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早餐营养问题,根据科学理论开发营养早餐食谱,设计并制作早餐食谱宣传扇。
关键词STEAM食谱营养金字塔项目式学习初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1项目背景
本项目来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材中原活动是“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但是众所周知,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工作日一家人很少会一起吃午餐,所以为家长设计午餐食谱的现实意义不是特别大,对学生的驱动性不强。
2教学目标
①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说出早餐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③根据标准设计食谱,使用演示软件对食谱进行说明。
④认同营养均衡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⑤设计并动手制作食谱宣传扇,在校园中推广早餐食谱。
3项目过程
3.1课程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导入课程: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餐?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列举典型不吃早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吃早餐的严重后果。明确了早餐的重要性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自然引出后面的环节:咱们自己的早餐现状是否合格呢?我们怎样进行科学判断呢?能否为自己设计一份丰富、营养、美味的早餐食谱呢?
设计意图:导入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因为从日常生活看,晚餐是最丰盛的,早餐是最简单的,似乎是晚餐最重要。但是,学生又听说过俗语:“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早上吃得像国王,中午吃得像地主,晚上吃得像贫农”。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三餐都重要,但是由于早餐往往被忽视,所以改善早餐尤为重要。
3.2早餐现状调查
学生首先对同学早餐的现状进行调查,以4~6人为一个小组,分为若干小组,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各小组分别统计并记录本组学生近三天的早餐现状(表1)。
设计意图: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产生研究的动力。如果学生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普遍问题,会更加认同本活动的价值。
3.3制定早餐营养标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认同科学的结论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前提。学生在统一、科学的标准下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考虑到后续普及的方便,教师所提出的早餐的营养标准应尽量简明,多一些定性指标,少一些定量指标,让学生看一眼能看懂,再看一眼能记住。
3.4存在问题分析
各组利用早餐营养情况评价表(表2)对本组的早餐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本组早餐情况报告。教师根据早餐营养情况报告评价量表(表3)对各组早餐情况报告进行评价,并汇总形成班级早餐情况报告。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项目驱动力的源泉。在分析过程中,学生必须抛弃自己大脑中固有的想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早餐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锻炼了科学探究能力。
3.5营养早餐食谱设计
学生结合饭堂早餐种类、个人喜好和营养标准,制定5d的早餐食谱,小组内对食谱进行评价和投票,修改形成本组的食谱。各组展示本组食谱,教师和同学对食谱进行评价(表4),评选出“最受欢迎食谱”“最均衡食谱”“最具性价比食谱”等。
设计意图: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论学习→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理论学习→再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是否到位,教师要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否解决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不断进化。学生自主设计食谱,是对前段学习成果的一次“考试”。
3.6设计制作早餐食谱宣传扇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其他同学,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素养。经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具备了帮助他人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早餐营养食谱宣传扇作为宣传载体,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知到早餐的重要性,科学搭配早餐。
3.7项目评价
评价是项目式学习质量的保证,应贯穿项目始终,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表3、表4、表5)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终结性评价(表6,表7)从态度、知识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教师可以看到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实施效果和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成长,为新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促进良性循环。
4教学反思
本项目,教师通过设问导入课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制作宣传扇是画龙点睛之笔,使項目的价值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融合多学科,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