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时长一般在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微电影的产生与分类,欢迎阅读!
事实上,微电影这种新兴的电影形态并非无中生有突然就冒出来了。在微电影出现之前,我们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电影形态。而且那时候他们有一个质朴的名字“电影短片”。那么“电影短片”究竟是如何蜕变成“微电影”的呢请往下看。
一、微电影兴起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4.技术进步让影视制作平民化成为可能
影视拍摄与制作在早期,因为设备的昂贵和操作上的复杂使其使用范围一直限制在专业领域,并无缘用于民用领域。而随着小巧方便,便于携带且价格适中的的DV摄像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非编系统的普及,影视制作终于走下了神坛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当中,目前使用DV来进行各种影视创作的人群不断扩大,数码影视的创作已经进入到一个平民化,大众化的时代。特别是近几年能拍摄高清短片的单反相机的出现,使得平民化的影像制作在质量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微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应运而生。虽然在微电影的拍摄制作群体中不乏专业团队,但学生和业余爱好者等草根制作者惜着新技术也能拍出毫不逊色于专业人员的微电影,且这类微电影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
5.快餐文化导致了人们对砰片化信息的需求
6.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让“微”风更盛
二、微电影的分类
刻意划分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不是为了咬文嚼字,两者在拍摄目的、营销策略、发行渠道上都是走着不同的道路。只有认清了作品的定位才能在各个环节做到最优秀。以下拿几部作品举例说明:商业作品管晓杰《青春期》、周拓如《初见》;艺术作品北野6《屌丝和毛》、舒浩仑《少年血》。
1.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的拍摄目的
管晓杰的《青春期》系列及后来的《失乐园》、《女人公敌》都是完完全全的商业微电影,从一开始的编剧策划、制作、出品发行、营销体系都跟院线商业大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播放渠道由院线换成了互联网。周拓如的《初见》由上戏投资,本意是拍一部指导上戏学生的教学片,但从电影结构和制片模式都属于商业片结构。也是一部没有品牌植入的商业微电影。
北野6的《屌丝和毛》不论是题材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完全展示了该片的艺术性,导演在尝试一种表现主义的拍摄手法,寻找一种独特的为“观念”服务的电影语言。这部作品的整个拍摄过程都可以纳入到这个“观念”体系,类似当代艺术中的行为和装置艺术。而舒浩仑的《少年血》则完全是导演对电影结构的研究体现。
2.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的发行渠道
前面我们说,微电影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因此且目前来看,微电影的发行渠道还主要是互联网视频网站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也有少数基于互联网的电视终端。互联网平台和商业微电影都具有商业性,因此二者结合基本完美的完成了商业价值的传播。艺术类微电影除了传统的发行渠道,虽然也增加了网络渠道但由于缺乏商业价值而往往得不到重视。
3.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的营销策略
艺术微电影的营销与商业微电影截然不同,因为艺术微电影多为导演传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电影观念,不具备眼见既得的商业价值。因此如果没有品牌客户买单就意味着导演自己要掏腰包。不排除有品牌主赞助艺术微电影,但这种支持并非为了商业利益且不需要回报和转化。艺术微电影的营销既然是传播观念那么就要细分人群,精准的定位受众人群成了其中的关键。《屌丝和毛》的局部成功就得益与这种细分,作为一部稍有政治敏感性的社会题材作品,《屌丝和毛》利用微博渠道在文化类、艺术类、(公知类)小范围传播讨论该片的学术和观念意义,逐渐扩散到各大论坛社区及视频网站。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以下是对微电影的详细介绍:
三、定义与特点
定义:微电影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时长一般在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
特点:
微制作周期:制作周期短,一般为7~15天或数周。
微投资规模:投资规模小,几千到数万元每部。
融合多元主题: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
四、产生与发展
起源:微电影最早产生于2007年的法国影像论坛第三届口袋影展。随着网络和移动式生活的快速普及,快餐式文化逐渐盛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多媒体终端成为人们享受娱乐的主要工具。在中国,微电影也逐渐兴起,并出现了类似的影展和竞赛。
发展:微电影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向“微电影+”的新形态、新业态,即网络大电影或新媒体电影。这些影片时长超过60分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行,并进行付费点播。
五、类型与风格
微电影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草根恶搞型:以恶搞无厘头为创作风格,基于产品和故事情节进行夸张的演绎。
青春爱情型:主题为爱情,展现青春美好的一面,以青春靓丽的场景和演员为主。
励志奋斗型:以奋斗励志为话题,选择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作为人物,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引起观众共鸣。
古风型:以叙事为主,影片风格选择古风,以汉服、古风摆设等元素引起观众对古风的喜爱。
感人亲情型:讲述父母与子女之间或配偶之间的感情故事,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六、作用与影响
表达创作者思想:微电影是创作者表达个人思想、理念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推动文化传播:微电影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能够迅速扩大文化影响力,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播。
七、制作与发布
制作流程:微电影的制作流程包括项目策划、制作团队组建、现场拍摄、后期制作和发布作品等环节。
发布平台:微电影可以通过各大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