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市民朋友响应号召,简约生活,居家办公。
宅家期间,下厨不仅是一个缓压解闷的好方式,更成为了全民活动。
2022年5月15-21日
第8届全民营养周
2022年全民营养周传播主题为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营养先行”“膳食新指南健康常相伴”
今天市疾控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三种普适的、最简单科学的健康烹饪秘诀,满满干货,建议直接收藏哦!
蔬菜营养
“闯关之旅”
新鲜蔬菜的营养摄取是国人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蔬菜的营养价值除了受品种、部位、产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烹调加工方法的影响哦!
怎样做,食材的营养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同时又可以促进消化,杀掉细菌?
哈哈,这就是烹饪路上的“隐藏关卡”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一场“闯关之旅”吧~!
1
第一关食材处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拿到食物原料时,都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切配,然而这时,考验已经暗暗开始!
此处划重点,食材处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先洗后切”!
洗
很多人习惯将蔬菜切完泡在水里,认为可以保鲜,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清洗效果,且维生素C流失速度更快!当你把蔬菜浸泡30分钟时,内部的维生素C流失就可以高达33%!
切
2
第二关合理烹调
中餐三十六种烹调方法分为炒、烧、蒸、炸、爆、煎、烤、腌、卤、熏、冻、拌、烩、汆等。
推荐几种保存营养素的“通关攻略”:
01
焯水和白灼
我们推荐烹饪时一定要“开汤下菜”,水开后放入食物。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缓解溶水营养素的损失,例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都会在加热中被不断损耗。因此,要在水开后再将蔬菜下锅以保持营养。
如果您为了进食安全而选择将菜“焯一焯”,也完全不用担心,只要快速捞出,不挤汁液,保存率可在50%以上!
02
蒸和煮
切忌不要煮菜后挤出菜汁,这样维生素C损失最大,可高达83.3%!
强烈推荐大家采用“蒸”的方法制作食材,根据我们的“亲身体会”,蒸的营养留存率比煮和炖好很多哦!
03
炒
炒、煎、炸以油为加热介质,温度可高达150~200℃,因而蔬菜中的营养物质的存留也会面临大大的挑战!温度太高,蔬菜出汁少,氧化酶的活性却会被快速破坏。
04
微波
除了遵守以上三条“秘诀”外,还有一条附加小技巧,就是“微波”。想不到吧~微波蔬菜有利于保存维生素,是通关的攻略哦。
另外,生吃其实是营养保存得最好的吃法,可不太适合国人进食习惯,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
★细菌未完全杀灭存在安全隐患;
★生吃蔬菜要求牙齿的咀嚼力,嚼一会儿就累吃不多;
★适合生吃的蔬菜种类有限。
当然,除了推荐的通关秘籍外,还有一些避雷建议给到大家:
那就是煎炸和烧烤。不仅能量高,还可能含有致癌物,对健康非常不利,所以请合理烹饪,避免使用油炸、烧烤!
3
第三关菜品保存
最后一步仍然考验重重,不能小觑。最后一道秘诀:“现做现吃”!
好了,闯关结束,最后为大家复盘一下:
从保留蔬菜营养,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角度,我们推荐先洗后切、合理烹饪、现做现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烹饪方法建议,我们要多用蒸、煮、炒,少用煎、炸、烧烤,控制烹调油、盐用量。
以上就是我们的闯关秘籍了,
祝大家顺利冲关,美美又健康!
拥有健康生活!
干货持续更新中,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转载及投稿||010-62969002转8486
原标题:《【全民营养周】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怎么吃才是最营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