角和喇叭等;第三类是弹拨乐器,包括各种独弦琴和多弦琴。

非洲舞蹈

黑人各族共有上千种舞蹈,几乎每一种舞蹈都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X感,如南部非洲祖鲁族的“跺脚舞”、加纳被捕南多姆族的“塞克佩雷舞”“踢跶舞“(茨瓦纳纳族、祖鲁族、索托族)、“大跨步舞”(索托族)等。非洲舞蹈X体性强,很少独舞。其模仿性也显而易见,有模仿动物动作,也有模仿农事、狩猎、放牧及战争等。刚果被捕的“昆布拉姆博舞”是X的猎舞,吉库尤男子表演这种舞蹈时,上身X,X围着三角形草裙,面部画上各种动物的花纹,手执号角等各种乐器,模仿吉库尤人生活的场景。

人体装饰艺术

面具

非洲面具

文身

非洲的文身艺术主要分布于苏丹南部、刚果、坦桑尼亚等国家,尤以南部苏丹的努巴人、拉图卡人、巴里人最为擅长。他们在人成长的各阶段都要在身体上刻上印记。此外,苏丹及刚果等地各X有将部落标记刻画在脸上的习惯,如努比亚族马哈斯的文面是左颊三竖道,栋古拉人的文面则是两颊各三竖道。女性文面主要是作为装饰,因此要由专门的雕刻师来完成。除面部外,在身体其他部位黥刺也很普遍,有各种动物图案和花纹样式。

非洲文身

发式

非洲黑人的发型艺术是人体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不烦你。仅在刚果的黑人姑娘就有上百种发式,比如多辫型、凤头型、井字型、蘑菇型、梯田型等。在坦桑尼亚的一些地方,妇女头发短、细柔而卷曲,她们把紧贴头皮的短发,从前额往后从上往下编成一道道发辫,然后在后脑勺上打成结,如一道道整齐的田垄。马赛族的妇女们则喜欢剃光头,而该族的男子则梳长辫子。乌干达的迪丁加人则把头发梳成蘑菇伞形,以保护眼睛免受阳光照射。发型在非洲还可表明一个人的X属性,图腾崇拜也体现在发式上,如几内亚科尼亚克人视公鸡为高贵象征,喜欢把头发梳成高高的鸡冠状。

非洲发式

习俗

X体观念

在非洲黑人传统社会中,由于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所以其社会关系以亲属关系为主体。在西非多数黑人传统社会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家族而不是家庭。家族是由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大家庭组成的。如丰人的父系大家庭,权力掌握在族长手里,族长对全家族所有的住房、土地、牲畜、农具以及X都有权支配。在按母系续谱而X双方从舅而居的制度下,大家族的族长由最年长的舅舅充任。在中央班图各族还保留着这种母系制家庭、家族。氏族和部落也是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社会X体。

生育习俗

非洲黑人的生育观念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婚姻制度、宗教观念、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有密切关系。如他们生产力水平低,每个劳动力的剩余劳动不多,这就要求多生孩子。同时,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婴儿死亡率高,也要求多生孩子。在黑非洲,子女多,特别是儿子多,是富有和声望高的标志。至今,非洲黑人也喜欢多子女。各地分娩习俗各异,如在今天布基纳法索境内的一些地方,孕妇在临产前要急匆匆地感到自家田地里去分娩,因为他们把人的生育与土地的生产联系起来。布须曼人一般在灌木丛中分娩,霍屯督孕妇则回娘家生孩子。

婚嫁习俗

非洲黑人各族的婚姻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其中一夫多妻制占多数。尼格罗人差不多都实行一夫多妻制,在保留母系制传统的地方,大都采取姐妹共夫的形式。一夫多妻制在当代黑非洲仍然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婚姻形态,如20世纪80年代初,尼日尔的豪萨人、桑海人当中,已婚男子中的89%有两个妻子,10%有一个妻子,1%有三个或更多的妻子。但在黑非洲的许多地方,实际上普通男子很少能娶到两个以上的妻子,而酋长可以娶数十个之多。例如索托人的酋长拥有很多妻子,X类是正妻,即父亲给儿子娶的妻子;第二类是贵妻,是丈夫自己从有地位的家庭那里娶来的;第三类是妾,她们是作为奴仆娶来的,隶属于比较有地位的妻室。非洲也有一些部落实行一夫一妻制,例如布须曼人、霍屯督人、博尼人、桑达维人、班布蒂人等。

丧葬习俗

北非属于阿拉伯世界,主要遵从的是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因为X或部落的不同拥有各种各样的丧葬习惯,但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他们的仪规仍然有着浓厚的巫术色彩。笃信巫术之风起源于非洲人对传统宗教中神灵的过度崇拜。人们会请巫师占卜死因,甚至在不确定遗者是否为自然死亡的情况下,有时还要借助于巫术确定杀人凶手。在非洲人看来,死仅仅代表着肉体的消失,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为人的灵魂是永生的,只是会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因而,每每有人死去,非洲人便会举行狂欢仪式,以祝福逝者的灵魂能够去往更好的地方,同时乞求其灵魂护佑生者的等福。

跳舞是狂欢仪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居住在尼日尔河河湾悬崖的多贡人,会在人死后举行盛大的舞蹈庆祝仪式,而多哥的塔姆贝尔马人,在葬礼上所有人都要喝酒跳舞以示庆祝。除此之外,非洲人还会在葬礼上大摆生牛肉宴席。最典型的便是处于“非洲角”上的埃塞俄比亚。非洲人特别喜欢吃生牛肉,每每在重大节庆或祭祀仪式,或者婚丧嫁娶时,都会宰杀生牛,大摆生肉宴。非洲人死后大都实行土葬,且葬法各异。如布须曼人安葬死者时,通常情况是让死者侧卧,且X屈拢,有点像婴儿在X中的模样;而茨瓦纳人则会为逝者搭建一座小茅屋,并将逝者加以包裹埋葬于小茅屋中,再将其烧毁。

特色节庆

X尼罗河泛滥节

尼罗河泛滥节是X于每年6月至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期间举行的一系列庆典活动。每年的6月17日或18日晚上,X人无论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拥向尼罗河边,向河神的木雕想行礼。尼罗河泛滥节的“开场白”是“落泪夜”。传统的“落泪夜”要从部落里选出最美丽的少女献给河神,事实上就是人祭。现在人们废止了人祭,而以歌舞、水上表演等方式代之,部分地区则以雕像代替真人。8月,尼罗河的洪水涨至最高,X人还会再举办一场更为盛大的庆典。这期间,从首都X到不知名的小镇与村庄,X举国都会沉浸于节日的狂欢之中。10月,洪水退去,人们的狂欢也随之结束,然后开始进入农忙季节。

X闻风节

X闻风节是非洲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约起源于公元前2700年的法老时代,距今已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闻风节又叫惠风节,是X人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而设的节日。闻风节的节期不定,是每年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X个星期日)后的第二天。彼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因而,闻风节也被视为X人的“春节”。每逢闻风节,X人往往盛装打扮一番,拎上装满节日彩蛋、腌鱼、大葱、生菜、青豆及其他美食的食盒,扶老携幼,来到户外踏青,围坐在一起野餐,并以歌舞鼓乐助兴。

X撒哈拉联欢节

撒哈拉联欢节又称国际撒哈拉节,于每年12月在撒哈拉沙漠黄沙之畔的X小镇杜兹举办。撒哈拉联欢节有非洲歌舞、马术表演以及以动物为主角的赛跑和角斗。动物赛跑不仅包括了比较常见的赛马,还有赛骆驼以及赛狗。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在赛场上时速可达60千米。动物角斗一般有斗骆驼和斗狗这两种。作为X的传统节日,撒哈拉联欢节每年都吸引了来自非洲各个国家的参赛者和记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

埃塞俄比亚马斯卡尔节

马斯卡尔节起源于14世纪,是埃塞俄比亚人十分重视的基督教传统节日之一,日期是每年的9月27日。埃塞俄比亚设立马斯卡尔节的初衷是X耶稣受难时被钉的那个十字架被找到的日子,“马斯卡尔”在埃塞俄比亚语中即指"十字架",但发展到后来,人们渐渐以这个日子来庆祝雨季的结束以及新的农耕季节的开始。埃塞俄比亚人庆祝马斯卡尔节的活动分为3个阶段,X个阶段也即马斯卡尔节前夜,人们要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埃塞俄比亚将这一晚的篝火称为“达密勒”;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马斯卡尔节当日,埃塞俄比亚人会走亲访友,有点类似于中国农历新年时的“拜年”;当拜访完亲友之后,马斯卡尔节也走向了尾声,这时,埃塞俄比亚男人会点燃一支火把扔出门外,表示欢送马斯卡尔节。

科特迪瓦迪裴节

科特迪瓦是位于非洲几内亚湾的一个被称为"象牙海岸"的国度。在科特迪瓦,居住着一个称为阿比迪的X。每年4月前后月亮最圆的那天,是阿比迪X的盛大传统节日:迪裴节。迪裴节是通过强调野性与力量来展现的。在迪裴节上,阿比迪族人先后通过祭献全羊仪式、拍打屋门驱逐死神仪式、男人跳河泼水涂泥仪式以示节庆,而最为令人费解的是,在迪裴节上,阿比迪男子还要通过X身体使之X而显示自己的勇猛。

非洲火人节

非洲火人节是非洲最大的艺术节,是南非的现代节日,起源于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的“火人节”,自2007年开始创办,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来自法国、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雕塑家、画家、音乐家以及行为艺术家,来此展览艺术作品,交流艺术思想,举行艺术狂欢。非洲火人节举办之初名叫“燃烧非洲”,因为艺术节上所有的作品最后都会被付之一炬。每年的艺术节开幕之时,在南非的沙漠中,便会出现一个由帐篷、彩旗、艺术雕塑、摇滚乐、美酒和艺术气息构成的彩色的“城市”。在这里,艺术没有主流与边缘之分,所有作品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火人节的X是艺术节最后一晚。所有艺术品悉数被点燃,化为灰烬。火人节没有固定的举办场所,但总是选择在沙漠举行。

饮食

非洲人的主食有玉米、香蕉、木薯、土豆等。非洲人对玉米的吃法主要是烧烤和将玉米磨成面粉,做成手抓饭。非洲香蕉产量巨大,非洲人将它当作一日三餐的主食,有烧烤、油炸、煮汤等方式。由于木薯在非洲产量很高,所以也成为非洲人的主食,可以有烤、煮、炸、蒸几种烹饪方式。非洲的特色小吃有撒撒(sadza),即津巴布韦的手抓玉米饭;炸角,为坦桑尼亚的油炸三角状食物;炭烤蝙蝠,是受到非洲人普遍喜爱的特色小食;油炸蝗虫,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传统小吃;考斯考斯(cous-cous),是X名菜,做法是将煮熟的肉类与菜类拌上香料,再在上面铺上一层小米,为当地款待贵宾的菜肴。非洲人爱用手抓饭吃而不喜欢用餐具,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一部分人使用刀叉。非洲人在饭桌上有着严格的长幼之分,如在长者先吃后,年轻人才可以吃,如果年轻人先吃完饭要离席时,要跟年长者告退。

非洲面积广阔,国家众多,自然风貌与人文环境各异。非洲有如下几条经典的旅行线路:X一线,是非洲开发最早、运作最成熟的旅行路线,以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而闻名,而且,这里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南非一线,是非洲旅游线路中的后起之秀。这条线路以“钻石”和“黄金”为主题词,通过大量的现代景观如植物园、公园等,带给旅客愉悦的体验。

与前两条建立在人文景观上的线路不同,非洲旅行的第X经典线路,则完完全全是建立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那就是肯尼亚一线。这里有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公园,游客可以深人公园之中,近距离观赏各种野性十足的野生动物,而近些年来,观看野生动物大迁徙的项目,则是非洲所有旅游项目中的新宠。

肯尼亚野生动物园

除了东、南非一线之外,X也是一条重要的旅行线路。X既是北非地区城市建筑中X化最彻底的地方,同时,也有大量的古罗马X时代的建筑遗址,两种美看似相互冲突,事实上却和谐共存于X,使得这里具备了一种别样的美。

除了以上这些经典的旅游线路,非洲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线路,便是海岛线路。比如,早已被新婚夫妇认定为蜜月旅行X选择的毛里求斯、岛上风光绝胜的塞舌尔以及有"诺亚X"之称的马达加斯加岛,这些岛风景优美、旅游设施完善,也是近些年来赴非旅游者的X选择。

世界遗产

名称

国家

类型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文化

1979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X古城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

圣卡特琳娜地区

2002

塞米恩国家公园

自然

1978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贡德尔地区的法西尔盖比城堡及古建筑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1980

奥莫低谷

孔索文化奇观

2011

迦太基遗址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

坦桑尼亚

自然与文化

基尔瓦基斯瓦尼遗址和松戈马拉遗址

1981

塞卢斯禁猎区

1982

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

1987

桑给巴尔石头城

2000

孔多阿岩画遗址

2006

沃尔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

阿散蒂传统建筑

维龙加国家公园

加兰巴国家公园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几内亚、科特迪瓦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

朱贾国家鸟类保护区

杰米拉

昔兰尼考古遗址

莱波蒂斯考古遗址

萨布拉塔考古遗址

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

1985

加达梅斯古镇

1986

科莫埃国家公园

1983

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萨比和切俄雷自然保护区

1984

德贾动物保护区

杰内古城

1988

马诺沃贡达圣绅罗里斯国家公园

1991

布恩迪国家公园

1994

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

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

2001

大圣卢西亚湿地公园

1999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

罗布恩岛

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

2003

开普植物保护区

2004

弗里德堡陨石坑

2005

理查德斯维德文化植物景观

2007

巴伯顿·玛空瓦山脉

2018

措迪洛山

Ennedi高地:自然和文化景观

2016

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拉穆古镇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自然森林

MountKenyaNationalPark/NaturalForest

1997

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

詹姆斯岛及附近区域

塞内冈比亚石圈

洛佩──奥坎德生态系统与文化遗迹景观

伊温多国家公园

2021

种族大XX地:恩亚玛塔、穆拉姆比、吉索兹和比瑟瑟罗

2023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AncientThebeswithitsNecropolis)位于XX以南约700公里处的尼罗河畔,是一个古X王朝古迹。古底比斯是古X最富有、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古X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底比斯都是该国的宗教首都。大约公元前1500至1000年,X人在底比斯古城建造了巨大的卡纳克(Karnak)神庙和卢克索(Luxor)神庙X。底比斯墓地位于西岸,占地约10平方公里,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了数千座坟墓、数十座寺庙以及众多房屋、村庄、神社、修道院。该遗址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两座神庙,以及西岸的一个大型考古区,该考古区由七座命名的神庙或建筑X组成,占地7,390公顷,并设有缓冲区444公顷。底比斯的X性考古建筑X及其寺庙、陵墓和皇宫,构成了从中王国到基督教时代初期X文明总体历史的物质见证。该遗址于197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布辛贝到菲莱的努比亚遗址(NubianMonumentsfromAbuSimbeltoPhilae)位于位于X东南部尼罗河上游河畔的阿斯旺省,是古X考古遗迹。阿斯旺是古X的边境重镇,努比亚成为X王国的附属国和殖民地后,其财政和商业收入都转移到了阿斯旺。阿布辛贝到菲莱的努比亚遗址由十个组成部分组成,占地374.48公顷,包括阿布辛贝勒、阿马达、瓦迪塞布阿、卡拉布沙、菲莱(阿吉尔基亚岛)、旧王国和中王国陵墓、象城遗址、采石场和方尖碑、X修道院以及西蒙和X公墓。这一重要区域有大量极具考古价值的宏伟古迹,包括阿布辛拜勒(AbuSimbel)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TemplesofRamsesII)和菲莱(Philae)的伊希斯女神圣殿(SanctuaryofIsis)。该遗址于197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维龙加国家公园(VirungaNationalPark)位于刚果X共和国,东非大裂谷艾伯丁裂谷的中心,为具有活跃火山带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遗产。在公园南部,由于该地区地壳延伸而产生的构造活动导致了维龙加地块的出现,该地块由八座火山组成,其中七座火山全部或部分位于公园内,包括非洲最活跃的两座火山——尼亚穆拉吉拉火山和附近的尼拉贡戈火山。维龙加国家公园由鲁文佐里山脉和维龙加山脉组成,占地790,000万公顷,地貌多种多样,包括沼泽地、稀树大草原、海拔5,000米以上的鲁文佐里雪山(snowfieldsofRwenzori)、融岩平原以及火山山坡处的大草原等各种地形地貌。公园里栖息着全球濒危物种山地大猩猩,河畔地带约有20,000头河马,而自西伯利亚迁徙的鸟儿也在这里过冬。维龙加国家公园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迦太基遗址(ArchaeologicalSiteofCarthage)位于X,毗邻X湾,是一个由腓尼基人建立的广阔的考古遗址。迦太基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末,是非洲布匿文明的大都市,也是罗马时代非洲行省的首府。在漫长的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占领了罗马的领土,但最终于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打败。该遗址是罗马人在古城废墟上重建的,包括布匿、罗马、汪达尔、古基督教和阿拉伯的遗迹,主要已知组成部分是拜尔萨卫城、布匿港口、布匿塔、墓地、剧院、圆形剧场、马戏团、住宅区、大教堂、安东尼浴场、马拉加蓄水池和考古保护区。迦太基遗址是非洲罗马文明最辉煌的中心之一,其古老的港口见证了十多个世纪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多种相互继承的文化(腓尼基-布匿、罗马、古基督教和阿拉伯)对地中海地区的艺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该遗址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

奥莫低谷(TheLowerValleyoftheOmo)位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地处图阿卡那湖(LakeTurkana)附近,是世界上X的史前文化遗址。奥莫低谷面积165平方公里,包括孔索和费耶吉古生物学研究点,其古老的沉积矿床因发现包括南方古猿碎片在内的许多原始人类化石而闻名于世,其中人类股薄肌(Homogracilis)的发现最为X,这些化石对于人类进化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区域内发现的人类脊椎动物X的沉积和古环境演化揭示了非洲智人起源和发展的最早阶段,古代石器则提供了史前生物最古老的已知技术活动的证据。自1966年以来,科学研究证明该遗址对考古、地质、古人类学和古环境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该遗址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KilimanjaroNationalPark)位于坦桑尼亚,是以火山X、高峰和生物多样性著称的自然遗产。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成立于1973年,最初由乞力马扎罗山和延伸穿过山地森林带的6条森林走廊组成,2005年扩建后,国家公园涵盖了乞力马扎罗森林保护区内的天然森林(山地森林)。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占地约75,575公顷,区域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火山X和非洲最高的山峰,高出周围平原4,877米,最高峰海拔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公园内物种非常丰富,特别是哺乳动物,其中一些属于濒临灭绝的物种。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和自然森林(MountKenyaNationalPark/NaturalForest)位于肯尼亚东部,距离首都内罗毕东北193公里处,横跨赤道,距肯尼亚海岸480公里,是世界自然遗产,1949年建立国家公园,1978年4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规划的一个生态保护区,成立国家公园前已经是森林保护区。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和自然森林位于海拔1,600米到5,199米,占地面积为142,020公顷,包括肯尼亚山国家公园71,500公顷,以及肯尼亚山自然森林70,520公顷。肯尼亚山是非洲第二高峰,东非大裂谷中最大的死火山,拥有丰富的高山和亚高山植物X和种类繁多的鸟类,哺乳动物包括巨型森林猪、树蹄兔、白尾猫鼬、大象、黑犀牛、黑额小羚羊、豹子、肯尼亚山鼠鼩、非洲蹄兔等。Lewa野生动物保护区(LewaWildlifeConservancy)和NgareNdare森林保护区(NgareNdareForestReserve)增强了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细纹斑马栖息地。Lewa野生动物保护区和NgareNdare森林保护区也位于肯尼亚山-索马里/马赛生态系统非洲象种X的传统迁徙路线内,一直是大象传统的旱季觅食区。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和自然森林于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主要景点

X(Cair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X城市之一,隐没在现代城区中,有着X的X寺、X学校、土耳其X以及喷泉。X建于公元10世纪,后成为X世界的新中心,于1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X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由X省、吉萨省、盖勒尤卜省组成,它既是X的首都,也是X最大的城市,还是X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且紧扼整个中东地区的交通中枢;而最重要的是,它是全世界热爱旅游的人最向往的城市之一,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追溯X古老文明的遗踪。X拥有5000多年的建城历史、1400年的X历史。这里有大量的法老时代遗址和文物遗存、近千座高耸的X寺宣礼塔和兴建于19世纪的欧式建筑。游客可以在位于尼罗河东岸解放广场的X博物馆,一睹X法老时代华贵的棺椁、保存完好的木乃伊、精致的雕像;也可以在吉萨省,参观高大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可以欣赏这座城市美丽的夜景。

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位于尼罗河入海口以西,东南紧靠迈尔尤特湖,西北毗邻地中海,与X首都X相距200千米,是X最大的海港,有“地中海明珠”之称。X的地理位置、巨大的海运吞吐量、完善的工业X,使得亚历山大港成为X乃至整个非洲数一数二的现代化城市。亚历山大同时也是XX的古城,其建城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欧洲历史上有一个X的皇帝叫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年),建立过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而古X也曾处于亚历山大的X之下。如今,这里是非洲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既保留着大量跨地中海而来的古希腊罗马文明遗踪(希腊﹣罗马博物馆等),又有托勒密王朝X时期的古X遗迹,更有遍布的X文化。在亚历山大西南方向的城区里,有塞拉皮姆寺的废墟,以及亚历山大城的标志——闻名于世的萨瓦里石柱。这个石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庞培柱。据说,古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大帝的宿敌庞培,在与恺撒的争斗中落败,逃至X,X人为了讨好恺撒将庞培杀掉,并将其首级悬挂于石柱上示众,庞培柱因之得名。

亚历山大城

约翰内斯堡

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建城于1886年,已经发展成为南非最大的城市。虽然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但约翰内斯堡人有着十足的底气,因为这是一座建立在金矿上的城市,被称为“黄金之城”。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在这里旅游。这里有人满为患的赌场、商业化的非洲部落文化村、规模宏大的约翰内斯堡植物园、保存最完好的人类摇篮遗址以及大量野生动物栖息其中的生态公园,能够带给游客完全不同的体验。

开普敦

开普敦(CapeTown)是南非的立法首都,也是非洲X的旅游城市之一。这里有X的“海角之城”桌山,可以俯瞰开普敦城市全貌;还有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15世纪X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辟的海上新航路,便是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而位于开普敦中心的维多利亚艾尔法特海滨购物城,则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距离开普敦11千米的罗本岛,曾是南非的“政治监狱”所在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于此处服刑。

内罗毕(Nairobi)是肯尼亚的首都,也是东非最大的城市,更是非洲X的旅游城市之一。内罗毕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就是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肯尼亚本国的地理、历史、风情、物产,同时,博物馆并未狭隘地停留在肯尼亚国家本身,而是将探究的目光放在整个非洲古人类的起源与历史上。内罗毕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去处,便是长颈鹿公园。与非洲遍布的国家野生动物园不同,长颈鹿公园里没有狮子、鳄鱼,只有一只只濒临灭绝的罗斯恰尔斯长颈鹿。这里还有以“人间天堂”美誉著称的纳瓦沙湖,人们可以和各种飞禽走兽、草木虫鱼近距离接触。

坦桑尼亚动物大迁移

坦桑尼亚动物大迁移横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是一项全年的活动。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和相邻肯尼亚的马赛马拉(MaasaiMara)草原,每年有超过一百万头黑尾牛羚(角马)、十五万头斑马和三十五万头瞪羚,从原本散居的塞伦盖蒂草原南部,不约而同地辗转来到邻国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草原。但面积只有塞伦盖蒂约八分之一的马赛马拉草原,并不足以维持过百万头外来动物的生活,于是在马赛马拉生活一两个月后,动物又千里迢迢折返,重回塞伦盖蒂草原,开始一个新的迁徙。雨水充足时(正常约在十二月至五月),动物会散布在从塞伦盖蒂东南面一直延伸至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的无边草原上;约在六、七月间,随着旱季来临和粮草短缺,动物便移动到仍可找到青草和固定水源的塞伦盖蒂西北面;持续的干旱令动物在八、九月间纷纷向北越境走往马赛马拉,寻找由东面印度洋季候风和暴雨所带来的充足水源和食物,途中要渡过马拉河等几条大河,满布河中、体长可达3.5米的尼罗河鳄鱼给动物迁徙带来严峻考验。十一月短雨季来临前,动物又返回出发地。

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交界处,当地人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意为“霹雳之雾”。该瀑布高108米,曾被记录为每秒12,800立方米的最高流量,是尼亚加拉瀑布最高流量的两倍。当雨季来临,维多利亚大瀑布的水量可以达到5000立方米/秒。因为特殊的地形,瀑布的水流在落入峡谷后会产生巨大的上升气流,将水雾带上300米的高空,远在十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瀑布升起的水雾和如雷的声响。维多利亚大瀑布主要分为五个瀑布X,从西往东分别为“魔鬼瀑布”、“主瀑布”、“彩虹瀑布”、“马蹄瀑布”和“东瀑布”,每个瀑布X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组成部分。撒哈拉沙漠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可以从摩洛哥北部边缘进入。游客可以和柏柏尔人从Zagoura镇出发徒步旅行,也可以在Tazzarine露营。每年春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都会在这里完成为期一周的撒哈拉沙漠马拉松。默佐加沙丘的脚下是观赏星星的X地点,完全没有光污染。在摩洛哥东南部,可以进行骆驼骑行的旅行,观赏撒哈拉沙漠风光。梅尔祖卡被称为“撒哈拉沙漠之门”,是大部分人去摩洛哥最重要的目的地。

摩洛哥撒哈拉沙丘

展开[1]田士达.非洲人口激增加重资源压力EB/OL.经济日报.2022-11-21[2023-12-08].

[2]邸香平,州长治.非洲[M].第1版.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01:总论.7503133716.(3)

[3]X富.非洲概况与中非关系[M].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07:3-9,40,57.97873051715543.(11)

[4]吕夏乔.非洲常识[M].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0:96-98,114-115,117,47-50,52-56,103-104,67-68.9787214167644.(21)

[5]X富.非洲概况与中非关系[M].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07:33,40,46-50,57-59,76,80,36-38.9787305171543.(17)

[6]X,朱伦.世界X.种族与语言(第二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837-849,956-961.9787516120293.(21)

[7]X,朱伦.世界X.种族与语言(第二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837-849.9787516120293.(15)

[8](法)凯瑟琳.科克里-维德罗维什.非洲简史[M].金海波.第1版.北京:X与建设出版社,2017-12:6-7,32-37,41-42.9787513918534.(1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概况[M].第1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08:3,5-8,19,12.170031004.(9)

[10]吕夏乔.非洲常识[M].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0:100-102,60-64,166,160-164,167.9787214167644.(18)

[11](法)凯瑟琳.科克里-维德罗维什.非洲简史[M].金海波.第1版.北京:X与法制出版社,2017-12:49-53,55-56.9787513918534.

[12]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X间科学政策平台全体会议第六届会议工作报告EB/OL.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X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8-03-18[2023-12-29].

[13]X,朱伦.世界X.非洲(第六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2697-2724.9787516120668.(30)

[14](美)埃里克.吉尔伯特(美)乔纳森.雷诺兹.AfricainWorldHistory非洲史[M].黄磷.第1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04:42-47,49-57.9787807001195.(17)

[15]X,朱伦.世界X.非洲(第六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2725-2728.9787516120668.(6)

[16]程舒宁.现当代非洲历史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08:31-32,93-94.9787522701011.(6)

[17]舒静庐.非洲国家礼仪[M].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2:2-5.9787542650016.(6)

[18]张忠祥陶陶.非洲经济发展的态势EB/OL.非洲研究中心.2020[2023-12-31].

[19]郑治.第二十二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EB/OL.央视网.2012-05-12[2023-12-09].

[20]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201-218.7500424035.(20)

[21]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219-230,114.7500424035.(14)

[22]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231-238.7500424035.(10)

[23]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240-248.7500424035.(11)

[24]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272-280.7500424035.(11)

[25]Africa:What’sinanameEB/OL.SouthAfricanHistoryOnline.[2024-01-07].

[26]AfricaEB/OL.OnlineEtymologyDictionary.[2024-01-07].

[27]OriginalnameofAfricaandhowitgotitscurrentnameEB/OL.pulse.[2024-01-07].

[28]非洲简介EB/OL.中国新闻网.2006-11-02[2023-12-28].

[29]梁根成.美国对非洲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五十年代后期)EB/OL.北京大学.[2023-12-28].

[30]“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EB/OL.国家气候中心.[2024-01-04].

[31]硕宽.从亚马逊大火说到热带雨林EB/OL.羊城晚报要闻电子版.2019-08-31[2024-01-05].

[33]胡鹏、任军平等.非洲大陆构造单元划分EB/OL.中国地质调查期刊网.2022-01[2024-01-05].

[34]Duncan,R.A..AgeprogressivevolcanismintheNewEnglandSeamountsandtheopeningofthecentralAtlanticOceanEB/OL.HarvardUniversity.[2024-01-05].

[35]邱瑞照、赵国春等.非洲大陆岩石圈演化与成矿关系EB/OL.中国地质调查期刊网.2022-01[2023-12-30].

[36]EditedbyDJJvanHinsbergen,SJHBuiter,THTorsvik,CGainaandSWebb.FormationandEvolutionofAfricaEB/OL.TheGeologicalSociety.2011-11-22[2024-01-05].

[37]古老的南非高原EB/OL.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7-03-15[2024-01-05].

[38]About:EastAfricanPlateauEB/OL.DBpedia.[2024-01-06].

[40]《国家地理》编委会.国家地理.世界卷[M].第1版.北京:蓝天出版社,2009-02:280-282,284,276,234,298.9787801588975.(9)

[41]ChadBasinEB/OL.Britannica.[2024-01-06].

[42]EastSudanianSavannaEB/OL.oneearth.[2024-01-07].

[43]吕夏乔.非洲常识[M].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0:52-53,9-10,146-147,37-38.9787214167644.(10)

[44]塞舌尔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45]毛里求斯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毛里求斯共和国大使馆.2015-03-02[2024-01-06].

[46]Couldunderexploitedgroundwatersuperchargeeconomicdevelopmentinsub-SaharanAfricaEB/OL.Equaltimes.[2024-01-06].

[47]OverviewofGroundwaterinAfricaEB/OL.Earthwise.[2024-01-06].

[48]MajorOceanCurrentsEB/OL.SADCO.[2024-01-07].

[49]SomaliCurrentEB/OL.Britannica.[2024-01-07].

[50]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EB/OL.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2016-03-09[2024-01-07].

[51]科普丨世界大洋中的“名流”EB/OL.澎湃新闻.[2024-01-07].

[52]GuineaCurrentEB/OL.Britannica.[2024-01-07].

[53]TheTidesoftheMediterraneanEB/OL.Nature.[2024-01-07].

[54]UpwellingoftheIndianOceanEB/OL.Britannica.[2024-01-07].

[55]AtlanticOceanEB/OL.Britannica.[2024-01-07].

[56]赵其国,沈仁芳,滕应.中国土壤安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思考EB/OL.生态环境学报.2016-03[2024-01-06].

[57]ThomasWest.AfricanSoilTypesEB/OL.ehow.[2024-01-06].

[58]埃塞俄比亚高地的Vertisols:土地利用系统、土壤特性和不同类型的施用于苔麸和小麦的肥料之间的相互作用EB/OL.x-mol.[2024-01-06].

[59]Africa-AnimalLifeEB/OL.Britannica.[2024-01-06].

[60]CCTV.com-国家地理-走进非洲EB/OL.央视网.[2023-12-29].

[61]TheevolutionofAfricanplantdiversityEB/OL.frontiers.[2024-01-07].

[62]Africa-plantlifeEB/OL.Britannica.[2024-01-07].

[63]BiospherereservesinAfricaEB/OL.UNESCO.[2024-01-10].

[64]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EB/OL.UNESCO.[2024-01-10].

[65]AirandTénéréNaturalReservesEB/OL.UNESCO.[2024-01-10].

[66]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EB/OL.UNESCO.[2023-12-31].

[67]NgorongoroConservationAreaEB/OL.UNESCO.[2024-01-10].

[68]KrugertoCanyonsbiospherereserveEB/OL.DepartmentofForestry,Fisheries&theEnvironment-RepublicofSouthAfrica.[2024-01-10].

[69]克鲁格国家公园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2006-08-10[2024-01-10].

[70]联合国会员国区域组EB/OL.UnitedNations.[2023-12-31].

[71]SubregionalOfficesEB/OL.TheUnitedNationsEconomicCommissionforAfrica(UNECA).[2023-12-31].

[72]阿尔及利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X部.[2023-12-31].

[73]安哥拉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安哥拉共和国大使馆.2014-01-01[2023-12-31].

[74]贝宁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75]博茨瓦纳国家该卡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博茨瓦纳共和国大使馆.[2023-12-31].

[76]布基纳法索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77]布隆迪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0].

[78]佛得角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X部.[2023-12-31].

[79]喀麦隆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80]中非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81]乍得国家该卡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乍得共和国大使馆.2017-03-22[2023-12-31].

[82]科摩罗国家概况EB/OL.外交部网站.2023-10[2023-12-31].

[83]刚果(布)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84]科特迪瓦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85]刚果X共和国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86]吉布提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87]X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88]赤道几内亚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89]厄立特里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90]斯威士兰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91]埃塞俄比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92]加蓬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X部.2022-06[2023-12-31].

[93]冈比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94]加纳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95]几内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96]几内亚比绍国家概况EB/OL.外交部网站.2023-07[2023-12-31].

[97]肯尼亚国家概况EB/OL.外交部网站.2023-10[2023-12-31].

[98]莱索托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99]利比里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00]X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01]马达加斯加国家概况EB/OL.外交部网站.2023-10[2023-12-31].

[102]马拉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拉维共和国大使馆.2021-02-09[2023-12-31].

[103]马里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04]毛里塔尼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05]毛里求斯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106]摩洛哥国家概况和中摩关系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2019-12-01[2023-12-31].

[107]莫桑比克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莫桑比克共和国大使馆.2023-02-28[2023-12-31].

[108]X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X共和国大使馆.2023-10-12[2023-12-31].

[109]尼日尔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10]尼日利亚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11]卢旺达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112]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馆.2023-02[2023-12-31].

[113]塞内加尔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114]塞拉利昂EB/OL.中非合作论坛.[2023-12-31].

[115]索马里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2023-12-31].

[116]中国领事服务网EB/OL.南非.[2023-12-31].

[117]南苏丹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苏丹共和国大使馆.2023-02-07[2023-12-31].

[118]苏丹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丹共和国大使馆.2021-03-02[2023-12-31].

[119]多哥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120]X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X共和国大使馆.2023-10-27[2023-12-31].

[121]乌干达概况EB/OL.外交部网站.2023-10[2023-12-31].

[122]坦桑尼亚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123]赞比亚EB/OL.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31].

[124]津巴布韦国家概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津巴布韦共和国大使馆.2023-12-19[2023-12-31].

[125]RegionsofAfricaEB/OL.worldatlas.[2024-01-07].

[126]Chapter8:NorthAfricaandSouthwestAsiaEB/OL.UniversityofMinnesota.[2024-01-01].

[127]RegionsofAfricaasdefinedbytheUnitedNationsgeoschemeEB/OL.NIH.[2024-01-11].

[128]EastAfricaEB/OL.UniversityofMinnesota.[2024-01-01].

[129]SouthernAfricaEB/OL.UniversityofMinnesota.[2024-01-01].

[130]WorldRegionalGeographyEB/OL.UniversityofMinnesota.[2024-01-01].

[131]CentralAfricaEB/OL.UniversityofMinnesota.[2024-01-01].

[132]AfricaPopulationclockEB/OL.counrymeters.[2023-12-30].

[133]全球人口年龄大调查:非洲人口年龄中位数只有18岁EB/OL.新浪财经.2019-02-17[2023-12-30].

[135]连俊翔黄佳钰赵文青.全球人口达到80亿!这个国家的人口即将超过中国EB/OL.上观.2022-11-15[2023-12-30].

[136]X,朱伦.世界X.种族与语言(第二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748-749.9787516120293.(4)

[137]李毅夫.世界X研究导论[M].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403,410-412.9787509750391.(5)

[138]李毅夫.世界X研究导论[M].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486,452-453,435-442,444-445.9787509750391.(14)

[139]X,朱伦.世界X.种族与语言(第二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973-974,963-969,971,961,917.9787516120293.(14)

[140]X,朱伦.世界X.文明与文化(第四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3:1812-1813.9787516120637.(4)

[141]程舒宁.现当代非洲历史与文化[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08:226,231-232.9787522701011.(5)

[142]非洲重要特色农作物产业情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X部.[2023-12-29].

[143]Africa’spathtogrowth:SectorbysectorEB/OL.Mckinsey&Company.2010-06-01[2023-12-31].

[144]AfricanDevelopmentbankGroupEB/OL.IndustrializeAfrica.[2023-12-31].

[145]陈燮君.非洲的艺术与文化[M].第1版.南京:译林出版,2013-06:39-40.9787544738996.(4)

[146]X,朱伦.世界X.历史与现实(X卷)[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82-87.9787500453154.(8)

[147]朱振武X.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EB/OL.中国作家网.2022-10-09[2023-12-10].

[148]余静远.非洲(裔)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演说的互文性EB/OL.中国作家网.2022-09-07[2023-12-10].

[149]世界遗产名录EB/OL.UNESCO-WorldHeritageConvention.[2024-01-05].

[150]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EB/OL.UNESCO.[2023-12-31].

[151]MemphisanditsNecropolis–thePyramidFieldsfromGizatoDahshurEB/OL.UNESCO.[2024-01-10].

[152]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EB/OL.UNESCO.[2023-12-31].

[153]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EB/OL.UNESCO.[2023-12-31].

[154]NubianMonumentsfromAbuSimbeltoPhilaeEB/OL.UNESCO.[2024-01-10].

[155]维尤加国家公园EB/OL.UNESCO.[2023-12-31].

[156]VirungaNationalParkEB/OL.UNESCO.[2024-01-10].

[157]迦太基遗址EB/OL.UNESCO.[2023-12-31].

[158]ArchaeologicalSiteofCarthageEB/OL.UNESCO.[2024-01-10].

[159]奥莫低谷EB/OL.UNESCO.[2023-12-31].

[160]LowerValleyoftheOmoEB/OL.UNESCO.[2024-01-10].

[161]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EB/OL.UNESCO.[2023-12-31].

[162]KilimanjaroNationalParkEB/OL.UNESCO.[2024-01-10].

[163]MountKenyaNationalPark/NaturalForestEB/OL.UNESCO.[2023-12-31].

[164]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旅游EB/OL.新浪旅游.[2023-12-31].

[165]X古城EB/OL.UNESCO.[2023-12-31].

[166]动物大迁徙EB/OL.肯尼亚旅游局.[2024-01-11].

[167]全非洲最壮观的景点是什么只有维多利亚大瀑布!EB/OL.凤凰网旅游.[2024-01-11].

[168]非洲30个最令人惊叹的旅游景点EB/OL.旅游北京网.[2023-12-31].

THE END
1.13是数字的词语四字词语13是数字的词语四字词语 七上八下 、十全十美 、三山五岳 、 三年五载 、 三令五申、三番五次 、三纲五常 、四分五裂 、一日三秋 、 九牛一毛 、 九死一生 、百无一用 、一心一意 、一石二鸟 、 三心二意 、 一穷二白、千钧一发 、千篇一律 、五湖四海 、三头六臂 、 五脏六腑 、 七情六欲http://www.hzw9.com/bk2978419.html
2.数星点福一到十的笑料成语祝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追求速度和效率。然而,在繁忙之余,我们不也该停下来,对自己或他人表达一点点温暖吗?这就是“数星点福”的由来,它如同天上的每一个星辰,每一次微笑,都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 二、数字之声 一起加油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https://www.itrfvxtz.cn/yan-se-cheng-yu/746674.html
3.大米饭的趣味世界——顺口溜里的美食记忆各位游戏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的话题——大米饭顺口溜,别看这小小的米饭,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可是占据了不小的地位,而关于大米饭的顺口溜,更是充满了趣味性和智慧,让人一听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大米饭的魅力 大米饭,作为中国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当提起它,你是否会想起那热气腾腾、http://www.xinchuanggame.cn/syzx/100817.html
4.幼儿园的调查问卷10篇(全文)为了能够使家长能够了解家庭教育以及亲子阅读的科学理论、方法要领,上周日我园特聘请亲子教育专家、绘本推广人,为家长举行了大型家庭教育讲座。为了今后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您服务,我园特出此问卷,请您认真填写,谢谢配合! 一、关于本次讲座您接到信息通知是通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0nrw75e.html
5.空山诗集(四)一牛生九子 并曳五张犁 老牛回头看 谁能顾下谁? 妈妈说: 一个孩子一条肠 又怕热来又怕凉 儿行千里母担忧 娶下老婆忘了娘 我说: 敬老孝亲无极限 不攀不比不平摊 若是兄弟算明账 老得委屈又心酸 能耐大小随儿便 一日三餐应时饭 和颜悦色好眉眼 https://www.meipian.cn/2mk5lzsg
6.油的谐音成语谐音词语大全集数字谐音造的词在网络中很流行,如:9494,“就是就是”;847,“别生气”;当你在网上向你的网友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他会传来“55”(呜呜)的信息;当他被你惹恼时,会来个“7456”(气死我了),这时你就该说“687”(对不起),你的屏幕上如果出现“886”(拜拜了)时,你就不得不终止和这个网友交流。范晓萱有https://www.xdyy8.com/juzi/46291.html
7.有数字的四字词语,从一到十的四字词语一心一意一日三餐一,日三秋一清二楚一穷二白二龙戏珠二三其德三,心二意三长两短三山五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四,海为家四面楚歌四通八达四。 一刀两断一了百,了一干二净一寸丹心一之谓甚一马平川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一日之长一气呵成一毛不拔一心一,意一本万利一目了然一发千钧一如既往一步一,鬼一身是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u3Ih29R4Z.html
8.异香异气打一生肖数字数字,诗词解释落实行业关注创业期间的属蛇聪明又敏锐,商业中还会表现很亮眼,能把公司规模做大做强。身体状况表现的很亮眼,因为属蛇人的生活有规律,在饮食方面能够每天坚持自己做饭,不会暴饮暴食,一日三餐都能够按时进行,作息方面拥有规律的生物钟。https://m.jbzyw.com/view/375742
9.相声剧本台词;相声数字成语.doc甲:一马当先、一日三餐、一心一意、一hellip;hellip; 相声剧本台词;相声【数字成语】相声剧本台词;相声【数字成语】乙:行了行了。我再说二。甲:两全其美、两败俱伤、两面三刀、两hellip;hellip; 乙:不对,不对,是二不是两。甲:你说二还读什么?乙:读两。甲:这不就对了么!乙:好好,算你对了。那三呢https://m.book118.com/html/2016/1205/68426179.shtm
10.四字成语归类(精选6篇)1、与数字有关的四字词语:(1)带数字的四字词语: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足鼎立 四海为家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指连心 百折不回 千呼万唤(3)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一心一意 一落千丈 一日三餐 一举两得 合二为一 三言两语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四分五裂 五大三粗 五湖四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4mdxdyj.html
11.一周电商大事腾讯向兴盛优选注资Zara姊妹牌关闭中国店8、新零售平台“三餐有料”完成连续两轮战略融资 专注家庭一日三餐半成品食材的新零售平台“三餐有料”在3个月内完成连续两轮战略融资,投资者包括梅花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等。 行业数据 1、2020年全球APP支出额增长30%至1109亿美元 1月7日,美国调查公司Sensor Tower发布了2020年全球消费者的APP支出额(暂定值)。数据显https://www.ebrun.com/20210109/418200.shtml
12.暑期培训总结15篇必备今年我们改变了以前培训“全天无处吃饭、中午无处休息、晚上无处住宿”的三无现象。进修学校统一安排食宿,交通与住宿费用回原单位报销,教育局还为参训教师每人每天提供30元的食宿补助。学员住宿条件堪称一流,网络、有线电视、空调一应俱全。一日三餐 自助,科学的饮食搭配,特别是中午至少四五样主食,十几个菜,不仅保证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2281461.html
13.校刊《落花有生》第九期莘县国棉学校初一新生入学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教师首先深入班级、深入学生、摸清学情,依据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授务必做到:低密度、小台阶、不贪多、不求快、讲明白、说清楚,切实让学生做到:能听懂、能学会,消除求知的畏难情绪,富有成就感。同时,注重及时对单元或章节教学知识的总结与梳理,能让学https://sxjyy.lcedu.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821517&cid=23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