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试题(精选5篇)

1、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不具备债券发行资格和条件的公司是()

A、股份有限公司

B、国有独资公司

C、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D、国有企业与外商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累积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

A、60%B、40%C、50%D30%

3、在几种筹资形式中,兼具筹资速度快、筹资费用和资本成本低、对企业有较大灵活性的筹资形式()

A、发行股票B、融资租赁C、发行债券D、长期借款

4、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A、40%B、70%C、50%D、60%

5、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尺度的成本是()

A、个别资本成本B、边际资本成本C、综合资本成本D、资本总成本

6、可以作为资本结构决策基本依据的成本是()

7、可以作为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重要依据的成本是()

8、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低的是()

A、发行股票B、发行债券C、长期借款D、留用利润

9、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的是()

A、发行普通股B、发行债券C、发行优先股D、长期借款

10、普通股价格10.5元,筹资费用每股0.5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元,股利增长率%。则该普通股的成本最接近于()

A、10.5%B、15%C、19%D、20%

1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表示的是()

A、边际资本成本B、财务杠杆系数C、营业杠杆系数D、联合杠杆系数

12、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表示的是()

13、要使资本结构达到,要使()达到最低

A、综合资本成本率B、边际资本成本率C、债务资本成本率D、自有资本成本率

A、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B、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C、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D、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

15、企业在选择筹资渠道时,下列各项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是()

A、资金成本B、企业类型C、融资期限D、偿还方式

16、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企业自有资金增加的筹资方式是()

A、吸收直接投资B、发行公司债券C、利用商业信用D、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17、下列属于权益资金的筹资方式是()

A、利用商业信用B、发行公司债券C、融资租赁D、发行股票

18、筹资按照资金的取得方式不同,可分为()

19、企业利用留存收益方式筹集到的资金是()

A、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B、国家财政资金C、其他企业资金D、企业自留资金

20、希望公司需借入500万元资金,银行要求将贷款数额的20%作为补偿性余额,则该公司应向银行申请()万元的贷款

A、600B、700C、625D、555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B

一、近三年命题内容分值分布及考题内容分析

(一)近三年考试题目类型及分值由表1可见,今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题型仍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但客观题只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新考生制度取消了判断题);主观题仍包括计算题和综合题。根据今年的新考纲,本科目的题型、题量发生了变化,客观题分数比重上升,主观题分数比重下降,其中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也相应变各占50%的比重,但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的《财务成本管理》题量一直不稳定,通过本课程第一次命题机会,力争使今后本课程的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既利于广大考生复习又便于命题。2009年《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辅导教材具有内容更新量大、知识量多、计算分析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

(二)新考试制度下考试大纲及考题分析今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出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考试大纲列出了能力等级,共分三级。一级是专业知识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掌握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二级是基本应用能力,要求考生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基本的实务问题;三级是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务问题。这些能力等级与后续的测试内容直接对应。在大纲的“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部分,测试内容实际是教材各个章节的目录,每个章节都对应一个能力等级,这是对考生提出此章节的学习要求,即告知考生此章节需要考生具备什么能力,是具备基本理解能力、基本应用能力还是综合运用能力。这部分内容学员了解一下要求即可,将能力等级与各章节内容挂钩,会体现出该章节可能命题的深度,是一种对各章节考试范围和内容的程度上的描述。同时,能力等级也会限制命题的难度,3级的题目比重多大、l级的题目多少等,从而成为中注协约束考试命题难度的标准之一。

从今年的考试题型来看,对第一层次的要求主要出了客观题,虽有点客观题的难度不大,但考得比较灵活,大多数测试了应知应会的知识,但有些题明显超纲,并没有体现“基本原理和内容”的考察。

如多选题第18题:下列关于企业筹资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发行包含美式期权的可转债的资本成本要高于包含欧式期权的可转债的资本成本

B由于经营租赁的承租人不能将租赁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因此资本结构决策不需要考虑经营性租赁的影响

C由于普通债券的特点是依约按时还本付息,因此评级机构下调债券的信用等级,并不会影响该债券的资本成本

D由于债券的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发行债券的评级,因此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也可能发行低信用等级的债券

参考答案B、D

详细解析美式期权可以随时执行,而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执行,因此,包含美式期权的可转债持有人承受的风险要小于包含欧式期权的可转债持有人,相应地要求的报酬率也要低一些。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发行包含美式期权的可转债的资本成本要低于包含欧式期权的可转债的资本成本。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评级机构下调债券的信用等级,说明信用等级下降,偿债风险增加,所以,会影响该债券的资本成本。即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此题考察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其难度系数较高。

二、2010年CPA考生应试启示

毕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后,走向社会之前最真实的一个模拟实验。对于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期末考试后,管理系的老师带领我们大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习。此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地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坚持都动手的原则,系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收获颇多。

对于财务治理概念的解释,目前有以下几种:

2.企业财务治理,应该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

笔者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理由如下:

首先,财务治理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发展到公司制这一时期的产物。在公司制以前的企业形式中,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基本上是统一的,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而在公司制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规模扩大,出资人只承担有限责任,资产的终极所有权、法人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经营管理权分离了,在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上层经营管理者与下层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层层委托关系,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要求,不能满足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划分及利益要求,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与之相配合而产生,对财权的划分进行制度规范。

其次,财务治理应是一种财权在企业有关掌管方之间划分的制度规范。财权主要包括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各方如何划分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依据谁对财产最终承担责任而定。但是,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各自拥有多少剩余索取权,不同层次的财务监督者或监督机构各自掌管何种和多少监督权,事先必须用明确的契约或制度来规范。

其三,财务治理应是有关各方及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在财产支配、财产使用和财产处置等财务活动、财务行为方面各自拥有权限的划分及运行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活动每天都在进行,所有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只有交给经营管理者运营,但如何确定框架让其不违背所有者的意志,就必须建立一种制度,事先规定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活动权,以便在日常财务活动中有章可循,财务治理就是这样一种财务活动权限的划分制度。

其四,财务治理是一种财务权限掌管和财务监督执行的人员安排制度。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所有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安排公司的高层财务管理人员,有权按照自己的需要派遣有关层次的财务监督人员,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不违反所有者意志的前提下,有权根据财务活动需要安排下属机构的财务机构负责人,并相应配置有关的财务管理权限,财务治理结构要包括这种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其五,财务治理是一种委托方对方本身财务利益的安排制度。所有者对经营者,高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属各层次经营管理者要设计利益刺激机制,以促使有关方努力完成所有者的财务利益目标。因此,委托方要适当考虑方的财务利益,并将这种财务利益在财务预算或财务权限中事先设定,这是财务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六,财务治理是一种政府插手设计的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要从公司的财务活动中取得财政收入,也要保证公司的财务运行秩序正常,必然会根据具体国情,从宏观管理方面,设计和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以促进公司财务活动顺利进行,这也构成公司财务治理的组成部分。上述各项制度的综合,就形成了一套管理体制。因此,财务治理可以归结为:财务治理是在公司制条件下,政府、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在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财务利益分配和财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划分权限,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治理这种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层次的财务治理主体。从公司的终极财产所有权至最终财产使用管理权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因此,企业财务治理主体表现为多层次性,即每一层面都是下一层面的财务治理主体。一般来说,下一层面的治理主体受制于上一层面治理主体,执行者受制于委托者或决策者,决策者受制于监督者和所有者。在国有制公司中,国家政府既可以所有者身份作为治理主体,又可以社会管理者身份成为治理主体,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行为。

2.多个不同的特定财务治理客体。相对于多层次的财务治理主体来说,每一财务治理主体都面对一个或一群特定的治理客体,即各治理主体在其财务监督权、财务分配权和财务决策权范围内被掌管、被制约的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子公司的经营者及其财务行为,也可能是公司某一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活动,或是同一层面各主体制约的其他职能部门的财务行为。

3.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共存于一个财务治理结构中。不同层次的财务治理主体与客体,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如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需要采用契约或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财务权利和义务;采用解聘或辞职的手段,弥补契约的不合理或一方不履约;在不同经营者之间需要采用确定薪酬方式,固定双方的委托关系;采取扣减薪酬或增加奖励等手段,激励方努力。这些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共存于一个财务治理结构中。

4.相互制衡是财务治理中的基本状态。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同,财务治理中的主体与客体、不同的委托方与方、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按照市场规则形成相互约束、互为条件的制衡关系。在这种制衡关系中,高层与中、下层经营管理者之间,终极所有者与法人财产所有者之间,彼此的关系既表现为权力统制与服从的关系,又表现为依靠契约相互界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任何一方超越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为或不作为,都有可能使这种制衡关系遭受破坏。

确认财务治理是公司制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财务治理主体应将国家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内部财权分配和制衡关系中,国家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撇开国家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

3.研究中国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不应脱离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目前中国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过去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延续。沿着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轨迹,借鉴外国的经验,去研究财务治理问题,或许更能做到取人之长,加快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合理与规范。

二、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1.所有权关系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财产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分离,形成了财产所有、占有、使用与处置权归不同利益主体或机构掌握,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终极所有权拥有人与法人财产所有权占有人之间,在资产运营、资本投向、收益决定和剩余分配的财务事项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由于两权分离而形成的关系及其有关的理论就是企业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2.委托关系理论。由于两权分离,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财产所有与占有使用上形成了委托关系,经营管理者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也形成了委托关系,这些委托关系容易引发“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完美无缺的契约几乎不可能。因而,委托方必须设计一种体制,使受托方在其监督之下,努力工作,不发生“逆向选择”行为,确保或超额完成委托方的任务。受托方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亦会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机会和理由,以谋求更多的个人利益。这样,在不同的委托方之间,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互相约束、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这种委托关系及其有关理论,亦是企业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3.公司治理理论。财务治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基础上,公司治理理论自然成为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制条件下,所有者和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之间在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处置、剩余分配与监督控制方面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的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

三、财务治理的主要组成

2.公司内部掌管财权的人事安排制度。掌握财权的人员、特别是高层掌管财权的人员选聘安排制度,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治理和其他管理体制一样,没有相应的人事安排制度作为其基本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其引起的财务行为就不能做到令行禁止,也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财权制衡。这一制度不仅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部经理及下属部门财务人员的配置,而且包括掌管公司财务决策大权的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和下属部门经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负责公司财务监督的监事会成员的任免管理制度。在国有和国家控股的公司中,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制定和掌握该人事安排制度。

3.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具体包括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属经营管理者在成本费用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薪酬确定与支付、利润计算与核实、财务业绩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制度、监督方式与运行操作方法等。在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政府以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双重身份参与公司的财务监督活动,设计和调整公司的财务监督体制。

5.下层经营管理者对上层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财务信息反馈制度。为了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影响,上层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会建立一种定期的信息反馈报告制度,迫使下属及时、尽可能准确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这种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府对此亦会作出相应的制度规范,以掌握必要的财务信息。

6.企业下层经营管理者对上层经营管理者、一般员工对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从世界各国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实际情况看,下属对上层、一般员工对高层和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通过工会或派员参与监事会、董事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这一体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以上几方面构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权限划分体制是财务治理最基本的制度;掌管财权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保证财权划分并能顺利实施的决定性条件;财务监督体制和财务激励机制能促使掌管财权的经营管理者努力工作;财务信息反馈制度可以帮助所有者、高层经营管理者及时了解财务状况,防止不同者出现“逆向选择”行为,避免人的“道德风险”;而下层经营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对上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则是其维护合法权益、形成制衡关系的保证。

四、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1.制衡的着眼点不同。公司治理制衡的着眼点主要侧重于公司内部人事组织制度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剩余索取和监督权力的分配,经营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构建与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激励约束问题;财务治理制衡的着眼点在于财务决策权、财务收支决定权、财务监督权和财务人员尤其是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问题。2.运行方式方法不同。公司治理的运行方式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人选,规定各自的职责权限和激励方法,形成制衡关系;财务治理的运行方式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经营管理层次在财务决策、财务执行、财务人员安排和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权责划分,形成在财务活动管理权限上的责权利关系。3.激励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激励形式主要侧重对经营管理层的职位提升、预期收入增加、薪酬或期权、期股的确定,以及非薪酬方面的奖励,如带薪休假等形式;而财务治理侧重用货币价值形式实行的薪酬、期权或期股的激励。4.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约束制度偏重行政、人事、经济和法律等方面;财务治理的约束制度侧重于以货币价值形式表现的薪酬降低、承担经济责任、赔偿经济损失和取消期权期股等。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关键词:物业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一、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业公司缺乏市场发展方向,定位不清晰。大多物业公司没有严谨的战略发展目标。距我国第一家物业公司成立到现在约有35年了,物业管理发展到现在,有一种专业的、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国大多物业公司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管理层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物业公司下面的各种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样使财务支出没有明显的方向,导致企业得不出有效的市场信息,使物业公司的业务不能更好的扩展。

二、完善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物业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

预算管理机制包括财务预算和财务监管。物业公司在内部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财务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执行,到最后预算的监督评估都是物业财务合理运用的保障,预算时,要考虑公司现有业务和支出范围,制定科学的、明确的预算标准。加强执行力度,将执行和监督统一起来。确保执行的资金到位,执行的目标到位。最后,设立财务监督评估分析体系。财务部门通过预算的财务和实际财务来分析物业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财务管理的缺失,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杜明.关于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及会记核算问题的若干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8)

[2]李英.试论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管理.2016.04

THE END
1.2025年会计专业考试中级财务管理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2025年会计专业考试财务管理中级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A 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B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C 降低企业的税负 D 控制企业的市场份额2根据财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158297.html
2.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必看考点(题库版)考试题库6、单项选择题 ()又称为营运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 A.盈利能力比率 B.效率比率 C.杠杆比率 D.流动比率点击查看答案7、多项选择题 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主要包括()。 A.风险管理水平体现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 B.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消除风险,而是通过主动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6/4526887.html
3.案例问题分析范文12篇(全文)4.土石坝防渗体系由哪些结构组成?针对该水库“坝体填筑质量差、坝基渗漏严重、安全超高不够”等情况,需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 5.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评为优良工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6.该事故责任界定时“设计单位和项目法人负主要责任”,请说明设计单位、项目法人在建设过程中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o0hb73m.html
4.爱丽家居:爱丽家居2023年半年度报告股票频道公司已在本报告中阐述了在生产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 分析”——“五、其他披露事项”——“(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https://stock.stockstar.com/SN2023081700025914.shtml
5.长江证券上述事项没有利益倾斜的情形或安排。除上述签署《合作意向协议》事项外,冉盛盛远、郭昌玮先生与马维钛业原股东及其关联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业务和资金往来、合作渊源。 2、瑞石物业及其法人任波与本人或本人所控制公司不是关联方,不存在关联关系。历史至今,瑞石物业一方与本人及本人控制公司的合作事项包括: https://www.cjsc.com.cn/main/include/cjzxarticlecontent.shtml?i_info_lsh=feae827516b974b580806945b66d716b&i_type=2
6.2025一级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巩固习题10第2页(3)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偏离计划目标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选项 ABC 属于主动控制的措施;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香蕉曲线法的原理与 S 曲线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香蕉曲线是以工程网络计划为基础绘制的。 4.【答案】D 【解析】本题https://www.exam8.com/gongcheng/zaojia/moniti/llfg/202411/4935303_2.html
7.现金流内部控制(精选十篇)货币资金的流动性使得其极易被人通过不当方式占有, 货币资金的安全性是管理中的关键。现实中企业通常比较重视这类的内部控制措施。 (二) 筹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 对外筹资的风险总是高于对内筹资风险, 处于成长期企业的筹资战略应该是发行股票、依靠内部现金周转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该严格限制货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g5x5md.html
8.会计法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的有E. 以上都不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设单位环境管理在决策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 在实施阶段按照“三同时”要求落实环境管理措施 C. 设计单位不参与三同时项目的过程检查和验收 D.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交纳环保“三同时保证金” 查看完整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0f7a4b04f846b18ea01c6fe14d9907.html?fm=bdfb32a6340daf5278a7eb386ed2e3b663
9.新安股份(600596)2021年半年度报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产品价格上涨,净利润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项目投资支出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偿还融资性票据所致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适用 √不适用(二) 非主营业务https://k.wlstock.com/wlacp/newsdetail?newsid=89587117675
10.《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本准则第六条进一步规定,如果小型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不完整、内部控制不存在或管理层缺乏诚信,可能导致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拒绝接受委托,或解除业务约定。这里主要涉及评估小型被审计单位可审计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评估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可审计性 所谓可审计性,是指拟https://law.esnai.com/do.aspx?action=show&controller=home&lawid=33885
11.2019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下列相关 的专业 知识 和职业技 能, 坚 守职 业价值观 、 遵循 职业 道德、 坚持 职业态度 , 解决 实务 问题。 考试 涉及 的相 关法规截 至 2018 年12 月 31 日。 1.会计基 本原理,包 括会计概 念、 会计 循环、 会计方 法、 应用 复式记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46801627_1108990424.html
12.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课件高频考点第六章企业内部控制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http://www.kjlww.com/m/article-64441.html
13.西藏高争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 □ 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化较大是由于本期收到票据结算的收款增加,导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化较大,主要是由于本报告期购买投资理财支出及收回理财产品投资和收益比去年减少所致,同时本期构建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变化较大;筹资活动产生的http://www.xzmbgf.com/infodetail.php?id=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