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居民的每日营养素摄入,官方更新了指导意见。
继2013年后,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指南迎来更新,在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后简称“DRIs”)。
它是一本专为中国人体质制定的膳食指南,研究结果涵盖了蛋白质、钙、铁、硒、碘以及维生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
2023版DRIs的主要变动
这次更新包括了一系列显著变化,例如整体能量推荐量的略微下调、老年人蛋白质推荐量的提高、孕期和哺乳期的钙摄入量不再增加、铁的推荐摄入量考虑到更年期女性经期的影响,以及新增的7个膳食成分等。
主要体现在几大方面:
根据青少年发育、老年人衰老进程变化对之前的年龄分组进行了细化
新建男女不同年龄组的体重、身高代表值
新建我国成熟母乳成分参考数值
新建孕期不同阶段孕妇体重增长推荐值
修订身体活动水平
蛋白质摄入量每天增加7克
本版本DRIs修订了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蛋白质的需要量,推荐摄入量从男性65g/d,女性55g/d调整为男性72g/d,女性62g/d,即每日增加7g。
每天吃糖最好低于25克
本次修订根据每天成人大脑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且为避免糖异生的情况下,推算成人碳水化合物的平均需要量(EAR)为120g/d。
碳水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中,建议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d,最好低于25g/d。
建议成人如饮酒应限量,一天酒精摄人量不超过15g,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健康都无益处。
成人补钙均为800毫克/天
常量元素中变化最大的是钙。
1~11岁的钙推荐摄入量(RNI)有略微下降,成年人钙推荐摄入量(RNI)仍然为800mg。
变动比较大的是≥50岁老年人RNI由原来的1000mg下降为800mg;
整个孕期和哺乳期钙摄入量没有建议额外增加摄入量。
女性补铁变化多
18~49岁成年女性铁RNI由20mg下降为18mg;
在50~64岁女性中,停经女性RNI调整为10mg;
孕中期、孕晚期和乳母的铁增加量略微升高,分别为+7mg(vs+4mg)、+11mg(vs+9mg)、+6mg(vs+4mg)。
根据年龄和体重,对硒推荐量进行了细化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本次修订中基于我国最新研究数据对0-6月龄婴儿硒适宜摄入量(AI值)进行了重新核算,结果数值无变化。
其余仅依据最新年龄分组及体重代表值作出了相应调整。推荐中国居民膳食硒参考摄入量见下表。
其它膳食成分
植物化学物中新增了甜菜碱、牛磺酸、辅酶Q10、菊粉、谷物β-葡聚糖、枸杞多糖和海藻多糖这7种食物成分,并提出了辅酶Q10、甜菜碱、菊粉和谷物β-葡聚糖的特定建议值。
2023版新增“硒与慢性病的关系”
我国土壤含硒量变化幅度较大。植物性食物中硒含量取决于环境土壤中的硒含量与分布,动物性食物的硒含量受其饲料产地的影响。
随着食物在市面上流通,高硒地区的食物或加工产品现在也被运输到低硒地区,增加低硒地区居民膳食硒的摄入,改善其营养状况。
“硒缺乏”是引起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克山病是一种以多发性心肌坏死灶为主要病变的地方性心肌病,低硒地区居民适量补硒后可以有效预防。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青少年骨发育和成年后劳动生活能力。补硒可以缓解一些症状,对病人有促进恢复、防止恶化的效果。
如果每日膳食硒摄入量不足,那么体内各种硒蛋白无法充分表达,会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代谢、免疫、生殖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早在2013版DRIs中,就介绍硒的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作用、免疫作用、调节甲状腺激素、排毒与解毒。
在2023版DRIs里,继续新增了保障男性生殖健康、参与细胞铁死亡这两方面生理功能。
2023版新增描述“硒与慢性病的关系”。国内外早期的动物和人体试验研究表明,硒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近十多年来,大量证据表明,硒的摄入量超过生理需要量可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WangXL,YangTB,WeiJetal.Associationbetweenserumseleniumlevelandtype2diabetesmellitus:anon-lineardose-responsemeta-analysisofobservationalstudies.NutrJ.2016May4;15(1):48.
2.KimJ,ChungHS,ChoiMKetal.AssociationbetweenSerumSeleniumLevelandthePresenceofDiabetesMellitus:AMeta-AnalysisofObservationalStudies.DiabetesMetabJ2019;43:44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