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确定每日饮食?河北提出参考“十个拳头”与“四个一”标准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淑会)健康河北领导小组日前制定印发的《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明确提出,将实施合理膳食行动。一般人群要参考“十个拳头”与“四个一”标准,合理确定每日饮食。健康中年人每天食用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拳头大小的主食、保证三个拳头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每天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1副扑克牌大小的豆腐。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食用油不高于25克
根据合理膳食行动,一般人群要根据个人特点合理搭配食物。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克,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克。倡导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注重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既食不过量,又要避免过度节食。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糖的摄入量。要足量饮水,建议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少喝含糖饮料,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饮酒。
超重(24kg/m2≤BMI<28kg/m2)、肥胖(BMI≥28kg/m2)成年人群。要减少能量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适当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白和豆类)的食物。避免吃油腻食物和油炸食品,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进食要有规律,不漏餐,不暴饮暴食,达到七八分饱即可,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kg/m2至24kg/m2之间,成人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0厘米以内。
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要在合理膳食基础上,适当增加瘦肉类、动物全血和肝脏、奶蛋类、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保持膳食的多样性,满足身体对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需求。
家庭。按需选择购买新鲜、卫生、当季的食物,合理储存,采取适宜的烹调方式,按需备餐。在外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简餐、份饭方式;倡导在家吃饭。不食用法律法规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推动“文明餐桌”建设,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和家人用餐,都使用公筷公勺,形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社会风尚。
■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
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5·20”全国学生营养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膳食营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健康腰围尺)。
加强对食品企业的营养标签知识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营养标签,提高营养标签知晓率。
鼓励生产、销售低钠盐,并在专家指导下推广使用。引导企业在食盐、食用油生产销售中配套限量措施(如在盐袋中赠送2克量勺、生产限量油壶和带刻度油壶等)。鼓励商店(超市)开设低脂、低盐、低糖食品专柜。
■引导推动各地探索实施营养师制度
全面推动实施《河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成立河北省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妇女儿童营养干预计划,落实婴幼儿科学喂养策略,提高母乳喂养率及科学喂养水平。
引导推动各地探索实施营养师制度。按照国家有关制度要求,鼓励各地探索在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营养师,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强化临床营养工作,建立完善临床营养工作制度,不断规范营养筛查、评估和治疗。
按照国家部署安排,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业。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
加强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加大营养健康知识宣传,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FOP)”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