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2020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自查自评报告
望江县教育局
一、基本情况
今年春季学期,我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123所,其中初中(含特教)17所,小学106所,受益学生约33302人,其中初中生(含特教)10967人,小学生22335人。秋季学期,我县学生营养餐实施学校119所,其中小学102所,初中(含特教)学校17所,受益学生32371人,其中,小学生21569人,初中(含特教)学生10802人。我县此项工作做到了两个“全覆盖”,即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特教学生全覆盖;食堂供餐全覆盖。今年,国家下达我县营养餐资金2472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全部拨付至学校。
二、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民生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县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和资金两个安全,积极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机制和做法,将这项惠民工程做好、做实。
1、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我县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项目实施工作列入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了《望江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今年初,又制定了《望江县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县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供餐的工作规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营养餐食品原辅料和设备设施的招标采购、食堂管理、学生实名制管理、营养餐资金管理、学生健康状况跟踪监测、营养餐工作宣传、责任追究机制等做了全面、明确的规定,并适时根据形势要求对制度完善和更新。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发出通知,部署新学期实施工作,重申工作要求。到目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
2、及时拨付资金,经费保障有力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学校顺利及时供餐,我县均超序时进度拨付资金。到目前为止,全年国家下达的膳食补助资金2472万元全部拨付到位。此外,我县拨付营养餐工勤人员工资300万元,预算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和业务费共4万元,为全面实施食堂供餐提供了经费保障。
3、采取多措并举,确保食品安全
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程中,我们坚持“安全至上”,筑牢食品卫生安全防火墙。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我县学生营养餐工作实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了各单位、各岗位的责任,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供应商、学校与各岗位人员均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或安全协议,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四个最严”。
四是加强督查力度。我县开展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督查形式多样,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专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专业部门督查和主管部门督查相结合。今年春季开学初,我县就开展了学生营养餐工作突击检查,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学校食堂,对供餐各环节进行了查看,并随机询问了学生对学校营养餐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漳湖中学问题出现后,我县举一反三,组成四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学校立行立改。
五是强化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为有效防止不合格的食品原辅料进入学校食堂,我县强化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供应商必须提供合格的生产经营资质,每一批次的食品原辅料必须提供合格有效地证件。各校均建立了食品原辅料登记台账,详细记载了食品原辅料出入库信息,做到先进先出,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六是积极推行“明厨亮灶”。为加大对食堂的监管,我县大部分食堂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对原辅料贮存间、食品加工和分餐场所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控数据保存一周以上,进一步提高了食堂安保现代化水平。
4、规范经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为保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防止资金“跑冒滴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统一资金管理,大米、食用油全县统一招标采购。我县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统一规范设置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国家膳食补助资金统一拨入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向学生收取的“X”部分资金也必须上缴中心账户,防止资金在体外循环。学校支付食品原辅料款项时,由中心直达供货商,最大限度减少资金被套取的隐患。大米、食用油全县统一集中采购,生鲜蔬菜和辅料以法人学校为单位定点采购。中心学校学区内各村小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食谱、统一资金结算“四统一”模式,完善资金内控机制。
二是加大资金支付审核和审计力度。首先,我县充分利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这一平台,严格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支出审核,对资料不全、支出项目、票据不合规、价格异常的营养餐支出项目不给予支付。其次,对学生营养餐资金进行跟踪审计。今年,我县对营养餐资金开展了两次审计。一是今年暑期,我局派出三个审计组,对营养餐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学校达到了全覆盖。二是结合校长离任审计,聘请中介审计机构对重点学校进行包括学生营养餐资金在内的审计,目前,中介审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完善验收和询价机制。我县食品验收实行“双人制”和“轮值制”,即验收人员必须是两人或以上,而且每天更换,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确保食品的质与量均达到规定标准,防止出现“人情货”。各学校均建立了食品原辅料询价机制,每周轮流安排教职工到市场了解食品原辅料价格,据此来确定供货商的供货价格。
四是建立价格比较机制。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我县每学期随机抽取两周的进货单和发票进行登记,对食品原辅料的价格系统比较,对价格明显较高的学校提醒和约谈。
五是充分利用学生实名制管理系统。根据上级部署,各校均依托学籍管理系统建立起了实名制管理系统,准确把握受益对象,对异动情况随动随报,确保一个不多,一个不漏,防止出现套取和冒领资金现象。
5、力推食堂供餐,提高供餐质量
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我县努力提高供餐水平,做到优质供餐,科学供餐。
一是积极落实政府责任,大力推行食堂供餐。企业供应课间餐,操作简单,但提供的食品单一,学生长期食用会出项腻烦而弃食的行为。所以,我县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推行食堂供餐,食堂供餐比例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并率先实行食堂供餐全覆盖。为推进食堂供餐,我县积极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为学校食堂配备大容量冰箱144台,冰柜38台,餐桌3080套,储藏室空调和餐具消毒柜各143台,切菜机械276台,做到营养餐学校全覆盖。在县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资金300万元,用于补助营养餐实施学校工勤人员薪酬支出。
二是防止产生“挤出效应”。按照上级“只能做加法,不能产生挤出效应,原由家长承担的伙食费不能退出”的要求,我县食堂供餐广泛采取“4+X”的模式,就是在国家4元钱的基础上,向学生收取适量费用,标准为每生每餐小学2元,初中3元,用以保证学生膳食质量不降低。
三是做到科学供餐。为使营养改善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县卫生部门每学年度都要抽取20%以上的实施学校、30%以上的营养餐受益学生进行营养监测和评估,作为制定菜谱的依据。
四是做到优质供餐。为提高学生膳食质量,各学校精心采购食材,荤素搭配,均衡营养,提前一周公示菜谱,起码做到一周之内不重样。有的学校还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做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力求烹制广大学生喜爱的菜品。
6、狠抓政策宣传,注重信息报送。
为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营养餐政策,我县采用多种形式、借用多种平台广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定期向社会发布资金分配、工作运行情况。各校也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摄影、征文、演讲等各种途径宣传营养餐工作,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健康饮食、珍惜粮食等教育。今年9月份,我县举行了民生工程摄影、正文演讲系列比赛。10月份,又积极参加县民生办开展的“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月”活动,民生宣传进社区、进基层。宣传起的了良好效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已在我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此外,我县积极向上级部门报送营养餐信息,今年,有多篇信息在省市民生工程网站登载,在今年市教育体育局举办的民生工程摄影、征文、演讲系列比赛中多人获奖。
三、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学生营养餐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精心指导下,运行总体平稳,态势良好,连年实现了食品卫生安全零事故,深得社会各界和上级部门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1、学生营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根据我县疾控部门连续几年来的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身体各项指标较以往得到明显改善,“小豆芽”和“小胖墩”等比例明显降低。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质的增强将对今后人口素质的提高、国力的增强产生深远的影响。
2、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许多学生家长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学生较多,担心学生吃不好是广大外出务工家长的一块心病。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农村学生能在学校吃上营养、可口的午餐,外出务工家长从此不再担心留守孩子吃饭的营养问题,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餐实施以来,由于学生在学校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购买零食、垃圾食品的现象明显减少,饮食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对学生开展营养知识和珍惜粮食等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珍惜粮食的品质。
4、促进了教育公平
四、工作亮点
1、食堂供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为提高国家膳食补助资金的效益,我县积极落实政府责任,克服困难,加大资金投入,力推食堂供餐,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食堂供餐全覆盖,此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资金集中管理,严格支付审核,
为确保资金安全,国家膳食补助资金统一拨入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向学生收取的“X”部分资金也必须上缴中心账户,防止资金在体外循环。并且利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这个平台,严格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支出审核,对资料不全、支出项目、票据不合规、价格异常的营养餐支出项目不给予支付。食品原辅料货款由中心直达供货商,最大限度降低资金被套取的隐患。
3、坚持日志记载制度
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和资金安全,我县建立并长期坚持供餐日志记载制度,供餐日志对当天的供餐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记录,便于追根溯源。
4、注重学生营养状况监测
为及时掌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成效,了解学生营养状况,县卫生部门每学年度都要抽取20%以上的实施学校、30%以上的营养餐受益学生进行营养监测和评估,为科学供餐提供数据支撑。
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加强食品卫生和资金安全管理,具体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强化管控,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下一步,我县要继续秉承“安全至上”的原则,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保障、执法保障、履职保障、尽责保障体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食品安全零事故。
2、着力推进我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
我县食堂供餐起步较早,已经实现全覆盖,今后,我县食堂供餐要从追求量向追求质的转变,努力提高供餐质量,让学生吃得更加卫生、健康、可口,食谱更加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进一步改善就餐条件
我县食堂建设起步早,覆盖面广,所有学校都新建了食堂和伙房。但随着营养餐食堂供餐的全面实施,食堂餐厅面积不够和功能区划分不太合理问题显现出来。下一步,我县将抓住两类学校提升这一契机,加大食堂建设步伐,扩大餐厅面积,合理划分加工间功能区,同时,开展新一轮食堂设备采购和配置,进一步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4、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由于县级财力薄弱,目前我县食堂工勤人员工资经费还存在缺口,教师配餐费、食堂设施设备更新和维修费用等还没有落实,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财力投入,逐步解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运行经费不足问题。
四、自评得分
对照《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的指标体系,我们自评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